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卫战 (上)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卫战 (上)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24 03:54:3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右路军是最远的一路,所以杜桐率军进驻梁城时,中路军已经在丰润县休整数日了。

左路军则差不多同时抵达了滦州城,人家距离最近,没必要开拔那么早。晚点儿出兵有利于保持士气和战斗力。

三路大军通过快马联系后,确认彼此都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已对唐山市形成了三面包夹之势!

但老成持重讨贼总兵官王化熙,依然下达了如期进攻的命令,好让各路大军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譬如密集侦查,找到守军防线薄弱环节。砍树拆门板,制造临时桥面,以便进攻时快速搭桥通过壕沟等等……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知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

他们并不会因为敌人表现的荒腔走板,而疏于准备,更不会允许部下有丝毫松懈。

当然,也不能准备太久。这会儿已经是九九加一九了。再拖下去,万一让叛军主力第一时间登陆,就他么搞笑了。

二月十六日,三路大军同时开拔,从三个方向直扑唐山市!

这时,官军将士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一扫从前的懈怠,开始变得警觉有力起来。

当天下午,张臣的中路军便抵达了前线,距离叛军防线十里扎下营寨。

他起自行伍,靠着身先士卒得到今天的地位,总是要比另外两位世家子弟积极一些的。

跟杜桐一样,张臣也任命儿子张承荫为斥候营游击,一是方便锤炼、容易立功,二是斥候乃主帅的眼睛,当然要最信得过人来管带了。

张承荫已经在这一带游弋多日了,但就像杜文焕看到的一样,叛军一直老实的缩在壕沟后,完全没有主动邀击之意。

但小张将军今天的侦查,还是有些发现的。

听了儿子的禀报,张承荫便直接上到营寨中新起的瞭望塔,用望远镜一看。

只见叛军的壕沟外,多了几排拒马。但不同的是,拒马之间还有些螺旋状的线圈,密密麻麻相连。

在夕阳下,那些线圈透着幽幽的寒意,让张承荫莫名打了个寒噤。“这是什么时候安的?”

“拒马是原先就有的。”张承荫连说带比划道:“早晨天不亮,发现他们在壕沟上架了桥,然后好多民夫推着小推车出来。从车上抬下那些好像是铁的线圈,一根儿老长了。拉长了绕着拒马一阵乱缠,也没什么规律,就是怎么快怎么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附近的原因吧……”

“一共五排拒马,刚过了中午就全都缠完收工了。便成了这个样子……”

张臣也观察到了,刚才起了一阵风,那些铁线圈居然有些晃动,显然没什么分量。

“怎么净搞这些花里胡哨?”张臣纳了闷了,这玩意儿能顶啥用啊?看上去弱不禁风、稀了吧唧,还不到一人多高。而且每排拒马间,还有三丈左右的空间。

这上去拿长矛卡卡一顿拉,还能剩什么呀?哪能能起到阻敌的作用?

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连夜赶制了一批长柄钩子,这样尽量趁手一点。

而且那些铁线圈也把叛军彻底困在壕沟内了,彻底不用担心晚上会被偷营了。

果然一夜太平,翌日全军三更做饭。

开战前,自然要让参战将士吃饱吃好了。

托全能军事家戚继光的福,明军的军粮水平有很大提升。有大名鼎鼎的光饼……就是中空的圆面饼,用绳子串起来,一人背一串当行军干粮。

还有用大明做成的干米饭,用水一泡就可以食用,而且便于保存运输。

北方士兵吃不惯米饭怎么办?不要紧,戚大帅到北方后又搞出了同样原理的炒面……

这次皇帝下了血本,当然主要还是张居正给他留下的家底够厚,太仓里的存粮还够吃七八年呢!

又是在京畿平原作战,所以将士们一直能吃饱肚子,让他们直呼不可思议。

今天的早饭更是将干粮、腊肉、咸菜之类熬成糟羹,一人一大碗,不够还能再加半碗。吃得将士们跟过年一样,精气神都提起来了!

待到五更天,营门缓缓敞开,饱餐一顿的官军便在各自队长、把总的带领下,一队队出来营前列阵。

等前军一万兵马终于集结完毕,已是天光大亮了。一声号炮,开始分成数队,浩浩荡荡向着叛军逼近。

而此时,对面的叛军才开始吃早饭。

跟官军吃得像过年似的一比,叛军这边吃的就很普通了。

谷 无非就是后方送来的热腾腾的猪肉大葱馅白面包子,煮鸡蛋,炸油饼。

再喝点熬得香喷喷的皮蛋瘦肉粥,仅此而已。平时都这么吃,完全没新意啊!

前沿碉楼上,郑一鸾嘴里叼着肉包子,一手端着热腾腾的咖啡,一手拿着望远镜,正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从十里外缓缓开来的明军。

望远镜里,旌旗如林,烟尘滚滚。手执盾牌,腰挎朴刀的牌刀兵在前。

红缨长枪斜指天空的长枪兵居中。

接着是背着弓,挎着箭壶和短刀的弓箭兵。

三队开路人马之后,是扛着三眼铳和鸟铳的火器营。以及略显笨重的车营。

车营是戚继光北上后,针对与蒙古骑兵作战的创立的。每营装备有重车、轻车共一百二十八辆。车两头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

重车每辆装佛郎机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轻车配火炮一门,十名士兵。士兵各司其职,有车长、炮手,鸟铳手、藤牌手,镗钯手……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让鞑子骑兵撞得头破血流。

虽然叛军看上去没有骑兵,但谨慎起见,张臣还是派了个车营打头阵,以防万一。

车营之后,还有张臣最宝贝的二十门红衣大炮。每尊大炮坐在同样笨重的木炮车上,配豪车用双牛拉车,后面还有十名炮手一起使出吃奶的力气推车。

这木头车轴车轮的炮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走走还成,上了非硬化地面的战场,简直要了亲命。二里路推下来,炮手们感觉早饭白吃了……

~~

看着这一队又一队虽然不算严整,但一直保持着队形的官军,郑一鸾真心赞叹道:“张总兵不愧是一代名将,带兵真有两把刷子!”

“也是戚少保底子打的好。”一旁的军务委员兼炮兵指挥官蔡亮,擦了擦眼镜道:“这应该是张臣的王牌部队了吧。”

“肯定是。”郑一鸾十几岁时就跟着他爹游历全**营,对官军的战斗力和心思了如指掌。他呷一口浓郁的咖啡道:“看来张大帅是打算一战而定,很有信心嘛。”

“我们这个龟缩表现,换了谁都会信心百倍吧?”蔡亮苦笑一声道:“你也太爱演了。”

“这样开战之后,才有反差,才够震撼嘛。”郑一鸾眯着眼道:“等了这么多年,才等到我们登台献艺的机会,不好好表演一番,对得起总司令的厚爱吗?”

“行吧,你这儿慢慢表演。我先去把那二十门红衣大炮打掉。”蔡亮翻翻白眼,不过他自己也一样,这些年都快憋爆了。终于可以痛快打炮了!

“嗯。你不用操心我这边了,赶紧回你的炮兵阵地吧。”郑一鸾挥挥手,抓紧时间深吸口清晨冷冽的空气。再过一会儿,就只能闻到浓浓硝烟的硝烟味了。

蔡亮下去碉楼,警卫员立即牵马过来。他便催促战马,赶回了自己的阵地。

在长长的壕沟后面一百米,每隔三五米距离,便有一个半人多高的圆形水泥台,那是安置火炮的炮垒。

让一个钢铁之都恐慌性生产的结果,就是整个环工矿区防御工事内,仅仅外线就设置了两千个炮垒,而且安放的都是永乐大炮和洪武大炮这种重型火炮。

当然这些火炮同时能有五分之一开炮就不错了。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炮手啊!

还有民夫组成的运输队,不是用来运输弹药,而是运输炮手。敌人从哪里发起进攻,就把炮手运到哪里打炮……

蔡亮这辈子,还没打过这种富裕仗呢。

好吧,谁也没打过……

他最苦恼的就是炮手不够。他最初只有一个炮兵中队,两百名内卫炮手。加上安保大队里也有一百来人打过炮,这三百人。

幸好科学打炮术是可复制的。蔡亮马上从工人护卫队里选出两千人,开始炮兵特训。

当然这么短时间,能让他们死记硬背下来如何打炮,并熟练打炮就很不错了。想培养出指哪打哪的神炮手,是绝对不可能的。

幸好是防御战,可以作弊,提前多花点功夫,准备好射表,这样要打哪个区域,直接查表就可以得到射击诸元。打得肯定没那么准,但量大出奇迹,打的炮多了命中率还是有保证的。

蔡亮便上去瞭望塔,看着官军红衣大炮的前进位置,不断报出一串参数。一旁的炮兵参谋迅速进行函数计算,填好表之后,便有传令兵拿着跑下去,告知每一门炮的射击参数。

待到红衣大炮进入射程,他点点头,塔上的参谋挥舞红旗,统治各炮位预备发射。

哨声一响,上百门重炮同时轰鸣,震得地动山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