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海上升明帝 > 第386章 攻心计中计

海上升明帝 第386章 攻心计中计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3-07 07:46:1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南京。

紫禁宫,奉天殿广场左侧,武英殿。

朱以海自正式入驻南京紫禁城皇宫后,对宫城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宫中三大殿,奉天殿是举行盛典和接受百官朝拜的地方,也就是金銮殿了。

后面是华盖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先前春节和元宵节,朱以海都是在这里先接受内阁大臣和宫廷执事人员的参拜,然后才去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

再后面是谨身殿,是朱以海上朝更换朝服的地方。

奉天殿前广场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原是朱元璋日常办公的地方,后来成为皇太子日常办公之所,殿试阅卷也是在文华殿举行。

后来朱元璋便搬到了武英殿日常办公。

三大殿往北,过乾清门就是内宫了。

乾清宫是朱以海的寝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合九五至尊之数。后面坤宁宫则是张皇后寝宫。

再之后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柔仪殿等,这里现在就是五妃四嫔所居之所,公主也在这里,将来皇子公主们再出生也是住这边。

后面还有藏书阁等。

不过平时朱以海都并不住在乾清宫,他主要还是在前朝,日常在武英殿办公,有时则在文华殿召见阁臣等举行廷议。

有时则在乾清门广场御门听政。

内阁就设在文华殿前的文渊阁这边。

总体来说,大明的南京和北京的宫城都叫禁紫城,北京紫禁城,本来就基本上是按南京紫禁城复刻的,基本相似布局。

在武英殿批阅奏章到午后,朱以海又去了文华殿,在此召见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大学士和太监们,沿习祖宗制度,如今仍是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不过有所不同的是,皇帝亲政,事事都绕不过皇帝。

这场文华殿的召见,也不过是阁监的一个例行简报,把一些重要事务报告,然后朱以海也把自己处置的一些重要事务告之他们,让他们奉旨办理。

给大臣们赐了些点心后,朱以海便回乾清宫了。

宋之普一路送到乾清门广场,倒不是这位元从跟皇帝关系特别好,非要送到后宫门口,而是朱以海在乾清宫门外广场还设了一个总理处。

这个总理处其实就是之前的御前会议,更早叫总务处,如今叫总理处或总理房等,这是一个非正式机构,也没有正式官员,但却仍然是总揽军、政大权,掌有中枢最高决策的机关。

当然,这个决策权,其实还是辅佐皇帝决策,这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处,但又非一般秘书处。

因为总理处里的官员,正式的头衔是总理处值守或叫御书房行走。

名义上内阁依然是大明最高政务机关,司礼监也仍是重要的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朱以海此前北伐在外,内阁和司礼监都无法全部随驾,所以重要决策,都是皇帝与身边的随驾大臣商议,参与者就是御前会议的成员。

如今南京执政,朱以海却还没放弃这一套,并没有还政于内阁和司礼监,恢复明朝经过多年形成的一个权力格局。

说白了这个总理处,其实就是类似于朱元璋的内阁。

就如当年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一样,是皇权侵夺相权,侵夺外朝权力,如今的朱以海也一样,内阁在大明经过多年,也形成了全新的外朝中心,是事实上的宰相,虽然后来司礼监批红,形成皇帝的有力助手,成为内外朝相制。

但朱以海对此并不满意,他在乾清门外设总理处,比内阁更靠内,理由嘛是皇帝寝宫在乾清门内,在后宫,内阁在外朝距离太远,一旦有事,特别是晚上有事,可能就来不及禀报皇帝,没法及时商议决策。

所以皇帝在乾清门外设立这么一个总理处,安排大臣在此日夜值班,有事就可及时商议。

实际上,还是通过这种手段,君权进一步的削弱、侵夺外朝权力,特别是如今为一品的内阁大臣们的权力。

历朝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总是这样不断的交替变动,本质上其实是不变的,仍是最高中枢权力的争夺。

汉朝有外朝和内朝,外朝有宰相三公,内朝也有尚书省等,到了隋唐时,尚书门下中书这些本来的内朝,完全变成了朝廷外朝中枢,于是唐朝后来又有了翰林院、枢密院等这些新的内朝来制衡外朝。

大明开始有丞相,后来废丞相制度,外朝直接就是六部,再后来皇帝忙不过来,设内阁协助。

内阁渐渐重新演变成外朝中枢,于是大明天子们又搞出司礼监代天子批红,成为新的内朝。

但阁监虽然达到平衡,却也有些权力失控。

朱以海可不喜欢那套。

总理处也就势在必行,不仅得以保留,权力还再次加强。

虽然总理处还没设什么总理大臣,仅以总理处值守或御书房行走的名头,但成员却是皇帝亲自指定的,如今的几个总理处值守大臣,便是首辅宋之普,大学士张国维、京营总督王之仁,户部尚书虞大复,大宗令、邓王朱聿键、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朝,左都御史刘宗周七人。

又由内阁、中书、翰林、六部等处选调五六品的官员,充乾清门行走,分左右两班,日夜分值,总共四班,每班八人,各设领班、帮领班。

行走为五六品官员,领班,帮领帮为三四品官员,他们也都和总理处值守一样属于京官兼职,轮班到总理处当值,具体的工作就是协助总理处值守的这些总理大臣们当值时的日常工作,处理总理处的文书,记注档册,撰拟文稿等。

谷珀 不当值的时候,则仍做好自己本职。

说到底,总理处这么一个非正式衙门,整个的办事流程很简单,就是奉旨办差。协助朱以海参谋决策,然后皇帝有旨意,他们负责传递旨意,督办差事。

不像内阁,做为朝廷法定的正式最高政务机关,是有一整套标准的流程的,比如奏章的上呈,拟票贴黄,上呈皇帝然后再经司礼监批红,再转回内阁,根据批红再处置。

但总理处不同,这就是朱以海一人说了算。

现阶段来说,总理处似乎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但很明显,朱以海是有把他发展到超越内阁的打算的。

宋之普做为内阁首辅,也是总理处值守,内阁还有张国维也在总理处值守,他向来都是完全听命于皇帝,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君臣二人一路来到乾清门外,边走边聊。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收取江宁城?”

在门口,宋之普有些忍不住问道。

转眼就已经要到二月了,现在长江以南,清廷的鞑子兵和绿营基本都被摧毁了,却还唯独剩下半座江宁城打着绿旗。

这未免让人看了觉得不舒服。

身为内阁首辅,虽然早不复如严嵩张居正等这些权相的大权独揽,可毕竟是首辅,特别是现在大学士们已经是官居一品,真正名义上的百官之首。

朱以海停下脚步。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江南的连串胜利,比预计的还要顺利还要快,六千八鞑子说灭就全灭了,杭州的李遇春、郑继武、潘映娄、朱大纲、朱国藩等,苏州的土国宝,松江的严公子这些人先后亮旗。

而安庆的张天禄张天福兄弟,太平的卜从善等也都反正,这倒是一时间点亮整个江南的红旗。

这意外之喜来的太突然,好是好事,可是倒是让朱以海原来的一些计划行不通了。

尤其是严我公。

本来还打算等诱来清军千里增援,他到时再让严我公想办法‘突围出去’,继续潜伏在敌营深处,为我所用,发挥更多作用。

可现在李遇春、郑继武、土国宝这些严我公的人,甚至他儿子、兄弟、侄子等都反了正了,整个江南都归明了,严我公已经算是彻底暴露了。

就算鞑子再怎么蠢,也不会还相信他的。

“事已至此,也只能见好就收了。”朱以海还有几分遗憾严我公就这么暴露了。

宋之普却觉得一个严我公已经发挥出这么大的价值,已经足够了。

“搞一个热闹点的归附易帜仪式吧,朕要当着全南京军民的面,给严我公一个大大的封赏。

朕要正式册封他为蓟国公,少傅兼太子太傅,再授他京营协理戎政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再加总理处值守,你亲自替朕拟加封诏旨,一定得好好用词,以嘉奖其功绩。”

宋之普直接问,“要写明严公奉旨潜入虏营这事吗?”

“哈哈哈,写,当然要写,干嘛不写,就得好好写上这一段,要把他如何忠勇自荐孤身入敌营,如今把李遇春、博洛、张存仁、多铎、多尔衮这些人全玩弄于股掌之间,如何骗的他们团团转这些精彩之事,都写出来。

还可以把吴凯啊等这些严我公为清廷招安的大将文武等其实都不过是朕的臣子,是骗鞑子演的一出好戏这事也说明。

朕就得好好气气他们。”

既然严我公都已经暴露了,江南也收复了,那也就没什么好隐瞒了,最后再公开诏告天下,也是要好好羞辱下鞑子,同时振奋下民心。

若是能把鞑子气出个好歹来,也算意外之喜。

当然,朱以海这么完全公开大揭秘,说严我公其实是假投降的潜伏者,说吴凯啊李遇春啊土国宝啊这些人其实早就暗里反正了。

这事一公布,那多尔衮只怕就会疑神疑鬼了,他可能会想,难道就一个严我公是潜伏者?

就李遇春、土国宝、郑继武早就暗里降明,就吴凯是假投降的?

其它的汉人降官降将,会不会也都是跟严我公、郑继武、土国宝、吴凯这些人一样?

这天下还有哪个汉人可以信任?

还有哪个降将是真忠于大清的?

这怀疑的种子只要一种下,可就会止不住的生根发芽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