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五十二章 羊肉和报纸

赵昊赵守正 第五十二章 羊肉和报纸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13 20:11:4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当晚,父子俩在海门县城南门外的一家前面吃饭后面住店的客栈投宿。

海门城其实是嘉靖四十年,为了御倭修的守御千户所城。正方形的城墙边长二里,在当时看来,在这鸟不拉屎地方已经是大的过分了。

谁能想到,这二十年海门发展的这么快?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上百个畜牧场,上百万亩棉田。城内整日客商云集,来拉牲口、收棉花、买皮革油料的大车把个小小的海门城塞得水泄不通?

在这个武德充沛,安全无忧的地界,贸易中心很快便转移到了城外,如今南门外街区的面积比城内都大,也更繁华。大街上棉店、布店、羊毛店、皮革店、肉店、活牛羊店、油料店,客栈、酒馆、窑子一家挨一家。

这会儿天黑掌灯,大街上各色灯笼幌子交相辉映,忙了一天的客商、职工、农工结伴出来逛街吃酒,吃完了再耍一会儿大宝剑。要不是那挥之不去的牲口粪便味,还真以为这是在大城市呢。

海瑞看着外头穿着棉袍皮袄,操着南腔北调高声谈笑走进店来的食客定定出神。海中平却只盯着炉子上那大铁锅咕噜噜炖的提汤羊肉咽口水。

海门提汤羊肉号称通海平原菜谱之冠,所用海门山羊肉乃当地特产。其奥秘在于将山羊去势后育肥,这样山羊没有了俗世的**,每日只安静的吃草,生长快,肉质丰满细嫩,没有膻味。

烹饪提汤羊肉时,一般选用三四十斤的细骨健壮的一龄羊。将大片生羊肉焯水去除血污后,放入大锅清水中,加姜、葱、萝卜、黄酒等简单的调料烧煮,先大火烧开出去浮沫,继续用大火烧一刻钟,便改用文火煮一个时辰左右。待羊肉酥后捞出,趁热拆骨,保持各部位的完整,分别放入盆内,不能叠放混放。

放入盆内的羊肉要用原汤烧几次,使朝上摆放的羊皮洁白光滑,羊肉内无杂骨碎肉残留。锅中捞去姜、葱、白萝卜等物,加少许精盐烧开后将羊汤盛入干净盛具待用。

店家早就注意到这小伙子的馋样,肉一出锅便舀了一海碗,配上粉丝青菜心,浇上一勺羊汤,搁在他面前。操着海门话道:“切吧,不够还有。”

海中平忙道了谢,然后将那碗白烧羊肉送到海瑞面前,请父亲先用。

见这少年馋成这样,还没忘了礼数,店家不禁笑道:“你老子年纪大了,还是切个红焖的吧,不费牙口。”

他便掀开另一口小锅,里头也是烧煮的羊肉,但加上酱油、冰糖和少许羊油多炖了好一会儿。

店家舀一盘红灿灿的红焖羊肉端上桌,又送了一盘撒着胡椒面、配了甜面酱的冷切羊肉。海瑞刚要推辞,店家却笑道:“老丈放心,这两盘是我送的,不要钱。”

旁边大啃羊头羊蹄的食客闻言起哄道:“老板,我们也能白吃吗?”

“做梦去吧。”店家又将一壶茵陈大曲搁在父子桌上道:“老子是看老丈年纪大了,而且越看越面善。就你们一个个满脸横肉的鬼样子,还想让我请客,那真叫见鬼了呢!”

食客们大笑着看向海瑞。别说,还真是看着好生眼熟,总觉得像在哪里见过,但的确又不认识他……

便七嘴八舌询问老丈哪里人士,以前来过海门吗,这大过年的来投亲还是过境?

海瑞笑着说自己是琼山人,此番去北方路过此地,四十多年前来过一次。

“四十多年前,老丈吃过他家的提汤羊肉吗?”有个食客笑道:“胡老板吹牛说他家是百年老字号。”

“哈哈哈,”海瑞拢须摇头道:“当年太穷,一路上光啃干粮喝凉水了,哪吃得起肉啊?”

“当年老丈就是有钱,也吃不到我胡家的提汤羊肉的。”店家笑道:“那时候全县才养几头羊?全让扬州的大财主收去了,我爷爷那时候是给大盐商家里做羊肉的。”

“那么说,还是托你的福,我们也能吃上盐商家的佳肴了?”众人哄笑道。

“呵呵,咱可不敢居功。”店家便笑道:“说白了,是在老家做买卖能赚到钱了,咱才能回家开这个店。”

“那倒是,你卖这么老贵,当年我们也吃不起啊。”食客们纷纷点头道:“他奶奶的,那时候一年到头能吃顿饱饭就谢天谢地了。还吃肉?想屁呢!”

说着狠狠咬一口滋滋冒油的羊头,报复从前的贫穷。

“也没这么多羊给你们吃啊。”店家感叹道。

“看来这十几年,变化很大啊。”海瑞捻须笑道。

“大,特别大!”众人一起点头,一个四十多岁的食客感慨道:“这世世辈辈都没变过的苦日子,忽然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可不,一下子就有奔头了,”一个五十多的老汉挥舞着手里的羊蹄子,高声道:“浑身是劲儿!”

“那主要还是吃上肉了……”有人打趣道。

“哈哈哈哈!”食客们哄堂大笑起来。

这时门帘忽然掀开,一条身影带着寒气倏然进来,朝柜台丢下一样东西便又倏然出去了。

食客们却习以为常了,有人便对伙计笑道:“今天的日报来了,快给念念!”

海瑞这才知道,原来刚才进来的是送报小童,不禁惊奇道:“这里也能看到当天的《江南日报》了?”

《江南日报》作为江南报业集团的官方报纸,甚至海外行政区也能看到。但大都是好几天前出版,甚至上个月的旧闻了,只有苏松一带能看到当天的新闻。

“这不就隔着条长江嘛。”店家便解释道:“上午从太仓出发送过江,运气好当天到县里,运气不好就得隔天。”

“也是县里订报的多,才给这么快马加鞭的送。”有人郁闷道:“我们农场离这儿不过十里路,就不给送。”

“你们农场那么几十号人,就订一份报纸。人家当然不给送了!”店家笑骂道:“送多了给羊看啊!”

“看了报纸的羊,说不定肉更香呢。”那羊倌儿打趣道。

“别扯了,钱伢子,快给念念报纸,有什么新鲜事儿。”食客们纷纷催促起来。

“好吧。”那伙计便拿起报纸,清了清嗓子。嘈杂的大堂中立马安静下来。

“今天的头版头条是——四五计划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随着二十年大会的胜利闭幕,集团的四五计划也来到了最后一年。过去四年里,集团各公司、各部门、各海外区,沿着集团大会制定的宏伟蓝图砥砺奋进,狠抓实干,终于到了关键冲刺阶段……”

虽然《江南日报的》的发行对象是普罗大众,所以报道用的都是大白话,但以海瑞看来,老百姓应该对这种枯燥的官样文章不感兴趣才对。

然而食客们都听得十分认真,竟没有一个插嘴的。

待到头条文章念完了。那伙计忽然欢呼一声道:“今天的代表巡礼,是咱们海门的牛大帅!”

人们便欢呼起来,有人吆喝着牛瘪牛瘪什么的……

“牛大帅?”海瑞吃惊道:“是哪镇的制台啊?牛平天吗?”

“哈哈哈哈……”食客们终于大笑起来,那个羊倌儿擦着泪道:“老丈,牛大帅和咱是同行,我放羊他养牛。”

“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人家叫牛大帅,咋没人叫你羊将军呢?”旁人取笑他道。

“听说江南集团的代表很厉害啊。”海瑞笑道。

“那当然了,集团代表可牛得不得了。不光能开大会听报告,集团的大事儿还得他们举手同意才行。”小伙计满脸崇拜道:

“他们还能代表下面人向上头反映情况,而且上头必须及时答复。要是有人胡作非为,他们还能检举揭发,全程参与调查呢。”

“这养牛还能养成集团代表?”海瑞又问道。

“老丈,咱们江南集团可不兴万般皆下品那套。”小伙计与有荣焉道:“干啥干得好都能出头!好比我们牛大帅,人家养牛可牛逼了!前些年集团从红毛鬼那里进了一批黑白花牛,据说下奶一头顶咱们的黄牛水牛好几头。”

“可是这牛也水土不服啊,大老远来了咱这儿,就是不下奶了。”旁人接话道:“不光咱们这边,在耽罗、台湾的牧场也差不多,不是不下奶,就是下得少。农学院的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最后让咱们牛大帅给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呢?”海瑞饶有兴趣的问道。

“好像是跟黄牛配种,生下来的小牛就好了。”众人不甚了了道:“总之,现在学生们能一天喝上一杯奶,多亏了牛大帅育出的小奶牛,你说牛瘪不牛瘪?”

“这不他就评上了一等劳模,成了集团代表了。”羊倌艳羡道:“早知道我也去养牛了。”

“拉倒吧你。”众人一阵哄笑,便继续听报。

待念完了头版的集团要闻后,小伙计翻到第二版海外版,接着念道:

“这版头条是——大喜讯,莽应里兵败暹罗,大城保卫战胜利!”

海瑞再次惊讶的看到,食客们全都兴奋的欢呼起来,有人还跳到凳子上手舞足蹈。

店家非但不生气,还高兴的哈哈大笑道:“好啦好啦,今天都免单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