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九十六章 祖坟的青烟向哪飘

赵昊赵守正 第九十六章 祖坟的青烟向哪飘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刹那间,赵昊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堆茶业相关的事情。

他不禁咽了下口水,才不是为了什么处女采茶,胸部初烘呢,是为了美好的钱景!嗯,认真脸。

好一会儿,赵昊才从遐想中挣脱出来,记起自己这回来,不是为了茶业,而是为了瓷业啊。

于是他话锋一转,对林正英歉意笑道:“不过老族长也别着急,一种新茶要稳定生产、打开市场,站稳脚跟才谈得上盈利。这其中,没个十年八年的孕育,是办不到的。”

“啊,这么久?”林正英刚刚燃起的热情被兜头浇灭。他只好苦笑道:“不急不急,公子看着慢慢搞就成。”

“不过我这有个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让你的族人们脱贫致富的法子,老族长要不要听一听哇?”赵昊又一转话头。

“好啊好啊,公子请讲。”林正英又燃起希望,他就喜欢这种来钱快的,这样不容易被忽悠。

~~

与一般人的想像不同,围屋里居然不仅不闷热,反而还挺凉快。坐在天穹中更觉两腋生风,让人一点汗都没有。

用科学来解释是因为高墙的合围加上巨大出檐和走马廊的遮挡,让围屋内日照时间减少,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再加上厚土墙阻隔了热的传导,让内院和房间中都十分阴凉。而且狭窄的大门会形成巷子风,让正对着大门的中堂成为全楼最凉快的地方。

赵公子便趁着徐徐清风,道出了自己的意图。

“我准备开几个窑子……烧瓷的那种。听说飞天燕有优质的瓷土矿,我可以敞开收购,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赵昊说着竖起一根手指道:“一石土十文钱,如何?”

“哇……”但凡能听懂官话的族人,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一石等于两斛,斛就是官府用来收税粮的量器。林家这边因为多年不交皇粮,自然没那玩意儿。但一斛大约等于一个他们平时挑的藤箩筐,大伙儿还是知道的。

也就是说他们挑上一担子、两箩筐的土,就能赚十文钱?

那可是十文钱啊!能给家里买四斤米或者买半个月吃的盐了!

农闲时,到凤凰镇上累死累活扛一天活,东家就给十文!他们还知足的不得了。

现在挑一趟土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敢问公子,是从哪里挑到哪里啊?”还是林一辰精明,他担心要是从山里运到府城去,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只需要运到凤凰溪边就成。”赵昊笑道:“听老古说你们北寮就在凤凰溪边,还建了个码头。就送到那里即可。”

“哇,发财了发财了……”山民们再度压抑不住的欢呼起来,从飞天燕到北寮码头只有五里路。他们一天往返个十趟八趟也不成问题。

那一天岂不要赚一百文?还种什么地啊?这辈子都不种地了!

有那头脑灵活的又想到,这要是把路修一修,用独轮车运土的话,那岂不要大发特发?一天赚个五六百文都不成问题?

就连林润也觉得赵昊太过慷慨,小声对他说,不用这么给自己面子。

赵公子笑笑没说话,一副慷慨大方的模样。其实他本想开价,一石土十文钱,运到码头再加五文钱的运费的。

之前他让人做过市场调研,知道这个价码足以让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山民们疯狂了。

没想到才开到十文钱,他们就已经疯狂了,赵公子便默默的没提五文钱运费的事情。

一次给到十五文,只能让山民们高兴一回。先给十文,日后再提高到十五文,能让他们高兴两回。

这不是更有意义吗?嗯,更认真的脸。

但赵昊的余光注意到,尽管天穹里所有客家人都陷入发财的美梦中,只有林正英没动容。

准确说是,他在动容之后,很快恢复了平静,脸色反而变得有些难看。

“怎么?”林润也注意到了林正英好像有异议,便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回叔祖,我们当然做梦都想过上衣食不愁的好日子了。可那飞天燕……是我们的祖坟所在啊。”林正英愁眉苦脸道:“老话说‘切莫迁祖坟,十迁九次败’,当年高祖千辛万苦才为后人选了这么块风水宝地,可不能随便乱动。”

“而且飞天燕长眠着我们一族五代人,怎么忍心去挖坟掘墓,惊扰祖先?”说着他长长叹了口气道:“这个钱要是能赚,当年我们就赚了,也不至于一直受穷到今天。”

此言一出,天穹里一片安静,刚才躁动的族人们,被兜头泼了盆冷水,全都蔫了。

赵昊看看林润,中丞,靠你了。这么长的铺垫,不就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吗?

“原来是这样啊。”林润了解的点点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你想过没有?既然是祖先选定的风水宝地,怎么会让你们五代人穷到今天?”

“这……”林正英一时语塞,好一会儿方道:“可能是时候还不到。”

“不,时候到了,就在今天!”林润却断然一挥手,然后定定看着林正英道:“你好糊涂啊,正英!我问你,瓷土矿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大概五六十年前吧。”林正英有些发蒙道。

“也就是说,当年你高祖我叔爷选祖坟时,根本不知道飞天燕有瓷土矿,对吧?”林润逼问道。

“那当然。”林正英点点头。

“所以啊,当初堪舆先生所谓的风水宝地之说,就应在这个矿上!”林润用十分肯定的语气高声道:“挖出土来就能赚大钱!这飞天燕就是个聚宝盆啊!”

说着,他微微动情的看着众人,用乡音道:“咱们客家人一路迁徙吃了那么多苦,到了潮州依然只能住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沟沟里,年复一年,起早贪黑,干的比谁都勤劳,却连个温饱都混不上。能在你们的地盘上发现瓷土矿,正是祖宗垂怜,真正的祖坟上冒青烟啊!”

“对!说的太对了!”一众客家人马上高声应和这位位高权重的太叔祖。顿觉太叔祖就是比族长有水平,一眼就堪破了关窍所在。怪不得太叔祖能当上巡抚,族长只能在山沟里给他们当族长呢!

“族长,就听太叔祖他老人家的吧!”众人纷纷央求林正英。“让我们靠瓷土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祖宗的意思啊!”

“祖宗不会想让我们受穷的!当初选这块地方,不就是为让后世子孙都享受恩泽嘛!”

“我们挖矿赚了钱,另找风水宝地,给祖宗修大大的坟,带石人石马那种,让祖宗们也跟着享福!”七嘴八舌的声音越来越大,这嘈杂的场面让素来规矩极严、说一不二的老族长倍感陌生。

“都安静,吵什么吵!”老族长用拐杖重重的杵地,声音十分严厉。他下意识的想拒绝这件事,仿佛只要自己点头,那么属于自己的时代,就将彻底过去一般。

几十年来的积威,登时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天穹里重新变得鸦雀无声。

然后林正英黑着脸,指着围屋外的牌坊方向道:“你们不要一听到发财就忘乎所以,别忘了,我们是九牧流芳的林家!当年祖宗们靠的是读书做官才光耀门楣!不是靠经商致富!做买卖的再有钱,也没法得到人的尊敬,更没法流芳百世!”

见自己一番话又说的族人低下了头,林正英暗暗松口气,然后换个语气,客气的对林润道:“叔祖有所不知,当初为高祖选地的风水先生说的很清楚,那飞天燕的形胜,主子孙出将入相,与发财之说南辕北辙啊!”

“你这个糊涂蛋!给我站着回话!”林润也压不住火气了,重重一拍桌子。堂堂巡抚跟你这儿演认亲的戏,还不痛快撂那儿。真是不识抬举!

见叔祖发火,林正英吓得赶紧站起来,这才想起对方还是广东巡抚。

“我问你,这一百多年来,族里出了几个举人,几个进士啊?!”林润黑着脸问道。

“唉……”林正英颓然摇头道:“一个都没有。出的上一个秀才还是六十年前。”

“那这‘飞天燕子’的风水怎么不灵了?”林润冷笑道。

“症结还是在那个该死的瓷土矿上。”林正英叹气道:“当初发现这个矿后,府城的那些狗大户就想买下飞天燕,被我爷爷拒绝后就改为强抢。结果打了几场,都大败而归,死了不少人。然后他们为了泄恨,就串通府城的狗官,把在县学府学读书的林家生员,全都借故革除了功名,撵出了府城。”

“打那之后六十年,府学县学根本不许我们林氏一族应童子试。”说着他恨得咬牙切齿道:“这才把族中一代代的才俊耽误了。”

“潮州府要是放开了让我们考,也不至于连续两科都挂零!”林一辰也气愤道:“他们就是因为我们客家人读书太厉害,抢了他们的学额,才借故把我们排挤出去的!”

不过这话,很难引起族人的共情了。被隔绝在科举大门外六十年,对这林氏一族的文教事业打击是巨大的。虽然因为耕读传家的传统,还一直保留着族学,但没有科举这条出路,族人们也就学到能识字算账就完事儿了。

到这年月,大寮已经没有任何正经读书人了……

ps.估计断在这儿会被骂,所以今天三更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