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217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七)

文明破晓 第217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七)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11 04:34:1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日本陆军大学的首席的确风光,但是次席也绝不会被认为实力不如首席。两位不同学年的次席在雪地里站了片刻,就觉得脚有些冷。永田铁山与石原莞尔两人都不愿意立刻结束交谈,只能再次不急不缓的走起来。

永田铁山语速不快,非常沉稳。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看法,说出来十分沉着,“我对何君个人了解不多,但是满蒙经济数据却是看过多次。何君的经济主要是靠农业、矿业、钢铁制造业、工业制造拉动。帝国绝不可能坐视何君统一中国,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率先对帝国发动进攻。”

石原莞尔觉得永田铁山这想法着实太过于夸张,扭头看了看永田铁山,见永田铁山脸上没有丝毫的玩笑之意,这才答道:“如果帝国主动进攻何君,何君宣传上就占据了全面优势。只要能击败大日本帝,就能逼迫帝做出妥协。如果何君主动进攻帝,必然遭到帝全力反击。若是何君胜了,一切都不用说,整个东北亚自然任由何君纵横。但何君又不是神仙,我不认为他能在15年内建设出足以击败帝的实力。”

即便遭到了反对,永田铁山也没有丝毫不快,他慢慢点头,“石原君说的乃是正道。我对此也非常赞同。之所以有易于常理的判断,只是根据我对国家建设的设想推演而出。”

石原莞尔没想到永田铁山竟然如此爽快的承认他的‘异常’,不免有些讶异。虽然石原莞尔与永田铁山都是次席,不过两人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石原莞尔得到了许多军中前辈看好,看好石原莞尔的人虽然也有,比起永田铁山就远远不足。

石原莞尔忍不住问道:“永田君,你对帝国的未来已经有了完整的想法了么?”

永田铁山身为被众多人看好的精英军官,一心想建设强大的日本。正因为这样,永田铁山很希望有更多人才能够加入他的行列。虽然石原莞尔的风评不佳,永田铁山却不在意那种世俗的评价。根据永田铁山对石原莞尔的了解,石原莞尔的种种表现不过是因为他太聪明所以看不起人。就本质而言,石原莞尔与永田铁山一样,都期待大日本帝国有着光明的未来。

“石原君,我认为大日本帝国应该完整的统合起来,而不是现在这般,各种势力互相顾忌。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让各个方面都在同一个统合体系内都得到相对应的权力,也得有相应的义务……”

石原莞尔认真听着永田铁山的讲述。从个人而言,石原莞尔很佩服永田铁山的见识与能力。永田铁山不仅对于日本国内各个势力有着清晰明白的理解,还能摸准这些势力的上限与底线。在永田铁山的描述中,就是通过与日本国内各个势力进行合作与博弈,尽可能树立威信,获取信赖。最终将整个日本的势力统合起来。

永田铁山看似随口讲述,其实很注意石原莞尔的反应。看得出,石原莞尔完全听明白了,当永田铁山讲述到精妙之处,石原莞尔不自觉就露出了会心一笑。但是,完全理解了这些的石原莞尔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激动兴奋。

这让永田铁山确定,石原莞尔一定做过类似的推演。其深度与广度未必就比永田铁山的推演差。所以永田铁山故意留了几个话头,正如他所料,石原莞尔仿佛是玩笑般的回答,已经深刻指出了日本国内不同势力的脉门与命门。脉门是用来拿捏的,命门是用来逼迫打击的。

既然双方契合到这样的地步,永田铁山只能判断,自己与石原莞尔定然有一个要点上出现了极大分歧。永田铁山停下脚步,给自己和石原莞尔都点上一支烟,这才问道:“我都说了这么多,石原君若是不肯指点一二,岂不是让我毫无所得?”

石原莞尔吸了一口烟,决定与永田铁山摊牌,“永田君,你在我看来是一个追求国家社稷的人才。自从明治维新,上层中不肯接受社稷理念的人都被摧毁了。剩下的那些上层中也未必有几个真心为国家社稷服务。永田君殚精竭智想驯服他们,统合他们。这是了不起的志向与才智。然而,在下竟然没有看到永田君的设计中存在日本人民的位置。我不认为这是永田君故意忽视的。”

永田铁山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他万万没想到石原莞尔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会认为人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位置。人民限于生计,如果让他们有了自己的位置,只会引发各种毫无意义的混乱。

既然石原莞尔如此在意人民,他就定然不可能是统合派。永田铁山很清楚,统合派中的确没有日本人民的位置。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没有。

便是如此,永田铁山还是劝道:“石原君,等我们掌握了权力,我们自然会对人民好些。”

石原莞尔微微一笑,笑容让这个有着圆脸的青年军官看上去神采奕奕,又显示出某种悲哀,因为石原莞尔的确为日本的命运感到悲哀。连军中最被器重的永田铁山都放弃了日本人民,想指望军中高层推行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更是不可能。这就是日本军队的现状,有许多人不满,有许多人想挣扎,却没人能够把军队带上石原莞尔认同的道路。

虽然烟还剩下大半截,石原莞尔手指一弹,烟卷飞了出去,在空中翻滚着下落,扎进了松软的雪地里。

“永田君,日本人民没有得救,日本就没有救。不管怎么欺骗和驱使人民,人民最终还是为他们自己活着。一旦强势的趋势与心灵上的欺骗都不再奏效,所有这么做的人都会被愤怒的人民撕成碎片。即便到了那个时候,日本人民未必有救。但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那些人都会遭到报应。你定然不信我的话,就让未来证明我的看法吧。”说完,石原莞尔迈开脚步,向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永田铁山看着石原莞尔的背影,心中着实有些翻腾。石原莞尔在军中真正不招人待见,除了因为他太过于聪明而看不起人之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石原莞尔这家伙太认真,眼中绝不揉沙子。

对于日本人来说,虚与委蛇,说一套做一套,简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这么做几乎没办法在日本生存。然而石原莞尔就是极少数靠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可以这么做而不受到社会中普通人惩罚的地位的少数人。

石原莞尔拒绝了永田铁山,就绝不会是因为石原莞尔待价而沽,想用这手段索要更多东西。永田铁山与石原莞尔是真的道不同不相与谋。

永田铁山被许多人拒绝过,但这一次却让永田铁山格外难以接受。被人如此彻底的否认,对于永田铁山来说也是从未遇到过的。

直到石原莞尔走远,永田铁山才勉强恢复了心情。他冷笑一声,转身而去。原本肩并肩行走留下的两道脚印在这里分开来,留下了两条各自方向的痕迹。

在这个隆冬,到处都有脚印,从海参崴前往中国边境上,一条条被许多人踩踏过的积雪已经看不到脚印,只有一条条被人踩出来的道路。

白俄们并没有选择留在海参崴‘殉国’,他们的首领高尔察克不过是临时政府的执政。包括高尔察克在内,俄国有两个临时政府,高尔察克临时政府与邓尼金临时政府。

红军的炮火从北方射向海参崴,白俄们走投无路,只能逃往中国东北。

出现在这百万白俄难民面前的是中国边境上的铁丝网,营垒,以及数十万东北军。全军上下对白俄做了极高的警戒,所有选择进入边境的白俄都会没收武器,却绝不会被搜刮随身财物。东北军将这些白俄分为数人一队的小组,登记造册,然后分开安置。

随后,将明显不怎么认识的白俄小组编成小队,送上火车,运往营口港的安置地。

何锐在欧美报纸上的报道的确引发了不少轰动,英法美国民众都希望本国政府在挽救白种人的行动中出一把力。

对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多出来二三十万穷困俄国人也不是不能接受。英国与法国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本国的贫民区更是广大。各容纳几十万白俄实在是轻松。

最重要的是,何锐在宣传中就强调了俄国人的‘白种人’特点。在一战前,上海租界那边很照顾白人,甚至会为了那些穷困潦倒的白种人提供回国的船票。

所以这次人道主义事件发生后,英法紧急调拨了船只。日本方面虽然没有接纳白俄难民的打算,但是美国出钱临时雇佣了一些日本船来运输白俄难民。

等到1921年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东北的白俄难民只剩下不到四千。而且这四千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决定留在中国与中国人结婚。

何锐对此倒是无所谓,而且最近有件事也挺重要。在黑龙江北岸苏俄地区,有一处煤矿。这里的煤的热量不高,只有1800。与另外一处无烟煤的4000-5000的热量一比,完全属于劣质煤。

这些煤当做燃料的价值非常低,但是这里的煤挖出来就可以进行化工处理,能够生产煤制气,煤化处理的汽油,以及其他化工原料。

俄国人办事有时候就这么直率,商务代表团经过谈判,俄国允许中国方面直接在这里设置矿山。各种产品中一半‘卖给’苏俄政府,另一半出口到东北。当然,这一半产品其实不付钱,而是充当了矿山开采权和每年的矿山税收。

这种做法从商业角度其实是很粗糙,很不规范,以及很不可信。不过对方既然是苏俄,何锐倒也能理解。要是苏联方面精通商业,只怕它就不会七十几年就完蛋。

至于何锐本人也没话心思花到商业谈判上,而是利用何锐的技术能力与工程团队一起把分馏设备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一下。

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何锐虽然有很多纸面知识,真的轮到实践,也必须依托现在东北网罗到的科学家与技术人员一起攻关,才勉强搞定。

所以何锐在最初完成的工艺流程中,绝不肯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其中。

技术人员们确定何锐绝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真的‘不居功’,都对何锐生出了强烈的钦佩。

只有何锐自家知道自家事。人民,走在正确道路上,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当何锐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努力的时候,才能完成这样的项目。何锐实在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任性破坏这样美好的经历。

东北方面的技术人员忙到了1921年8月,终于把第一批产品运回到东北。论汽油与化工产品的纯度,这批产品只能用差强人意来描述。

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苏俄方面的表现出乎何锐意料之外。按照商业合同,苏俄方面拿走一半产品,然而煤矿根本就没有运出过矿山,就被苏俄直接‘买给’东北方面。由东北方面建设的处理厂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说,东北这边其实是得到了100的煤矿。而苏俄也得到了钱,用于采购东北的产品。

有这等事,何锐自然很欣赏苏俄的灵活态度。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化工产品中有一部分可以用来生产人造橡胶。

人造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有很多缺点。其中一条就是因为生产的时候里面有太多其他化合物,很容易引发过敏。所以‘杜老师’的安全套就会标定‘100天然橡胶’。

除此之外,人造橡胶的成本也未必就比天然橡胶便宜,甚至有可能更贵。

然而人造橡胶的最大优点却是天然橡胶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人造橡胶可以在工厂里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生产。只要有石油或者化工原材料,就能够不断生产,并不受气候或者控制了通往南海航线的英国法国荷兰的影响。

现在的货运价格并不低,苏俄方面的煤矿价格又格外的低,到了十月,第一批人工合成橡胶就出场了。各种车辆的橡胶轮胎,皮靴的橡胶底,都开始使用这些橡胶。

正经的商业行为中,何锐是要标明合成橡胶的来源。于是东北政府就在提供给苏俄的橡胶的标签上大大方方写上,‘合成橡胶’。

虽然苏俄商业代表团看到这标签与说明书后神色异样,却没有刁难。经过测试,发现人工橡胶与天然橡胶差别很小,就收货了。

此时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火车真的是往来不断。矿石、木材、一车车的向东北运输。在东北的货场卸货之后,再装满工业品与农业品,返回苏俄。

便是农业品,也都是工业制成品,便是东北的大豆也会被加工成大豆油。

何锐听说过孟都山盗窃中国高产油大豆基因的事情,既然孟都山公司盗取,就证明中国的确有这样的大豆。所以何锐一直派人搜索种子,结果还让何锐找到了。的确有几种大豆产油量远高其他大豆。

找到良种之后就进行驯化培育,现在终于能够大量出口。而且这些大豆油出口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做成了油脂类化工品,譬如肥皂。俄国也有肥皂,不过其中用了不少动物油,导致气味很难闻。大豆油肥皂气味就好得多,还更加温和,对皮肤的影响小得多。

1921年,东北地区的教育成果斐然,毕业了两万七千多名高中生,两千六百多名大学生。各个用人单位都兴高采烈的招收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学生们社会关系单纯,是用人单位最喜欢的。

尤其是军队,更是拥有有限选择权,在这些尖子里面选拔了一批。虽然这些人还得最少半年时间才能确定是否适合从军,但是军队也有广阔的空间,各种技术部门都需要人。譬如,外语专业毕业的这批人,立刻就被安排到了对外工作口上。于是,由新到情报搜集工作的年轻新兵就把‘山县有朋失势,在国内被称为国贼’的消息送到了何锐面前。

何锐对山县有朋并不在意,这么一个老头子,已经完全跟不上形势了。如果是山县有朋负责日本对华作战,何锐觉得自己的胜算还能增加一倍。然而山县有朋是不可能再坐到这样的位置上,何锐自然就不关心老头子。

这次山县有朋失势,表面上看,内定为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妃的久迩宫公主良子被检查出其母家族有色盲遗传史,元老山县有朋要求解除婚约,久迩宫家表示反对。右翼势力对此心怀不满,双方对立加深。

大正当然不愿意被山县有朋等势力钳制,自然是全力反对,此事以不改变内定而收场。由于当局对有关此事的报道进行控制,没有在新闻界引起引人注目的骚动,然而事件使皇室问题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山县被称为“国贼”,政治势力受到打击。

何锐看完之后就把这个消息抛到一边。别说是太子妃的娘家有色盲,就算日本的太子妃是头母猩猩,都无法激起何锐的八卦兴趣。

这就如21世纪的反贪的新闻中,往往会把裤裆里那点事当做貌似很重要的理由。其实这都是浮现出来的表现,就如冰山一样,露在水面上的不超过其总体积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所谓的冰山一角。

别说是二十一世纪,从我党建立开始,一个有工作能力,不贪不腐的干部,如果只是不太能管住裤腰带,绝不会被搞下去。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贪不腐,自己颇有工作能力。如果是无能之辈,这件事就足够全面影响其前程。

另一个消息则是商务部送来的。日本方面提升了从东北进口化工品的关税,尤其是卖的肥皂等日用化工品。何锐虽然不是很在意,却比日本高层斗争重视多了。

苏俄对此的需求极大,但是俄国肯出的价钱比日本低。也就是东北爆出来的产能很大,否则这件事只怕是摆不上何锐的书桌。商务部门就给处理了。

而且商务部门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对关内的销售,或者在蒙古地区销售。这两者各有优缺点,在蒙古地区销售,能够满足那边的需求。但是蒙古地区的肥皂等物品,只能当做奖品,增加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赚钱自然谈不上,属于政治行动。

在关内销售,价格高一点,不过现在东北对关内的销售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引发了不少关内地方力量的不满。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的不仅有外国货,也有东北货。

何锐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东北两个部门在博弈,就让把文件转发给吴有平行政长官解决。

看完了公文,就接到了一封私信。是森田光子写来的,还是全汉语信件。

何锐也不去挑错别字与用意与中国不同的词汇,整体看,光子想对何锐做一个专访。何锐当然愿意,就给森田光子写了封回信,表示愿意接受采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