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179.丰富生产队食品供应的好办法(祝大家周末愉快)

我在1982有个家 179.丰富生产队食品供应的好办法(祝大家周末愉快)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3-11 12:11:1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老师,这些衣服都是一套六块钱吗?”

“是一件上衣六块钱还是一件裤子六块钱?还是一身加起来六块钱?”

“王老师,我只买个衣裳行不行?衣裳单卖是三块钱吗?我家里不缺裤子,缺件正经衣裳。”

男社员、女社员都来了,有的围着王忆问、有的直接下手挑选衣服。

刘红梅今天有妇女工作要忙,所以没跟着销售队去县里,她慢慢的也从销售队退出来了。

于是她在王忆身边吆喝:“你们男同志注意点行不行?刚从从船上往下搬了鱼,满手的鱼腥味,你们就去摸人家的衣裳?”

“哎哎哎,大胆你怎么回事?你怎么还脱衣裳了?”

大胆说道:“我脱衣裳试试大小,我得买一身大小合适的啊。”

王忆看见他后奇怪的问道:“礼拜一不是刚给你们发了一身衣裳吗?”

大胆说道:“是啊,可是一身哪里够穿?反正六块钱一身不贵,我准备多买上两身。”

旁边有人笑道:“就是,多买上两身回头往亲戚家里一送,你问他十块钱他买不买?绝对是麻溜的买!争着抢着的买!”

大胆说道:“对啊……”

王向红正在人群里抽烟,听到这话顿时瞪眼了,抽出烟袋锅上去冲大胆后脑勺来了一记。

支书是上过战场杀过鬼子打过反动派的人,他是下手是真下手,下狠手!

大胆从后面挨了一记疼的惨叫。

那么一条壮汉子,一下子眼眶就红了。

但他没敢发火。

这么狠的一记烟袋锅,生产队里除了王向红还有谁能砸出来?

他捂着后脑勺委屈的回头,说道:“支书,干啥打我啊?”

“打你?这打你还是轻的,没把你脑浆子打出来已经是不错的了。”王向红怒气冲冲的说。

大胆很委屈,跟孩子一样嘟起嘴:“我咋了嘛,支书,我啥都没干啊。”

王向红指着他怒道:“你还啥都没干呢,你刚才是什么心思?买几件准备往外倒卖?”

“嗯?人家支援咱搞生产的衣裳,你准备给我倒卖出去?你可真行,你还是民兵队长还是党员,你就这么个觉悟?”

大胆急忙说:“不是,支书,我那是开玩笑。”

王向红不理他了,对王忆说:“王老师,这衣裳一人就能买一件,不准多买——我跟你们说,买了不准给我倒卖出去,就老老实实的自己穿,不穿的别买了!”

黄小花拿着大团结来了,在外面就喊道:“六块钱一身的衣裳?还是仿三片红?那王老师你给我留着啊,留十件!我要买十件!”

人群纷纷看向她。

她吓了一跳,下意识抓住衣服角怯怯的问:“怎么了?大家伙怎么都看我呀?”

满山花人很和善,她提醒说道:“支书刚下了命令,一人只能买一身衣裳,不准多买,不准拿衣裳去外面倒卖。”

黄小花顿时松了口气:“这样啊,没事,我家人口多,我家现在就有九口子人。”

“那你也不能买十件。”有人说道。

黄小花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说:“我、我和我男人准备再要一个孩子,这样不就是十个……”

“你可行了吧。”王向红没好气的打断她的话,“你家多少个娃了?还要、还要。”

“我跟你们都说说,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重点工作,上次我去公社开会,公社已经点名批评咱生产队了。”

王忆上前打圆场,说道:“那个,就按照支书的安排,一人只能买一件,这衣服是人家支援咱干工作的,大家有需要就买,没有需要别买。”

“如果大家买了去卖给别人,我跟你们说,这可就是投机倒把行为了!”

一句‘投机倒把’把社员们给震慑住了。

王向红嘀咕道:“最近社队企业一开办,我看有些人就思想放马了、心里活跃了,不是好事啊。”

有这件事一打断,社员们的情绪平和许多。

六元钱一身的衣裳实在便宜,还是外岛的渔家人梦寐以求的仿三片红,所以家家户户都来买。

生意一直做到了晚上八点半,还好这时候销售队回来了,围在门市部门口的社员纷纷跑去码头打听今天的生意。

王忆算了算帐。

还行,一口气卖出去二百二十五套,生产队里的男人应该都来买了一身,妇女有的也买了。

但现在还不是每个人都买了,显然有些户觉得六块钱的标价还是高,或者说他们舍不得掏钱买衣裳。

之前有人来看热闹就说,‘反正夏天来了,衣服要多了没用,能遮住屁股蛋子就行了’。

王忆收了一抽屉的钱,好些大团结,一下子入账一千多块。

这时候外面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王东喜、秀芳等人又急匆匆进来了:“王老师,你这里还进了衣裳卖?一身才六块?”

“还是三片红?那给我拿一身。”

“我也要买,还有吧?王老师你给我们留出来了吧?”

王忆说道:“有,不过你们家里人都帮你们买了吧?”

王东喜嘿嘿笑道:“我估摸着我家没给我买,王老师我带着钱,你快给我拿一身。”

王忆让他们自己选,问道:“今天买卖怎么样?”

王东喜意气风发的说:“还行,暴雨下完了这天也热了,你说的对,天热了吃凉菜的更多!”

今天销售队已经增加到了三个方向摆摊,有一个摆入了人民菜市场门口,生意也不错。

王新国在货架前转了转,买了两包方便面和四个咸鸭蛋。

王忆给他记账,他摇摇手:“用现钱,我带着钱呢。”

“你不会是挪用公款了吧?”王忆怀疑的问。

王新国吓得赶紧摆手:“王老师别瞎说,这可不敢瞎说,我哪能动用公款?是我攒的钱!”

王忆笑道:“那你怎么突然舍得来买这些东西了?”

他这里现在卖的方便面都是供销公司供应的鸡蛋方便面——这就是方便面的名字,鸡蛋方便面。

这面是沪都的益民四厂用高压蒸面油炸工艺做出来的第一代国产油炸方便面,在国内还是高档货。

外岛一包方便面要二角五分,想想鸡蛋一斤才四毛钱、五毛钱,那一包方便面二角五分的价钱对这年代的人家来说不便宜。

毕竟一包方便面才二两。

王新国点了钱交给他,拿了一包面直接捏碎了往里撒上盐包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咱凉菜的生意挺好,我在里面干知道这一点,以后家家户户分红肯定少不了,这样偶尔享受一把也是好的。”

他把方便面拿给王东喜看:“文书,咱整天风里来浪里去,犒劳自己一下没问题吧?”

王东喜问道:“你买了两包方便面,也要犒劳我吗?”

王新国赶紧把方便面装起来:“这是给我弟弟的,四个咸鸭蛋是要给我爹娘还有我爷爷奶奶吃的。”

他怕有人分他的方便面,拎起包就走了。

秀芳也想买方便面。

这年头方便面是高级食品。

之前知青返城,有的姑娘回城前跟外岛生产队的小伙子分手就说:“我是以后要吃方便面的人,不会留在你们这里吃手擀面条子。”

她拿起方便面看了看,最后还是不舍的放下了。

王忆没硬塞给她,而是跟她说道:“明天礼拜六了,等我去城里找食品厂的朋友问问,他那里也要生产方便面。”

“他们生产的方便面没有包装,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产品包装起来的生产线,所以便宜,到时候你想吃方便面过来买,那就便宜了。”

秀芳高兴的问道:“真的?那他们的方便面多少钱呢?”

王忆说道:“比这个面板大、比这个还好吃,一块只要一毛钱。”

听了这话秀芳便高高兴兴的走了。

王忆琢磨了一下。

从22年往这边带泡面还真不太好带。

22年的泡面怎么着也比现在的所谓的鸡蛋方便面好吃啊。

现在人吃方便面都是捏碎了干吃而很少泡着吃,原因就是国内生产的方便面工艺不行,泡着吃不好吃。

不过因为用了高压油炸技术,油炸面干吃终究香一些,而且会越嚼越香,所以人们才会选择干吃这个面。

这样王忆犹豫起来。

怎么能把22年的方便面合情合理的带过来?总不能自己收购个厂子生产劣质方便面往这边运送吧?

他琢磨了一阵。

突然一拍大腿。

有办法了!

直接去坑爹爹买破损包的方便面,然后拆包全给捶碎了,当做次品来便宜出售,按斤卖!

这主意绝对靠谱。

不光能合理解释方便面的低价,还能在捶碎方便面的过程中减压,一石二鸟、一炮双响、一夫二妻!

他的思维进一步扩散,又有了别的主意:

也可以先不带泡面过来,先带干脆面过来。

当然,干脆面干吃味道更好,远远比方便面干吃好吃,可是现在虽然大多数人买方便面要干吃,在他们意识中方便面还是‘面’,是要煮着吃、泡着吃的面条。

干脆面没法泡水也没法煮,到时候自己就说这面是食品厂工艺不成熟生产出来的不合格产品,没法送入市场,只能私下里处理。

那为什么这面干吃更好吃呢?

因为食品厂发现这批方便面没法泡水成为面条后便给面饼上撒了调味料,想用‘干吃’的噱头来处理掉这些不合格的方便面。

进一步拓展思维去联想一下,他可以带22年不少零食过来——比如把现在常见的桃酥饼干捣碎当不合格产品来便宜出售。

比如去网商平台买一些火腿头、碎花生、碎干果之类的次品来卖,可以说是城里食品厂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食品厂都是内部处理,自己托关系买了一部分。

等等等等。

这样能用来丰富生产队社员们生活的食品还是很多的,办法也有的是。

他给自己点了个赞。

自从戒了祖传手艺活,王老师你脑袋瓜子越来越灵活了,行了,睡觉,静等明天的周末!

周末他要带着耳塞睡觉,因为没有课程他不用早起,不戴耳塞会被广播声吵醒。

耳塞隔绝了外界的声音。

然后竟然有点睡不着了。

没有涛声陪伴他总感觉缺点什么。

可能是缺个媳妇搂着吧……

星期六天色不错,早上王忆照例被社队的广播给吵醒,打着哈欠出去听广播:

“……大川机械厂党委重视学先进的工作,全厂学先进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厂党委经常表扬和支持先进典型,杜绝了先进人物受打击、被孤立的倾向……”

“越南正在经历着一场关系到人民命运和祖国前途的剧烈斗争,恢复和发展越中友好是目前越南人民的历史任务……”

太阳初升,天气微微燥热,今天的风儿照例有些喧嚣。

王忆随意往四周看风景,在他心里初夏应该像初吻中少女划过脸庞的发丝,朦胧而清新,带着温柔而充满活力的气息。

然而外岛夏天进展很快,朝阳照在海面反射着晃眼的光芒,夏季的气象迅速磅礴壮大。

不过前两天的暴雨洗涤了外岛的岛、天和海,岛更绿、天蓝、云更白、海更清澈。

日出光影如剑,让人下意识的便不想去承受暴晒。

王忆使劲呼吸了几下子。

空气很清新,但槐花那甜滋滋的香气不见了。

槐花花期短,只有十天半个月,而前两天那大风大暴雨太猛烈,将满树银花蹂躏的支离破碎……

王东喜看到他在溜达便问道:“王老师,你怎么最近不练功了?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啊!”

说的还怪沉痛,似乎在为王忆的武备松弛而感到痛心疾首。

王忆翻白眼。

练个屁,老子现在兵强马壮、一柱擎天,哪里还用早上锻炼?

不过王东喜这里要应付,他便说道:“练功这种事不能心急,要张弛有度,对了支书不是要在岛上修那啥沥青池大肆竖起电线杆吗?怎么没有消息了?”

王东喜笑道:“真是巧了,你问的时间点太巧了,咱岛上就是今天建沥青池,你没看着支书早上就安排民兵队去石坳台舀水了吗?咱们就要用石坳台当沥青池。”

石坳台是山脚下一个石台区域,有个天然的石洞,每逢下雨能攒下水,生产队会用这些雨水去浇灌农田。

王忆恍然的点点头。

我这刚睡醒肯定不知道这回事。

他又跟王东喜叮嘱了一句:“我今天准备去市里一趟,准备上午就走,这样我有些东西要邮寄给聚宝岛的金伟民,你帮我把快件交给张同志哈。”

王东喜说了声‘好’,又问道:“你媳妇今天不来看你吗?”

“什么我媳妇?别乱说。”王忆下意识反驳了一句,然后心里咯噔一下子,也是,秋渭水今天会不会来?

他犹豫了一下,决定等到下午再去市里。

反正这趟他回22年没有急事,就是去拿方便面而已。

于是他说道:“那不用你帮忙邮寄快件了,我自己等等张同志吧。”

王东喜倚在门口调侃他:“不是吧,王老师,你还能忘记你媳妇这周末要来看你的事?那你不得好好谢谢我?不是我你可就要犯错误了。”

王忆摆手说道:“别瞎说,我和小秋没有约定。”

“另外你跟咱社员说一声,别这么碎嘴,人小秋还是大姑娘,你们这么说有没有考虑人家的感受?”

“至于我改主意下午走是因为我突然想到,我可以坐张同志的船去县里,那个快。”

“总之拜拜了,我去吃早饭了。”

早饭很简单,玉米粥配辣海带丝。

新鲜的嫩海带用滇南盛产的蘸水拌一拌味道还真不错。

上午他去石坳台看了看,民兵们干的火热,统一的短裤、打赤膊,将一桶桶水舀了出来倒掉,现在已经快见底了。

王忆琢磨着要不要带一个抽水机过来,反正他这边准备带柴油发电机过来了,邱大年已经给买好了。

想起柴油发电机,他去跟王向红说了一声:“这个礼拜天我同学支援咱生产队的柴油发电机应该到了,这两天我过去看看,要是到了我就带过来。”

王向红一听这话摘掉烟袋锅站起来:“那你还等什么这两天?我给你批一艘船,你过去吧。”

王忆摆摆手:“不行,小秋可能今天来找我。”

王向红顿时笑了:“行,媳妇儿要紧。”

王忆一听顿时无语。

是谁走漏了风声,让全队上下都知道我看上了秋渭水?

石坳台舀到最后竟然有鱼有虾,王忆大为惊奇:“这下个雨怎么还下出鱼虾来了?”

“王老师你真有意思,你们大学生脑子里都是书吗?这事多简单,肯定是谁家孩子没事干抓了鱼虾扔在里面玩呢。”王东阳笑道。

王忆讪笑。

自己刚才那问题没过脑子直接问出来了。

王向红倒是理解他:“王老师现在脑子里可不是书,是小秋,他满脑子小秋。”

王忆赶紧摆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他们一起愉快的聊着天,一艘吃水得有两三百吨的机动船开过来了,船上有‘保障电力、稳定民生’三个字。

这是正主到了。

正主是秋渭水。

她这个周末还真是来了。

天气炎热她依然穿着上次来的连衣裙,头发梳成两条大辫子垂在胸前,素面如出水芙蓉,整个人是芙蓉花开。

秋渭水在船头扶着栏杆而坐,船行风吹、船头风最大,吹动连衣裙的裙摆震荡,也吹动她的大辫子来回摇晃。

王忆连蹦带跳的跑向码头连连挥手,秋渭水也摘下草帽向他挥舞草帽。

王向红、王东喜等人后面跟过来,电力局的船停靠,王忆伸手给秋渭水,让她抓着跳了下来。

她这次又带了东西,带着一个尼龙袋子做的大提包。

大提包很沉重,王忆拎在手里勒的手生疼,只好用胳膊夹住。

船上好几个青年工人,他们看着王忆那脸上的羡慕就跟身边的海水一样。

无边无际,波澜荡漾!

王向红和王东喜热情的招呼他们:

“窦技术员过来了?这一路上辛苦啊。”

“来来来,同志们赶紧下来,大队委给大家准备了凉茶,一起去喝杯凉茶去去热。”

王忆也领着秋渭水去喝凉茶,笑道:“你从哪里找到的草帽?”

这草帽可是有年头了,原本金黄的干草变成了黄褐色,边角还用布包裹一圈,上面有油墨喷的八个红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秋渭水拿草帽给他看:“是我爷爷的,本来我有一顶很漂亮的遮阳帽,是沪都才有的呢,然后有一次我爷爷的老朋友来家里做客,他的小孙女喜欢,我爷爷就让我送给了小姑娘。”

王忆说道:“你也喜欢是吗?”

秋渭水有些沮丧的点点头:“你不知道,那顶帽子可好看了,是粉红色的还带着蝴蝶结,是我一个在沪都工作的伯伯特意给我带回来的。”

王忆说道:“那爷爷怎么能这样呢?你也还是个小姑娘呀。”

秋渭水笑道:“我可不是小姑娘了,我早就是个英姿飒爽的女战士!”

“所以那顶帽子送给那位爷爷的小孙女也行,他是个让我特别尊重的老同志,他孙女本来可以生活在沪都,然后在沪都随便买漂亮的遮阳帽,可是因为她爷爷为国家的奉献只能生活在外岛了。”

王忆说道:“你说的对,王老师为了表扬你的深明大义,特意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

他在时空屋里早为秋渭水买下好些东西,有墨镜、有护肤品、有漂亮的小首饰也有遮阳帽。

只是没有送的良机。

如今借着遮阳帽的话题倒是找到了一个机会。

他从大队委倒了茶水让秋渭水在槐树下坐躺椅休息,秋渭水说不累,先去看小奶狗。

小奶狗们还没有睁开眼,就会在草窝里哼唧,不过因为老黄奶水充裕它们吃得饱长得快已经有劲了,能闷着头在草窝里瞎转。

老黄本来在无聊的看崽子,看见秋渭水来了它很高兴的站起来摇尾巴。

这个人来了,生活就要改善了!

想想真开心!

秋渭水试探着伸手摸了摸它脑门,它眯着眼睛收拢出飞机耳的样子,这样秋渭水又去摸了摸外头的淡黄。

老黄没管她,她便开始抱起小狗看了起来。

王忆去时空屋里拿出了帽子和太阳镜。

他给秋渭水准备的太阳镜是银镜腿无框墨镜,样子比小米飞行员墨镜要寻常的多,可是价格却更贵,一个能买四五个。

这墨镜是牌子货,帕莎出品的内敛内涵款,粗看平平无奇,镜片不大样式不夸张,可是线条流畅,很搭配秋渭水这种鹅蛋脸型。

秋渭水听到脚步声回过头,一眼看见了他手中的遮阳帽和太阳镜。

王忆递过去:“给你准备的礼物。”

秋渭水接过去看,这遮阳帽不是布帽子也是草帽,但跟她爷爷的老式草帽完全两码事。

这草帽色泽明黄鲜艳,编织工艺细腻,帽檐处有两圈黑色细绸带装潢,帽子上面则也有一个蝴蝶结,是个黑色镶嵌与草帽主体一样明黄绸边的大蝴蝶结。

相比现在的帽子,这遮阳帽有个先进之处便是内置调节带能调节帽子的头围。

秋渭水拿到手下意识便笑了起来。

真是简单又漂亮。

王忆问道:“你喜欢粉红色吗?我不清楚,所以我让我同学帮我买了一顶看起来比较寻常的帽子。”

“这个很好,比我之前的帽子还要漂亮,你真要送我?”秋渭水举起帽子问

王忆说道:“我在整个外岛只认识你一个外姓的姑娘,你说我不送给你还能送给谁?”

秋渭水兴致勃勃的问:“如果你认识多了,要一人送一个吗?”

王忆说道:“那也只送给你!”

秋渭水冲他傻乐。

王忆接过帽子给她扣在头上,故意用低沉语气说道:“我就把这顶帽子寄放在你这里,它是我最重要的帽子,要好好保管啊!”

然后他说完也傻乐起来。

秋渭水感觉莫名其妙。

她不知道这句话能有什么好笑的。

王忆笑了几声后帮她摘下帽子调整了一下头围,给她重新戴上问道:“这下怎么样?”

秋渭水说道:“大小正合适。”

王忆又给她戴上墨镜。

秋渭水大大方方的接受。

一切尽在不言中。

试过了帽子和墨镜,秋渭水摘了下来,她笑道:“幸亏我这个礼拜六请假来找你了,要不然就错失这份礼物了。”

王忆问道:“你礼拜六是不休息的?那以后我去找你吧,我礼拜六和礼拜天都休息,几乎每次都要去城里。”

秋渭水说道:“不用不用,我在城里呆的不开心,在天涯岛要开心多了,何况这里还有老黄和小黄们,还有老鹰。”

她扭头看向同为树荫下的灶台。

铁锅里冒出个鸟头在鸟鸟祟祟。

于是她又回过头来说:“所以我挺愿意来岛上找你的,我知道你这两天会去城里,还担心碰不上你呢,提心吊胆了一路。”

王忆说道:“那你写一封信嘛,让张有信送信。”

听到这话,秋渭水顿时不无幽怨:“你为什么不先给我写一封信?”

王忆一想还真是。

自己也太不主动了。

他没去找理由,直接说:“下个礼拜开始,一天一封信!”

秋渭水顿时哈哈大笑:“不用不用,有急事写信吧。”

“一天一封信的话多浪费呀,浪费邮票浪费纸,国家现在还不富裕,我们要给国家节省资源,这就是我不给你写信的原因,你还真以为我是不好意思吗?”

她冲王忆又灿烂的笑:“其实我脸皮可厚了,小时候家里没饭了,到吃饭时候我就去邻居家里看他们吃饭,他们不好意思让我干看,总会给我一块饼子。”

这话一说,王忆挺心疼的。

人不可貌相。

他第一次见秋渭水的时候,秋渭水是穿白裙白丝的优雅白天鹅,于是他便以为这是个喜欢咖啡、喜欢旅游、喜欢阅读的大家闺秀。

或许她确实出自大家,但并不是个闺秀。

这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战士。

王忆说道:“那你以后不用看着别人吃饭了,我把最好吃的都给你留着。”

秋渭水说道:“噢,说到吃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她去屋子门口的尼龙袋里翻出一包糕点给王忆:“这是姑苏稻香村的点心,可好吃了,有人送给我爷爷的,让我抢过来了。”

“还有这个,你们生产队平时缺票吧?我把我这些年攒的票都给找出来了,喏,一起给你。”

她又说:“其实我爷爷攒的更多,但他看我翻家里的东西赶紧藏了起来,估计藏办公室了,我没找到!”

她兴致勃勃的说她最近跟爷爷怎么斗智斗勇,王忆便笑嘻嘻的听。

树荫下海风习习,带着湿气吹在人脸上、身上,他享受着海风看着秋渭水的笑脸,扭一扭头四周是无边的纯蓝和金黄。

纯蓝的是海面,金黄的阳光。

有些光芒透过树枝缝隙洒下来,撒在山地上是星星点点。

海上也有金光摇曳,摇晃的波浪和阳光中是初夏大海的美好与丰沃在等着人来邂逅。

王忆觉得他现在身边的一切就是最美好的了,佳人陪伴,清风主动吹来,有时候风大一点树枝树叶便会摇晃,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带着地上光点跳动。

一切轻松悠然又缱镌迷人,平静却不是安静。

刘红梅的声音打断了他们两个的平静:“王老师,把螃蟹和虾给你收拾好了——呀,小秋来了,正好今天赶海收拾的海货挺好的,王老师,中午给小秋做海货吃吧。”

秋渭水走过去笑着说:“好,我尝尝咱们外岛名满天下的小海鲜,都说外岛小海鲜,鲜的破了天!”

刘红梅听到这话也高兴的笑:“不光要尝尝小海鲜,还要尝尝咱外岛的野果子,都收拾好了呢,这次回家你给你爷爷捎一些。”

秋渭水连连摆手:“谢谢红梅主任,我不能再拿岛上的东西了,上次带了好些干货回去,惹得我爷爷一个劲批评我,说我是学鬼子进村,把我惹生气了!”

她又冲王忆笑:“他亏了,我赚了,生气之下我没给他做饭吃,他只好吃炒面去回忆志愿军的生活。”

王忆问道:“你这次是不是也带了炒面?那袋子那么沉,我还闻见了一股焦甜味。”

秋渭水说道:“对,我爷爷让我炒了送给支书还有学生的,不过你们学生太多了,泡水的话只够吃一顿。”

这时候的炒面不是22年的炒面条,是炒面粉、地瓜面,炒的时候加一点盐和一些白糖,用猪油炒熟,是渔家上等的美食了。

志愿军三十年前北上高丽抗击联合**靠的便是这东西供应能量,当年是全民大炒面,甚至连周总理也亲自撸起袖子给志愿军炒面。

海鲜送来了,王忆领着秋渭水去做凉菜,今天中午也可以给秋渭水吃凉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