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长安之上 > 第1231章 污蔑谋反什么罪名

长安之上 第1231章 污蔑谋反什么罪名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12 08:12:1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凌晨,天地间一片昏暗。远处的村子静谧。偶尔风吹过,地里的庄稼沙沙作响。

哒哒哒!

马蹄声清脆,惊破了这片宁静。

远处村子里传来狗吠。

百余骑疾驰而来。

路边,数十军士站起来,揉着眼睛开始列阵。

百余骑赶到,为首的将领喝道:“昨夜可有人经过?”

为首的队官上前,忍住哈欠说道:“并无。”

将领冷冷道:“看看你等,懈怠军令,来人。”

两骑上前,队正跪下请罪。

要挨一顿鞭子了!

众人心中叹息。

为队正默哀一瞬。

“斩!”

将领厉喝。

队正抬头,惊愕。

这不至于啊!

刀光闪过,人头落在地上。

“拿着人头,传告各处,但凡懈怠军令的,杀无赦,斩立决!”

“领命!”

将领回头,眼中恍若多了火焰。晨曦从天边浮起,照在那团火焰上,令人想到了……

……

“是野心!”

贺尊说道:“那些文官武将甘愿和国公站在一起,不是对长安不满,而是因为他们的野心。”

大堂里,石忠唐在喝酒。

往日他很少饮酒,但自从决定起兵后,酒就没断过。

大唐立国数百年,谋反的不是说没有。隔几年,地方就会有人造反,但多是无知愚民,聚拢了数十人,就敢自称帝王。把妻子封为皇后,几个崽封王,那些老农成了宰相,将军……

这等谋反都无需惊动县里,村正带着人就镇压了。

所以,真正的造反,大唐立国至今从未有过。

石忠唐筹划多年,可一朝决定要起兵,依旧有些发憷,担心那个庞然大物不可撼动。

贺尊看出了他的心思,故而今日特地来陪他喝酒。

“南疆与北疆最早是流放地,南疆数百年前瘴疠横行,乃是中原口中的蛮荒之地,无人愿来。以至于到了当下,关中官吏依旧把南疆视为穷乡僻壤,以来南疆为官为耻。如今南疆的官吏将领,多是不得志之人。人啊!不得志,他就会怨恨,就和得不到夫君宠爱的娘们似的!”

贺尊故意说粗话,举杯喝了一口酒后,说道:“这些人想着,凭何那些人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升迁也比他们来得快?人最怕的是比较,一比较,就没个尽头。就算是做了帝王,依旧想和老天比比高下。”

石忠唐默然喝酒。

“于是他们就想着能否逆袭,能否找个出头的地方。国公对他们解衣推食……”

“这些打动人心只是一时。”石忠唐开口,有些沙哑。

“是啊!”见他说话,贺尊心中一松,“根子在长安。”

石忠唐用小刀削了一片羊肉进嘴里缓缓咀嚼,再喝一杯酒送下去,“皇帝越发痴迷于在梨园中操纵天下了。”

“他觉着自己能操纵天下,却不知天下在渐渐崩坏。如今各地流民越来越多,民间对他怨声载道,他却以为自家依旧是百姓口中的明君。那些佞臣为了讨好他,厚颜说什么大乾盛世。就这般,他越发得意了。可这个天下,却在柴火堆上架着,就缺一粒火星。”

贺尊吃了一块羊肉,格外腥膻,不禁蹙眉,“天下有心人都看出来大唐的虚弱和混乱,有人甚至说这是陈国末年之前的景象。说实话,若非北疆杨玄压制住了北辽,如今的大唐,怕是北辽的铁骑早已逼近关中了。”

“杨玄!”石忠唐的眼中有忌惮之色,“那人不吭不哈的,势力庞大如斯。说实话,若非北疆渐渐势大,我本想再等几年。”

可眼瞅着北辽就要灭了,再不动手,当北疆和北辽连成一片时,杨玄定然会率先发动。

“咱们南疆的官员将领都看出了这个大势,长安,说是正朔,可却已然不行了。关中乃是大唐的龙兴之地,也是大唐的根本。如今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都能击破关中。天下,到了板荡的时候了。”

贺尊说道:“那些文官武将都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谋取一杯羹。天下是一锅羹汤,而有资格下厨的,便是三家。”

石忠唐拿起酒杯,“长安,我,杨玄!”

“国公英明。”贺尊说道:“整个南疆如今都拧成了一股绳。大好时机,大好男儿,难道不该做一番大事业?”

石忠唐握着酒杯的手骨节泛白。

“长安诸卫北上,长安空虚,这是最好的机会。”贺尊见石忠唐面色微红,就知晓他的心气提起来了,心中暗喜,“长安诸卫不是北疆军的对手,可也能牵制一番。当下,要紧的是关中,是长安。谁能先夺取了关中和长安,谁便手握大势。关中,龙兴之地,富庶之地啊!国公!”

“先下手为强!”

石忠唐仰头喝了酒水,劈手把酒杯砸了,抬眸,眼中精光四射,“开始造势。”

贺尊起身,“领命。”

“令各地官员将领来清河议事。”

“领命!”

贺尊行礼,“黄州刺史金勇历来不服国公,当诛!”

石忠唐说道:“那条老狗这两年都不肯来清河,可见对我颇为忌惮。若是攻打,黄州也有军队,难免耗费时日。”

一旦举事,必然要迅若闪电才行。

贺尊说道:“长安的使者又来了。”

“使者?”石忠唐看着他。

贺尊微笑道:“是啊!长安使者再度来催促国公出兵,可见陛下心急。此次使者还奉命召见各地刺史,陛下,有话说!”

“把金勇诱来清河。”石忠唐点头,“马上就派人去!”

贺尊笑道:“黄州一下,再无阻碍。大军出南疆一路往关中攻伐就是了。”

“你,不错!”石忠唐起身拍拍贺尊的肩膀,“我一直觉着,张楚茂那人蠢就蠢在,放着你这等大才的话不听,却去听长安那位国丈的主意。”

贺尊低头,“都是国公看重。”

国丈远离南疆,如何知晓南疆的具体情况?

张楚茂却言听计从,结果把自己玩死了。

数骑出了清河,直奔黄州。

……

杨略在寻机走人,可金勇却打了鸡血般的,整日把他带在身边,不是商议局势,便是操练黄州军。

校场上,黄州军在操练。

金勇和杨略等人站在台子上看着。

一个小吏跑上来,“使君,清河来了使者。”

使者上了高台,“长安来了使者,催促国公出兵,令各处刺史前去清河议事,有陛下的旨意交代。”

皇帝的使者?

杨略心中微动,心想皇帝的使者一茬接着一茬,这是发现了石忠唐的不对劲?还是说北疆那边局势发生了剧变,令他变得焦急不安。

不能让金勇去!

金勇拱手,“老夫晚些就去。”

使者说道:“越早越好,莫让使者等久了。”

“老夫知晓。”金勇点头,使者竟然不走,而是留了下来。

金勇交代了一番,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去清河。

何聪和杨略跟在后面,低声道:“咱们顺势回去吧!”

杨略微微蹙眉,“老夫想弄清那使者的来意。”

何聪说道:“多半是催促出兵的吧?”

“为何这般急切?”杨略不解的是这个,“前一个使者刚走,后一个又来。”

这使者也太不值钱了吧?

何聪说道:“兴许是火烧眉毛了。”

“不对。”杨略摇摇头,“老夫这些年一直在琢磨他,把他往年的言行仔细回想起来,一一嚼碎了,仔细琢磨。他若是急不可耐,那么,第二批使者必然身份不低。你去试探一番,问问使者是谁。”

何聪走到使者身边,笑着说了几句话,随即回来。

“说是内侍。”

杨略眯着眼,“内侍?按理,他该派个心腹来。”

“内侍不就是心腹?”何聪问道。

杨略摇头,“内侍是心腹,可除去有数的那几人之外,其它的都不顶用。此等事,应当来的是武人。”

“管他来的是谁。”何聪有些想回去了,“咱们赶紧把消息送去北疆才是道理。”

到了州廨,金勇去自家收拾东西。

东西收成一个包袱,递给随从,金勇出去,就见杨略一脸严肃的等在外面。

“使君。”杨略说道:“老夫以为,此事不妥。”

“什么不妥?”金勇问道。

“使君,长安使者接踵而至,这不合常理。”杨略说道。

“陛下忌惮北疆,心急也是有的。”金勇笑道。

“陛下的使者来了南疆,所为何来?不就是催促清河出兵吗?这和各地刺史有何关系?”杨略在诱导。

“大军出动,南疆难免空虚,大概是让我等看好地方,提防南疆叛军死灰复燃吧!”

“使君说的没错,可老夫在清河时,见使者刚走,节度使府就出动军队清洗城中。使君,这里面可有些令人不解之处。”

“你是说……”

“老夫在清河,只闻商国公,不闻长安。使者刚走,石忠唐不说马上出兵,而是按兵不动,清洗清河。且……”

杨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这一路来黄州,老夫看到各处军队都在往清河去。按理,若是大军出动,应该是就地集结,等待清河大军前来汇合。他这是想做甚?再有,这几日南疆各处关卡越来越多,拦截过往人等。使君,出兵可要这等大张旗鼓?”

金勇抚须沉吟良久,“你是说……”

“他想谋反!”杨略决定先把金勇忽悠住了再说,至少,让南疆内部生出些混乱,若是能拖延南疆大军北上的时间,那就再好不过了。

“您想想,使者来,他按兵不动,反而清洗清河,接着广设关卡。清洗,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漏网之鱼……去长安,故而设下关卡拦截……”

金勇抚须,“如此,老夫去清河看看。”

杨略叹息,拱手,“如此,老夫告辞。”

金勇愕然,“老夫以后还得倚仗你出谋划策,这是何意?”

杨略神色黯然,“石忠唐若是谋反,使君此去定然一去不回。既然如此,老夫还留在黄州作甚?就此请辞。”

他转身就走。

何聪也跟着行礼,随即跟着出去。

眼看着就要走出大门,就听金勇说道:“且住!”

杨略回身。

“此事,容老夫三思。”

“最好的法子,便是令人去查探。”杨略心中一松。

先把金勇的疑心挑起来,这位执拗的老先生一旦认定石忠唐预谋不轨,那可就热闹了。

数十斥候随即出发。

……

黄州通往清河的官道上,关卡密集。

“去哪?”

十余斥候被拦住了。

“去清河!”

斥候不满的道:“耶耶是黄州军的人,你等拦截我等是何意?”

驻守关卡的队正冷笑,“这是清河的意思,下马,搜身。”

这是从未有过的严苛。

斥候骂道:“老子也是南疆军,为何要搜身?”

队正喝道:“下马。”

斥候自然不肯,随即两边发生斗殴,黄州斥候被毒打一顿。

……

“路上好些关卡,所有人都要搜身。”

斥候鼻青脸肿的回来。

“他在拦截什么?”金勇蹙眉,“老夫还是去清河看看。难道他还敢杀了老夫不成?”

“使君。”杨略久在南周,琢磨了南疆多年,对石忠唐的了解比金勇深刻多了,“此事,不对!”

“对不对的去看看就知晓了。”

杨略摇头,“老夫建议,使君托病不出,随后看清河什么动静。”

“也好!”金勇从善如流。

随即,金勇就‘病倒’了。

使者气急败坏的来催促,连大门都没能进去。他在外面喊道:“敢忤逆陛下的旨意,金使君就等着长安的怒火吧!”

金勇有些忐忑,“令人想办法去清河打探消息。”

各州的刺史都在赶赴清河。

这是第一步接到的消息。

接着送来的消息是,数千骑兵正在距离黄州不到百里的地方集结。

金勇接到消息,猛地从床上蹦起来。

“不好,不好!”

他赶紧穿衣,一边穿衣,一边说道:“请了杨先生来。”

杨略急匆匆来了。

“杨先生果然好眼力,那石忠唐怕是要耍狠。”

杨略:“……”

金勇见他神色平静,心中不禁暗赞杨略气度了得,“有一股骑兵在我黄州之外虎视眈眈,大事不妙。”

杨略心中一个咯噔,金勇咬牙切齿的道:“他不仁,休怪老夫不义。来人,笔墨纸砚。”

金勇写了一份奏疏,令人送去长安。

杨略问道:“使君可是弹劾那人?”

金勇摇头,“不,老夫说他准备谋反。”

他看着杨略,笑道:“你说,污蔑南疆节度使谋反是什么罪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