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第十三章 大明的慢性恶疾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十三章 大明的慢性恶疾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3 23:22: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紫禁城。

直入午门,中央便是是三大殿,两侧为文武楼。再往两侧的更外围,才是文渊阁、武英殿为主的诸殿阁。

这里也是内阁的轮值办公场所,内阁自永乐初年创立至今不过二十余年,权力远没有中后期那般膨胀有如宰相。

此时的内阁仅仅只能在文渊阁轮房值班,参预机务,真正决策权依旧归于皇帝,行政权也分与六部。

内阁真正开始掌握实权,下压六部,上辅皇权,还要等到“仁宣之治”中后期,到正统年间开始迅速膨胀。

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俩死的太早,加起来的在位时间都不到爷爷朱棣的一半。

皇位更迭速度太快,由此被迫启用的“三杨辅政”,让皇权开始迅速旁落。

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黄淮回到内阁值房,各自分工着手,忙碌梳理重新开海,以及限制宗藩的奏章。

“新朝新气象,朝廷政令却朝令夕改,月前海禁、茶马禁令刚刚下发,如今却是又要重新开海。”黄淮忍不住轻叹说道。

金幼孜却义正言辞道:“若是为国家计,便是朝令夕改,也是要做的。而且海禁本就损害民利,与先皇昔年强下西洋并无分别,也绝非救国之策。夏尚书的建言是错的,应该及时废止!”

杨荣也笑道:“黄通政,是否朝令夕改先不必多说,从陛下传诏我等觐见,可知陛下心中对重新开海,已有决断。”

黄淮略一思忖,便听懂了杨荣的意思,对方明显是揣度了皇帝的心思。

这一点从刚刚殿中朱高炽从头到尾,就没提开海后果,只问开海是否真的可行,就能看出陛下心中显然已经十分迫切。

杨士奇这时也跟着说道:“其实如今重新开海,也未必没有好处。百官士民皆畏海如虎,根源还是在于先皇一意孤行,耗资巨万打造宝船,又独占西洋海贸之利。”

说白了,就与那些历史上大兴土木的皇帝一样,只不过朱棣是把海贸的钱全拿来迁都建造北京城,还有支撑北伐漠北残元的战争。

“所以,此次开海,必须按照那林煜的法子,只能先由皇帝与宗藩、勋贵联合出资,再适当吸引民间商贾随行,组建一个股份制公司。”

“公司二字用的也极为巧妙,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

“只要最终这家公司能够盈利,并且不耗费国库岁银,再将盈利合理分与集资的宗藩、勋贵,那开海便可顺理成章。”

“宗藩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此便为那林煜所言开源之法。”

杨士奇捋着胡须,边说还边把林煜提出的“股份制公司”构想,按照大明目前的国情重新完善了一下。

待其说完,黄淮才认同道:“如此确是可行之策。林煜此子天赋斐然,若假以时日,必为宰辅之才。”

杨荣说道:“是否为宰辅,陛下心中自有决断,却是无需我等费心。”

金幼孜说:“说起来,此子身份稀松寻常,只是颖州太和县一介土豪之流。既无功名在身,却有经天纬地之才……怪哉!怪哉!”

杨荣摇头:“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先前曾从刑部取走过有关林煜的卷宗,此应是陛下授意,所以此子不会是建文余党。”

说着,又补充一句:“更不可能是汉王的人。”

“为何?”

“汉王身边没有这样的聪明人。”

“……不错。”

若汉王身边有如此聪明人,汉王怕是早就成皇帝了,哪还能现在都还在乐安州跳脚。

而且汉王离开北京城太久了,他在北京残留的政治力量,也已经不足以支持他发动兵变。

朱高炽登极之初,便下旨诏汉王入京朝觐,并予以丰厚赏赐,随后令汉王归藩乐安。

“对了,陛下此番奏章,我看末尾那位林先生,似乎又向我等出了两道题目。”

“那是林先生对太子殿下出的考题,而且陛下没有再问,想必心中已有决断,我等不必多言,做好眼前事就行。”

杨士奇纠正了杨荣一句,又继续埋头办公。

且不说内阁这边正忙着梳理林煜提出的开海策论,一旦大明真的提前解除海禁,并且皇帝再带头领导宗藩勋贵出海贸易,那未来会如何当真不好说。

毕竟,相比较于西方最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大明这边可是早了快两百多年。

两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改变很多事情。

林煜这只来自未来时间线的“蝴蝶”,只是于天牢略微“振翅”,就将过去时空的大明,逐渐带离了原本的轨迹。

回到天牢这边,林煜刚用石头往身后墙壁又刻了一笔。

仔细一看,那面墙壁上已经有了好几个正字。

“林先生这是在做什么?”

“没事,我在算自己啥时候会死。按现在的时间来算,应该还有不到半个月了。”

朱瞻基有些无语:“林先生此话……倒像是很期待着去死?”

“早死早超生。”

林煜重新坐回去:“说来,你们俩这次在天牢住的挺久?看来得罪的勋贵,在朝中势力不小啊!”

朱瞻基听罢面色如常,丝毫不觉有何尴尬,只抱起酒坛子,亲自近前给林煜倒了一碗,里面的酒液一出酒壶,就有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

哪怕这是明朝,酒精浓度并不算高,就凭这酒的醇香,也绝对算的上好酒了。

林煜也不客气,端起酒碗抿了一口:“不错,好酒!好酒!”

朱瞻基趁机说道:“林先生,您昨日留给我和余兄的问题,我二人思来想去,也不得要领。卫所制与两税法皆为太祖时期定立,乃是立国之策,我实在想不透,到底有何不妥。”

林煜说:“你想不透很正常,毕竟这两者对大明而言,都属于慢性恶疾。没有个百年时间,很难看出问题来。”

“只不过,一旦过了百年,那一切也就都来不及了。”

“还请先生明言。”

“简单来说,就有点类似于唐朝的府兵制与唐朝的两税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