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夏汛至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夏汛至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蚕病刚过,江南夏汛便至。

隆庆四年的降雨要远多于之前几年,太湖水位却始终没有涨过预警线。

这自然仰赖海公去冬今春全力兴修的太湖水利工程了。如今太湖有黄浦江、吴淞江、白茆河、太浦河、望虞河、娄江六大水道同时泄洪,极大保障了环太湖沿岸的汛期安全。

不过苏松两府各县依然不敢大意,因为江南水泥厂的产能有限,相当一部分河堤目前仍是土坝。况且就算是水泥堤,水面不断上涨的话,依然有漫过堤面的危险,必要时得用沙袋加高才保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修的堤坝经受住了考验,护堤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于是各县把壮劳力撤下来做工,换上老人和半大小子在堤上巡视,发现险情或者东山上的气象台预报有大雨时,男人们才会重新上堤。

是的,吴中已经有了气象台,全称是南京钦天监苏州气象台。

赵公子最年长的徒弟劳德诺……哦不,贝培嘉跟随他南下,担任南京钦天监正也已经两年了。

两年来,彻底摆脱了繁重且风险极高的为朝廷观星、预报凶吉工作的贝培嘉,终于可以全身心的侍奉年轻的师父,尽情探索宇宙之真谛了。

其实就是给师父当牛做马而已……

不过赵昊并没只让他一个人当牛做马。

赵公子当初让贝培嘉南下任职,其实是看中了南京钦天监的天文生和阴阳人们。

钦天监执掌天文占卜、制定历法、推算节气、择日堪舆、报时等事务,是个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又因为承担‘洞察天机’的特殊任务,自然受到朝廷的特殊对待——

洪武六年,霸道总裁太祖皇帝规定钦天监人员‘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南海充军’!

是以钦天监的官员及负责天文占卜的‘天文生’、负责择日堪舆的‘阴阳人’们,被归入‘阴阳户’中,世籍世业,永不变易。

于是就形成了贝、王、倪、高、宋、杨、徐七大钦天世家,二百年来已经繁衍七八代人,丁口数千了……

这些家族的子弟世世代代修习天文历法、算术占卜;还有学习外文,以编译波斯大食传来的天文历算书籍;以及机械之术,以修理钦天监各种复杂的观天、报时装置……其实比大明读书人懂得还多,但他们不可以当兵、不可以应科举,就业出路十分狭窄……除了应承南北两京的钦天监的差役外,就是到藩王府邸、地方府、州、县阴阳学中担任阴阳官,领取微薄的薪俸。

差事有限,阴阳户却人口日繁,如今有七成闲人只能想办法自谋生路。搞天文历算给商铺当账房;学占星占卜的给人算命看相;学堪舆的给人家看风水选阴宅;学卜巫的给人家画符治病……这个行当很赚,但前提是别把人治死了。

其实这些谋生的法子,专业水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会忽悠,会忽悠的富得流油,不会忽悠的活活穷死。而具备‘忽悠’这种高端天赋的人类,从来都是百不足一的。于是九成九的阴阳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尤其是南京这些被朝廷彻底遗忘的阴阳户们,更是一个个穷得要死,把当年朱元璋造的圭表、浑天仪都给化了卖铜了……

当初赵昊在雨花台给弟子上科学第一课时,就已经了解到这帮社会边缘人的悲惨状态。听完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后,他不争气的眼泪便顺着嘴角流了下来……这可是几千名从小学习天文地理、数学历法、气象地磁、机械制造的理科生啊。

在只产文科生的大明朝,就像女儿国的处男一样珍贵。

赵公子可是发誓要让所有人都得到幸福的啊,便一直把这些阴阳人挂在心上,一有机会便派自己的弟子前来解救他们……才不是馋他们身子呢。

~~

只是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贝培嘉虽然出身于大明玄学第一家贝家,但他们那一支成祖年间就成了北京人儿。说实话,他也不清楚南京这些钦天世家的情况。

到了金陵一摸底,他心就凉了半截。因为长期被边缘化,这些南京阴阳人大部分都是瞎学瞎混,水平那是相当的不够看。

更没办法的是态度问题,混日子久了,人都疲沓了。任凭贝培嘉磨破嘴皮,喊破喉咙,也叫不醒这帮装睡的家伙。

不得已他只好使出了杀手锏——大撒币!

贝培嘉向师父申请到了一笔经费,在已经烂透了的南京钦天监外,成立了紫金山天文研究基金会。

因为私人研究天文历法犯忌讳,所以基金会没有挂靠在江南集团名下,是一个名义上由贝培嘉募资成立的,旨在提高南京钦天监和大明阴阳户,天文研究水平的非盈利组织。

赵昊每年会拨给贝培嘉两万两白银的经费,作为他运营基金会的日常费用。如果有科研项目委托,还会有专项拨款,当然是以社会捐款的形式拨付。为了让一切更自然,赵昊还替贝培嘉拉了王梦祥、华伯贞等一干狗大户做赞助人。

甚至连雪浪和郑燕如等秦淮名妓,都被赵公子每人忽悠了各千把两银子……当时赵昊通过红楼诗社放出风去,只要捐资一千两,将来天文研究会就会用她的名字,为一颗新发现的星辰命名!

这是多浪漫的事啊,花魁终有凋零时,而星辰,千古不朽!一千两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不过是几盒香粉、几套首饰钱,与织女嫦娥同辉的机会,怎能错过呢?

秦淮女史们怦然心动了,觉得赵公子真是浪漫到天上去了。于是她们纷纷慷慨解衣……哦不,解囊。结果一不小心,紫金山天文研究基金会募集的经费,就暴涨到了八万两。

好么,名妓们还没从赵公子身上赚到一文钱,先都让他开张了。

‘老师为了大明的天文事业,真是操、碎了心啊……’

只是老徒弟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这将来满天都是妓女名儿,被祖师爷戳**花不怕,就怕被皇帝满门抄斩啊……

赵昊便骂他死心眼,非要用恒星命名啊?太阳系内127万颗小行星就不是星了吗?别说秦淮河的名妓了,就是给泰山姑子、西湖船娘、扬州瘦马、大同婆姨……乃至天下的妓女一人一颗都够了……吧?

总之有了钱,事情就好办多了。贝培嘉把烂透了的南京钦天监丢到一边,专心致志的经营起紫金山研究会来。

他向各大天文世家发布了招贤令——没有多余的辞藻,只有一份朴实无华又枯燥的价目表:

招聘高级研究员,月薪五十两银子。

中级研究员,月薪二十两银子。

初级研究员,月薪十两银子。

助理研究员,月薪五两银子。

研究生,月薪三两银子。

这道银光闪闪的招贤令,就如一块巨石丢入死水一潭中。

毕竟哪怕收入最低的研究生,月钱也是南京城熟练工匠的两倍。而且每月月底发薪,绝不拖欠。不会像原先在街上摆摊那样,刮风减半,下雨全完……

各大天文世家轰动了,麻木已久的阴阳人们竞相填写报名表,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研究员。

但还得先参加入会考试,考试分算术、天文、地理、气象四门,都是阴阳人们吃饭的技能。两千多阴阳人信心满满的报名,结果只录取了三百人。

其中十几个确实精擅此道的老阴阳人,被聘为初级研究员,在贝培嘉直接领导下工作。

几十个功底扎实、踏实肯干的中阴阳人,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协助初级研究员工作。

还有两百多个爱好此道,聪明可造的小阴阳人,则成为贝培嘉亲自教导的研究生……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至于那些招聘到的研究员,其实贝培嘉并不满意,他们的知识体系太陈旧了,而且年纪越大越固执己见,知识越多就越反动。

贝培嘉雇佣他们一是千金买马骨,二是先当人手用着罢了……因为师父安排的任务实在太紧了。

在对这些人突击培训两个月后,他便按照赵昊的命令,启动一个个研究项目,包括:

利用天文望远镜展开天文观测,并尝试验证《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所阐述的宇宙运行规则。

整理钦天监浩若烟海的天文资料,尝试编制恒星表。

用裴绣的制图六体重绘星图,并建立经纬网格系统。

而且赵公子有想一出是一出的老毛病,哪天一拍脑袋想到什么点子,马上就会让马秘书写信给他加担子。

后来又陆续给贝培嘉派了试制八分仪,编制与航海钟配套的《天文年历》,研究气象预报,甚至台风预警等各种跟钦天监越来越不相干的任务……

可没办法,师命如山啊。贝培嘉只好咬牙坚持着推进一个个艰巨的任务。到如今,也勉强算是硕果累累了。

ps.我妈要动个小手术,今天去医院沟通了一下,才写完一章。继续写,但肯定写不完了,明早发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