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光风霁月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听见自家哥哥的声音,肖婷月吓得整个人一激灵,她慌忙转过身,就瞧见肖庭瑞阴着脸盯着自己。

她心虚地低下了头,找借口道:“那不是阿娘今日来不了,我才替她来的嘛。”

“阿娘来不了也有我在,轮不到你来抛头露脸。”肖庭瑞的语气有些冲,“真是越大越听不进话了。”

肖婷月本来就生得像母亲,略微打扮一下,只要不是细瞧,几乎发现不了两人的差别,何况肖婷月这个鬼灵精特别擅长模仿他人的举止形态,若非店伙说了那么一句,肖庭瑞可能真的发现不了。

他越想越气,而肖婷月则被兄长训得有些委屈,眼泪吧嗒吧嗒就往下落。

两句话的功夫,谭霁也算是听明白了,这位肖夫人是肖家小姐假扮的,而肖庭瑞似乎不太想她往外跑。

见人哭了,谭霁跟肖庭瑞一时都有些无措,这么僵了一会,谭霁试着调和道:“肖小姐也是有心,念着这些流民,肖兄也就谅解一回吧。”

肖庭瑞心下无奈,看着一无所知的谭霁缓缓叹了口气。

这小崽子他还不知道,哪里是顾着流民,分明就是出来看人家程公子的。

但眼见肖婷月越哭越凶,鼻头一抽一抽的,脸上施的粉都要被她用手帕蹭塌了,肖庭瑞只得接过了谭霁递来的台阶:“是哥哥错了,你别哭了好吗。”

他低下身捏住肖婷月的手,脸上虽还是那副严肃的模样,声音却缓了下来:“这漂亮脸蛋都要揉红了,哭得脸不疼吗?”

肖婷月自小就被人喊做小美人,也因此格外爱惜自己的脸,一听这话,也就抽抽搭搭停了下来。

肖庭瑞摸了摸她的头哄道:“原先说好了对不对,月儿明明答应了会听话的,嗯?”

肖婷月轻轻咬唇,偷眼瞧了一下谭霁,垂眸点了点头。

昨日也不过是一眼惊鸿,现在知道人家公子家有妻室恩爱和睦,自己也就没什么好惦记的了。

这么想开了,肖婷月又抬起头看向哥哥:“可是,可是施粥济民本来就是我提出来的呀,哥哥,我在府里待着也是无趣,能不能允我过来啊”

话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只剩了个薄薄的气音,肖庭瑞从她的眸中看出了一点清明,知道自家聪明妹妹是想通了,微叹一口气,妥协道:“好吧。”

闻言,肖婷月立刻笑逐颜开,分明红红的眼眶还挂着泪珠,嘴角却勾了起来:“谢谢哥哥!”

肖庭瑞笑着抚了抚她的头,一旁的谭霁看着两人交谈,有些晃神。

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过不听话而被训斥的经历,偶尔的那么一两回,也是被谭鹤洵谭鹤清等人捉着讲道理,而相应的,他也没有这种被长辈和兄姐捧着哄的机会。

更何况,十岁之后,他就不大哭了。

见别人家兄妹亲近的样子,他心下难免生出一点艳羡。

“程公子,程公子?”

谭霁听得喊声,回过神来,就对上了肖庭瑞微蹙的眉:“你没事吧?,方才喊了几声都没什么反应。”

“没事,走神了。”谭霁轻轻一笑:“怎么了?”

见他无事,肖庭瑞也就放下了心,转而道:“程公子随我出去,叫家妹留着看炉子吧。”

谭霁望了肖婷月一眼:“这方便吗?”

“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肖庭瑞也偏头看了看她,“怎么说也要有点惩戒。”

肖婷月轻轻皱了下鼻头,但对哥哥说的这话也没反驳。

别人家事谭霁不好多管,便随同肖庭瑞朝外走去。

两人到了案台前,面前已经排起了另一条长队,一眼扫过去,这队领药的人大多面黄肌瘦、目空无神,还有一些大概是陪着来的。

谭霁捏住一只药碗,转头问道:“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药量?”

其实不分病情轻重就定药量是大忌,肖庭瑞无奈点了下头,解释道:“没办法的事,找不到病源,只能先拿些退热消寒的药吊着。”

谭霁也觉着心里微有刺痛,无力感涌上心头,他们想要救面前百姓于水火,却连一点真正有效的事都不能做到。

那天发完药汤之后,谭霁就离开了,待得日渐偏西,他又来帮了次忙,一整天下来,听着肖庭瑞的讲解,他已经能分辨出疫民与其他百姓了。晚间回到府衙,等谭鹤洵他们也匆匆赶回来,三人关上门围着桌谈起今日的种种。

“我先说吧,”谭霁抢着开口道,“其实昨日拜访肖二公子时我就问了些事出来,只是被别的耽误没来得及说。”

谭鹤洵押了一口茶,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谭霁清了清嗓子:“据肖二公子所言,这疫病是三月底开始发的,而被发现是在四月初,若是把这时间退回去看”

四月初,南都还是一片宁静,塞北则刚刚熄了战火,东洲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被迫游荡在各地,正值季节交变之时,流民们大批大批的病倒,相对而言,被传染的还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自己发的病,而流民遍布的渚良、汴溪二郡顿时成了发难地。

病的人太多,府衙终于坐不住了,捏着鼻子将这群流民送进了各大药堂医馆。

而包括渡安堂在内的郡内众多药堂初时都以为流民是染了风寒湿热,但护养了一段时日之后,这些病患怎么也不见好,甚至还有人的病情在不断加重。

肖庭瑞算是最早发觉疫病的人,因为症状差异,当初刚见流民时他就对“风寒”抱有怀疑,而到了四月初,果然被他发现了问题。

那些被误认为在好转的流民,醒来之后一个个认不得人说不清话,准备的汤药和饭食几乎是喂多少吐多少,肖庭瑞将这事报给府衙,随后才得知,原来其他医馆也多少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这么一来,府衙也反应过来不对劲了,忙将此事上报南都,那段时日,府衙对这些流民极为重视,肖庭瑞当时还想过,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控制住。

可没想到的是,府衙那群见钱眼开的贪官污吏竟连赈灾款都敢昧了去。

郡守见情形不好控制,东洲各郡的府衙又是互相牵制,明面上他的名号听着挺大,而实际谁也动不了谁,为了节省开支,他便借着这疫病传染性不强,将那些失了神智的扔回流民堆里自生自灭了。

以此来看,留下的人都被悉心照料,被放弃的则死了不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实是“控制住了”病情。

谭鹤洵听完,轻嘲道:“我就说不过半月,怎么就调控住了。”

许驰更是气得牙抖,他不及谭家兄弟俩想得多,只知道府衙是怎么折腾这些疫民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就这么狠得下心?”

谭霁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宽慰道:“安心,我们既然来了,就肯定会将疫病诊治好。”

这是那天他对众多流民承诺的话,许驰望着他,微垂着眼应了一声。

谭霁又想起一事,忙补充道:“还有件事,府衙给每个混在流民堆里的疫民都发了条布巾,我仔细瞧了瞧,基本都是捆在臂上的,那布巾上头烙了府衙的官印,疫民靠这做辨识每日去领救济药,不敢随意摘下来,日后你们看见了也好辨认。”

听到这,谭鹤洵默了片刻,开口说:“府衙的账得查。”

谭霁没料到他会提起了这事,愣了愣,心里突觉不好:“想也知道,账簿肯定被府衙做了假,想拿到真账簿太难了。”

如果往更坏的地步想,说不定已经没有什么真账簿了

谭鹤洵抬起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谭霁一怔,慢慢明白过来,谭鹤洵是想一边松动渚良府衙,一边治理疫病,他轻轻蹙眉道:“那剩下四郡怎么办?”

毕竟东洲各郡之间的牵连那么深,动了渚良,其他四郡免不了受影响。

“我正要说这个,”谭鹤洵沉吟道,“渚良相对还算平稳一些,我打算过几日去趟汴溪。”

谭霁发觉他说的是“我”而不是“我们”,当即瞪大了眼:“二哥一个人去?”

许驰听他一说,也跟着要急。

谭鹤洵点头,截断两人要说的话:“先别急着劝我,此行非去不可,但我需要有人在渚良盯着,阿霁,你知道,只能是你留下。”

谭霁否道:“你一人我不放心,把许兄上吧。”

许驰忙点头:“侍郎,我也能做事的,带我一起吧!”

见他俩目光坚定,谭鹤洵皱起了眉,一看就知道他俩不同意,但在这事上推来推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争下去也无益,他直言道:“我在汴溪好歹有顾、祝两家可依仗,若带走许驰,你独自一人待在渚良,能信任谁呢?”

谭霁刚想回否,话音却卡在了喉头不上不下。

确实,他能信任谁呢,就连肖庭瑞,两人也不过是君子之交,互相都还划了点距离。

这么一说,许驰也纠结了起来,跟着谭鹤洵走,谭霁就要一个人被扔在渚良了。

“容后再说吧,至少这两日我不会启程。”谭鹤洵拍板道。

谭霁也觉得这话聊下去不得始终,便调转话题道:“二哥白日不是想到了可能的病源吗?去查了河道没?”

谭鹤洵先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没寻到适当的理由,明日再说吧。”

毕竟府衙的人这么盯着,想要背着他们行事确实困难。

————

隔日清早,谭霁应邀前去了萧辞所说的茶楼,点上一壶清茶,等了没多久,桌对面便坐了个人,谭霁抬头看去,轻声喊道:“先生。”

萧辞同他点了点头:“愁眉苦脸的,被什么事缠住了?”

谭霁轻叹一口气,回道:“还能有什么事,头一次任责就背了这么重的担子,愁一愁也正常吧。”

闻言,萧辞轻笑:“小谭公子哪是会被正事愁住的人,遇到阻碍了只会愈挫愈勇。”

谭霁置之一笑,却也不愿多言,他有意把话题带过去:“先生约我来所为何事?”

“你自己心里不是挺清楚的,”萧辞回答,“来给你布置功课了。”

“那这趟先生来得有些晚了。”谭霁接言,“现下我已经挖出了不少东西。”

萧辞倒不觉得晚,他缓缓说着:“前面这些算不得什么,换谁来都能查得清,但以你的能力不该止步于此。”

谭霁听出了一点其他意味:“先生是说,除了疫病一事,还有别的要我去查?”

萧辞不直言,语气淡然:“你们不是要挖东洲的毒瘤吗?顺带的,有些见不得光的旧事也该翻出来看看了。”

他点到为止,谭霁却听明白了。

东池王府旧案。

可这与东洲唯一的联系,谭霁能想到的只有那个无法确认身份的肖断骐。

悬而未决不是因为无人可破,而是丑闻难言。

谭霁先领下了萧辞交付的功课,随即与其交谈起疫病的情况,大部分时间都是谭霁在说,萧辞间或插上一两句话,半晌,两人才停下了话语。

谭霁方觉有些口干,端起茶碗润了润喉,随后又道:“先生有什么见解吗?”

“如果指的是疫病,按部就班地来,慢慢养着总能好的,”萧辞答过,见谭霁目中神色不太认同,便又补上了一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寻到病源。”

“想来你也觉得这是府衙该做的事,但以医者的眼光去析解,说不定也能找到办法。”萧辞这么说着,谭霁听了,心里又蹿出了想法。

“多谢先生指点。”他笑着回道,“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了。”

待得谭霁起身将要告辞时,萧辞忽又出了声:“昨日那枚玉佩,可方便再叫先生瞧瞧?”

闻言,谭霁动作一顿。

两人辞别过,谭霁便如同往日一般往官驿走去。

今日谭鹤洵直言河道可能有异,方崇廉等人也有心想治理疫病,听了他的话立马捧着人就过去看了,而谭霁寻了个借口留下,方崇廉也不强迫他,只吩咐盯梢的那两人继续看着谭霁。

习惯了之后,谭霁也就不大想管他们了,任其坠在后头,偶尔有些什么事,也方便叫他们搭把手。

此刻谭霁正好在路上停住了脚步,他看着边摊上卖菜的老叟,蹲下身问:“老伯,这会还有鱼卖啊?”

摊位上除了一排看着半蔫不蔫的菜蔬外,还摊了几只已经杀死的鱼。

听了谭霁的话,老叟笑着回答:“哎,本来是只卖菜,这不是挺巧,捉到了鱼嘛。”

谭霁忽然就想起了当初在塞北买的那些胖头鱼,味道确实鲜美,可也确实如段延风所说,养起来了,就舍不得杀了。

也不知道他走以后,督军府里的侍从记不记得喂养那几条死里逃生的胖头鱼,亦或是就着方便给下酒了。

谭霁望着那一排摊着肚皮的死鱼,鼻头一酸。

多半还是被厨子给炖了吧。

谭霁开口问道:“老伯,你这把鱼杀了,可就不新鲜了。”

那老叟呵呵笑着:“没办法啊,从河里捞出来时就差不多要死了,还不如快快杀了,免叫它活受罪。”

谭霁心里一跳:“您这鱼不会是河道里捞上来的吧?”

“是啊,”老叟回道,“昨日在岸边看见一群鱼团在同一处扑腾,一网子下去就能捞一把。”

谭霁脸色微变,朝后招了招手,于成远看见,当即就要走过去,孟良拦着他道:“他叫你过去就过去?我们不是派来盯他的吗?”

于成远愣了愣:“那不过去?”

孟良:“”

好像也不太行。

最后两人还是认命走了过来,刚靠近摊位,就听谭霁说:“这些菜我都要了,老伯,你们也早些收摊回去吧。”

孟良:“”

于成远:“我是不是听错了?”

谭霁转身冲两人一笑:“劳烦二位帮我搬一下了。”

说完,他也没去看两人有些灿烂的表情,又回头对那老叟说道:“不过像这鱼,看着就知道不太正常,最近不是疫病闹得厉害吗,讲不定就是病鱼呢。老伯,您日后也记着点,别贪图这点便宜了。”

老叟听了他这话,脸上有点尴尬,连连应声:“是,是,公子说的对。”

付过钱,后头两人拎着几篓菜蔬,继续跟着谭霁往回走,于成远对着菜篓呆愣半晌,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悄声问向身旁脸色有些臭的孟良:“他闲着买这么些作甚,难不成是想自己下厨?”

孟良瞥了他一眼:“怎么,人家愿意做什么咱管得着?”

“啧,不就问问嘛,”于成远被他的脾气给冲到了,嘟嚷道,“不是郡守叫我们看着他的吗,突然来这么一出,还不够奇怪的?”

“是啊,手痒了想下厨,二位想尝尝我的手艺吗?”

走在前方的谭霁忽然顿步转过来,面上要笑不笑的,看得两人心慌。

他们本来就没隔多远,谭霁的耳力又向来不错,方才两人的对话被他听了个尽全。

孟良捅了于成远一肘子,后者马上干巴巴假笑了两声:“哈哈,不用了不用了,大人您自己享用就好。”

笑话,他敢做,他俩也不敢吃啊。

谭霁倒是因他们这话动了点心思,刚刚也不过一时恻隐才买下了所有菜蔬,现在回过神来,一下子买回来这么多也不好解决,于成远的话倒是给他出了个主意。

不过谭霁自己没下过厨,让他来怕不会毒死人,好在能用上官驿的厨子。虽然于成远和孟良是郡守派来监视的,但这几日两人确实跟着帮了他不少忙,好好犒劳一下也不是不成。

于是谭霁脸上的笑意慢慢显露了出来:“我是说真的。”

听完这话,孟良与于成远僵在原地没敢动弹。

现在去跟郡守申报换人还来得及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