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四十五章 下马立威

赵昊赵守正 第四十五章 下马立威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待刘如皋被缒上城头,只见县里的缙绅都上了城头,向外眺望。

他回首望去,便见赵二爷已经在数百余骑的簇拥下,沿着官道扬长而去了。

看着夕阳下,烟尘卷天的景象,刘如皋忽然想到那首《陌上桑》,暗道罗敷的夫婿若不是虚构的,那定然就是赵年兄这样的人物了。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刹那间,刘知县心头涌起无尽的后悔,感觉自己的决定可能是错了的。赵年兄未必不能过去这关,自己日后还有何颜面再见他?

“可算是把这瘟神送走了。”缙绅中也有那不开眼的,得意洋洋道:“塞林木,一个狗屁同知,也想让哦们派子弟去虎城送屎,怎么阔能?”

“你头壳坏,甲饭配狗塞!”刘如皋恨恨骂一句,愤愤下楼而去。都怪这些自扫门前雪的土豪,让自己没法做人。绝对不是因为自己,怕惹到那曾一本才不帮忙的!

“他干嘛骂我啊?”那人还在那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千百年来了,广东人都是结寨自保,有什么错吗?

~~

说回赵二爷,同年的见死不救,反而愈发激起他的脾气。不停催促众人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拂晓时分,抵达了潮州城外的韩江畔。

头前探路的护卫科副科长黄小虎返回禀报,说那曾一本的队伍,还在沿着韩江北上,距离府城仍有三十里远。

“来的这么慢?”赵二爷不禁神情一振,从韩江口到府城,全部水程也只有八十里,从那曾一本攻陷南澳岛,开始沿江而上已经是第三天了,居然还没兵临城下。

“因为沿途有好些村寨据点,他们要一一讲数,谈好了才敢进兵。不然万一过去之后,被从身后咬一口就麻烦了。”黄小虎解释道。

“这么说,他们还没开荤?”吴承恩插嘴问道。

“没有,因为林道乾招安后就安置在潮阳县,各族各村都日夜难安,高筑围墙,加强防范,曾一本也不愿意啃这些没什么肉的硬骨头。”黄小虎其实是戚家军的斥候出身,原本是要到警备区机关处工作的,赵公子担心赵二爷在潮州的安全,便把他先借调来保卫处。

赵公子真是开天辟地的大孝子啊!

“那还等什么,赶紧入城吧!”赵二爷猛地一夹马腹。

~~

潮州城并非中规中矩的方城,而是依韩江而建,状若卧蚕。

联通潮州城与江东岸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广济桥了。

这座与赵州桥、卢沟桥齐名的古桥,采用的是独特的浮梁结合结构。东西两段是一个个五边或六边形的桥墩组成的石梁桥,桥墩上还有126间飞檐斗拱的楼阁,可为行人防晒挡雨之用。

在两段石桥的中间,则是用十八条硬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浮桥用三根铁索固定,每根重达4000斤。之所以采取这种结构,是因为韩江汛期时水量十分恐怖,江面宽度超过一里。如果全用石桥的话,又大又密的桥墩将严重影响排洪能力。

用浮梁结合的结构可以减少中间部分的桥墩,极大减轻对径流的阻力,遇到洪迅,打开浮桥还能迅速排洪,也保护了大桥的安全。

总之,这既是我国桥梁工程的高峰,又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赵二爷一行自东而来,远远看到这座江上楼阁般的大桥,无不深感震惊。这桥可这么大真美,看来这潮州可真是不穷啊!

但赵二爷旋即就顾不上欣赏这座桥了,因为桥上挤满了出城逃难的百姓。

看着那支赶着牲口推着车,背着包袱挑着娃,扶老携幼的逃难大军,再美的风景也登时无法赏心悦目了。

“你们这是往哪儿逃啊?”他忍不住大声问道:“海贼来了,城外不更危险吗?”

没人回答,人们只是茫然的看他一眼,甚至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他,只顾着低头赶路。

“大人,他们听不懂官话。”黄小虎忙低声道。

“嘞去边度啊?”赵二爷便祭出他路上学的粤语。

还是没人理会……

“潮州人不说广东话,他们讲的潮汕话跟福建话更像。”黄小虎又道。

“……”赵二爷无语的看一眼自己的粤语教师李良柱,一个玉峰书院出身的广东籍举子。

“抱歉,师祖,我错了。”李良柱是广州番禺人士不假,可他自幼随游宦的父亲在江西长大,所以只是会说粤语,却不知道不是所有广东人都说广东话的。

“吔屎啦你。”赵守正郁闷的指了指这不成器的徒孙,只好放弃了劝百姓返城的打算。

虽然黄小虎会说潮汕话,但通过翻译来表达根本没有说服力啊。

他便改变主意,正待让人头前开路,先过桥进城再说。

却听桥对面的广济门忽然一阵骚动,赵二爷举目眺望,也看不真切,只能听到传来的哭喊声、叫骂声越来越大。

过桥的人流倒是稀疏起来,护卫们赶紧趁机护着赵二爷穿过人群到了江西岸,这才看见原来是守军要关城门,百姓却要出城,双方便在广济门内外叫骂厮打起来。

为了驱散阻挡关闭城门的百姓,那些穿着土黄号服的官兵,双手握着枪杆,毫不留情的朝着人群乱刺,不少人被直接刺倒在地……

“住手!”赵守正见状目眦欲裂,不由气沉丹田,暴喝一声。

这句话都能听懂,所有人动作不由一滞,纷纷循声望去,便见个穿着五品官袍的中年帅哥,在一众精悍武士的护卫下,出现在城门外。

没想到赵二爷喊这一嗓子,紧张的气氛竟神奇的缓和了下来。因为那些官兵之所以急着关门,就是因为他们在城头发现,有大队骑士欲过广济桥,军官担心是曾一本的先头骑兵,这才赶紧下令把城门关上。

现在看到来的是朝廷官员,警报自然也就解除了。

当赵二爷听黄小虎问明原委后,却脸都白了。这执行力也忒弱鸡了吧?自己都到了城下了,他们还城门大开呢。要来的真是贼人,这下直接就破城了!

“真是够呛啊。”他长叹一声,在众护卫的簇拥下进了城。

护卫们便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护着几位举人老爷,去府衙、县衙传城中官员前来觐见。

赵二爷也不去衙门,便径直登上了广济门城楼。城楼上,一名千户带着几名手下迎上来。

看到赵守正身上的五品官袍,那千户倒不敢怠慢,忙客气询问上官来路。

待赵二爷出示了潮州府海防同知的委任状后,那千户赶紧单膝跪地行礼。

“卑职东陇水寨守御千户谭勇,拜见司马大人!”

赵二爷这个海防同知分管军事,四大沿海水寨都归他节制,故而被尊称为‘司马’,而这谭千户正是他的直属下级。

“谭千户官话说的不错嘛。”赵二爷很是欣喜,终于可以正常交流了。

其实文武官员都要经过部里铨选,怎么可能不会说官话呢。

“多谢司马夸奖。”谭勇咧嘴一笑道。

“不过你的东陇水寨不是应该扼守凤凰洲吗?”谁知赵守正话锋一转,问道:“怎么曾一本还没来,你就先撤到城里来了?”

“这个……”谭勇不禁尴尬道:“曾寇船坚炮利,水寨防御简陋,不足以为凭,末将便按照太尊制定的预案,若南澳岛失守,带弟兄们撤回城中,防守广济门了。”

“哪个太尊?”赵守正淡淡问道。

“侯太尊。”谭勇缩缩脖子道。

“一派胡言!”却听赵守正厉声道:“本官与侯知府数度通信往来,详细问过潮州府四大水寨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你的东陇水寨,怎么得到的信息却完全相反呢?他说你们要御敌于凤凰洲前,决不许海寇越过凤凰洲半步!”

“这……”谭勇没想到自己撒谎被当场揭穿,慌忙跪在地上道:“司马明鉴啊,如今太尊下落不明,营中军心惶惶,如何御敌于凤凰洲啊?再者,我个小小千户,说话还不如个屁响,只能城里的大人怎么说,咱就怎么办啊。”

说着他使劲磕头道:“现在好了,司马到了,卑职就有主心骨了,往后全听司马的!”

赵二爷不由看一眼吴先生,心说这小子还挺上道。

他这番发作,都是吴承恩教他的,目的自然是吓唬住这厮,让他乖乖听话了。

吴承恩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他的表演。

“哼,算你运气好。”赵守正哼一声,淡淡道:“如今用人之际,你临阵脱逃之罪先权且记下,此战若将功折罪则罢,否则跟你一并算账,听清了没有?!”

“是是,卑职一定争取将功折罪!”谭勇赶紧磕头如捣蒜。

“先起来吧。”赵守正的目光转向城下,便见几名七八品的官员,已经赶到了城门楼下,正气喘吁吁往上爬。

ps.今天忙年,明天去岳父家,我尽量抽一切时间写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