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 第159章 都有规划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第159章 都有规划

作者:来点猪头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9 19:29:0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朱高炽等人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既然皇帝和太孙不愿意轻易的放他们回藩,那就留下来。

小时候就是如此,父母兄弟要去藩地,他们留在应天府读书。这都习惯了,不过这一次是回老家而已,这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常升脚步匆匆的赶到文华殿,说道,“殿下,大军回师了。”

“又是没能找到鞑子?”朱允熥有些没好气的说道,“朝廷兴师动众,没能有点斩获?”

常升就尴尬的解释着说道,“鞑子现在都聪明着,本来就是在内斗,现如今到了秋天就朝北边跑。大军也没能穷追不舍,只能扫平些许小部族。”

现实就是如此的有趣,在如今这个年代变成了汉人王朝的军队在草原驰骋,是那些游牧民族在牛羊肥壮的时候赶紧朝着漠北跑,生怕被明军给逮住了。

常升也继续说道,“这一趟三路大军多少也是有些斩获,夺得了一些牛马牲畜。”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这还差不多,让兵部和户部准备好,一应缴获如何分配、如何酬功,都定下来。五军都督府也要盯紧一些,将士流了血汗可不能让他们再流泪。”

没有大胜,这也是在朱允熥的预料之内,谁让朝廷大军动不动就在漠南横冲直撞。一些比较大的游牧民族部落根本不敢在漠南放牧,一些小的部落被秋风扫落叶,也没多少影响。

常升想了想,还是说道,“殿下的生辰眼看就到了,有些朝臣商议着是要办。”

“不办。”朱允熥直接说道,“祖父寿诞就未大操大办,我也不好办寿宴。再者是守孝,明年吧,明年再说。”

朱允熥都这么说了,常升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他只是没办法被群臣架着来探口风。既然皇太孙不愿意办,那么就不办了,对一些官员来说也算是可以轻松点。

郁新在常升离开后就过来了,有些抱怨的说道,“殿下,颍国公又来要银两了。”

朱允熥就好笑的问道,“他这一趟是用什么理由?”

郁新就说道,“还不是武苑筹备所需太多,此前就已经看了武苑学子的学舍,实在太好了。现如今还说校场不够大,要多修几个。”

“看着武苑学子的学舍,国子监的学子怕是心中不服。”朱允熥笑着说道,“只是也不要只看那些,武苑学子的学舍也有三六九等,好多学子都是有官身。”

这一下郁新就算是想要抱怨也无话可说了,因为武苑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清楚。

据说是陛下亲自为山长、祭酒,以后可能也要在武苑选培武举人。而且还有一些中高级的将校要去武苑学习,那些都是国子监的学子们无法比拟的。

国子监的学子最多也就是举人的功名,甚至有些还只是秀才而已。和那些三四品的武将没法子比,那也就别指望和那些武将享受一样的待遇了。

严震直肯定是掐着点来的,说道,“殿下,武苑那边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朱允熥笑着问道,“严尚书,颍国公又怎么为难你了?”

“臣也明白武苑之重,可是颍国公实在太过分了。”严震直倒苦水说道,“攻城云梯倒也罢了,他还要我等修建城池、关隘,说是用以演习。”

朱允熥就有些忍俊不禁了,“这倒是有些过了,回头我去和他商议一番。只是好多事情都是工部出力也不好,调些人过去在武苑做事就好,工匠就留在武苑。”

严震直瞬间有苦说不出了,本来是来抱怨、告状的,可是手里的一些权力又被削弱了。

自从武苑开始修建以来,户部、工部自然是出了不少力,五军都督府那边也不用说了,肯定是尽力支持的。

但是武苑那边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工匠团队,据说是为了研究军械等等,此前已经从工部、火药司等衙门抽走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了。现在呢,太孙还是不满意。

打发走两个尚书,朱允熥自得其乐:简易版军校、初级理工大学,正在萌芽。

看向张福生,朱允熥说道,“去让人准备一二,过些天我去东陵。”

朱允熥与农历十一月初九日生,常太子妃十一月二十一日撒手人寰,只有二十四岁。

张福生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生辰之时怕是不好过去吧?”

“那就提前一天过去。”朱允熥直接说道,“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事不用再议,就我姐弟过去即可,用不着百官随行。”

既然朱允熥都这么说了,张福生等人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只能乖乖照办。

片刻后张福生又送来奏章,“殿下,陛下批复了奏章,令殿下刊办。”

朱允熥拿起奏章仔细的看了看,也是先前说了一些拿不准主意的奏章。基本上也能是比较好的举措,和他心里想的也差不多。

但是偶尔也会留下一两份奏章,显然就是和老朱意见不一致了,再去商议。

看完之后朱允熥说道,“转交有司,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政见不合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老朱和朱允熥身上,两个人也会偶尔吵的不可开交。但是那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政事,意见不合大家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寻求解决之道就好。

坚持自己的一些观点,有些时候也会做些妥协或者改变,朱允熥都不认为这些事情算什么,也不认为这样的做法就会让老朱不高兴。

忙着快要天黑的时候,张福生又来奏报,朱忠回来了。

这一次朱忠去浙江还是有些效果的,实际上并没有掀起太多的大案,只是将几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商贾给收拾惨了而已。

通倭大案没有爆发,也没有查出来太多的太海商等等。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也可以接受了,现在只是小惩大诫而已,而且也算是政通令和,还是在可控范围。

召见朱忠,朱允熥直接问道,“浙江那边多少人私自出海?”

“回殿下,私自出海的倒也不算多。”朱忠回答说道,“只是臣等讯问得知,不少浙江商贾多是和福广等地商贾往来,那些人更多是在纵横海上。”

对于这个回答,朱允熥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本来福广等地就比较流行出海,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是未来,都是一个样。

朱允熥又问道,“可查出来了多少人贩卖私盐?”

朱忠立刻回答说道,“是查了几个,只是谈不上大盐商。”

盐是一个暴利行业,盐铁专卖相传最早始于春秋齐国。汉初统治者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开放民营,对盐铁采取放任政策,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

而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加强了盐专卖,不过也稍微有些改变,对铁则实行征税制,不再与盐同例看待。盐铁专卖使封建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特别是盐,一直是历代封建政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张士诚就是贩卖私盐起家,而历朝历代也从来都不会缺少一些贩卖私盐的,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汲取利润的大盐商。

朱允熥就说道,“继续盯着这些事情,以后还要多收集一些海外的情报,该归档的归档、该奏报的奏报。”

和朱忠说完正事,朱允熥这才起身朝着乾清宫走去。

看到朱允熥,老朱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饭菜都凉了,也不过来吃饭。”

“遇到了点事情,这才耽误了。”朱允熥给老朱倒了杯黄酒,说道,“武定侯这两天应该要回来了,这一次秋猎也一般,只是遇到了些小的部族,还不够我大明出兵的辎重补给。”

老朱就说道,“眼光长远点,打仗哪能不费钱。带回来的牛马是不够辎重补给,只是草原上的鞑子越来越少,我大明控制的疆域越来越多,这就值了。”

朱允熥也明白这个道理,就说道,“我也没说不打,也不觉得这是亏本买卖。只是想着若是越打越富,那就好了。”

老朱就笑骂说道,“一天天的尽想着美事,这打仗还能越打越富?真要是如此,那才是奇了怪!再者说了,真要是打仗,咱大明的人口也得注意。人少了,仗就难打。”

这个道理朱允熥自然也明白,人口基数在任何年代都是需要注意的。

尤其是在封建王朝,人口基数比较大,那也就意味着潜力巨大,大明现在也算是在不断的休养生息,人口正处在一个快速上升期。

毕竟太平了将近三十年,这都算是一代人了,当然也就有底气说大明的实力越来越强盛。

“今年就要过了,明年还有不少事。”老朱看了一眼朱允熥,说道,“眼看着年底了,你收收心。把事情理顺、过完年,咱们再谋划其他的事情。”

朱允熥点头,虽然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是也急不来。

先把今年的事情理顺,再考虑明年的一系列工作安排,这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