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奇幻 > 直播超凡 > 一个月写作总结——为了不断更

直播超凡 一个月写作总结——为了不断更

作者:未有澜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0-11-19 19:15:10 来源:起点中文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段话本来想放在昨天的作家的话里的,但是我发现作家的话最多只能有五百字。

这是第二本认真想写的书。第一本的《英雄》最开始写得目的就是为了开始。后来写得都是朝着赚钱的目的去看的,我的心乱了,钱也没赚到。

写作的基础能力不行。

后来我找到了工作,内心能稳定一点了,这次开始的就是第二次的尝试。《直播超凡》这本书的最大任务就是提高我的写作技能。

小陌,你看到这里可能会会心一笑,明明这两本书读起来的观感都差不多,一眼可见的差劲。但这次差的是有章法了。

《英雄》就是为了写,让我写下来,让我对写作不再畏惧,让我能想动笔的时候不会因为觉得写作应该如何如何就停下来。

总的来说达成了这个目的(虽然没完成设想中的一书封神,我最近在回看这第一本书,十分痛苦。)

当初为了维持每天四千字的更新,我绞尽脑汁。不管故事性,不管原创,不管有没有逻辑……所以你能看到,我在中期加入了《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小丑和蝙蝠侠对峙的情节,我觉得很棒。我当初写的时候是照着电影一个一个情节抄下来的(羞愧),我的设想里,我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它的形抄下来,那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故事。结果很明显嘛,我只抄到了一个形而已。再加上我的写作能力也堪忧,就连这个形也看起来不伦不类。

后来的更新过程中,我的写作能力稍微上来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因为现实中生活的因素,我断更了,最后也没有毅力再写下去了。

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六月之后我再次开始打算写完这个故事。至少是写完在起点中文网的这个故事当做告别,小陌作为我唯一的读者应该有机会看得到。顺便当做训练我的写作能力。

读者可能没法直观地感受到我的改变,但我作为执笔的人还是能看到一些。

《直播超凡》的故事我有十个版本的开头设想,写出来的只有三个,最终选出来的是我自认为最好的(虽然还是不太行啦。)这一点和我以往的写作习惯不同。

以往我受到了很多速成式的思想影响,开头很不严谨,可能就是某个晚上心血来潮想到了某个画面,用自己不太高明的语言将它写出来就发了。

现在我开始尝试构造一个符合一定逻辑世界观,然后在这个世界观下慢慢发展故事。

有一个改变是开始写《直播超凡》的时候发生的。以往我在写故事的时候会有一种将所有事情都设定好,然后再开始写的思想。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定要一开始的时候就设定好的,因为人脑——至少我的大脑是有极限的,我做不到面面俱到。最好的方式是有一个大的世界背景,然后到一定故事情节的时候再设定符合这个世界背景基调的那些东西。这个说法有点像是游戏里的即时演算。

当故事发生的时候,才根据既定的规则演化出这些情节。

不过开始写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说,虽然《直播超凡》开始有了大的世界观和当时的故事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在故事剧情的层面又是一团糟。

具体表现就是,我今天更新的一章和昨天更新的那一章可能会有很多差异和不同。

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是我的更新习惯。

我的更新习惯很不好,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这样的好处是可能会有灵机一动的设想,但坏处就是这些每天都会出现的灵机一动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性架构,而且会显得松散没有重点。

如果仔细分析前面十几章的故事的话,会发现发展走向有些奇怪……因为我开书的时候设想的是写一个角斗场鲜血献祭最后和召唤出来的邪神对抗的故事。先不谈这个设想是不是过于老套,我在写作的时候慢慢地偏离了这个轨道……

主角团冯不识等人没有成为角斗士,一开始配套角斗士的缩圈狩猎积分设计也在后面完全销声匿迹。如果你看到积分的设计感到不知所云的话,请相信,那是我的问题。

邪神的设想倒是保留了,结果变成了在梦中召唤邪神然后击败,再过了几天变成了破坏这个梦境。

最后,想着快速结束第一个大故事,进入到主情节中来,于是主角医院的病床上醒来。

这里的过渡生硬非常抱歉,我到现在还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在后面还有出现了,比如说最近的《笼中鸟》这一章中的,老校长突然提议办一场运动会,这里没有任何铺垫。问题很大。我读着也很膈应……但我没有选择修改,而是吸取教训,尽量在后面的故事里不要有这样的情节。这是出于时间的考虑,我现在还在上班,修改已经写了的章节然后发布它要耗费的时间比我吸取教训写出新的章节要耗费的时间更多。

后来开始的故事我尝试了大框架下面的设计,孕育出来的就是“高中联合测试”这个情节。设想的时候还是挺好的,虽然有着一些逻辑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要去让高中生野外生存啊,就没有别的考试方式了吗……为什么必须得是高中生呢?),但我自认为故事推进得好的话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生活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未知。

这次的尝试依然失败,原本这个剧情中潜藏着的逻辑问题就爆发了。我每天自己读着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很难受。所以匆匆忙忙写出一个毫无铺垫的键盘怪,以一种毫无铺垫的方式将它消灭,掉落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道具。

暴露的问题不止于此。我目前似乎还是没有十分适应单纯的网文写作方式(虽然我写的比不上很多网文,至少比《我也许能做英雄》要好,嘿嘿)我发现直播这个设定,在我目前已有的更新内容之中露出很少(最近的几章直播的因素露出更少了)。这方面暴露的是我的设定和写作方式两个问题。

但还是有收获的,我大概知道了我构建“高中联合测试”这种情节是不行的,这种脱离整体的单独大纲的构建方式也是不行的。

于是有了新的尝试,就是最近的“小学当老师”情节。

我的设想是,通过主角团他们接触的小学生互相映照,起到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人物形象塑造。

如果你仔细回想的话或许会发现,我的几个主要角色没有任何可以被识别出来的点。角色们的形象、性格、思维逻辑也很不清晰,是扁平的,甚至比不上脸谱化的角色。很像我在《我也许能做英雄》中塑造的一个个角色。

当然《英雄》这本书,后期配角们面临了一个个选择,最终也稍微有了一点角色形象和逻辑,但当时我并没能意识到并总结学习这一点。李二和冯不识两个主角到目前为止都是扁平化毫无**毫无特色的工具人。

我在这本书里尝试让冯不识做出一些选择体现人物特性。比如说和陈并霜的相遇,李日天已经打算在野外跑了,冯不识却挥舞着火焰迎难而上(顺便一提,我目前为止的更新章节里,我自己最喜欢第十章的动态描写,虽然情节推进并不多,但是读起来有画面感。)。选择有了,但不是很符合逻辑,太突兀了。我在前十章没能塑造出主角的任何形象,他这么做有点反常理。所以塑造的不是很成功。

“联合测试”情节里,我尝试丰满配角梁志超的形象,仍然以失败告终。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后来的总结复盘之后,我个人认为是:这些角色在加入到故事开始之前的人生一片空白。这是我的思维惯性导致的,因为以往写过的那些故事角色我都这么写,有问题,我不知道在哪,但故事能强硬推行下去。

如今这么久之后我再回望,我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角色的选择改变体现了角色的性格特征,通过改变和选择来塑造一个角色。

改变就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不论是某个动作、某句话、某种文字、某个声音、某个画面。它们通过动作框定、纸张上印刷、声波的形变、物理空间中的变化这些方式,让所有的接受者意识到什么东西不同了,这个不同就是传递到的信息。

但改变是需要一个参照物的。我还能记得的高中物理知识中,对于运动和静止都是需要一个参照系的。角色在开始故事之前的状态经历历史就是他们的参照系。和这个参照系不同,就是他们的改变,他们是沿着过往的那条线走下去还是突破了自我,这些就是改变能够让人认知到的信息。

“小学老师”情节里,我设置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对应的某个学生。替身使者之间会相互吸引,相似的人也会。一个人与另一个相互吸引或是相互讨厌,一定是某种相似的特质在起作用。

老师和学生,互为镜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交代几个主要角色的过往,他们的**和选择,他们的改变。这样人物形象的框架不就立起来了嘛!

设想得很好,不知道到时候能实现几成,但总要做嘛。

这次的尝试还有一个新的点,我在尝试新的情节构建和大纲构建方式。具体的话我参照了“意外——行动”的构建方式,效果还是有的。

整个故事走向变得格外清晰,比我以往的每天“灵机一动”式的更新有了更好的上层结构,这样能保证讲的故事发力点是稳定的。目前我还在努力完善它。

这一周最近的几章更新还发现的问题是,我单章的结构有些松散。

就像是高中时期的命题作文,老师给了一个题目我离题了,文章的论证没有围绕着这个展开。

我的解决方式是开始故事之前用一句话概括这一章的大纲,然后写出我觉得能成为吸引的点,然后慢慢写。目前还看不出成果。

最近还有一个感受,是写完第三十八章“笼中鸟”之后感受到的,那就是:单章两千字作用的故事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应该聚集文章力量只讲一件事情,不要想着什么都要讲,那样只会什么都讲不好,文章太过松散。长篇小说上百万字也同理。这个感受过往也有迷迷糊糊地察觉到,第三十八章是明显察觉到了。

我在写第三十八章的时候要写的是“意外——行动”中的意外,这一章应该写的是决定后面五到六章内容的引子。

整个“小学老师”情节核心想讲的是主角团和主角团们相对应的那些孩子们的成长。成长的开始需要有一个起步,本来应该写他们这些“幻想难民”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如何如何顽劣,然后经过主角团的教导变得如何如何。

后来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用顽劣这个概念来形容那些“幻想难民”的孩子们不妥。他们一切现状的最主要原因是“幻想之战”这件事,是日渐紧张的聚集地资源无法应对逐渐增长的“幻想难民”人口。是环境的原因,并不是一句“他们自己不够努力”就能简单概括的。几经挣扎,写成了他们略带一些天真,但举止怪异的印象。

这个时候又出了问题。我原本想着主角前面存在感太弱了,所以小学的剧情都是以主角的视角尝试推动的。但推动失败。这里你看到的就是第三十三章到第三十七章。这些是一天内的故事,如果只是以主角的视角来写的话,我能写这么多章,但是单论情节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推动,新的信息也没有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除了三十五章,因为三十五章我后半段有一个自认为的还不错的转折,就是冯不识实验键盘效果,结果刚好碰到了在直播的李晓晖。当然为什么要用键盘的情节铺垫又是太硬了)

强行一定要某个视角或是方式的话,故事情节还能发展,但就会不得不塞入一些无意义的讨论或是惊叹,显得很水。

从第三十八章开始,我尝试的是新的故事推进方法。除了第三十八章的生硬转折到陆仁贾之外,后面的每一章都会尝试讲主角团其他几个角色和相对应的学生之间的相似处。不一定会讲好,但这么做了就会有收获。

第三十八章是总,点出几个角色和相对应的学生的关系。他们的经历不一定相同,但选择和性格可能会相互映照相互影响。

希望我能在八月的更新里通过这些情节写好一些。最主要的就是情节大纲方面的掌握能够通过“小学老师”以及后面两个大故事的实践和改进能更好一些。暂时不期待角色塑造或是铺垫合理、行文精干,饭得一口口吃嘛。

以一个月为时间单位,我能感受到能力的提升。情节大纲的铺设是在逐渐完善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更好。这个月我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单章的行文推进。

我高中语文老师要是知道我现在每一章故事都很松散以及缺乏主题一定会笑我,三年语文课代表白当了。

结果,最后还是超过了十二点,8月8号断更了。

气阿

我的总结学自爱潜水的乌贼,这个机制很有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