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零三章 元辅致仕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零三章 元辅致仕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09 03:35: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其实李成梁这边也还好,他立的功劳太多,朝中大僚大都搭他的便车,给子孙混上了铁饭碗。哪能自己砸自家儿孙的饭碗?

所以他上疏请求致仕,体面收场,可谓皆大欢喜。

万历问李成梁谁可继之?他推荐戚继光接替自己的辽东总兵一职。

群臣也交章推荐戚继光担任,辽东的烂摊子给别人也确实不放心,万历终于同意了。

致仕之后,李成梁准备亲自率领西北公司的远程考察团,去西伯李考察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搞头……

这边赵昊搞掂了戚继光,收下了李成梁,还附赠了个李如松……其实蓟镇总兵杨四畏也早就投靠了江南集团。

杨总兵虽然是辽阳出生,但祖籍在南直,也向来以江南人自居。

他在蓟镇任副总兵时,唐山市便在其管辖范围内,大家一来二去,感情不断升温,早就已经是一家人了。不然也轮不到他接班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

赵昊选在山海关约见李成梁,就是让老李明白这一点。

李成梁一看连山海关都在赵昊手中了,那还折腾个屁啊?

真到了那天,山海关一拦,大军从唐山登陆,自己只能干瞪眼。既然打不过,那就只好加入了。

~~

讽刺的是,这边赵昊都要给大明解除武装了。

那边北京城后知后觉的君臣还在为争国本,争得不可开交呢……

四月里,因为皇帝食言自肥,还玩起了失联,尽显无赖嘴脸,五位内阁大学士一起辞职。

万历这才傻眼了。没了大学士帮他处理国务,他怎么偷懒?没了大学士帮他和稀泥,他岂不要天天被言官骂死?

他也顾不上装死了,赶紧一道接一道上谕慰留大学士们。但五人摆出一副铁了心的架势,坚决求去。

万历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

无奈之下,他只好不情愿的献身……呃,是现身,将大学士们请到平台,说自己是开年后又病了,所以没有看奏章,并不是有意躲着诸位。

还有咱们过年说好的事儿,一定算数,朕会尽快安排大哥儿出阁读书的。

几位大学士来前早合计好了,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轻信了。不过那么多事政压在那里也不是个事……

而且内阁里没人,想办点什么事也太不方便。

于是四位大学士,表示自己还是不能回来上班。但为了顾全大局,末辅王家屏愿意先回内阁顶一顶。

万历心说,回来一个也好,至少内阁有人值班了,不用什么奏本都往自己那儿送了。

但没过几天他就发现,单回来个王家屏,还不如不回来。因为阁臣们留他在内阁,就是盯着自己尽快履行承诺的……

几天后,今春刚刚廷推产生的礼部尚书于慎行,甫一上任便率领全部上书,促请皇帝早立太子。而且语言很不客气——

他直接指责万历身为皇帝言而无信,身为父亲极端不负责任,完全对不起列祖列宗!

把万历给气得火冒三丈,把于慎行和礼部官员统统罚了俸。

然后又教张宏带话给王家屏,让他跟礼部的人谈谈,安生点儿行不行?

王家屏当场表示对不起,身为一个刚烈的老西儿,捏不会和稀泥……

他非但不去劝于慎行,反而还上本为礼部辩解,说他们也是职责所在。皇上处罚于慎行也没用,他的前任沈鲤、朱赓,不就是因为迟迟无法立太子,而相继引咎辞职的吗?你要是再搞他,当心他也跟你辞职。

一年之内,接连三位储相大宗伯相继辞职,也太难看了吧?

万历被噎得哑口无言,发作不得。他倒不是怕于慎行辞职,而是怕王家屏这货跟自己撂挑子,内阁不就又空了。

也只好忍气吞声,便让小太监给王家屏传了个口谕,大意是说好的事儿我肯定按时办,你给我安抚好他们,不要让他们再搞我了。

谁知接到上谕后,不讲武德的王家屏转头就告诉了礼部。

于慎行马上上疏表示,上谕已经收到,臣第一时间就通报给两京各衙门及各省官府,请他们耐心等候,今年春天不要再烦皇上了。

看到于慎行的奏本,万历差点背过气去。好么,这是要逼宫啊!

他传口谕不过是为了稳住王家屏,让他替自己稳住众大臣。

反正口说无凭,他说了不算又不是一两回了。

气得万历马上派人质问王家屏,怎么能把朕给你的私信转发呢?还让于慎行群发了!

这下可好,把朕逼上梁山了。

而且现在已经是五月暮春了好吧……

王家屏便上本请辞,说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对。但那是因为国本之事,纷扰太久,诸臣误会太多。我无法一一劝说他们,只能将陛下的旨意传达下去,以消除大家的疑虑。”

翻译翻译就是,你丫别想再把我们当傻子耍,老子不给你被黑锅了,也玩你一把!

虽然皇帝私底下可以说话不算话,但一旦摆上台面,还是要当成金科玉律的,万历自己也一样要遵守。发作完了,他也只好正式下了圣旨:

‘册立之事,朕以诚实待天下。岂有溺爱偏执之意?少待过十岁,朕自有旨,册立、出阁一并举行,不宜烦言催渎,今与卿等知之。’

意思一目了然。你们别烦老子,我没有废长立幼的意思,等皇长子十岁了,就会册封他为太子,并让他出阁读书。

这下满朝欢呼,百官弹冠相庆。朱常洛已经九岁了,转过年来就是十岁,虽然皇帝又趁机拖了一年。但百官要的是把这件事敲定了,早一年晚一年他们并不在乎。

反正皇帝下了正式的旨意,总不会再有变数了……吧?

可惜,干脆利索从来不是万历的风格,婆婆妈妈出尔反尔才是他本色。下了圣旨后,万历越想越觉得亏得慌,又派人到内阁传了道口谕——

‘因为王家屏搞小动作,所以出阁册立之事,才会从今年拖到明年的。到明年春夏,科道官等不烦言,明年冬出谕旨,如果再烦言,则到十五岁延期册立!’

不过大家也没往心里去,皇帝这次被逼着向百官低头,心里肯定窝火,还不容许人家发泄发泄?

天真的大学士们都认为国本问题已经解决了,于是纷纷复出视事,只有首辅赵守正,依然坚决求去。

首先这次他带头逼皇帝立太子,严重损害了万历的威信。为了消除不良影响,他这个首辅必须引咎辞职。

二是他的眼疾至今没有好转,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了。还是退位让贤,自己回家安心养病去吧。

万历自然舍不得他的赵首辅,一面派太监到赵家胡同去视疾,并赐鲜猪一口、鲜羊一腔、甜酱瓜、茄、白米二石、酒十瓶。一面又传谕云:‘宜慎加调摄,不妨兼理阁务,痊可即出,副朕眷怀。’

意思是让他像自己一样居家办公,不必辞职,等好了再复出。

好家伙,这下大明的皇帝和总理一起居家办公了……

至于引咎之事,万历提都没提,坏人都是王家屏几个,元辅这样的厚道人,怎么会挤兑朕呢?

加上百官也上本请求慰留元辅。这样的好领导谁也舍不得他走啊,他走了谁给大家发红包啊?

盛情难却,赵守正只好又在家将养了一个月,谁知非但眼睛重影丝毫没有好转,反而又出现了虹视。就是看到光源时,在其周围出现彩色的光环,两眼棱镜化了。

这下可苦了赵守正,本来就看啥都是双份的,所以彩色光晕也是双份的。睁开眼睛直接就成万花筒了,怎一个炫酷了得?

这还上个屁班?他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了,对皇帝也尽到了义务,便继续上本坚决求去。

在上到第八本之后,万历只好同意他先回籍休养,待病情好转了再赶紧回来。并进太傅、上柱国,厚给廪隶,命有司护送元辅归乡。

厚给廪隶就是给退休金并派人伺候,此乃常例,无甚稀奇。

不过生封太傅还是很给面儿的。尤其是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的万历皇帝,能从少傅升为太傅,说明真的很喜欢他的赵先生。

可惜赵守正坚决请辞不受,依然当他的少傅。万历也只好作罢。

~~

万历十八年六月六。

在百官挥泪相送下,大明前首辅赵守正,戴着一副拉风的大墨镜,乘船离开了北京城。

两天后,船到了曹妃港。

赵昊也在那里等候他多时了。

“儿啊,你可想死爹了……”赵守正一看到赵昊自带光环的两个身影,登时就哽咽了。

“爹,我也很想你啊。”赵昊眼圈也红了。万历十五年后,父子已经整整三年,一千多天没见面了。

越是顺风局越不能浪。古往今来,最后关头把自己浪死的例子还少吗?

以赵昊谨慎的性子,除非迫不得已,是绝对不会踏足京城,身临险地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赵二爷这首辅,不当也罢。

船一靠岸,赵守正便在蔡明的搀扶下,蹒跚下了船。

看着父亲老态龙钟的样子,赵昊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莫哭莫哭,你都四十了,爹能不老吗?”赵守正想帮他擦擦泪,伸手却摸了个空,显然是猜错了方向。

赵二爷登时哭成了个泪人。“儿啊,你爹要成老瞎子了,我会不会死啊?”

“……”赵昊登时噎住了,咋一退休,就又原形毕露了呢?好一会儿,他才憋出一句道:“不至于。”

ps.今晚没了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