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林清雅周霁川 > 第613章 最好的战友

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林清雅周霁川 第613章 最好的战友

作者:橘子汽水柠檬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1-11 14:21:1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林清雅开玩笑说:“我和未来亲家商量呢。”M.cascoo

顾湘轻笑,“知峻和幼幼还这么小,你们两个老母亲就打起算盘了。”

林清雅眉开眼笑地点头,“幼幼从小我就看准了,适合做我家的儿媳妇。”

当妈的都喜欢给儿子张罗合心意的儿媳妇,把儿媳妇当亲闺女看待,林清雅也不例外。

家和万事兴,心仪的儿媳妇要从小培养,林清雅对幼幼也喜欢,逢年过节都是当亲闺女买礼物买衣服发红包。

吴老师这国画大家的文化素养教出来的女孩,心底纯良,又博学多才,林清雅是早看准了。

顾湘忽然说:“我们当中就属如如最幸福了,只有一个闺女,像我和雅雅,都是三个儿子一个闺女,英子家三个闺女也好,到时可别让我带孙儿,四家一人生两个,就是八个了,一人生三个,就是十二个了,逢年过节来看我和他爹还好,要是让我们带孙儿,可得磋磨死我。”

林清雅笑说:“到时七八个孙儿,齐齐叫你奶奶还不幸福啊?”

顾湘想到那场面也笑了,又连忙摆手,“我现在把四个小混世魔王带大,我就完成任务了,到时他们该请保姆请保姆,我不负责带娃了。”

这会司机把英子和顾海也从机场接过来了,大伙又有说有笑地进入宴客厅。

满月宴上,贴满了福字,专门设计了中式风格的满月宴,装潢喜庆又古典。

落座后,上台的主持人是周思愿,笑容甜美,落落大方,字正腔圆地亲自为弟弟主持满月宴。

她穿着端庄的复古红斜襟短袖旗袍,露出白皙纤细的手臂,玉骨天成,好似一截白玉。匀称又高挑的身段,看不出才十四岁的年纪。皙白圆润的脸庞,颊边鼓起稚气的婴儿肥,杏仁圆眼清澈透亮,灵气逼人。在这豆蔻梢头的年纪,已经颇具少女矜贵的清冷感。

今年年初思愿把知青电影拍摄结束,算是正式踏入文艺界了,等着影片展出了。

林清雅很满意地看着台上的思愿,内心深深为女儿感到自豪。

轮到上台了,林清雅和周霁川笑着起身,抱着两个胖娃娃上台,还有知峻,周秀云和周建明,全家人整整齐齐上去讲话。

爷爷奶奶就不多讲话了,在这个庄重的场面,他们简短说了一句感谢儿媳妇的话,就把话筒交给了周霁川,老两口今天还挺害羞,腼腆地红着脸,红光满面的。

周霁川也代表一家之主发言了,在这场合,会说情话的周先生也不好意思了,很官方地致了来宾一封简短的感谢词。

满月礼喜庆圆满的结束了,周家人抱着两个胖娃娃,笑容满面地在舞台上照了张全家福。

办完了满月礼,林清雅先开始减肥,三个月掉了三十多斤,一米六七的个子,恢复到标准身材了。

王婶子的儿媳妇在她月子期间就来照顾小奶娃了,周秀云也在大院照看孙儿,老人家身体还硬朗,也想陪着孙儿,毕竟隔辈亲。

林清雅这一胎因为身体原因,选择奶粉和母乳混养,两个小家伙虎头虎脑的,一点也不挑食,吃嘛嘛香,跟小猪仔似的每天都长称。

每天全家最期待的就是把两个小家伙放到篮子里,称一称长了多少,乐此不疲。

他们这吃嘛嘛香的胃口,倒是给他们老母亲也减轻了负担。

林清雅身体也恢复很快,腹部的疤痕淡了,藏在裤衩里也看不见。

疤痕是横切,颜色比较浅,看着也不丑。肚皮还是白白净净,练出了线条流畅的马甲线,就是没十**岁时那样的紧致皮肤了,不过还是很光滑细腻的。

林清雅对自己三个月的锻炼成果很是满意,又换上了职业套装,自信满满,焕然一新地去公司了。

林清雅到了办公室,处理这大半年挤压的工作,连续开了半个月的会议,把前半年各分公司的经营状况都了解了,鸡肉熟食生产线,火腿生产线和生猪养殖等各个主营业务的利润都在稳定上升,又布置了下半年的生产任务,总算松口气,又有新的项目找上门来了。

助理进来说:“董事长,楼下赵先生找您。”

她孩子满月礼,寄了请帖过去,赵政廉忙于下乡查访暂时没时间过来,就托人送了份满月礼。

林清雅猜到他来的目的了,又让助理赶紧把人给请了上来。

赵政廉果然还是那个心系乡亲们致富之路,过来招商引资来了,开门见山想让她在他所在的市辖区绵州投资建厂,言辞诚恳地讲述了一番,又镇重地说:“林董事长,请你和我亲自走一趟。”

林清雅又和他亲自去了一趟,陆续走访了绵州三四个贫困县下辖的贫困村。

已经是九十年代初期了,贫困村好点的六十年代挖出来的马路,路上凹凸不平,还有半米高的大石包陡坡,堪称货车杀手,再好的技术,大货车跑这路也能把轮胎给压爆了。

情况更糟糕的是还没挖出马路的贫困村,只有崖坡上狭窄的羊肠小道,两侧长满了野草,那是中央路面走的人多了,走出来一条细细的泥面。

一旦雨天泥泞,雪天湿滑,不少村民失足掉下崖坡,尤其是上学求学的学生娃,春秋寒暑几乎都要从这些路上走过,摔下去也有再也有没救上来的。

这里的村民还住着茅草屋或土坯房,又在河流流域旁边,一旦经历洪水等自然灾害,几乎是没有庇护之所,四周又是大山,也容易遭遇泥石流。

林清雅又和赵政廉考察了当地的农作物经营,主要是水稻,玉米和小麦等常见作物,八二年包产到户后,现在村里都是自家耕种。

年轻人大部分出去务工了,一个村将近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家里父母亲都外出务工,留下小孩在家自力更生,灰头土脸,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营养不良,头发枯黄,看到生人,就露出腼腆的笑容,害羞地跑开了。

这些留守儿童在家,有的不到十岁还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以及家里土地的耕种,一打听父母好几年都没回过家了,路途太遥远了,春节也不回来过。

已经是九十年代了,但这村里,别说彩电了,连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奢侈品,只有村长和几个外出务工挣了钱的家里买的有电视机。

林清雅跟着赵政廉陆续走访了三四个贫困村,听到了太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不由得泪眼婆娑,尤其是当妈的看不得年幼的孩子受苦。

赵政廉微笑递来手帕,“生意人唯利是图,商人讲的是商道,像林董事长这样的企业家,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感。”

林清雅摆手说不用,又掏出了自己的手帕擦了眼泪,眼睛微红地说:“什么时候说话也这么弯弯绕绕了。”

赵政廉又伸出手,清瘦的面庞,笑容和煦而真诚:“清雅,这些年,我们是最好的战友吗?”

林清雅莞尔一笑,和他握了握手,“我们是最好的战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