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光风霁月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自己认真算出来的猜测被推翻,论谁都是不甘心的。

谭霁抿了抿唇,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那二哥又如何能证明我想的不对呢?”

谭鹤洵不紧不慢道:“晋宁十二年,东池王府内乱被载进了内史,只要沾了点关系的都被拉进诏狱严刑拷打,东池王妃毙亡是大理寺审出的结果,先帝就是被这事气伤了身,不可能有丝毫错漏,如果王妃留下了子嗣,必然早就接回宫教养了,怎么可能允他流落在外。”

“二哥,你比我清楚,卷宗那都是人为记录下来的,”谭霁驳道,“况且东池王府内乱一案,至今都还悬而未决吧?”

谭鹤洵摇摇头:“但你这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想,相比卷宗更没有可信度。”

谭霁抿唇不语。

“行了,去歇息吧,”谭鹤洵起身拍了拍他的肩,“明日就该真正应对府衙了。”

隔日清早,谭霁刚醒过来,郡守方崇廉就领人来了官驿。

正当时,谭鹤洵坐在桌边喝着粥,一边同许驰谈着话:“这粥是官驿准备的?”

许驰应道:“是啊,侍郎你昨个一整天都不在,不知道这些,三餐官驿都会先备好送过来。”

谭鹤洵晃了晃剩了半碗的粥:“这米给的挺足。”

“嗯,味道也鲜,我尝来像是就着鱼肉熬的”说到这,许驰隐隐反应过来有些不对劲,“不对啊,渚良流民成灾,怎么官府还有余粮享受?”

这话刚好落到刚进来的方崇廉耳中,他表情微微一僵,站在原地顿步不前。

谭鹤洵随意抬头一瞟,见了来人,他淡淡递过了话:“郡守大人来了。”

许驰倒是没觉察到气氛有略微不对,直愣愣转过身,见面前离他最近的那人身影高大,气势压人,顿时肃然起敬,站起身抬手行礼道:“见过郡守大人。”

此话一出,一旁的人都静了。

许驰还纳闷自己说错了什么,谭鹤洵出声提醒:“他身后的那位才是郡守。”

许驰愣了愣,不好意思道:“抱歉抱歉,在下眼拙。”

肖断骐也只是凑巧开路走到了前头,他瞥了许驰一眼,随即绕到一边,方崇廉走过来,尴尬笑笑:“无事,诸位大人可都准备好出门了?”

“烦请郡守稍等片刻,”谭鹤洵看了看谭霁的房门,“还有一人。”

不多时,谭霁就打着哈欠走了出来,眨眼间,忽觉有什么塞进了自己手中,他望了望手里捧着的饼子,抬头看向谭鹤洵的眼神带着一点呆滞气。

估计是还没醒盹,谭鹤洵也不多言,只拍了下他的背,将人推了过去。

谭霁比许驰要灵巧一些,见着面前三人,肖断骐和另两个没见过的,当即找出了瞧着有点端着的方崇廉:“见过郡守大人。”

方崇廉笑着应声,人也都来了,谭鹤洵便道:“走吧。”

方崇廉笑说:“诶,谭侍郎请。”

一行人朝外走,方崇廉和谭鹤洵在最前头,郑安跟在一旁,接着的是谭霁和许驰,肖断骐坠在最后头。

许驰悄声问谭霁:“侍郎说程兄平时习惯挺好,今日怎么也起的晚了?果然还是在东洲不适应才没睡好吧。”

谭霁默了一会,随即应下:“嗯”

睡是确实没睡好,不过倒不是因为什么来了生地水土不服。

谭霁昨晚洗漱后躺到床上,把那些个条条框框梳理好之后,就无意识地想起了某些人和晚上才发生的事,越想越发散,他的脑中不断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画面,赶也赶不走,忘也忘不掉,这直接导致了他一直清醒到将近五更。

昨晚没睡几个时辰,这会了谭霁还时不时想打个哈欠。

他抬手掩了下口鼻,遮住自己的动作,许驰好巧不巧在这时拍了下他的肩,差些给人拍呛着了。

许驰是个憨的,没注意到这些,直接凑过来低声说下去:“诶,程兄,后边这人你认识吗?”

“什么?”谭霁没听懂,“许兄为何这么问?”

“他一直在盯着你。”许驰吸了吸鼻子,一边想一边说,“眼神冷冰冰的,看得瘆人。”

“你见过狼盯兔子的眼神吗?我就觉得差不多,什么时候心情好了就扑上来咬一口。”

谭霁本来还没什么感觉,但经许驰这么一描绘,他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回头一看,果然如他所说,肖断骐一直在看着自己,目光没移开过。

哪怕跟谭霁对视了一眼,他也没有一点心虚的表现。

不过比起许驰说的盯,谭霁更觉得那漫不经心的目光包含了一点打量的意味。

谭霁闷了闷,没想明白。

他有什么好看的?

一行人沿街来到了渡安堂,到这会,方崇廉笑着喊过肖断骐,一边同谭鹤洵说着:“这是肖家开的药堂铺子,侍郎您不知道,我这手下就是肖家人,不如,叫他带瞧瞧?”

谭鹤洵没说话,便是应允了,肖断骐却直接开口:“不。”

方崇廉面上一时有些挂不住。

他有心想给肖断骐上来的机会,以此讨好孤阳王,奈何这人不愿意配合。

估计是觉得这么僵着也无味,肖断骐多解释了一句:“渡安堂虽是肖家开的,但我在府衙做事,里头的情况不了解。”

谭鹤洵也没觉得有什么,抬手道:“进去吧。”

方崇廉暗暗望了肖断骐一眼,跟着踱步进去。

因府衙提前支会过,肖家人早先便守在了堂内,见得来人,肖庭瑞迎上前礼道:“见过各位大人。”

这两年肖家老爷已经不大管药堂的事了,而因肖庭瑞年岁渐长,肖夫人也在慢慢将渡安堂交接给他,故尚不至十八,肖庭瑞已然能撑起整个渡安堂。

方崇廉瞧了眼,他还没同这位肖二公子打过交道,便开口问了声:“夫人不在?”

当时接到府衙话的是肖夫人,方崇廉理所当然以为她会在这候着。

“今日赶上了日子,家母去庙里为百姓祈福了,还未回来。”肖庭瑞开口解释。

方崇廉心里知晓,肖夫人估计是看不过府衙的举动,偏生这事又被肖断骐应下,不便推脱,才寻了个借口躲开,眼不见为净。

可肖庭瑞此番说法合理妥当,又不会影响什么,方崇廉也只能随他去了。

于是他点点头道:“麻烦肖二公子带我们去瞧瞧那些疫民。”

肖庭瑞一眼扫过几人,像是没看见肖断骐一样收回了目光,温和说着:“几位随我过来。”

他领着众人朝堂中后院走去,谭鹤洵向他询问起疫民的情况:“发疫几时了?”

肖庭瑞回道:“三月底开始发的,直到四月才大范围的传染,不过,也仅限于流民之间。”

“朝廷收得渚良的传报,说是从未有过此类疫病,”谭鹤洵又问,“虽然府衙有陈述过,但公子方便重新阐释一遍吗?”

“轻者高热不止,意识不清,间歇上吐下泻,”肖庭瑞缓缓叙述着,他看了眼站在后头欲言又止的方崇廉,继续道,“重者腹脏溃烂,难以进食。”

谭鹤洵有意往下接话:“听得是控制住了?”

方崇廉怕肖庭瑞坦率直言,忙插嘴道:“谭侍郎,光问也没用啊,咱这就去看看,您说是吧?”

说着,方崇廉上前挡在了两人之间,示意肖断骐走过来,断开了肖庭瑞接下来的话语。

肖庭瑞只动了动唇,被自家大哥阴冷的目光一盯,他警惕后退,剩下的话音便没能出口。

这时,谭霁靠近,冲他笑了笑,肖庭瑞望了他一眼,微微点了下头,继续朝前走去。

渡安堂没那么复杂的布置,穿过一条不长的回廊,就能直达后院的小屋。

掀开门帘,里面的店伙正静悄悄地忙活着,见了人来也不作声,同肖庭瑞微微颔首便继续手头的事。

肖庭瑞压低声音解释道:“这些疫民大多是病情较轻的,一整天里没几个时辰清醒,但只要醒过来都还能说点话,就是受不了刺激,烦劳各位大人举动都放缓着点。”

几人闻言皆放轻了步子,谭鹤洵示意许驰上前,方崇廉想拦,又不敢出声,只得眼睁睁看着他一一观察起躺着的疫民。

谭霁借着没人看见,在谭鹤洵手心写了两个字,谭鹤洵却微微摇了摇头。

谭霁思索了一下,复又要伸手,忽觉有人看了过来,他忙把手指缩了回去,钻进了衣袖,抬头一瞧,又对上了肖断骐相似的目光。

谭霁试着回了个笑容,肖断骐没什么反应,又转去看那些疫民。

肖庭瑞没阻止许驰的动作,却多少有些担心他会惊动病患,便跟在后头看着,不过许驰手脚的确利索,一个个看过去,顶多掀开被子观察躯体,没碰着那些疫民一下,很快就看完了两排回来。

谭鹤洵也没问他什么,直向方崇廉说:“走吧,再去别家药堂瞧瞧。”

“啊?”这发展不在方崇廉的预料内,他试探着说道,“侍郎不再看看吗?”

“看过了。”谭鹤洵言简意赅道。

叫属官简单看了一遍,就算是自己看过了?

方崇廉突然有些动摇,他开始怀疑谭鹤洵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清正廉直了。

不过他不问也好,省得他们还要多费力配合,等到方崇廉笑着想过来揽谭鹤洵时,谭霁忽然开口道:“几位先行一步吧,我还有点事,就不随行了。”

郑安留了个心眼,忙问道:“这位大人不如说说是何事,府衙也能帮上一二。”

谭霁摆摆手笑道:“私事而已,就不劳烦诸位了。”

谭鹤洵转问道:“是昨日约了肖公子吧。”

谭霁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两人都这么说了,郑安也不好刨根问底,只得悻悻辞别离开。

他们离开,谭霁转同肖庭瑞笑道:“肖二公子,可方便聊聊?”

肖庭瑞回道:“若是详问渡安堂,程公子可晚些再来,家母得待到午时才归。”

“公子应当明白我所言何事。”谭霁轻轻笑了笑,正当肖庭瑞以为他要提起疫民时,他却转言道,“昨日不是约过公子,要聊聊医理吗?”

肖庭瑞顿了一下,反应过来身边应是有人盯着,缓缓回了声“好”。

两人索性就此次疫病聊起,对于疫民的症状逐个说过自己的想法,再谈说到了药汤煎制用量上去了。

这一聊就是一个时辰,好歹歇下了,肖庭瑞斟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推了过来,谭霁接过,道了声谢,笑言道:“肖兄有这般才华,若是能来南都,肖家便算得能真正光复了。”

“程兄说得在理,只惜肖某人没这个机会。”肖庭瑞对于他的话置之一笑,“肖某也没什么大的诉求,能安安心心救助百姓,做好渡安堂的本分便可。”

“话是这么说,但想来肖兄还是有点心思的吧?”谭霁劝道,“不光说是为肖家,难道肖兄自己不想进一步修习医术?”

肖庭瑞笑而不语。

见他不愿回答,谭霁便换了个说法:“等疫病一事解决了,程某可否有幸邀肖兄前去南都?”

“但愿吧。”肖庭瑞点到为止。

聊了这么久,谭霁见着时辰也该走了,落下一句午后再来,便辞别离开。

他独自沿着道往官驿走,想事想得有些失神,忽然一阵猛力传来,谭霁感觉到被人狠狠推了一把,差些就要摔倒。

这么踉跄了几步,他好容易才稳住了身形,撞倒他的那人却连句道歉都没留下,快步跑开。

谭霁叹了口气,自认倒霉地理了理衣摆,这么一摸,才发觉荷包没了。

谭霁:“”

怪不得跑那么快,原来是个贼。

之前还是段延风笑提起,他才记着随身带点碎银,不成想这才出几次门,就碰上了贼人。

但他其实也能理解,东洲现在惨淡成这副模样,大家伙吃不饱穿不暖的,难免会有人活不下去会起些别的心思。

谭霁微微抬头,觉得就这么算了,反正也没带多少钱。

估计段延风看见了,又要笑小谭公子“心善”了吧。

这么想着,他突觉不对。

完了,段延风送的护身符还在荷包里呢!

谭霁焦急地对着快消失的影子追了上去,亏得他走的是直板板的官道,否则在那些小巷子里头,人早就转没影了,现在至少还有个方向。

谭霁几乎是使上了吃奶的劲在追,可跑了没一会还是疲了,他自幼身娇体弱,本来就跑不快,眼看着那贼转弯进了巷子,谭霁急得差点就要哭出来。

可段延风送的那块玉还在贼人手里,他答应了要好好保管,就是见不着人也得追,谭霁急匆匆赶过去,到了地方跟着转弯,结果刚喘了口气,一抬头就跟贼人大眼瞪小眼看了个实在。

贼:“”

谭霁:“?”

他居然没跑!

更离奇的是,下一秒那贼就把荷包还了回来。

谭霁愣愣接过,慢慢清点着荷包中的东西,发觉没少什么,才把提着的心放回肚子里。

他看向那蒙着半张脸的贼,眼中有些复杂,他带着警惕心问道:“为什么要抢人东西?这儿离府衙可不远,我只要喊出声,随时都有官兵来捉你。”

“因为是我叫他做的。”贼人没回话,他的身后却传来了笑声,那声音熟得谭霁差些激动起来。

转身看去,萧辞缓缓走进了巷子,笑言道:“又见面了啊,小子佩。”

虽然那天看见叶榆就有所料了,但乍一看到萧辞,谭霁还是略有惊讶,他愣了下,才低声回了一句:“先生。”

萧辞上下打量着他,笑道:“半月不见,怎么觉着你变了不少。”

谭霁问:“先生觉得哪变了?”

“瞧着性子是沉下来了点。”萧辞评道,“看来回都后听得了不少言语吧。”

萧辞的语气总是这么淡淡的,不是谭鹤洵那样性格冷淡使然,而是好像万物都在他掌控之内的淡然。

这话入耳有点感慨意味,谭霁微微点头道:“算是都把我当成正常人了。”

这话说出口颇有些心酸,在谭霁这个年纪的南都公子,要么是在发奋读书考取功名,要么于街巷之间肆意潇洒,而他却不得不因为天生病弱养在深院之中。

听起来就像那些大家闺秀似的,甚至还不如她们出门的次数多。

萧辞甚至想起,刚见面的时候,谭霁还会好奇问问府门之外是些什么,他听着自己说大川名山,说风光胜景,那时候懵懂稚子的眼中满含的的都是憧憬期待。

可那场大病之后,他再也没提起过府门之外的景色了。

萧辞一度以为谭霁失了念想,但常见他对着院墙发愣,就知道这孩子只是怕母亲心痛,闷声不说而已。

萧辞回过神,见谭霁一脸笑意,就明白他对现在的状态再满意不过。

这么一句“正常人”,怕是他前面十多年都没敢奢望过的。

“先生是有事找我吧。”谭霁又看了眼萧辞身后站着的“贼”,他知道萧辞有一批可供差遣的人手,虽不知他是如何集聚起这些人的,但那些明明确确都是高手。

谭霁继续道:“若是先生想见我,可以叫人来传话,但这般引我就不必了,只是个荷包而已,万一我就没追过来呢。”

“可你这不就是来了吗。”萧辞笑了笑,瞄了眼那只荷包,像是毫无关联地说了句,“那玉是晋宁十年掘出的凝脂玉,总共也没多大一块,运进宫内后,晋宁帝将其剥分给了几个得他看中的子侄,那几人当初被视为储君人选,其余皇子暗中都盯着这几人。”

“而建元帝后来得到的那块,是嫡长兄给他的,没想到会被他制成玉佩。”萧辞看着谭霁越来越惊讶的神情,继续说着,“按得那大小来看,这样的玉佩,应能制两块。”

谭霁捉住了萧辞前面那一段话:“晋宁年间的皇侄可只有东池王一人。”

萧辞轻轻挑了下眉,对着他笑。

谭霁还想说些什么,身后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萧辞便抓紧时间说上最后一句:“明日辰时,渡安堂对面的茶楼见。”

语闭,带着那“贼人”迅速离开。

谭霁站在原地,看着两人渐渐没了影,身后终于有人喊道:“程大人没事吧!”

谭霁缓了口气,转身看着赶来的两人,当真觉得萧辞帮了自己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