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光风霁月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谭霁惊诧错愕的目光中,肖庭瑞将一切缓缓陈述出来。

“我们肖氏早年是从主家旁支脱离出来的,当时一位先辈喜好制药,但却意外制出了这副毒药,毕竟是药三分毒,没谁说得准做出来的药是绝对无害的,那位先辈也因此觉得愧对先祖和家族,主动要求被族中除名。”

“其实只是无意做出毒药,只要没伤着人,那都不至于做到这种地步,偏偏先辈当时是为了治疗一种盛行隐疾,间接害死了不少人。”

说到这,谭霁愣了愣,试探着问了一句:“肖兄说的那个隐疾,是‘勾暑’吗?”

肖庭瑞没想到谭霁能猜到,微微一愣后点头道:“是,小谭公子怎么想到的?”

谭霁抿了抿唇:“恰巧之前见过。”

肖庭瑞闻言瞪大了眼:“这…怎么可能?这毒物现今不是已经泯灭了吗?”

“一月前塞北发疫时,缉拿的要犯一夜毙亡,后经查证为奸人有意为之,”谭霁言简意赅道,“交代出来的是,那毒是从西域购进的。”

肖庭瑞微微蹙眉,捏了捏手指。

这话透露出来的要素太多了,他一时找不到接下去的话头。

“前朝旧疾。”谭霁一字一句说出来,忽然笑了笑,“也太凑巧了吧?这么多事碰到一起,我总是忍不住觉得有人暗中引导。”

肖庭瑞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依旧安慰着:“一件件来吧,先把你中毒的事解决掉。”

谭霁抬头看他:“肖兄有法子?”

“这毒难治,找不到病根,不是因为不好找,而是它本来就是无根的。”肖庭瑞又将手搭在了谭霁的筋脉上,隔着薄薄一层皮肤都能看清里面的脉络,他用指腹顺着朝上轻轻一滑,一边继续解释着,“你看,你这筋脉都较旁人更为青重,就是因为毒素藏在其中。”

“小谭公子知道此毒为何以‘聚寒’为名吗?”

谭霁斟酌道:“心火散至全身,寒气聚齐消逝。”

“那应该是你自己推测的说法吧。”肖庭瑞静静说着,“确实可以这么理解,但实际上,‘聚’确为聚集,但这个‘寒’字,面上是为了与‘勾暑’相对应,也代指中毒者的血脉。”

“‘聚寒’无根,它的寄居发散是吸□□血所致。”

听了这些,谭霁下意识抓紧了手边的被褥。

他轻声问道:“能治吗?”

“此毒有解。”肖庭瑞缓缓道,“其实只要一直好好养着,补的总比耗的多。”

谭霁又问:“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法子?”

肖庭瑞的意思他明白,却接受不了,说的那句“一直养着”,不单是叫他拿药食吊着命,因为年纪渐长,毒素扩展越快,损耗的精力越多,到后来为了减低损耗,他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

这是谭霁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有,”好在肖庭瑞说出了下一句,“此毒有解药,只惜肖某无能,不知何处可寻。”

谭霁抿了抿唇,但也知道肖庭瑞已经够尽心了,不好多要求人,他轻轻垂首道:“肖兄有心了。”

肖庭瑞叹了口气:“严蔚为你抓药的时候,我还当是谁用这么些补品,那些药确实有用,但也不宜多补,我这同你重写一方药吧。”

谭霁勉强笑笑:“有劳肖兄了。”

不多时,肖庭瑞就将写好的方子递了过来,知道谭霁自己看得懂,他也不多言,只依照叮嘱病患的习惯说道:“原先那方子压得太狠了,不见病的时候是方便你行动自如,但等到犯起病来也会越凶狠。”

反观现在的药方,虽然也是压制,但效力没有那么猛,除了更加体弱要多注意以外,旁的也没多少事。

“我知道你现在有要事处理,所耗心神不少,东洲这担子又重,用哪一副,全看你自己。”肖庭瑞又说道,“我过来的时候就嘱咐严蔚给你煎药了,等你考虑好,就可以服用。”

谭霁没回他的话,眼睛仍盯着肖庭瑞新写的那副方子。

良久,他慢慢放下手,抬头看向肖庭瑞,在其疑惑的目光下轻声开口。

“这是我最开始用的方子。”

————

汴溪。

用段延风拿出来的药丸给祝衡喂下,没过多久人就安静了下来,顾怀言替他擦着因心神疲累出的汗,一边听谭鹤洵缓缓叙述着要事。

“府衙各处的人都规整好了,面上大伙都挺乐意的,现在也省下了你的位置,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谭鹤洵像是嘴上随意说说,语气淡淡的,“快一天了,你总不能整日守着明琰。”

顾怀言的目光仍停留在祝衡的脸上,轻声回道:“子洵兄安排吧,我都行。”

就知道他会这么回答,谭鹤洵不得不提醒:“那我现在安排你跟城防军一道去守城,你去吗?”

顾怀言总算看了过来。

“行了,这天也不早了,你去歇息吧,”谭鹤洵放缓了语调,“看顾病患也不是你这么看的。”

顾怀言默了一会才开口:“郎中说他可能今晚会醒过来。”

谭鹤洵望着他有些落寞的模样,没有说话。

两人这样静静待着,忽然间,床上的人猛地咳嗽起来,他两又立刻转了过去。

顾怀言给祝衡抚了抚胸口,一边紧张问道:“明琰,明琰?你醒了吗?”

回答他的是变了节奏的喘息声。

祝衡慢慢睁开了眼,一偏头,就见着顾怀言一脸担心地坐在自己身边,那副憔悴样子像是累了不少,一点平日里精装饬置的样子都没有。

祝衡有些使不出力,他慢慢抬起手,被顾怀言慌忙握住,祝衡一动不动看着他,开口的嗓音沙哑得几乎没声:“府衙……如何了?”

重复了一遍,顾怀言才听清人说了什么,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末了还是认真答道:“出大事了,你快点好起来,府衙现在缺不得人。”

祝衡微微皱了下眉,像是没听懂,后边的谭鹤洵走过来,缓缓解释道:“死了不少重官,现在人手紧缺,官员一夜毙亡的事还没头绪,你能提供些什么吗?”

“子洵兄!”顾怀言看了他一眼,“明琰才刚醒……”

谭鹤洵看向祝衡,闭上了嘴。

缓过一会,祝衡终于理清了思绪,他搭着顾怀言的手坐起身,靠着床头说道:“怀诚,你让我跟谭侍郎说。”

用的称呼是“侍郎”,就说明他要谈正事。

顾怀言知道祝衡的性子,拦不住,他轻轻叹了口气,问道:“要我回避吗?”

“不用,”祝衡的语调很慢,应该是累着了,但头脑还是清醒的,“先说说祝府出的事,要是漏了什么,你也好帮着补充。”

顾怀言愣了愣,他原先闭口不提,就是以为祝衡会掩过祝家的事,没想到这会他就这么坦诚地说出来了。

倒不是他觉得祝衡会把家国大义放在亲属之后,而是祝观牵扯出来的事实在太多。

祝衡没有从昨晚的事说起,而是□□裸开口一句:“祝观通敌叛国,罪不可赦。”

语闭,谭鹤洵忽然道:“你发现多久了?”

这么一问,愣然的变成了顾怀言:“不是,明琰,你早就知道祝观有问题了?那你还要跟他走?”

乍一说出这话,有些纠纷不清,祝衡顿了顿,决定从头说起。

“建元十三年末,我刚入汴溪府衙没多久,就发现祝观不对劲了。”祝衡回忆道,“那会他常年不在家,跟父亲母亲也不亲近,要不是阿岚总喜欢缠着他,我或许都发现不了他的问题。”

那年祝岚刚过童生试,年纪那么小,祝家老爷觉得这孩子有望,就把他送到了祝观身边教导,祝观虽不喜幼儿,尤其祝岚还是个闹腾性子,但作为大哥,该尽的责任也都尽到了。

祝岚难得有大把时间跟大哥呆在一块,比起不苟言笑的二哥,温和的大哥更让他下意识亲近,往往是粘着人就不走了,每回都要祝衡亲自前去,瞪一眼,才会乖乖跟着离开。

祝观比祝衡大了将近六余岁,早年就搬离了祝府,虽然隔得不远,但亲情也就这么慢慢淡了下来。

有一回祝衡前去接祝岚时,这孩子独自坐在书房习帖,祝观不在,他难得这么听话,但等他练完之后看见了祝衡,头一回抗议不愿离开。

祝岚拧着脖子朝后跑,那会的祝衡也是太年轻,想也不想就伸手去捉他,挣扎间,祝岚无意撞翻了案几,书页倾洒一地。

祝衡是在整理的时候,看见了案几底下隔层中藏着的来往信报。

当时他就愣住了。

兄长的私密书信,他本不该随意拆看,偏偏漏出的页脚,印的印章有些眼熟。

祝衡的书没少看,那章上刻印的字迹走势,是西邯人的习惯。

那天他没多说什么,将案几收理好之后就带着祝岚回了家。

但从那之后,祝衡便有意无意观察起了祝观的动静,甚至暗自期望过是自己多想了,但结果格外令人失望,祝观确实在和西邯暗通条款。

更可怕的是,最早的联系可能是从十一年就开始了。

这说明西邯刚归附东陈,就在有条不紊地规划谋反。

在东洲,在汴溪,至少有一个祝观,那其余四郡、塞北和边南是什么情况,就更说不清了。

怕是谁都不会想到,祝衡之后的沉默寡言,不光是天性使然,更有祝观的缘故在其中。

多说多错,他不敢随意动手。

“十三年末到现在,不到四年,你就一直将这事埋在心里不说?”谭鹤洵静静问了一句,语气平淡,听在顾怀言的耳中却莫名有种质问的意思。

他忍不住帮忙辩解:“那会明琰才多大,他能把这事瞒住不说就够不容易了……”

“那会多大?他已经十九了。”谭鹤洵不赞同他的话,“祝衡?”

祝衡默了一会,才缓缓回道:“我也想过告诉别人,但经祝观这么一事,我不确信身边人有多少人能让我透露这件事。”

人多口杂,万一谁就说出去了。

顾怀言皱眉转头:“你跟我也没说啊,连我你也信不过?”

祝衡瞥他一眼:“跟你说有什么用?”

还不是白添一个人心急。

顾怀言哑然。

他比祝衡还要小上两岁,哪怕现在长得比他高上不少,也确实没他稳重。

谭鹤洵点头表示明白,祝衡那个处境,换了谁都不好过,就像顾怀言说的那样,他能稳住心神不透露出去就很艰难了。

于是谭鹤洵继续道:“那昨晚的事,陈述一下吧。”

昨日谭鹤洵离开后,祝衡也离了顾家。

父亲晨时同他说,今晚祝观会回来,他多少留了个心眼,心里觉得不对。

那日跟谭鹤洵商量出来,两人在于流匪的归属上达成了共识,对于同样与西邯有关系的祝观,他不得不多想。

也太凑巧了,怎么赶堆赶一天来了。

一家人端住了面上的和美,祝观也如同往日一般做出温和兄长该有的表现,当时他笑着问了祝衡一句:“这趟过去,阿衡也该升了。”

祝衡一直是不咸不淡的样子:“还能往哪升,也得兄长先升才方便给我腾位子。”

笑闹间,家宴也就过去了,祝观将他喊进了书房,说是有正事要聊,结果扔出了一沓书信,示意他去看。

祝衡只瞟了一眼,没有上手。

那是这些年来,祝观与西邯通报的传信。

“你好像不是很惊讶。”祝观笑着看他,“什么时候发现的?”

“好些年了。”祝衡言简意赅回道。

“既然一直没揭穿,大哥就当你是有想法的。”祝观继续道,“我知道你心里念着百姓,大哥也一样,府衙那群贪官污吏做的事,早就看不下去了。”

“你看看西邯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我们。”祝观面上闪过一丝痛恨,“跟我一起吧,大哥不想伤害你。”

那日祝观归府,接到的就是解决祝衡的调令。

祝衡没直接给出回复,反而问道:“大哥如何认为,归了西邯,东洲的现状就能改变?”

“他们只是刚伸出手,东洲是第一步,如果成功攻占,那还好说,但如果不成呢?”祝衡点醒道,“大哥,该收手的是你。”

祝观忽然笑出了声:“你是在怕死吗?”

祝衡没回答,继续道:“因为你是我大哥,今日之事就当没说过……”

“我是当真没想到,你祝明琰居然怕死。”祝观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来不及了,阿衡,你要是不跟我走,只有死路一条。”

话音刚落,门外就断断续续传来了喊叫声。

祝衡皱起眉:“你们做了什么?!”

“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祝观面上带笑,引着祝衡朝外走去,“已经开始了,考虑好了吗?”

祝衡冷静下来,现在谭鹤洵在汴溪,但凡他能安然无恙地回来,一切都还有救。

祝观转过身时,正好看见祝衡一副咬着牙做出重大抉择的模样,不由开始期待他的回答。

“我…跟你走。”祝衡说道。

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但祝观原以为要肥多少口舌描绘生民疾苦,祝衡才愿意跟他离开,没想到一两句要他的命,自己弟弟就撑不过了。

祝观笑了笑,心里还是疑惑,他是了解祝衡的,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人会这么轻易松口。

两人朝前院走去,不知何处冒出来的人手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府中侍从,看见祝观,有人上前递过来一把剑,他抬手试了试,转手就交于了祝衡。

“杀个人给我看看,”祝观说道,“表示你跟这里彻底断绝的决心。”

祝衡咬着牙,握紧了手中的剑。

见他没动作,祝观问道:“不敢?”

“你是想这把剑插在别人的躯体上,还是你的?”

“大哥……”祝衡的手微微发抖,有些握不住,“我没杀过人。”

看着被专门捉过来的侍从,祝观轻笑一声,手把手让祝衡提起了剑,在他惊愕的目光中捅穿了那人的胸口。

侍从的血喷溅在祝衡的脸上,他当场推开祝观后退,瞪着眼,头一回如此失控。

祝观拔出剑,慢慢朝祝衡走近,冷声命令道:“站起来。”

祝衡抬头看他,喘着气没有回话。

“我说站起来,”大概是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太冷了,他放轻了语调,“阿衡,站起来,适应了就好。”

祝观伸出了手,祝衡凝视着他,良久,终于搭着那只手站起了身。

“祝观……”祝衡的声音微微发着抖,“我可以跟你走,但别逼我伤人。”

看着他泛红的双眼,祝观知道自己是触到人底线了,便勉强退了一步:“我不逼你了,但阿衡,你也知道,想换得平安,总要有流血的。”

祝衡不回话,就这么冷冷盯着他。

当祝观以为他不会开口时,祝衡才缓缓吐出了一句:“那是别人,不是我。”

说完,他像是恢复了平日里面不改色的冷静模样,直接忽视了才死去的侍从,静静问了一句:“走吗。”

祝观心里满意,笑笑说道:“当然走,但先得把所有人处理掉。”

祝衡眼角微动,但没有阻拦。

看着祝观吩咐身边的人,他慢慢将腿侧的手握成了拳。

但凡他有点能力,但凡他能早些将此事透露出去……

正晃神间,远处忽然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喊声,少年人的声音清澈,哪怕喊破了音,都能听出是谁。

“祝观!”祝岚手里执着剑,眼角还挂着泪,“你拿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