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古代逃荒种田记 > 第37章 赎人

古代逃荒种田记 第37章 赎人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14 12:09:2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小孩被抱上车后, 鱼娘赶紧解下随身携带的水囊喂她喝了几口水。

李伯山和刘峰把板车推到一边,免得挡住了来往行人的路。

鱼娘用她浅薄的现代医学知识想到,最好是给她补点糖,于是用水囊的水化开了一些李叔河给顾氏买的红糖, 小心喂她喝了下去。

饿极了的人需要吃易克化的食物, 鱼娘他们带的都是耐放的干粮, 不能给她吃,于是刘大舅又跑去集市买了一碗白粥。

喝了糖水, 小孩已经悠悠转醒。

陈氏赶紧把白粥端给她,“来,先喝点粥暖暖胃。”

小孩端起白粥,也不顾自己的烫不烫嘴, 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陈氏心疼地看着她,想到了自己的鱼娘, 和鱼娘比起来,这孩子简直瘦的都不成样了。

还没喝完,李大成让她先停下来,“一次先别喝这么多,这粥先放在这,不会有人偷喝的。”

话虽这样说, 小孩的视线一直盯着那碗被端走的白粥,似饿狼一般。

李大成柔声问她:“孩子别怕,你娘现在在哪?是怎么被人抓起来的?”

小孩认出来李大成和鱼娘就是早晨被她偷糖葫芦的人, 她伸手遮住半张脸,害怕被认出来。

“我娘借了粮食, 今天没有还上, 他们就把我娘抓到窑子里了。”

李大成又问道:“你现在能走吗?这样, 叔河先过来,你推着她,先让你媳妇坐在板车上,我和仲海随这个孩子去找她娘。”

鱼娘握住小孩瘦的鸡爪般的手,在她耳边悄悄说道:“别怕,我们和你爹认识,是你爹让我们帮忙照顾你的。”

小孩惊讶地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鱼娘。

鱼娘冲她眨眨眼,微微一笑,“糖葫芦这事我们不会追究的。”

小孩低下头,顿了一下,低声说道:“我叫小梅。”

鱼娘知道她叫小梅,付山早已告知了他们,此次问不过是为了稳住小梅的情绪。

顾氏坐上板车,李叔河把小梅抱上独轮车,小梅抬头看向鱼娘,鱼娘冲她笑着挥挥手。

李大成三人跟着小梅说的地址去找她娘。

鱼娘一行人只得停车在一边等待。

这边,小梅指路,几人很快来到了一条小巷的后面。窑子的后门就开在巷子里。

小梅道:“我娘就是被他们抓进了这里面,李爷爷,你能把我娘救回来吗?”

李大成点点头,“我们会尽力的。”

因为不知道窑子里都是些什么人,他不敢打百分百的保证。

一路上,李大成已经听小梅讲了事情的经过。

小梅和她娘还有哥哥三人跟着付家村的人出来向南逃荒,路上哥哥生病了,于是他们就留下来照顾哥哥。

因为没有东西吃,小梅她娘就沿街去乞讨,一路靠着乞讨来到了这个县城。

后来哥哥病的越来越重,到最后弥留的关头了,拉着小梅她娘的手说想吃一个白面炊饼。

小梅她娘心里面难受得像刀割一般,想着孩子最后一个愿望了,无论如何都要满足他。于是就去专门借粮食的地方借了一捧面,给他做了个白面炊饼。做好后,小梅他哥吃了个白面炊饼就走了。

这借的粮食是高利贷,今日借,三天后要加倍还,等到还粮那天,小梅她娘实在是还不上,于是借粮的人就要把小梅她娘拉到窑子里去接客。

李大成在逃荒路上已经听过太多悲惨的故事,他深知自己救不了天下人,闻此,只能深深叹口气。

他和李仲海去敲了敲门,不多时,一个面脸横肉的壮汉出来开了门,毫不客气地将他们俩打量一番,不耐烦地问道:“有事吗?要找女人去前面,这里不接客。”

李仲海道:“这位兄弟,我是来找我家嫂子的。”

还没等李仲海接着往下说,壮汉便蛮横地打断了他的话,“这里没有你嫂子,你走错地方了。”

李仲海道:“我嫂子因为欠了粮被抓到了你们这里,我是来替她赎身的。”

壮汉冷哼一声,“你当我们这里是什么地方,来了岂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李仲海借着袖子悄悄递给壮汉一块碎银子,“还请您通融通融。”

壮汉用指甲使劲掐了掐李仲海递过去的银子,确认是真的后,对李仲海说道:“你嫂子叫什么?什么时候来的?我替你去问问我们这管事的,不过——”

李仲海忙道:“您放心,我们都知道规矩,赎金另算。我嫂子上午才被抓过来,夫家姓付,娘家姓张,今年整三十岁,她还有一个女儿叫小梅。”

壮汉道:“你先在这里等着吧。”

说着“啪”一声把门关上了。

李仲海在门外踱步,“爹,你说他们能不能把付嫂子交出来?”

李大成叹口气,“等等吧。”

过了约有一刻钟的时间,后门再次被打开了。

这时里面不止有壮汉,还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和一个头发乱糟糟低着头的女人。

管事问道:“就是你们来找人的?”

李仲海连连点头,“正是我们。”

李叔河推着小梅来到门口,小梅哭喊了一声:“娘!”

女人猛地抬起头,“我的小梅!”

说着扒开管事和壮汉就想冲出来,壮汉一把拉住了她的胳膊,将她牢牢钳制住。

女人继续挣扎,脸上的泪不停地往下流。

管事问道:“她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李仲海点点头,“这就是我家嫂子。”

管事漫不经心弹了弹衣服上的灰,“这可是我们花大价钱买来的,她还不上粮食,卖粮的又欠我们的钱,这才把她抵给我们。这样吧,我看你们一家感情深,也不多要你们的钱,只要三两银子,三两银子我就把她交给你们。”

付嫂子听到三两银子,像疯了一般往管事身上扑,“你们这群吸血鬼,我就借了一碗白面,你要三两银子!”

壮汉一巴掌扇到付嫂子脸上,“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李仲海忙道:“你别动手!我们又没说不给钱。”

他原想再压压价,见状也顾不得这些了,从身上掏出三两碎银交给管事的,“钱已经给了,你们赶紧放人。”

管事的拿起银子掂了掂,又放到嘴里咬了一下,确认是真的后,对壮汉示意,

壮汉一把把付嫂子推出来,付嫂子踉跄了一下,险些跌倒在地。

李大成赶紧上前扶起她。

小梅挣扎着从独轮车上下来,扑倒付嫂子怀里,“娘!”

两人抱头痛哭,也顾不得这里还是窑子门口了。

剩下的人在路边等了约一个时辰,才看到李大成他们带着付嫂子和小梅出现在路口。

刘大舅赶紧迎上去,“怎么样,一切都顺利吗?”

李大成说:“没事,一切都顺利,这就是付山小兄弟的妻子。”

付嫂子从后面出来,头发已经不再乱糟糟的了,应该是路上整理了一下,她对着李大舅福了福身,“妾身还要多谢诸位相救,才使得我和小梅母女团聚。”

鱼娘打量了一下这位付嫂子,她虽然已经三十来岁,可身上自带一股斯文气质,看着颇为婉约动人,难怪窑子里的人会打起她的主意。

只是这样的女子怎么会配与付山这样的粗人?

鱼娘心想,这只怕是另一个故事了,她并不好奇,每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小秘密,只要这秘密不会伤害到其他人,知不知道又有何妨。

救了付嫂子,自然要把她们母女安顿好才好上路。

李大成问付嫂子可愿和他们一道往南去逃荒。

付嫂子拒绝了,“我们母女二人身体弱,冒然去逃荒指不定哪天就倒下了,还会拖累你们。这次你们已经救了我们母女的命,我们岂能一直贪心吸你们的血?

等我和小梅再养养身体,我就和她回付家沟。在外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回去,到时就算死也要和我家那口子死在一起。”

李大成见付嫂子去意已决,只能给她留下了几两银子,这些钱足够她和小梅过一段时间吃喝不愁的日子了。

能带着儿女一路走到这里,足以说明付嫂子是个意志坚决之人,这些钱交给她,李大成心里也放心。

鱼娘听闻了付嫂子的遭遇,只觉得胆战心惊,只欠了一碗粮便要把人卖到窑子里去,这世道实在是不给百姓一点活路。

李大成对众人道:“像你付嫂子这般遭遇的不知多少,若是朝廷安稳,百姓生活安定,这些事自有官府管,可这乱世,官府已自顾不暇,哪还会有人管这些事,除非——”

李大成的话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所有人都明白,除非这头顶上的天变了,不然百姓的苦日子是不会到头的。

鱼娘问道:“爷爷,这头顶上的天到底什么时候能换一换?”

李大成没有说话,李仲海道:“兴许南方的朝廷打过来了,这头顶上的天就能换了。”

这一路上,他们听闻了不少关于南方朝廷的事,传闻那位皇帝勤勉尽责,颁布了不少惠民的律令,不少灾民往南走都是为了能渡过兰江到南方朝廷谋生。

所有人都在盼着,南方的军队赶紧打过来吧。

柱子自从土匪一事受伤后,一直沉默寡言,鱼娘后来喂他喝了些水,伤口愈合的差不多了,不妨碍到处走动,但是暂时不能推着独轮车。

于是柱子独自走在众人的外围,没有人因为土匪的事指责过他,但他心里一直不好受,是他太傻了,土匪问什么就说什么,幸好他说的那些话没有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不然就算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听到李仲海的话,他心里亦想着,如果这头顶上的皇帝换人了,朝廷最好赶紧派人把土匪都给铲除了,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