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危机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危机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中午饭就在马一龙所住的小院用的。

桌上唱主角的当然是土豆了,赵昊准备把大土豆煮来尝尝口感,小土豆用来炖牛肉。

什么,哪来的牛肉?这头是淹死的啊,认真脸。

昆山县的牛实在太惨了,每天都会被疾病和意外,夺去十几头哞哞的性命……

可惜番茄和辣椒还没成熟,不然再来个番茄炒蛋,辣子鸡丁,忒下饭了。

做饭时,孟河先生伙房里的炊具,吸引了俩孩子的注意力。

“师父快来看啊,孟河先生的炉子不得了,都不用点柴禾,也不见火就能把水烧开了。”俩孩子跑进来,非拉赵昊去伙房看看。

赵昊无奈,只好跟过去,便见红砖砌成的灶台上,水壶已经沸腾。

灶台下却果真不见炉火,只有一根铜管发出丝丝声,就把水给烧开了。

也难怪俩孩子大惊小怪,任谁看到这景象,也会高呼不可战胜……哦不,是不可思议。

赵昊让人关上门,伙房的光线暗下来,那灶台下便显出一团蓝色的火焰,在铜管口欢快的跳跃。

“原来真有火啊,怪不得不让摸……”俩孩子感到十分震惊,以至于有些害怕道:“师父,这是妖术吗?”

“瞎说,这是科学啊!”赵昊赏了两人两记暴栗,刚想说连这都不懂,也配做我徒弟?才想到这俩还是二年级小学生,便无奈的叹口气,耐下性子给两人讲解起什么叫沼气来。

马一龙用的这个乃是西山岛研究中心04所,照着赵公子的《初等化学》教材,研发出的水压式沼气池。

它将茅房、猪圈和沼气池连成一体。沼气池浅埋在地下,是个圆筒型的混凝土结构,顶部有活动盖板,这样人畜粪便、厨余垃圾都可以直接打扫到池里进行发酵。

另外还有一个小号的水箱,通过出气管与沼气池相连。池内产气时,压力不断增高,将料液压入水箱中,会让水箱液面升高。用气时打开沼气开关,沼气便可在水压下排出,水箱液面自然回落。

这样依靠水箱内料液的升降,便可在产气用气时自动调解池内气压。从而保证输出的火力稳定。

这玩意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全靠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下,发酵出可燃气体来烧水做饭还能照明。

而且沼液还可以作为农药、肥料和饲料添加剂,最后的沼气残渣还是上好的肥料……从沼气池中取出的积肥,肥效是普通堆肥的三到五倍!

还有很重要一点,因为它是密闭空间,所以不易滋生蚊虫,没有臭味,是保持农村卫生的大杀器。这对消灭血吸虫病钩虫病等农村常见传染病,有重要作用。

因此04所的所长瞿汝夔觉得这玩意儿简直是小母牛坐飞机——牛伯夷上天了。去年便利用业余时间把它搞了出来。试验没有安全问题后,就给昆山农学院先安装了几套,想听听马一龙和农技员们的专业意见,看看有没有在农村推广的可能。这是实验室到工厂生产的必经之路。

马一龙等人也觉得这发明很赞。只是问题也不小。一是用带阀门的铜管输气,水箱旁还安装了简易的玻璃压力计,成本太高,农民怕是不会买账。

你好处再多,架不住人家柴火遍地啊。所以贵了肯定不成。

04所便又改用处理过的毛竹替代铜管。还取消了气压计,在水箱中装入一根可抽拉的竹篾,通过水位来判断气压,将成本成功降了下来。

再者,农学院还发现,这玩意儿好是好,就是烧起来味道很不好闻,闻多了还不舒服。

这很正常,因为沼气中,除了无色无味的甲烷,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赵公子在硫黄岛参观制硫磺时,闻到的臭鸡蛋味,也是此物在作祟。

不过不要紧,在沼气池出气口与输气管中间,加一段装着活性炭和氧化铁的竹管脱硫器即可。

活性炭来自干馏木材,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以让沼气变纯净。氧化铁就是铁锈,能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把硫原子留在了脱硫器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效脱硫方法。

且当用户重新闻到难闻气味时,只要把脱硫器取下通风,硫化铁又会与氧气反应,还原为氧化铁和硫,便可以继续使用了。

直到脱硫器彻底变黄,就可以联系工作人员上门换料了。这一步是免费的,因为可以从脱硫器中回收到纯硫……

~~

总之,加装了脱硫器的沼气,用起来还是很巴适的。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一个沼气池可供六口之家烧水做饭点灯了。

赵昊觉得下一步,可以在县里找几个农场,小范围试点一下,看看农工们的反馈如何了。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在集团下辖的上千个农场中推广了,光这块生意就有的做了。等到上千个农场都用上了,沼气池也就在江南普及开了,再向普通百姓推广就容易多了。

离开伙房,两个小孩又好奇想去瞧瞧沼气灯。史继志便带着他们来到书房。其实沼气灯就是给另一个管道喷口加个玻璃灯罩,白天当然看不见效果。

但据史继志说,晚上这一盏灯,就能把整个房间照得亮如白昼,听得两个娃娃目瞪口呆。觉得要是能在这屋里读书,那该多幸福啊……所以说学霸真是欠打。

赵昊却觉得沼气灯亮度也就一般,还不如电石灯。史继志他们觉得真亮,是因为他们没见识过,什么才是真正的亮如白昼罢了……

而后世沼气灯主要的亮度,其实是来自灯罩的。

那种加热会放出耀目白光的灯罩,材质是浸泡过硫酸钍溶的亚麻纱网。亚麻倒是好弄,可钍这玩意儿,赵公子只知道是从独居石中提炼出来的。可他连独居石都没见过,如何制备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只能先让他们吹个玻璃罩上了事。

其实不用带罩子也一样,也没见谁家烛台还加个罩的。所以玻璃罩可以与铜制管件、玻璃气压计一同加入尊享版套装,专供狗大户们选用。虽然价钱要贵上许多,但有钱人要的就是穷人买不起的感觉,没这感觉他还不掏钱呢……

~~

小半个时辰后,终于开饭了。小土豆口感香滑黏糯,炖牛肉更是香的馋哭隔壁小孩……

赵公子吃一口,不争气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这是那回不去的故乡的味道啊。

“这东西确实可以做主粮啊。”托赵公子的福,福史继志还是头一次吃到土豆,那全新的口感激动的他不能自已。

“嗯,比玉米强。”马一龙点点头道:“如果把产量提上去,将来说不定这东西能救大明。”

赵昊笑笑没反驳,老先生都这把年纪了,能这样想也挺好。

他慢条斯理的剥着小土豆片,平复下心情后,换个话题道:“对了,有个事儿不知先生听说过没有?”

“什么事?”马一龙大口扒着饭。

“这个月,集团收到湖州、嘉兴好几个县的报告,说农场在蔓延一种可怕的蚕病。”赵昊沉声说道,这才是他今日真正的来意。

“是两种,不是一种。而且也不是今年,前年就有了。”马一龙咽下一口饭,拿起帕子擦擦嘴道:“最早是前年嘉兴桐乡县的蚕农发现,他们养的蚕前一天还好端端,隔天就死了大半。就是那些成功结茧的蚕,产丝也只有正常状态的一半不到。不过当时丝价低迷,除了蚕农之外,谁也不会当回事儿。”

“去年,湖州武康县的蚕农,又发现一种怪病,有些蚕身上长出黑点点。这种蚕蠕动缓慢无力,挑食且易早死。同样是发现一只,很快就会蔓延开,然后也是大片的蚕死掉。”马一龙是江南,乃至大明最权威的农业专家了,显然早就有人把情况反映给他。他也一直持续关注了。

“但当时,你们那个什么江南纺织,巴不得少收点丝,自然也不会反映给你。”他冷笑看一眼赵昊道:“当时老百姓歉收,你们的人只顾着低价收丝,根本不在乎蚕农的惨状。这是今年海贸通了,对生丝的需求暴增了,终于关心起蚕生病来了。真是大善人啊!”

“集团草创阶段,好多工作不到位,人的观念还没扭转过来。”赵公子心说怪不得马一龙好容易见次面,还老是怼我。原来对江南纺织不满久矣了。

他知道以刘正齐那帮人的奸商作风,自己这个骂,挨得肯定不怨。只好讪讪道:“以后会更加注意的。”

“哼,当然了,你们比那些为富不仁的狗大户强多了。不过你也不能跟他们比,对吧?”马一龙说出来痛快了,也就见好就收,言归正传道:“通常,蚕病是不会传到下一代得。但这俩病邪门了,今年又来了,而且范围一下子扩大到六个县——除了桐乡武康,还有和它们相邻的四个县,也爆发了。”

“这几个县的春蚕已然是白搭了,要是再不想办法控制住,不光夏蚕也要完,而且很可能会蔓延至嘉兴湖州两府所有的县。”说着他神色严峻道:“明年,有可能在整个江南大爆发了,到那时,你就无丝可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