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昊赵守正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二爷理解了烈阳

赵昊赵守正 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二爷理解了烈阳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03:05:4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赵守正和五个徒孙进去龙门,就不敢再说话了。

只见迎面的照壁上,镶着个大大的‘静’字。

还有巡场的御史手持墨册,立于高台之上,但凡有考生喧哗,哪怕交头接耳,马上便会被记下名字。

这样,不管他的文章做得多好,评价最终都降一等。这在天下高手云集的殿试中,等于被判了死刑。

因此偌大的龙门内,一两百名候场的举子鸦雀无声,就连咳嗽都赶紧捂着嘴,唯恐惊动了那两位虎视眈眈的巡场御史。

待到举子凑齐两百人,二门便轰然关上,搜检官便带着士兵开始逐个搜身。

原先举子们听前辈说,相比于乡试时的非人检查,会试的入场搜查会稍微宽松点,甚至只是例行公事。

毕竟举子都是有功名的,且其中还不乏官身者,起码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便也因此有不少人心怀侥幸,偷偷怀挟小抄入场。

谁知今年朝廷竟专门设了搜检官,来监督军士进行搜检,这下可就要了亲命了……

便听一名大嗓门的搜检官,高声喝道:

“身上所有衣物包括鞋子,以及坐垫、被褥、卷带、号帘等物,必须是单层,不可以有里子!

砚台厚不能超过一寸;笔管必须空心;水杯只能用陶瓷;木炭不能超过两寸;

烛台必须是锡制单盘、空心通底的;糕点等食物都要切开……”

喝令声中,兵荒马乱的搜检开始了,不一会儿便满地狼藉,不知多少不合规矩的物件都被丢在地上。

据说,兵士们会把丢掉的东西收集起来,转手卖给杂货店,还能发一笔小财。

被当成小偷一样搜检,已经够有辱斯文了。

待搜身环节时,就更让举子们倍感屈辱了。

只见赵二爷心不甘、情不愿的解开腰带,一个个掰开身上的纽扣。然后敞开怀,把身上的衣袍,一件件脱给军士检查。

等到全身上下就剩一条犊鼻裈时,他哆哆嗦嗦的抱着胳膊,赤着脚,等待搜检结束。

谁知军士拽一把他的犊鼻裈,低声道:“一并脱下来。”

赵守正登时露出惊恐的神情,下意识紧紧抓住裤头,心说我乡试六次,都没脱掉这最后的节操啊!

“你要抗检吗?!”军师低喝一声,就要禀报搜检官。

“不不不……”赵守正回头一看,只见几个徒孙已经脱得赤条条,在那里被检查了。他便知道,自己也逃不过这一劫了。

只好两眼一闭,把犊鼻裈往下一扯……

爱咋咋滴吧!

在两个军士艳羡的目光中,赵守正晃悠着趴在墙上,面目扭曲的接受完了最后一步搜检。

而且是两遍……

等到重新穿起衣裳时,赵二爷竟不由自主的落泪了……

他终于理解烈阳徒孙为何会愤然而出,发誓不再入考场了。

这他娘的太屈辱了!已经不是有辱斯文了,直接不把人当人了!

他登时就想步烈阳后尘,大声宣布自己不想努力了。

可赵二爷毕竟是赵二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态阳光到了极点。

下一瞬,他便转念想到,反正已经屈辱过了,这么出去岂不更亏?

再说祖宗还给考题了呢。

又想到有了祖宗保佑,应该不用再来受一次屈辱了,赵二爷便开心的咧嘴直笑。

一旁抹泪啜泣的众举子,看到老大哥居然还能笑出来。佩服之余也不禁暗自警醒,日后绝对不可与老大哥进行秉烛夜谈、抵足而眠之类的联谊活动……

就连几个徒孙也忍不住暗暗嘀咕起来。

‘怪不得师祖这些年一直单着,连个侍妾也没有,原来……’大师兄暗道。

‘怪不得总觉的师祖,慈祥的像个老奶奶……’二师兄心说。

‘方文……’三师兄心里暗叹一声。

‘不能把长辈往坏处想,师祖只是坚强。’四师兄强制自己不可丢了孔孟之乡的脸。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七师弟心中偷偷一笑。忽然想到前日,被六师兄公主抱的场景,登时说不出个啥滋味了。

待到搜检完毕,还真从几个考生身上搜出了一些小抄,还有体内蜡丸若干……

搜检官命人取下他们的卷袋——那里头有填写了举人三代姓名和籍贯的卷子。然后将他们撵出去,在贡院门口枷号三日。

三日后,礼部会剥夺他们的举人功名,终身不得再入考场。

作弊考生号丧求饶声中,龙门缓缓敞开,考生终于进去了考场。

从此刻起,三天之内,任何人不得不以任何理由离开贡院。

这一条是绝对的,没有特例。

天顺年间,贡院失火,监门御史都没打开龙门,最后烧死了九十多个举人……

~~

考场中,一条笔直的号街,将形如长卷、状似猪栏的考棚,分为了东西两排,每一排都有号舍七十间。

整个贡院,足有三十六排考棚之多。却几乎要被应试的举子坐满了,估计过不了几届就得扩建。

每排考棚都用千字文编了号,在临街一面的粉墙上,皆张贴了七十个考生的名字。

举子找到自己的名字,便走进号巷中,来到对应的那间号房前。

这间三面围墙、广不容席,低头才能进去的小小号房,就是他们接下来三天,吃饭睡觉做文章的地方了。

找到地方后,举子们第一件事,是从考篮中摸出锤子,先在舍内墙上钉一颗钉子,将卷袋挂上。

这里头的答题卷可没有第二份,一旦弄污了,就万事皆休了。

然后再叮叮当当,多钉几颗子,将号顶、号围、号帘子挂上去。

一是因为考棚年久失修,一旦下雨,里头必然漏个不停,必须要做好防雨措施;二来也能稍稍挡挡风寒;三者,号帘一放下来,里头就是一方独立的小天地,可以让考生不受骚扰的答题。

等到叮当完了,挂好了该挂的,将带来的物品归拢堆放好,便已经中午了。

像赵二爷这样早到的,便升起风炉子,开始做饭吃饭。

不一会儿,号巷里饭菜飘香。

有做扬州炒饭的、有煎鸡蛋的、还有更过分的,直接下锅炒起菜的……

嗯,说的就是王武阳一伙人。

王大厨忙了一整天,帮他们将荤素食材、葱姜作料切好装盒,倒进锅里直接翻炒就成,方便又美味。

大师兄用蒜薹炒了个腊肉;二师兄用豆角炒了个牛肉;三师兄爆炒香干丝;四师兄小白菜心炒猪肝;七师弟老姜炒鸡块。师祖则是葱烧海参。

简直要把隔壁的考生都馋哭了……

心说难道这科的举子,好些是厨子出身吗?

王大厨笑而不语。

ps.第四章,8900票加更,求月票、推荐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