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六十六章 英歌舞

赵昊赵守正 第六十六章 英歌舞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翌日上午,船队抵达广济门。

为免不必要的麻烦,赵昊让人先知会了潮州城,别把自己当成海寇。

而后一行人把船远远停在城外,静待自己人出来迎接。

顿饭功夫,便见一队人马出城疾驰而至,正是以张国辅为首的一干玉峰书院弟子。

见师父正立在码头,含笑望着他们,张国辅等人忙下马大礼参拜。

“好好,我都听说了,你们表现的很好,没有给为师、给书院丢脸。”赵公子欣慰笑道:“都起来吧,你们都是为师的好弟子。”

“谢师父。”众弟子登时觉得一番拼死拼活值了,这一科没中进士,他们一直满心惴惴,现在得到严师的表扬,他们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请师父上马回城。”

“我父亲呢?”赵昊一边在弟子们的搀扶下上马,一边问道。

对于赵二爷没有亲自来迎接,赵昊感到颇为讶异,还有点小失落。难道翅膀硬了,儿子就不重要了吗?

“城里正在办庆典,师祖实在走不开,只能让我们来迎接师父了。”张国辅忙解释道。

“哦,什么庆典?庆祝胜利吗?”赵昊登时来了兴致。

“对。”

“那有英歌舞吗?”赵昊兴奋问道。

“有。”张国辅满脸钦佩道:“师父真是博学,昨儿个彩排时,我们看了都吓一跳,还以为又要打仗,后来才知道是大型集体舞蹈。”

“我可是久闻大名了,听说新官上任,当地都要兴师动众,跳一套英歌舞的。”赵昊哈哈大笑道:“说是庆贺大老爷上任,其实是向父母官示威,让他们识相点儿。没想到我爹这个同知,也混上这待遇了。”

“应该不是给师祖下马威吧?师父有所不知,经过这次潮州保卫战,师祖在潮州城的威信极高啊!谁敢给他下马威,老百姓头一个就不答应。”张国辅忙道。

“哦,我爹这么牛气?”赵昊有些难以置信,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要么高估要么低估,很难有客观的评价。

显然赵二爷在他儿子心中,是后一类……

“走,去瞧瞧去。”他便一夹马腹,迫不及待朝着潮州城奔去。

“师父,等等我们。”弟子们忙纷纷上马,紧跟上去。

张国辅几个却上了船,他们要引导着特遣中队的船只进城,到城内的官船码头停靠。

大炮已经蒙上炮衣,警员们也换上了便衣,但瞎子也能看出他们不是善类。要是没人领着,肯定会引起不安的。

~~

潮州城号称‘三山一水护城郭、腰缠玉带戴乌纱’,意思是潮州城池被韩江和北面的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座山拱卫。

韩江一水似带,金山、葫芦山、笔架山则组成了一副乌纱帽的形状,据说是风水绝佳的去处。

赵昊从潮州城唯一的西门安定门入城,顺着牌坊林立的西门街向东。别看城池的形状不方不圆,但城内街道却按传统的方形根基,贯串成棋盘式的格局,严整有序,经纬分明。让第一次来的人都不会迷路。

除了牌坊多,给赵昊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潮汕建筑之精美华丽,远超江南民居和北方的四合院。

他看到那些沿街的楼宇,几乎无不雕梁画栋,极尽华丽之能事。那些飞檐画栋上绘制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和历史人物故事,无不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江南的富人家宅,屋檐上下也会有各种雕刻点缀,但都是木质的。哪怕当时上了色,如果不定期保养,很快就会褪色严重,甚至爆皮。所以赵昊所见的园林豪宅,这些雕绘基本都是保持原木色,最多刷一层清漆保护一下而已。

潮汕这边的廊檐就绚丽多了。因为他们的绘画和造型,都是用瓷片贴出来的。尤其是那数不清的祠堂家庙上,用七彩瓷片镶嵌而成的大型龙凤造型,在日光下碧灵碧灵,无比夺人眼目。

如此夸张华丽的造型,很难不让赵昊联想到皇宫,尤其是九龙壁……

潮州厝,皇宫起,这句俗语果然一点都不夸张。

可在一干北方来的弟子……不错,在岭南,江南人也被叫做北方人,他们自己才是南方人……却有些难以接受。

“按规制,民居是不允许像皇宫一样采用‘硬山顶’形式的,屋顶也不允许连抹灰压脊,更不能公然在屋脊上出现龙凤形象,还搞得这么夸张!”一个弟子小声吐槽道:“这五岭之南,真是无法无天啊!”

“这年代,谁还在乎这个。按规制,商人还不能穿绸裹缎,骑马坐轿呢,现在谁管啊!”却也有不以为然的。“这没啥,就是大俗大艳了点儿。”

赵昊其实还蛮喜欢这种风格的,在江南生活久了,他对此时士大夫带起来的典雅素淡的审美很是厌倦,格外渴望大俗大艳的鲜颜浓色。

他刚要品评几句,忽然听前头传来喧天的锣鼓声,只见那条南北向的大街上已是人潮汹涌,欢声如雷了。

怪不得这边西街上百姓这么少,原来是万人空巷,都去大街上看热闹了。

“走,咱们也瞧瞧去。”他便兴致勃勃的下马上前,在弟子和护卫们簇拥下,挤进了人群。

便见那宽阔的大街上,一百零八名舞者装束各异,但手中都各持一根端木棒,配合着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整齐的相击翻转,边走边舞,节奏感极其强烈,感染力自然超强。

英歌舞气势磅礴,威武豪迈,比劳什子毛利战舞可起劲儿多了!观众们自然也如痴如醉,跟着那领舞的队伍一起呐喊舞动,场面极其震撼!

赵昊也被那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很快就跟着跳起来喊起来。

“你们也一起啊!”赵昊一边舞动呐喊,还不忘鼓动子弟们也加入进来。

起先这帮家伙还有些放不开,毕竟能管赵公子叫师父的,至不济也是个举人。举人老爷就是再没架子,也不能这样疯疯癫癫吧?

可师父都这样疯疯癫癫了,当弟子要是不跟上,岂不会让他老人家尴尬?于是他们只好勉为其难跟着舞动起来,只是动作僵硬的就像骨质增生,声音更是卡在嗓子眼,就是出不来。

“你们跳不好这英歌舞,以后就不要管我叫师父了。”谁知赵昊却撂了狠话。

弟子们闻言大怖,他们千辛万苦,苦学三载才得以位列门墙之下,哪能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就被开了呢?

这肯定是主人的任务……哦不,是师父的考验啊!

只能豁出去了!反正这里是岭南,不是江南,谁他妈认识谁啊?

于是举人老爷们终于放下架子,甩开膀子跳起来,还比着赛着的大叫!

他们忘情的跳着吼着,不知不觉,心头积郁多年的压抑郁闷等负面情绪,竟好像随着这英歌舞,全都被赶出体外了呢。

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赵昊一直跳得满身大汉,喉咙嘶哑,才在一处牌坊下停了下来。

弟子们也喘着粗气停下来,赶紧奉上备好的凉茶。此凉茶非凉了的茶水,而是王老吉那种粤式凉茶。虽然叫凉茶,但并没有茶叶,而是用中草药熬出来的消暑饮料。

“痛快痛快!”他一边大口灌着弟子奉上的凉茶,一边大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弟子们面面相觑,不知师父为什么这么喜欢英歌舞,他老人家不是音乐白目吗?

“你们回去想一想,我寻找的是什么?”赵昊也不急着答疑解惑,而是循序善诱道:“可以反过来想一想,江南最缺少什么东西?”

“是,师父。”弟子们忙肃然领命,师父果然是有大道理要传授啊。

师父这是要亲身授课啊!醒悟到这一点,弟子们激动的快要晕厥过去了。

也不怪他们这么激动,毕竟拜师这么久了,他们还没捞着听师父亲自讲过一节课呢。都要羡慕死那些会试及第的同门了,不是羡慕他们中进士,而是羡慕他们可以得到师父的亲自教导!

这趟潮州来对了!我爱潮州,我爱英歌舞!

~~

不理靠脑补纷纷达到颅内**的弟子们,赵昊又对身旁的王如龙笑道:“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这哪是跳舞,这是要打架吧?”王如龙咧嘴一笑,刚才他也跟着跳了一通。身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他自然从中品出了些别样的滋味。

“这个舞蹈是组织力、动员力的体现,配上他们表现出的好勇斗狠的样子,属下要是官府大老爷,看完英歌舞晚上肯定睡不好。”

“哈哈哈,王大哥这才叫有见识!”赵昊赞许笑道:“潮汕这边的宗族,就是通过大规模的游神和酬神活动,向官府展示自己的组织力、动员力。”

说着他又笑问道:“知道这英歌舞取材于什么内容吗?”

“看着好像是水泊梁山。”王如龙当年在军队时喜欢《三国》,现在转而喜欢《水浒》。仔细辨认道:“那个领头舞槌的像李逵。三锤像鲁智深和吴淞,而且正好合一百单八之数。”

“没错,这演的就是梁山好汉。说的是为救卢俊义而攻打大名府,化装成卖艺队大闹元宵的故事。”赵昊笑着点头道。

“那应该还没有一百单八将啊,呃,这不是重点……”王如龙赶紧闭嘴,笑问道:“公子以前看过这种舞?”

“没,我头回来,听说过。”赵昊心中却暗叹,上辈子来过也看过。便岔开话题道:“听说英歌舞最后一段是打布马。就是找个人扮成当官儿的,给他腰间挂上布马,然后把朝廷命官打得狼狈而逃而收场。”

说着他摸摸下巴,有些不爽道:“不过我爹又不是知府,犯不着他们这么挑衅吧?”

ps.今晚没了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