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陷南京皇宫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陷南京皇宫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19 03:23:2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虽然石昆玉的后人坚称,他当年绝对是在清醒状态下,在《檄文》上签下的大名。

但官方史书上的正式记载,和葛成的回忆录《工人万岁》中都说,石昆玉看完这份平易近人的《为石昆玉檄暴君文》,当场就昏了过去。

然后是‘葛贤’持其腕,在上头签下了他的名字。

因为这份珍贵的反帝革命檄文,后来一直保留在国家档案馆中。在保密期过后,公众得以观其真容。文书那歪歪扭扭的落款,似乎佐证了后一种说法。

但无论如何,在万历十八年冬月初七这天,苏州首先宣布起义!

很快,临近的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也相继发生了工人暴动,府县老爷们也很配合的宣布起义!

然后是徽州、太平、安庆、池州、宁国……

浙江那边,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温州、金华等府也相继宣布起义。

眼看大势难违,浙江巡抚唐鹤征也‘只好’宣布浙江全省和平起义……

整个江浙唯一不和平的,果然是应天府。

南京城毕竟是大明陪都,有六部衙门,有大军驻守,还有守备太监,甚至还有南京东厂,着实算一块硬骨头。

所以在组织工人暴动时,赵昊指示米娃,金陵这边可以先暂缓。待整个江南传檄而定,集团大军压境,那时再发动不迟。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南京守备太监张贵见江南各府纷纷举旗造反,居然下令城门紧闭,金陵戒严!

同时又派南京东厂,查封了江南日报南京分社,和遍布全城的发行点。妄想阻止那篇《为石昆玉檄暴君文》,还有各府相继起义的消息,在民间散布。

他又派人将几位江南集团的高管,和织工行会的骨干分子,抓到守备衙门关起来,企图通过这种方式阻止织工暴动。

然而张公公的行为适得其反了——织工们得知首领被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西皇城根儿南北街,想要冲进西安门救人!

因为南京皇宫是外皇城内宫城的回字形结构。守备府和南京东厂,还有内宫诸监诸库,羽林左右卫都驻扎在皇城内,拱卫着已经一百六十年没有主人的紫禁城。

所以守卫皇城的羽林军把城门一关,织工们就只能面对高高的皇城墙望而兴叹了。

所以张公公才在有恃无恐之下,居然还妄想掌控金陵城的局面。实属不智!

不过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织工能在雄伟的皇城前知难而退了。

~~

然而张公公根本不明白南京百姓的心理。

他们怎么能允许自己落后苏州呢?

虽然首义之功抢不到了,但还可以打响起义第一枪!开出起义第一炮嘛!

“到皇城去!”

“到西安门去!”

万历十八年冬月十四日清晨,在一夜的奔走相告后,愤怒的南京市民,从秦淮河,从钟鼓楼,从蔡家巷,从小仓山,从玄武湖,从金川河……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了南皇城。

当然,南京父老一直坚称那是皇城。

而且跟苏州城不一样,南京外城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所有南京百姓都居住在城郭内,所以张公公之前关闭城门的命令,等于关了个寂寞……

到了当天上午,几十万南京爷们儿包围了皇城。

他们有的拿着火枪,有的握着短刀,有的手举长矛,愤怒的要求放人。当然也少不了问候一下守备太监:

“张贵,霍史尼玛!热德玛,伊比!”

几十万人的骂声,像大海的怒涛席卷整个皇城,让本就心惊胆战的张公公,彻底面无人色了。

幸好这皇城墙可是太祖皇帝修的,质量可想而知。它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周长20里!完全就是一个大型军事要塞!

虽然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风吹雨打,年久失修了,但依然是不可攻陷的。凭借内宫诸库中储备的物资,皇城中的人可以坚守一年!

所以张公公虽然有点被吓尿,但还没彻底尿。

“让他们骂去吧,反正平时也没少骂咱家。”他苦笑一声,对众手下道:

“咱家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可是你们都看报纸了吧?苏杭织造衙门的宦官全都被打死了,连孙公公也为皇爷尽了忠。”

说着他长长叹气道:“人家造反的口号是‘除暴君,杀阉狗’,你们摸摸自己的裤裆,哪个还有卵子?”

一众大小太监纷纷低下头,两位羽林卫指挥使也赶紧低下头,唯恐被意识到我们不一样……

“所以咱爷们没别的出路了,只能坚持守住,就有办法。”张贵脸上多了一丝狠厉之色道:“打开庚字库,把炮都拉到城墙上去!让南边那帮文臣武将瞧瞧,他们虽然有卵子,还不如我们这帮没有的!”

他说的南边,既是指江浙那些起义的官府,也是指皇城南边,承天门外,南京五府六部的文武。

皇城这边都炸了锅,南边的文武衙门却安静的像是人都死绝了一般……

“呸,恶心!”宦官们纷纷朝南边吐痰表示不屑,却又恨不得能生出个卵子来报平安。

~~

在皇城外叫骂到中午,暴躁的南京市民按捺不住了。

他们开始向城头的守军瞄准射击——后来官方认定金陵起义打响了伟大反帝革命的第一枪。

谷 因为具体谁开的第一枪,官方史书上是有定论的。所以许许多多南京市民的后代,都坚持说自己祖先是打响第金陵起义第二枪的那个人。

不管谁先开的枪。总之,市民是向皇城开火了。

城上的羽林卫士兵也在督战太监的催促下,纷纷开枪还击。

皇城根儿街道的起义百姓太密了,守军又是居高临下射击,当场就打中了十几人,惨叫声此起彼伏。

市民们赶紧将中弹着送去救治,然后慌乱撤到街对过,躲到守军的射程外。

那些拿着火枪的市民,则凭借墙体,屋脊,窗口的掩护,勇敢的朝着城墙上还击。

双方便你来我往,噼里啪啦的对射起来。

至于造成的伤害十分感人,只有倒霉蛋才会中弹……

一是双方枪法都不咋滴,而是滑膛铅弹弹道随缘,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互射,真的只有误射才会命中。

但当太监们指挥着军士,将一门门火炮运上城头,还有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的炮弹。战局一下就惨烈起来!

虽然守军的火炮都是佛郎机和小型铜发贡,但居高临下轰击,威力还是很惊人的。

隆隆炮声中,一枚枚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在房顶上,穿过门窗,击中了许许多多的起义者……

市民们只好再度撤退,离开了一片狼藉的皇城根儿街道,跑掉护城河对岸的几条街上躲避炮火。

但这时他们也彻底对皇城墙上的守军构不成威胁。

城头上的太监们已经欢呼起来,显然认为自己赢定了。

“大炮,我们需要大炮!”灰头土脸的起义市民们无能狂怒道。

可是,哪里会有大炮呢?

好多市民不禁灰心散气,果然皇城不是他们这些老百姓能撼动的……

就在士气低迷之际,忽然有人大喊道:“有大炮了,快去东水关帮忙运啊!”

沮丧的市民们登时来了精神,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朝着东水关跑去。

然后他们便看到,停在水关码头上的一排沙船上,果然运来一门门乌黑锃亮、威武雄壮的大炮!

同时到达的,还有头戴钢盔,肩扛万历式步枪的南京工人护卫队!

~~

南京皇宫西护城河又叫杨吴城濠。

洪武年间建皇城的时候,把秦淮河在通济门外分成两支,一支由东水关入城,一支入杨吴城壕为护城河。

而秦淮河又沿着外城经西水关注入长江,所以这段护城河是连着长江航运的。

当然前提是你要过得了西水关和东水关。

南京城的民兵队和工人护卫队,之所以迟迟没在皇城下露面,就是被起义指挥部派去攻打这两处了。

拜无线电台所赐,还率领义军赶来南京途中的江南起义临时军事指挥官马克龙,第一时间便得知了南京市民要攻打皇宫的计划。

在请示赵昊,得到‘顺应民意’的答复后,他立即命令芜湖钢铁集团下属的兵工厂,将早就准备好的攻城火炮连夜装船起运。

顺流而下两百公里,星夜驰援金陵!

~~

看到自己的武装力量终于赶来增援了,南京市民们欢声如雷,全身再度充满了力量!

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他们便帮着工人护卫队,将二十门攻城火炮,数百箱弹药,运到了炮位上。

经过一番紧张的安装调试后,随炮的炮手们开始朝着城头射击了。

这些新式的攻城大炮,无论射程还是精确度都无与伦比。

“开炮!”当开炮的命令响起,南京市民们便一起跟着怒吼:

“开炮!霍史尼玛!”

于是,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二十枚炮弹奉人民的命令呼啸出膛!

大半的球形炮弹准确的落在城头炮位上,将守军的小火炮连跑带人砸个稀烂。

炮手们连续发射,打得皇城墙上砖屑乱飞,烟雾弥漫。

待到烟雾散去,城头已经没有任何活人了……

倒不是都中跑了,而是一股脑全吓跑了。

炮手们又掉转炮口,将西安门轰了个稀巴烂。

起义市民们便高举着刀枪,欢呼着蜂拥冲入了已经伫立两百年的大明皇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