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09章 报复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609章 报复

作者:鲇鱼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1 15:30:4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609章报复

乔治并没有把德国人的战斗机放在心上,德国最大的问题是工业能力不足。

这听上去似乎不太可能,德国可是欧洲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怎么会工业产能不足呢?

这里的工业产能,指的是和平时期。

战争爆发后,各国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一切为战争服务,德国马上原形毕露。

1914年,俄罗斯帝国的人口为1.65亿,德国的人口只有6700万。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帝国和德国差不多,都是动员了大约300万人。

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300万人只是初级动员,还称不上战争总动员。

对于德国来说,300万虽然也不是极限,但已经占德国适龄人口的54%。

换句话说就是德国还可以继续进行动员。

但是德国的动员,已经到了影响国内工业生产的程度。

德国人没有继续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的原因,同样是产量不足。

乔治的信心在于,前线损失6架轰炸机,阿穆尔可以在一个月内生产出来60架。

轰炸机是有自卫能力的,其背部和底部都有机枪手,不仅有向前的还有向后的,一个机组9个人一大半都是机枪手,火力远超战斗机。

德军击落6架轰炸机的同时,轰炸机也击落了超过20架战斗机。

这是德国战斗机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

俄军轰炸机下一次出动,就会有战斗机护航了。

卡尔在波利斯的婚礼结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德国,而是随尼古拉去了彼得格勒。

乔治给卡尔发电报,告诉卡尔俄军将在1915年1月1号对柏林进行大规模轰炸。

卡尔当晚就坐火车,又从彼得格勒回到君士坦丁堡。

“乔治,你不能这样做!”

卡尔气势汹汹,他的家人都在柏林。

“你们在前线使用毒气弹的时候,并没有问过我的意见。”

乔治要让威廉二世感受到恐惧,才能让德军自我约束。

“是你们首先使用了毒气弹,不是我们!”

卡尔很生气,“小心眼的乔治”果然名不虚传。

这还真不怪德国人。

一个月前,法军向德军阵地发射了一批使用催泪瓦斯的炮弹。

可能是法国人的技术不过关,这些催泪瓦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德军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法军使用了化学武器,事后才得知。

就在德军使用化学武器进攻的同时,法军又在伊普尔使用了氯气。

这一次总算有了效果,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法军使用氯气之后,风向突然变了——

“那你们去报复法国人啊?为什么要对我的部队使用毒气?”

乔治提醒卡尔,冤有头债有主。

卡尔面带难色,哑口无言。

德国人对付法国人不需要使用毒气。

反倒是蒂萨河一线,德奥联军和俄罗联军的实力差距太大,一旦瓦西里和安德烈做好准备,马肯森就算再“战术天才”,也很难顶得住俄罗联军的进攻。

“天才”这玩意儿,陨落的速度太快了。

加利西亚战役中表现出色,被誉为“加利西亚征服者”的鲁兹斯基,罗兹战役中表现平平。

坦能堡战役歼灭俄罗斯两個集团军的兴登堡,在华沙城下灰头土脸。

塞尔维亚战役后被彼得吹上天的亚历山大,正在索菲亚盘算着跟斯特诺维奇争夺残余塞军的控制权呢。

马肯森使用毒气那一仗,7000德军没打过100俄军,德国人还没有开始吹捧马肯森呢,光环就彻底破碎。

这种情况下,马肯森只能依靠一些辅助手段,才能延缓俄军的进攻。

“乔治,安妮的亲戚也在柏林——”

卡尔委婉,提醒乔治作为欧洲统治阶层的一部分,不要自相残杀。

这就是世界大战的本质。

不是正义,也不是市场,各国报纸宣称的理由只是借口,字里行间写的都是野心和权利。

卡尔大概认为,战争是各国王室之间的游戏,应该遵循贵族之间的传统,刑不上大夫。

乔治有些话,没办法直接说明。

并不是只有俄罗斯帝国亡于一战。

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这四大帝国,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灭亡。

所以威廉二世别以为躲在柏林就是安全的,躲到南极都没用。

“阿谬沙的小儿子尼古拉斯,25号在蒂萨河战死——”

乔治叹气,这是他必须报复的原因。

阿谬沙是乔治堂哥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虽然不是直系亲属,依然属于罗曼诺夫家族。

乔治之所以通知卡尔的原因是,轰炸柏林就目前来说,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俄罗斯帝国距离柏林最近的野战机场超过600公里。

满载燃油状态下,俄罗斯轰炸机的极限航程是800公里。

这是一张单程票。德米特给乔治的建议是,派战斗机携带航空炸弹,从波罗的海舰队的航空母舰起飞,对柏林实施轰炸,距离可以缩短到200公里。

这确实是最佳方案,至少可以保证战斗机在扔掉炸弹后,有足够的燃油返回。

但是这又完全无法体现出战略轰炸的意义。

乔治现在才意识到战略轰炸机的作用。

现在才意识到也不晚。

俄罗斯和德国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充分的人力资源。

德国国内的工业生产非常紧张,就算认识到飞机和毒气的作用,而且也有相应的技术,受限于人力资源和原材料,也无法组织大规模工业生产。

俄罗斯帝国想造就造。

乔治已经给马里奥发电报,要求阿穆尔航空公司研发一款航程在1500公里以上的战略轰炸机。

这个要求并不高。

甚至严格说起来,并不算研发,而是生产。

因为阿穆尔航空公司的技术池里,原本就有符合乔治要求的设计方案,只不过是之前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才没有实际生产。

和乔治一样,瓦西里也不是吃亏不还手的性格。

自12月20号之后,瓦西里和安德烈集中第12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所有重型火炮,对德军防线进行密集炮击。

马肯森压力倍增。

大规模炮击,是战役级别进攻发起的前兆,俄军随时可能投入进攻。

俄军虽然没有305毫米野战炮,150毫米重炮的威力也不小,而且数量众多,第12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加起来一共192门。

150毫米这个级别,只有更专业的炮兵师才会配备,普通步兵师的炮兵团,只配备120毫米榴弹炮。

对于其他参战国家来说,120毫米已经是重型火炮。

305那是变态。

德国还有更变态的420,但是和奥匈帝国的305一样,由于数量稀少,不具备改变战场的能力,只能用于攻克类似“烈日要塞”之类的要塞堡垒。

在俄军重型火炮的密集打击下,德奥联军损失惨重。

29号,奥第五集团军终于无法忍受,被迫撤退。

乔治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俄军还没有投入地面部队进攻呢,只靠火炮打击,就把奥地利人打跑了?

这也太不经打了吧。

康拉德也无奈。

从20号到29号,俄军的大规模炮击已经持续了整整9天。

德军在西线发起伊普尔战役前,对英军阵地进行了长达3天的炮击。

这已经是德军的极限,德军在这3天内,打光了此前一个月内储存的炮弹。

康拉德不知道俄军在战前储备的炮弹到底有多少。

看俄军这架势,9天明显不是极限。

俄军刚开始炮击时,康拉德和马肯森一样,命令部队坚守阵地。

战争爆发前,康拉德指挥的军演主要演练进攻,从不练防守。

所以在俄军的密集打击下,奥军的损失比德军更严重,每天伤亡的士兵都超过1500人。

连续炮击还是有效果的,奥军防线损毁严重,在俄军的连续炮击下无法修复。

28号单日,奥军的伤亡达到4000人。

康拉德终于无法忍受。

俄军这9天的炮击,给安德烈预定了一枚圣乔治勋章。

一直以来,炮兵指挥都是一门艺术。

炮兵打击并不是瞎打,炮弹是有成本的,火炮也有寿命,不能浪费。

奥地利是战五渣不管他。

德国人的防线很有章法,俄军炮击时,德军躲在防炮洞内,阵地上只留少数观察员,炮击结束后,放炮洞内的士兵迅速回到阵地上,防备地面部队的进攻。

这时候如果不投入地面部队,而是进行第二轮炮击,守军的损失可想而知。

既然这样,那不见兔子不撒鹰行不行?

不行。

士兵在炮击停止后迅速回到阵地上,目的不仅要防备地面部队的进攻,还要修复在炮击中损毁的工事。

否则在火炮的连续密集打击下,如果损毁的工事不及时恢复,那一旦投入地面部队进攻,守军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在安德烈的指挥下,俄军炮兵打出花,不仅重炮发挥出色,而且充分利用火箭炮的机动力打了就跑,让马肯森徒呼奈何。

德军炮兵的素质,比俄军炮兵毫不逊色。

炮兵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火力反制,一旦发现敌方炮兵阵地,要对敌方炮兵阵地进行火力打击,摧毁敌方炮兵。

火箭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战术。

重型火炮展开需要时间,一旦展开就不会轻易移动,这是火力反制的前提。

火箭炮是打了就跑,等德国炮兵技术人员计算出火箭炮阵地位置,火箭炮早就跑没影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