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光风霁月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谭鹤洵走近的时候,只见谭霁一人站在院中,他左右看了一圈,都没再发现其他人。

谭霁笑着迎过来:“这么晚了,二哥怎么来了?”

“屋里没寻着你,小北说你在院内。”见他脸色微红,额上还沁出了一点细汗,谭鹤洵直觉不对劲,“方才我好像听得人声了。”

谭霁干笑一声:“许是听错了吧,今晚风劲有点大。”

谭鹤洵来得太突然,若不是段延风动作快,就得给当场逮住了。

虽然他俩也没做什么,但谭霁还是下意识的有点心虚。

谭鹤洵再度看了看,实在没发现什么,揪不清的也只能随它去了,况且他的来意也不在此,便转而道:“明日便要离京,父亲喊我们过去,有话要说。”

谭鹤洵朝院外走去,谭霁应了一声,匆忙跟上。

两人来到了谭知的书房,推开门时,谭知正在案上习帖,待得最后一字收尾,他抬头看向两人:“来了。”

他俩走上前,同时喊了声父亲。

谭知点了下头,搁笔走过来:“咱父子间说点私话,就不怎么讲究了,坐吧。”

三人落座,谭知的目光先转到谭鹤洵身上:“你是长兄,我先同你说。”

谭鹤洵颔首听教。

“子洵,你本性清正廉直,为人处世谁不是赞上一句,对你没什么可说教的,为父要劝的只有一句。”说着,谭知将手握拳覆在胸口,“别什么都往心里装,伤神伤身。”

“父亲”谭鹤洵目光微沉,还未开口,就见谭知轻轻摇了下头:“我知你忧世忧民,当初也一直想着入翰林,但你自己心里清楚,人不能把目光放得太高太远,看得远了,手就显得短了。”

谭鹤洵垂首:“孩儿知晓。”

“知晓归知晓,但你得做得到,”谭知拿过案上的帖子,“此去东洲,为父送你二字,拿着吧。”

谭鹤洵接过字帖,上面写着的两字,是“取舍”。

谭知知道他能自己想清楚,便不再多言,他又转向谭霁,温声说:“你比二哥通透,别的也就不提了,好好照顾自己。”

谭霁正襟危坐,准备听父亲接下来的说教,结果过了这句话就没了声,他抬头看向谭知的目光有点呆:“阿爹不多说两句吗?”

谭知笑了笑:“怎么,你也想我训两句?”

“这不是您居然说了二哥,没说我,”谭霁搓了下衣摆,“就觉得不大习惯。”

谭知哼笑一声,又拿过一张帖子:“真要我说些什么,到明早你都不得脱身。既然该懂得你都懂,我也没必要多费口舌,接着。”

谭霁忙去取那字帖,展开了瞧了瞧,也是两个字,写的是“沉着”。

谭霁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他虽然每每想法貌似思虑周全,却总是顾头不顾尾,不止一个人提过他那想一出是一出的毛病了。

谭霁抿抿唇,再望向谭知的目光沉了沉:“孩儿当牢记父亲教诲。”

谭知笑着摆摆手:“行了,万事不过那么一句,谨言慎行,常记得思量自省,自然诸事顺遂。”

末了,谭知郑重望向两人:“若不算阿霁去塞北那趟,这是你们两人头一次出行,外边不比南都,少说多看,保持本心,记住了吗?”

两人同回道:“记住了。”

“好,回去吧。”

说完这话,兄弟两人退身离开了书房。

————

隔日,谭鹤洵等人受任前往东洲,众人前来送行,亲友一一赠言,到了段随雨时,他轻轻抱了抱谭鹤洵,在别人看来,两人不过是揽了一下,再正常不过,但只有谭鹤洵知道,锢住自己后背的那只手使了多大劲。

“珍重。”段随雨笑着松开了手,谭鹤洵受不住那目光,偏开眼淡淡回了一句“嗯”。

而另一边,谭鹤清揉着谭霁不放手,她一边捉着他的头发,一边叹气道:“我才回来,你俩又要走了。”

谭霁的头发被扯得有些乱,他想把姐姐那只贱手给扒拉下来,又不好意思当着那么多人的眼下将军面子,忍了一会,才嘟嚷道:“回头还能见着呢阿姐,我该走了。”

谭鹤清凶巴巴盯了他一眼:“你这催谁呢,阿洵都没急。”

谭霁:“”

一旁的楚晔笑了笑,伸手捉过谭鹤清的腕子,轻巧解开了谭霁缠着的头发,他温声道:“好了,别闹了。”

谭鹤清也笑出了声,借着这动作顺势靠在楚晔肩上,平时见不着的小女子作态此刻在他面前尽显:“知道啦,我不作他了。”

谭霁觉着有些没眼看。

楚晔替谭鹤清揽过掉到耳前的碎发,转向谭霁叮嘱:“阿霁,你身骨单薄,多注意着点。”

同样的话他听过了很多遍,楚晔也是真的在关心他,谭霁便认真回道:“知道的,多谢楚将军惦念。”

顿了顿,他又补上一句:“也希望将军能好好照顾我姐姐。”

楚晔见他目光如炬,似乎看出了什么,微微一怔才回道:“嗯,那是必然。”

“你小子,又在胡说什么呢,”谭鹤清朝谭霁扬了扬头,“你何时见过你家姐夫待我不好了。”

“也是。”谭霁笑嘻嘻说道,“二位当然是百年好合了。”

见气氛融洽,楚晔有些晃神,好像方才谭霁那一眼只是他的错觉而已。

“喂喂,就他俩要离京,我们就不配被送行了是吧!”那边的顾怀言从马车上冒出头,笑骂道,“行了诸位,送到这也差不多了吧,该走了。”

见那边在催,谭鹤洵与谭霁只得匆匆辞过众人,正式离开。

望着马车远去,谭鹤清靠在楚晔怀里,轻轻牵住他的手道:“小阿霁可真可爱,是吧。”

“嗯,”楚晔回握住她,应了一声。

“这回入宫见陛下,他老人家脸色不大好,这是年岁渐长,力不从心,谭家势头太盛,必然成了陛下的眼中钉。”谭鹤清的声音柔了下来,脸挨着他的肩说了一句:“过了今年年节,北方安定了,我就向陛下彻底请辞,不去塞北了,为将臣不该权威过重,即是给陛下表态,也顺带退下来,回头我也不往外跑了,就跟你一道待在南边。”

楚晔轻笑道:“你想就好。”

“阿晔哥哥,”谭鹤清忽然喊起了小时候的称呼,“等到了时候,我给你生个孩子如何。”

“我也不想那孩子多聪颖,有阿霁这般可爱就够了。”

楚晔愣了愣,抬手抱她入怀,目光却微微一黯。

“嗯。”

————

“一直向北走,过不了几个时辰,出了安南郡,就到东洲的地界了。”

“直接接壤安南的就是渚良,汴溪在西北方,东北边是泯安,再往上,就是洛川跟沌江。”

“大家伙都知道,东洲五郡环水而生,渚良和汴溪算得最养人,若不是流民的缘故,日子真的还算过得去,前几年蝗灾消停过一段时日,那会比南都还昌盛呢。”

“你们别看到处都说东洲过得苦过得惨,其实我们也有别处比不上的地方,就好比说汴溪吧,鱼虾水产是整个东洲最好的,每年宫里的进贡都专门点汴溪的来,泯安地势好,瓜果作物有时能熟三季,一郡收成抵得过两郡”

路上,顾怀言一直在给两人讲述东洲的事,谭霁听得入神,感叹道:“这般好的条件,真是可惜了。”

如若不是前朝遗祸至今没能解决,东洲也不至于沦至现在的地步。

“还成吧,只要能治理好,往后那自然是鱼米之乡。”顾怀言笑笑说,“当初那西韩老儿就是觉着东洲祸疫难除,亏得先帝眼光长远,不然东洲可就要落到别人手上了。”

说着,他轻叹一句:“幸好,今上有仁慈之心,太子殿下又志向高远,繁荣盛世指日可待。”

“嘴上说得挺好,也拿点实际功效出来可成。”祝衡在一旁闭目养神,直言怼道,“你大伯家倒是尽心尽力放粮赈灾了,可你家呢?”

顾怀言被他这话刺到了,脸色凉了点:“说得好像祝家就有多干净一样。”

“我们家我自然知道,用不着你说。”祝衡睁开眼,没什么精神气,“回去记得盯着点,别叫你那糊涂大哥又被人带进坑了。”

两人都不说话,谭霁只能隐隐猜到一点,见气氛冷下来,谭鹤清重提了个话题带过:“疫病一事重大,我们暂时不能同二位去汴溪,那边还得麻烦你们多看待。”

顾怀言又换上笑脸,勉强应了一声,祝衡倒是依旧没什么脾气地点了点头。

谭鹤洵拿起一卷册子,抬头看他们:“东洲的事我也不甚了解,怀诚兄能否提点一二?”

“啊?汴溪的话我还能说一点,渚良我就不清楚了。”顾怀言思量一下,微微摇头,“要不你问问明琰,他跟渚良来往得多,应该知道一些。”

“关奉舟不是把渚良的官吏名册给了你吗,”闻言,祝衡看过来,“我瞧瞧。”

谭鹤洵将手中册子递了过去。

祝衡对着那册子翻上两面,轻轻在几个名字下印了印:“这几人我还算清楚,子洵兄记一下。”

谭鹤洵凑过去,对着册子听他说。

“渚良的郡守方崇廉,是个两边倒的墙头草,这人有点能力,但没什么大见界,可施威利用,不能轻信。”

“此人,郑安,是他的副手,比方崇廉要容易拿捏,就是心眼有点小,最好还是别跟他起什么过节,毕竟小人难防。”

“还有这几人,都是一帮同流合污之徒,大多没什么差别,欺软怕硬,只要态度摆得够硬,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你们。”

末了,祝衡在另一人名字下点了两下,未多言,只说了一句:“此人可用。”

谭鹤洵眉头微微一皱,抬头时目中略有惊讶:“这人是?”

祝衡没开口,伸出食指摆在唇前,点了下头。

谭霁看不见他们指的是哪个名字,说的话也不甚明晰,整个人好奇得抓心挠肝。

他终于忍不住问道:“二哥,祝公子,你们说的是谁啊?”

眼看着谭鹤洵手中册子侧了过来,还来不及看清,谭鹤洵就将它合上了。

“没什么。”谭鹤洵略去不提。

谭霁:“”

他细想了一下,那人也许与疫病无关,否则谭鹤洵也不至于瞒着他,索性也不多在意,随他去了。

奔波半日,日头渐晚,一行人终于到了渚良,越往里去,越能见到街头流民四散的惨淡景象。

同顾怀言他们道别后,谭鹤洵等人下了马车,他捎带上的一名官吏和谭霁一道站在街头看向流民,都心有不忍。

那官吏也是刑部的人,是谭鹤洵惯用的人手之一,名叫许驰,这人是个跟谭霁一般良善的性子。他见不得那场面,摸了摸手上拎着的包袱,发现没带干粮,叹了口气转向谭霁道:“小谭程兄,你带了食物吗?”

谭霁没有官职,为了方便行事,此行谭鹤洵让他借了副手程筠的名字,许驰方才差些喊错。

谭霁还不太适应这名字,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在叫他,忙跟着翻了翻包袱,还没找出什么,就被谭鹤洵拦下了。

谭霁茫然抬头,谭鹤洵开口道:“你能帮到一人,帮不到所有人。”

谭霁默了一会,点了点头。

三人在城门口等了一会,府衙便派了人来迎接,打头的官吏一头热汗,捧着笑脸走上前道:“还请几位大人谅解,让您们等了这么久,这不是近来疫病的事忙上头才耽误了这么会那,咱先去落脚,再做安排如何?”

谭鹤洵摆了摆手:“住处不急,先见见你们郡守大人吧。”

“哎哟,这可真不巧,郡守这几日都在泯安,现下接了消息正往回赶呢。”那官吏笑得有些油腻,许驰微微皱眉,瞥开了眼。

谭霁听得他小声嘀咕道:“诏令早就发下来了,这明摆着是故意给我们侍郎下脸子。”

谭鹤洵倒是神色未变,只淡淡问了一句:“渚良疫病未决,方大人去泯安作甚?”

那官吏尴尬笑了笑:“咱们郡日子不容易,这不是赈灾钱粮不够,郡守大人亲去泯安借粮了嘛。”

“赈灾款户部都是照着东洲递上来的条子下批的,缺了问朝廷要,何必劳烦跑去泯安?”谭鹤洵就像听不进他的话一样,继续问道,“再如何,南都总比泯安要离得近吧。”

官吏脸上一抽,还想着怎么回话,谭鹤洵就替他补了起来:“不过泯安相对而言确实富庶,郡守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走吧,先落脚。”

官吏被一番折腾,知道了谭鹤洵不是个好糊弄的,便略略收敛了作态,带着三人离开。

许驰牵了牵谭霁的袖子,做口型道:“我们侍郎就是厉害。”

谭霁被他逗笑了,转去看走在前面的谭鹤洵。

他确实是听进了谭知说的话的。

东洲贪官污吏的问题难解决,那就先不管,把疫病一事处理好再说。

官吏将一干人安置在官驿,虽然这人态度有异,衣食住行的安排上却不算马虎,谭鹤洵大略看了看,尚能接受,也省了他折腾一番,便点头放人了。

那官吏像是松了口气,脸上笑意更真三分,转身时,谭鹤洵忽又喊住了他:“还没问过阁下姓名呢。”

“啊哈哈,下官姓郑,单字一个安,在郡守手下做事。”郑安堆笑道,“大人还有何事要问吗?”

“无事了,就是认识认识。”谭鹤洵抬手礼道,“今日也不早了,郑大人,明日再见。”

郑安忙回礼道:“明日见,明日见,诸位大人好好休息,我就不打扰了。”

郑安离开,许驰窜上来问道:“他就是郑安?”

谭鹤洵没直言:“既然这么说了,就姑且信一信。”

这话许驰听得不明白,他困惑道:“什么叫姑且一信啊?”

“就是他这么说了,你就这么听一下,许兄就当他是郑安好了。”谭霁走过来解释,“不是说郡守去了泯安吗,他怎么会把最得力的手下丢在渚良。”

许驰稍稍听懂了一点:“意思是这个郑安是假的?不对啊,郡守什么时候去了泯安?不是不是为了给侍郎大人添堵吗?”

谭霁转向谭鹤洵问:“这位小兄弟真的是二哥惯用的人手?”

怎么瞧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谭鹤洵简言解释:“听话,手脚利索就够了,别的事程筠能听懂。”

谭霁明白了,转同许驰解释起来:“许兄也知道东洲的境况,能做到渚良郡守的,脑子没那么糊涂,不会拿怠慢朝廷委官来耍面子,相反,他们更会好吃好喝供着围着,让人抓不着辫子,又沾不上实情,既叫人无处使力,也不会碍及他们的利益,等回头到了时日人回都了,他们继续当土皇帝。”

许驰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说法,顿时眼都直了。

“前前后后派了多少批官员来了,愣是没一个能从他们手中讨到巧,地方官早把这一套用熟了。”谭霁继续说道,“现在没见着郡守,说明人是真的不在郡内。”

谭霁朝谭鹤洵道:“这是我们的机会。”

谭鹤洵点点头,他原先还准备好了专门应对这些府官的法子,既然郡守不在,倒省得他们多费力了。

见谭霁笑得意味深长,谭鹤洵眉头微挑,问道:“又想出了什么法子?”

“没什么法子,就是有点小主意而已,”谭霁笑了笑,偏过来的视线中带着一丝狡黠,“想来明晚之前郡守他们是赶不回来了,二哥,分头行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