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光风霁月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两人对着沉默了好一会,没等到回应的谭鹤洵微微摇了下头:“罢了,殿下您自己有想法,也不是我一个外人能管得住的。”

段随雨动了动唇,到嘴边的话还未出口,谭鹤洵就打断了他:“旁的话就无需说了,殿下,臣只是来同您商议要事的。”

段随雨望着他,只得轻轻吐了口气,在人对面坐下。

“东洲现在出现了不少流民,洛、沌洪涝才止,渚良又闹春荒,还有汴溪小范围发了病,百姓们等不得太久,每拖一日,死的人只会更多。”谭鹤洵直言道,“殿下,我想请命前赴东洲。”

段随雨默了一会,拿出当初建元帝抛给他的问题:“宋大人尚在塞北,右侍郎缠绵病榻,你这一走,刑部就空了。”

“殿下不是早就有打算了吗。”谭鹤洵静静道,“您拉拢关奉舟,说到底,还是为了‘人才’二字。”

“只要您想,刑部就不会空。”谭鹤洵看着段随雨,一语双关道,“殿下何必拘于臣一人。”

段随雨脸上没了笑意,问道:“你就这么想去东洲?”

“并非我想,若是其他地方有难,无论塞北,边南,甚至西邯臣也是去得的。”谭鹤洵回答道,“国泰民安,这是殿下的愿景,臣只是当为我大陈鞠躬尽瘁。”

“你完全可以……”

话未说尽,段随雨就在谭鹤洵坚韧的眼神中败下阵来,末了只改口道:“我明日朝上会提及此事。”

谭鹤洵点点头:“那臣告退了。”

“子洵,”段随雨喊住他,“待得江山平定。”

余下的话他未说尽,谭鹤清却听得明白。

“若当真能见到那一日,”谭鹤洵没有看他,只淡淡回道,“我大陈当绵延万世,福泽万顷。”

段随雨盯着他:“你知道我说的不是此事。”

“殿下,您是天潢贵胄,当配贵门玉女,宋家小姐是个好人选,您切莫负了她,”这回,谭鹤洵抬起头,对上了段随雨的眼,“您更不该妄自菲薄,草芥之辈,不该留于您眼。”

段随雨沉默片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嘲笑笑:“子洵说的是。”

“但我既为如此尊位,我想要什么,别人也拦不了我。”

谭鹤洵眼角微搐,不再说什么,辞别转身离开。

隔日早朝,御史台由沈漾起头,直述东洲五郡惨状,流民泛滥,天灾**不断,直喝五郡官吏目无法纪,当派黜陟使前去整治。

沈漾言辞激愤恸然:“陛下!如不早日整改,五郡岌岌可危啊!”

朝上众官被他一这席话说得心颤。

类似的言语御史台不知说了多少回,东洲也不知派了多少批官吏过去,可没有一次真正成效,偏偏沈漾这人的嘴跟开了光似的,同样的一套说辞,被他翻来覆去地说,居然至今没用废过。

旁人不知道心中何感,但陛下总能被他打动。

当沈漾说出“黜陟使”时,就有人想劝拦下来,结果建元帝直接道:“爱卿言之有理,东洲实乃大陈重地,诸位可有适合的人选?”

诸官:“……”

有人讽刺道:“沈御史如此关心民生,何不主动请辞?”

沈漾对着他笑:“沈某也愿为君分忧,可惜沈某位列御史,不通此道。”

诸官:“……”

就冲他这张嘴,鬼才信了他的不通此道。

正当时,谭鹤洵迈出一步,开口道:“臣愿自请前往。”

朝上众官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建元帝也看了过来:“谭侍郎认为能担此事?”

谭鹤洵目光坚定:“臣愿为我大陈倾尽全力,东洲一日不安,臣一日不归。”

建元帝又看向众官:“爱卿们觉得如何?”

有眼尖的立马附和:“谭侍郎才高八斗,定能复安五郡。”

也有见不得的人找借口道:“但这刑部总不能一日无官吧?”

“关于刑部官位悬空一事,吏部自会招选能人,”段随雨开口辩言,“再者,又不是除却尚书侍郎,刑部就没人了,不少官吏都能往上提一提,也担得了事。”

建元帝见段随雨说得云淡风轻的模样,若不是人昨晚在自己殿前跪了小半夜,他差些就信了太子当真是心甘情愿说出此话的。

“谭侍郎确有其才,是我大陈之幸,”建元帝缓缓道,“黜陟使一职交予你,东洲安定指日可待。”

谭鹤洵垂头听命。

“但是,”建元帝转而道,“现下东洲祸患,也有塞北战事影响,爱卿现下请行,不妥,待得宋尚书归都后再议。”

谭鹤洵微怔。

众官愣然。

段随雨松了口气,偏头看去,见着谭鹤洵一脸凝重的模样,目光一触即收。

下了朝,沈漾走到谭鹤洵身边道:“子洵今日好是威风啊。”

谭鹤洵淡淡瞥了他一眼:“榭光兄也不差。”

“那哪能跟你比啊。”沈漾笑着说,“自请赴任,大义啊子洵兄。”

谭鹤洵不同他闹,转问道:“你是不是跟太子串通好了?”

“你怎能这样冤枉我,”沈漾眨了眨眼,一脸无辜地说道,“我这不是帮着你的嘛,至于殿下做了什么,我可一概不知。”

谭鹤洵也没想着怪他,他早知道段随雨会找理由拦着自己,虽想不通他是如何劝通陛下的,但现在确实没机会了。

“那麻烦榭光兄帮个忙,”谭鹤洵忽想到一计,“能送我去塞北吗?”

沈漾:“……”

沈漾吸了口气:“子洵,你跟殿下可当真要了我的命。”

但谭鹤洵终究没能如愿前往塞北,三月底,塞北遭袭,全郡彻底封锁了起来。

身在前沿的谭鹤清率军再次与北境交锋,加沙格这次真正放出了哈苏达的野兽,重创镇北军,但好在没让北境的军队闯进郡内。

杜启明年纪上去了,心胸总是气闷,接到谭鹤清重伤的呈报,他差些又犯了心病。

谭霁马上咐人照看他,待得确认人无大事,才沉着心回了自己的房间。

“小公子,你也别太忧心了,”小北一边帮他整理床铺一边说,“虽说大小姐伤得不轻,但不是还没重到要命的地步嘛,安安心。”

谭霁坐在桌边,手上一下没一下抠摸茶碗:“说是这么说,但谁能全然放心呢。”

“我想回军营看看,但阿姐要是站得起来估计能给我打回来。”想到这,谭霁忽感叹道,“早知该给家里递个信的。”

“这世上哪有什么早知不早知的,”小北坐到他对面,“公子若当真愁,不如跟我唠嗑唠嗑。”

谭霁眨眨眼:“报上还说,阿姐遣了一支镇北军回来。”

闻此,小北皱眉道:“军营现在不缺人吗?怎么还遣人回来了?”

“不知道,”谭霁嘟嚷,“估计她有自己的布置吧,杜军已经叫人准备迎接了。”

“那他们什么时候能到?”

“说是先等营内稳定下来。”谭霁眯了眯眼,看向小北,“你怎么这么关心军营的事?”

“上回小公子进营我就在想了,”小北笑着回道,“镇北军是不是很厉害啊?我听说他们一个人就能顶一支兵队!”

“你这是打哪听来的谣言啊,”谭霁忍不住笑,“再怎么样,镇北军也是人,只是因为阿姐,他们才被神化了。”

“哦,这样啊。”小北微微有些失望。

见他这副模样,谭霁又有点不忍心:“不过他们确实厉害,营内的氛围也很热闹。”

小北又跟着笑了:“真好,我就知道会这样,大小姐管治的地方,总是那么简单纯粹。”

谭霁应道:“是啊。”

因为谭鹤清太强了,她可以成为任何人的信仰和支柱,这一点,哪怕是谭鹤洵也打马莫及。

也是因为如此,一旦她倒了下来,想要摧毁安宁景象只在刹那间。

谭霁又想起谭鹤清受伤的消息,叹了口气。

他大概知道谭鹤清派兵的原因了。

午时,谭霁与段延风走在街上,顺着依旧没几个人的街道朝城防所走去。

“都已经安排下去了,但这么做当真有用吗?”段延风走在谭霁斜前方,微微替他挡住风沙,“北境不见得有那么聪明,能猜透这些。”

“但也没别的方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吧。”谭霁叹了口气,“总不能直接把陆源拉到众人面前说,蛮军都是他杀的,这么说也没人信啊。”

“天意弄人,”谭霁感叹着,望着前面不远处的城门,“这场赌注有点大。”

段延风顿了顿,说:“我这有个不知道算不算好的消息,听听吗?”

谭霁转去看他:“说。”

“县令那天去城防所见面的人找到了,”段延风道,“是江锦。”

谭霁蹙眉。

“怎么样,有点出乎意料?”段延风看着他的神情道,“你那天说,他们不至于派个重要的人来解决县令,现在还这么想吗?”

“两个猜测,”谭霁分析道,“要么是江锦这个人确实没问题,要么,派江锦去见面就是为了让县令相信刺杀郡守确实是给他的任务。”

段延风点头:“我倾向于后一种。”

谭霁轻“唔”一声:“有没有什么办法,去查查江锦的身份?”

“行,最多三天,我去查。”段延风应道。

两人走着,谭霁忽道:“城外不是互市吗,怎么现在还开着?”

“这回两军打得急散得也急,估计短期内打不起来了,互市就没撤。”段延风提议,“来的这些日还没好好玩过吧,去看看吗?”

最近谭霁心思有些重,想着放松一下也好,于是点了点头。

段延风带着他在每个摊都待一会,谭霁玩得兴起,瞧着每个玩意都有意思,直到路过一个糖画摊,他忽的走不动步子了。

段延风好笑道:“旁人来互市,哪个不是冲着异族风物去的,你怎么净看些郡内都有的东西。”

谭霁没转头,但还是嚷了句:“我瞧着这些挺好呢,不比外族的差。”

谭霁自幼关着府中,从未上过南都的大道,现下见了这些,远比外族风物更吸引他。

随即,他看中了一支糖画,对那摊主说:“我要……”

话说着没了音,谭霁乍一想起什么似的,呆愣在原地。

段延风笑着拿出铜钱,替他付过:“出门不带荷包,这是个什么习惯?”

谭霁抿抿唇,没说话。

若是在以前,他不需要带荷包,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而现在出来了,又没好好逛过。

段延风感觉到他心情不太好的样子,将糖画递到他面前:“尝尝,甜不甜。”

谭霁接过,道了声谢,他轻轻咬下一小块糖,拉丝而不粘牙,微硬的口感变得绵软,抿在嘴里等它自己化开,沁出的糖水甜中微微泛酸,很是叫人满足。

见着谭霁脸上的笑意,段延风也忍不住轻笑。

这么嗜甜,果然还是个孩子。

段延风眼睛一瞟,瞧见了另一摊上的物件,待谭霁回过神来,才发觉身边没了人。

“小谭公子,看这边。”

谭霁寻着声音转过来,先入眼帘的却是一只红色的小福袋,上面用染金的丝线细细绣着花纹,瞧着很是精巧。

谭霁愣愣看着那小福袋,一时没反应过来。

“接着。”段延风说道,随即松开手,谭霁忙空出手接住,他下意识捏了一下,摸到了一小只硬物,似乎还有别的东西:“这是什么?”

段延风没直说,笑着哄他:“打开看看。”

谭霁“哦”了一声,将糖画递给段延风,自己慢慢拆开那只精致的小福袋,里面是一块玉,还有张符纸。

他只看了一眼,就好像猜到是什么了。

果然,下一秒,段延风轻声说:“平安符,带在身上,以后就不会出事了。”

谭霁又从小福袋中拿出那块玉,小小一块,玲珑剔透的,一看就知道是上品。

谭霁比了一下玉的大小,对着段延风笑道:“这福袋是专门用来装玉的吧?”

“是,只有平安符是旁边摊上买的。”段延风笑了笑,“这玉是陛下赐的,现在送给你。”

“我怕随手买来的平安符不灵,但这块玉开过光,只要你随身带着,就算会出事,我也能及时赶来救你。”

谭霁抬头看着段延风,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回复他。

良久,他才轻轻开口:“谢谢。”

谭霁知道段延风是怕他因为谭鹤清出事受影响,没想到这人居然会这样花心思来哄自己。

“放心吧,都会变好的。”段延风安慰道,“你若当真放不下,我陪你去军营走一趟。”

谭霁笑着摇头:“我都十七了,不能总是给人添麻烦。”

“从离开家那一刻起,我就想过,我不能再生活在所有人的保护下了,”谭霁目光微凝,稍显锐利,“我要自己支撑起一片天地,护佑万生。”

看着他满眼坚定希冀、初露锋芒的样子,段延风轻笑一声,跟着说:“好,我替万生看着了。”

————

临近四月,塞北风沙又起,在郡内还未能有多大感觉,驻守于前沿的镇北军却真切体会着饮风吃沙的日子。

夜半,谭鹤清掀开了营帐,正在商议布置的崔明昌率先看见了来人,眉头微皱,匆匆赶上前扶住她:“将军,这么晚了,您怎么还过来?”

谭鹤清撑着崔明昌的手,朝跟着迎上来的秦卓点点头,一边回道:“我又不是快死了。”

崔明昌听不得这种话,当即就想说上两句,但念及谭鹤清脾脏受创情绪不得大变动,只能转口道:“现在运调都差不离了,您也不必凡事亲力亲为。”

秦卓拿来张椅子方便谭鹤清坐着,她搀着两人坐下,缓缓吐了口气,随即轻声道:“你们安排,我放心,此番过来是有别的事相谈。”

这话一出,崔明昌似乎预料到了她要说什么,眼角一抽,他急拦道:“将军,镇北军现在还缺不得您。”

“知道,但也该慢慢过渡了,”谭鹤清轻轻吐了口气,“这次若非准备得太仓促,也不至于损失成这样。”

一旁一直没吭声的秦卓忽然开口:“都怪我,将军器重我,我却……”

“怪不了你们任何人,”谭鹤清拦住他的话音,“计策我定的,命令我下的,责任在我,不要再争责。”

军医说谭鹤清不能动气,她稍稍提了点语气,秦卓就不敢抢话了。

谭鹤清各看了两人一样,下定决心道:“彻底打败北境之后,镇北军这担子就交给你们了。”

崔明昌动了下唇,话却没说出口,秦卓则紧紧握着双拳。

“我在哪里都能护佑大陈,”她的语调轻下来,目光难得有些柔和,“但镇北军不是我的私兵,他们应该听命于帅令,而非我谭鹤清这个人。”

“世人多道定南军是楚家军,但没人会说镇北军是谭家军,因为在世人眼中,我谭鹤清不是隶属于哪一家,甚至都不单是个人了。”

“‘谭鹤清’已经成了镇北军支撑的信仰,是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可我终究会离开,我走了,敌人可以轻视,但镇北军不能自个垮了。”谭鹤清望着秦卓说,“秦卓,我要是把帅印交给你,你撑得起整个镇北军吗?”

秦卓沉默了。

“总有一天你会面对敌情时只能自己下决策,与其自责,不如多学学如何调兵遣将。”谭鹤清对他道,“下一回,说不定就没有我来给你救场了。”

在谭鹤清的注视下,秦卓只能半跪在地:“末将领命,绝不负将军期望!”

谭鹤清又转向崔明昌:“你同老秦,是我最为器重的二人,明昌,我知晓你冷静心细,日后你得多盯着点他,莫叫这莽夫气急坏事。”

崔明昌抬手垂头:“属下明白。”

谭鹤清拍拍他的胳膊,这就算是过去了,随即转问正事:“郡内如何了?”

“今日午时已出发,这会约摸也该到场了。”

谈及此事,崔明昌面显犹豫:“将军,那封军报……”

“等着看吧,我也不希望会出事。”谭鹤清目光微凝,“内忧不除,何以安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