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幸福在八零年代[穿书] > 第26章 粤市买房

幸福在八零年代[穿书] 第26章 粤市买房

作者:长亭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00:10:3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素兰打通了方老爷子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阿婆,“兰子啊,终于来电话了,我和你方爷爷有急事找你。”

“阿婆,辛苦您和方爷爷了!”

“呵呵,兰子你运气好,你托方爷爷办的事情已经办妥,房子也有眉目,机不可失,你和小赵尽快来一趟,我家的地址你拿笔记一下。”阿婆再在电话里虽然说的含糊,但意思李素兰都了解,珍珠卖出去了,现在有他们看好的房子卖,需要李素兰过去做决定。

阿婆知道部队的电话都是转接的,谨慎的没在电话里说李素兰托卖珍珠的事,经过那个人鬼不分年代的人本能的说话十分谨慎。

“好的,阿婆,地址我记下了,我明天一大早就出发。”李素兰一阵惊喜,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

赵明辉送完方坤回来,李素兰已经洗完澡换了睡衣坐在床上算账。

赵明辉冲完凉,借着三分酒意从后面抱住李素兰,在她耳边轻笑:“兰子,在算账啊,我有个事情和你商量一下。”

李素兰横了赵明辉一眼,“我也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明天我想去粤市一趟,上回托方爷爷卖掉我从贝壳里面找到的珍珠,应该是卖掉了,我想在粤市买房子,家里的钱都要带过去。”

赵明辉握着李素兰的手轻轻摩挲,“兰子,家里的事情你做主,我没意见,家里的钱大部分都是你挣的,我们当兵的,注定这辈子发不了财。”说到这里,他有些惭愧。

“明辉哥,说什么你的我的,我们是一家人,以后不准说这样的话。”李素兰转头用手捂住他的嘴,娇嗔的看着赵明辉,水汪汪的大眼睛脉脉含情。

“好兰子,哥以后再不说了。”赵明辉趁机在李素兰小手上亲了一口,“钱够了吗?买不了大的我们先买个小的。”

“我卖鱼的钱加上你交给我的存款,还有你这次发的奖金,咱家一共有壹万玖仟贰佰,再加上卖珍珠的钱,我估计应该够买个小院子。”李素兰估摸着那两颗珍珠应该能卖点钱,那可是天然的海水珍珠,不仅大,而且色泽好没瑕疵,特别是那颗像水滴状的,更是罕见,碰到识货的买家应该能买个好价钱。

“想不到咱们也是万元户了!”赵明辉也没有想到李素兰卖鱼挣了那么多钱,要知道,八零年的万元户,含金量还是挺高的,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平均才五十元左右,一年下来才六百块。

“你婆娘是万元户了,你喜欢吗?”李素兰放好存折,缠着赵明辉撒娇。

“喜欢,是不是万元户我都喜欢。”赵明辉低沉的嗓音充满了磁性,“兰子,方坤告诉我明年有一个学习的机会,粤市的军校会办一期针对海军军官的培训班,为期两年,发大专文凭,但是要凭考试成绩录取。”

“那还用想,争取考上,我们一起去粤市读大学!”李素兰一阵惊喜,主动搂着男人的脖子亲吻,赵明辉随手关了台灯,和妻子腻歪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

第二天大清早,赵明辉上午请了假,两口子吃完早餐出门去岛上的信用社取了钱,找船把李素兰送到市区看着她上了去粤市的火车,才急忙赶回辛夷岛。

这年头最不好的就是银行不能实现通存通兑,去外地必须带着现金到处走。

李素兰把从信用社取出来的一万五千块现金用报纸包着放在赵明辉出差用的提包里,上面再放几件换洗的衣服打掩护。

火车开动后,她就去厕所把钱放进空间,又从空间里取了砗磲肉干和鲍鱼干放在报纸里装进提包,然后安心回到卧铺车厢,爬到中铺补眠,把手提包就放在枕头边。

昨晚李素兰主动“挑事”,结果被某人狠狠“收拾”了,折腾了几回才睡觉,后果是李素兰腰酸腿疼,顶着两个黑眼圈出的门。

湛海市离粤市说远不远,火车足足要开二十个小时左右,所以赵明辉买票时直接买的卧铺,幸好这年头舍得坐卧铺的人不多,他们临时跑到火车站才能买到卧铺票。

李素兰饱饱睡了一觉醒来,已经到了下午晚饭点,肚子饿得咕咕叫,她买了一份盒饭,就着自己带来的麻辣海鱼干,把米饭吃得干干净净,至于盒饭里的菜,李素兰不敢恭维,一口没吃直接倒掉。

火车到粤市火车站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李素兰索性在候车室坐到天亮才出站,拿出方爷爷给的地址问了路后,到路边一个早餐店吃了一碗云吞面,才坐公交辗转到了方爷爷家所在的那条街。

李素兰看到这条街两边种着大榕树,大榕树盘根错节,一看就知道年份已久,一幢幢欧美别墅风格的老洋房掩映在绿色的海洋里,哇塞,这里应该就是粤市的富人区吧,要是自家有这样一幢房子,此生足矣!

沿着街道上的门牌寻找,李素兰终于找到了方爷爷家,方爷爷家也是一幢带院子的小洋房,院里花团锦簇,两位老人应该费了不少心思打理。

李素兰觉得自己像个土包子,在铁门边硬是没找到门铃,只好红着脸扯着嗓门喊门:“方爷爷在家吗?”

“是兰子来了啊!”郑阿婆笑眯眯的从小洋楼里走出来打开铁门,“坐火车挺辛苦吧?”

“阿婆,我坐的卧铺,睡一觉就到了,一点也不累。”李素兰看着满院子郁郁葱葱的花木,羡慕得直流口水,“阿婆,您家可真漂亮,这些花都是您和方爷爷种的?”

“我可没那个耐烦劲,都是你方爷爷打理,我只负责看。”郑阿婆笑得很甜。

“你们真幸福,就是书上说的神仙眷侣吧。”李素兰由衷的感叹。

郑阿婆笑笑,“神仙眷侣在书里,不在人间,结婚后能否过得幸福需要夫妻双方互相尊重,共同付出,就像种花一样,要施肥,要剪枝,要浇水,还得捉害虫呢!”阿婆轻轻拍了拍李素兰的手感叹道。

进了屋,李素兰看到客厅铺的是两种颜色镶嵌起来的地砖,而摆放的几样家具却都是中式旧家具,总感觉有点怪怪的。老家具被阿婆擦拭得一尘不染,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些家俱都是落实政策退房时给补的,原来的家俱被住在这里的人顺手牵羊搬走了。”

阿婆笑着解释了两句,李素兰恍然大悟,按说这种洋房里摆放西式家具才协调。

“兰子,你方爷爷去朋友家串门,你先洗漱下,休息休息。”郑阿婆把李素兰带到一楼的客房,让她先洗漱,还取来来新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

郑阿婆家的客房带着卫生间,李素兰谢了阿婆后,关上房门,去卫生间洗澡洗头,坐了一夜的火车,总觉得身上一股子味道。

把换下来的衣服都洗干净后,李素兰端着盆子到院子里晒衣服,院子里有一块地方没栽花木,拉着三根晾衣绳,这应该是阿婆家专门晒衣服的地方。

刚晾好衣服,就看见阿婆提着菜篮子打开铁门,“兰子,买了烧鹅和盐焗鸡,等会吃午饭时你尝尝看喜不喜欢!”郑阿婆趁着李素兰洗澡的功夫,已经去附近菜市场买菜回来了。

“阿婆,您莫忙,我胃口好,吃什么都香!”李素兰两手晒好衣服,跟着阿婆去了厨房。

阿婆家的厨房除了烧煤用的灶外,还有液化气灶,最显眼的是摆放着一台崭新的双开门冰箱。

“阿婆,你家有电冰箱哎!”李素兰惊叹,电冰箱,液化气灶这些东西她自从穿越后第一次见。

“现在鼓励华侨回国探亲,你方爷爷的朋友陈爷爷从港城回来给带了一台。对了,你的珍珠就是陈爷爷帮忙卖掉的,也不知道卖便宜了没有。因为珍珠现在什么行情我们也不是很了解。但你方爷爷说陈爷爷不会欺骗他,国内这边又卖不上价,你这边又急着要钱买房子,所以我们还是做主把珍珠卖到了港城那边。”郑阿婆其实有点忐忑,担心李素兰怪他们珍珠卖得便宜了。

“阿婆,我既然把珍珠交给方爷爷就是全交给他老人家做主了,说实话,这珍珠再稀罕我也没有出售的渠道,在我手里换不到钱,方爷爷肯帮忙,我感谢还来不及呢,若是还有其他的心思,那就是不知感恩的小人了。”李素兰拉着阿婆的手真诚的说。

清水的池塘不养鱼,李素兰相信方爷爷古道热肠不会赚她的钱。但是方爷爷的朋友那就难说了,不过她也想得通,给点辛苦费是应该的,人家总不能白忙乎一场吧。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方爷爷人耿直,一辈子吃亏就吃在这上面,往往做了好事还不得人家一句好话,哎!”郑阿婆一声叹息,整理好买来的菜,拉着李素兰到客厅喝茶。

“阿婆,有句老话不是说,吃亏是福吗,方爷爷乐于助人总有人会记在心里的。”李素兰端起杯子,抿了口茶,轻声安慰有些伤感的郑阿婆。

“那倒是,送冰箱的陈爷爷当年去港城还是你方爷爷资助的路费,这不,有机会回来就给我们带了台电冰箱,你方爷爷要给钱,陈爷爷不要,两个老头为了几千块钱争得脸红脖子粗,笑死人了。”郑阿婆说起这事忍俊不禁,总算露出了笑脸。

“方爷爷是君子,讲究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不肯收陈爷爷送的冰箱。”

“就是做君子才吃了大半辈子的亏!”郑阿婆嘴里不屑一顾,但却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李素兰忍住笑意,“阿婆,您和方爷爷一样都是君子。”

“我是女子,和小人一样,专门对付君子的。”阿婆狡黠的一笑,话里有话。

“噗呲”一声,李素兰忍不住笑出声来,“是,女子确实专门管理君子,没有女子,君子没法过日子!”

……

两人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发很快,转眼就到了十一点,阿婆准备做中饭,李素兰拿出背篓里的鲍鱼干和砗磲肉干送给阿婆,让二位老人留着补身体。

“这鲍鱼新鲜的该有多大的个头啊,兰子,你可真有本事,小坤都从没给我带过这么大的鲍鱼,还有这砗磲肉,都是难得的好东西。”郑阿婆没有推辞,把东西放好,开始准备饭菜。

“阿婆,这些鲍鱼和砗磲都是我在海里潜水时弄的,我好像天生就适合潜水,阿婆,这事赵明辉都不知道,你得保密,要他知道了,肯定不准我再下海。”

“放心吧,阿婆保密。”郑阿婆笑着答了一句,洗好米,把钢筋锅放在煤炉上,和李素兰一起坐在小凳子上摘菜,“兰子,你和小赵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我家小坤却死活不找对象,真是急人,要是他能找到一个像你这样知冷知热的好媳妇我和他外公就是去了也不担心。”

“阿婆,结婚讲究个缘分,缘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我会叫明辉哥多劝劝方营长。”李素兰理解阿婆的心情,想当初自己老不找对象,老妈还不急的天天碎碎念,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到这里,李素兰心里一阵酸涩。

郑阿婆为了招待李素兰,专门在外面买了烧鹅和盐焗鸡,中午家里就只要炒两样蔬菜,到个十一点半左右,李素兰听到院外铁门开关的声音,猜想是方爷爷回来了。

“老婆,我回来了。”方爷爷的嗓门亮着呢。

“这老东西,也不怕人笑话。”郑阿婆嗔道,回头应了一句,“饭熟才知道回家,兰子来了!”

“方爷爷,您好!”

“是兰子来了,动作迅速,年轻人就应该这样!”方老爷子笑着提了一尼龙网兜的番石榴进了厨房,看到李素兰还表扬了她来的快。

“老刘家自己种的番石榴,送我们的。”方爷爷得意的拿着番石榴像阿婆炫耀。

“吃饭了,吃完饭赶紧带兰子去看房子,这才是正经大事。”郑阿婆摆好饭菜,招呼李素兰坐下。

方爷爷从客厅一个古朴的柜子上的抽屉里取出一个存折,递给李素兰,“兰子,方爷爷总算没辜负你的信任,把珍珠给卖出去了。那颗水滴状的珍珠买家特别喜欢,想买了给女儿当十八岁的生日礼物,出价我看合适,就做主卖了,两颗珍珠的钱都在存折上,一共二十二万。”

“这么多?!”李素兰一阵惊喜,打开存折,的确是二十二万,想不到两颗珍珠值那么多钱。

“这还叫多,丫头,你那两颗珍珠的品相,色泽,个头都值这个价,如果能在港城那边慢慢卖,可能还不止这个数!”方爷爷用公筷给郑阿婆和李素兰一人夹了一只烧鹅腿,“兰子,多吃点,粤市的烧鹅挺出名。”

李素兰毫不客气的大快朵颐,郑阿婆最喜欢的就是李素兰这爽利不做作的性子,笑眯眯的不时用公筷给她夹块烧鹅或者盐焗鸡。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美食,李素兰把制定的减肥计划早抛到了九霄云外,吃了个肚圆才肯放碗。

吃完饭,李素兰自告奋勇收拾厨房洗碗,让两位老人去午休。

午休后,方爷爷和郑阿婆带着李素兰去看房。

方爷爷告诉李素兰,他们现在住的这里在建国前是很出名的高档住宅区,住在这里的人家都不是普通人,很多人家都有海外关系。国家改开的政策出台后,好些人家和定居海外的亲人又联系上了,有些人家一家人都要到国外去生活。

老话说,穷家富路,在国外定居也得花钱,总不能全靠亲戚资助吧,就想着把房子卖掉变现,带着钱出去壮个胆。

“要卖房的这家人准备去大马定居,据说那边亲人把房子都给买好了,算是仁至义尽。”方爷爷叹口气,“反复劝他们别出去不信,以后他们会后悔的。”

“看,你方爷爷又忍不住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一辈子都是这样,记吃不记打!”郑阿婆笑骂道。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方爷爷一点不在意,反而引以为傲。

李素兰在旁边抿着嘴笑,方爷爷和郑阿婆的感情好得让人羡慕,人来世上一遭,能和自己的另一半白头相守,一起牵手夕阳红也是一种福气。

“这家人姓黄,他们家的这个房子准备卖十五万,如果看上了,你自己谈价,我和你阿婆不好砍价。这房子有一个大院子,外面沿着围墙修了几间平房,里面是一幢两层楼的洋房。落实政策几年了,今年上半年才退到房东手上,原来住的人不肯搬啊!好好的房子被折腾得不像样了,他们急着要钱,家里头值钱的东西早些年都被抄干净了,所以才想到卖房子,可现在又有几个人拿的起这么多钱买房呢?!”方爷爷继续言归正传,说起了房子的事情。

“兰子,你先看看房子再说,有好几家人在卖呢!依我看,十五万都贵了,十二万差不多,那房子要想住还得花钱收拾!”郑阿婆小声叮嘱李素兰。

“我记着了,阿婆!”李素兰赶紧答应。

方爷爷带着她们沿着绿树成荫的街道往前走,越往前走越热闹,街上人来人往,街边多了谢些店铺,还有挑担子卖菜和水果的农民。

“阿婆,这里可真热闹!”李素兰站在街边四处打量,“前面有一所学校啊?”

“前面有一所小学,还是咱们这条街上的大户们捐钱建的。”郑阿婆指着街对面说。

“黄家的房子就在那里,这外边街比我们里面街要热闹许多,买东西挺方便,就是吵得很。”郑爷爷指着前面一处院内长着一颗高大挺拔的木棉树的院子说。

李素兰看着那颗笔直的木棉树,心里先对这房子有了三分好感。

三人在老黄家门口等了一会,一男一女匆匆走过来,“对不住,来晚了!”

“小黄,我们也才到。”方爷爷和中年男女说的都是粤语,李素兰听得懂却不会说。

中年男子用钥匙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门,院子真的挺大,看得出才清扫过,挺干净的。但除了那颗大木棉树外,什么花木都没有,靠墙边用大石头围着的花坛里,种着稀稀拉拉的小葱和大蒜。

“原来我公公杨养了好多花,那家臭不要脸的占了我们家住,搬走的时候不仅把家里的家俱搬光,连院子里的花都不放过,搬得干干净净。”中年妇女想起这事就气愤不已,叽里呱啦的唠叨起来。

中年男子就是方爷爷说的“房东小黄”尴尬不已,红着脸带他们进屋里,其实两层小洋房的主体还是挺好的,木制楼梯的扶手泛着淡淡的光,屋里除了门窗以外,什么家俱都没有。

幸好楼梯不能搬走,如果可以估计今天连楼梯都看不到,李素兰忍不住腹诽。

厨房挺大,就是原来住的人不太讲卫生,到处都熏得乌漆麻黑,让墙砖都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卫生间铺着马赛克,已经脏得惨不忍睹,洗脸盆是固定的拆不走,但墙上的镜子不见了,估计是原来住的人搬家时拆走的。

二楼的主卧室和儿童房都带有卫生间,主卧甚至有个小小的衣帽间,想不到四十年前修建房子的人就有这样人性化的设计,李素兰佩服得五体投地。

两层楼都看过后,房子的内部设计让李素兰很满意,除了没家具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以外,其他的确实无可挑剔。

“那靠墙的几间平房是做什么的?”李素兰问房东两口子。

“原来是我公公用来放他到处买来的坛坛罐罐和旧家俱,后来你们也知道,烧得烧,砸得砸……”

“少说两句,当心祸从口出!”房东小黄急急打断了妻子的话。

其实在李素兰看来,这房子的位置还不错,也算是闹中取静,院外虽然热闹,但院内还算安静。至于靠围墙那几间小屋,可以把围墙打通,改成门面房,到时自己可以做点小生意,对面就是小学,不操心没人买。

“方爷爷,您问问房东可以便宜点么?这屋里什么都没有,许多地方还得花钱休整呢,价钱合适我就不看其他地方了。”李素兰请方爷爷把自己的话翻译成粤语。

“就是啦,买人家的房子送满屋的家俱,小黄你看你这里,什么都没有,许多东西都掉了,兰子买了你家的房还要花钱请人维修。”郑阿婆赶紧帮忙讲价。

几人站在院里讨论了很久,房东只肯让一万,坚持以十四万的价格卖掉这院子。

李素兰见和理想中的价十二万还相差两万,索性拉着方爷爷和阿婆离开,对房东说自己只能出到十二万,让他们回去考虑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