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230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十)

文明破晓 第230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十)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21 03:04:1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何锐并不担心东北军会进攻日本的消息会被段祺瑞告知给日本。回到沈阳,何锐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战争并非是最高统帅一声令下,士兵们就自然而然的组成军队,乌央乌央的开赴前线。

便是在农业社会,战争也需要准备期。工业社会中,战争的准备内容以及准备规模比起农业社会更大了许多。作为统帅,必须也只能经过文件的方式掌握战争准备进程。

就在何锐回到沈阳的第二天,莫里循前来见何锐。何锐正好看完了一大摞报告,确定了在外蒙与黑龙江那边中苏边境的军事安排。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现在已经是8月,还没正式出现苏联。不过联共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已经召开了会议,决定要组建起苏维埃联邦。按照历史局面,这件事会确定。

在等待莫里循进来的时候,何锐冒出了一个恶趣味的念头。苏联果然没来找中国询问是否想加入。如果苏联敢来找,何锐就敢同意。

此时脚步声响,莫里循已经走进何锐的办公室。何锐本以为莫里循会顾左右而言他,没想到这位招商局长开门见山,“主席,东北军真的要南下么?”

在东北政府里面有些外国官员,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都有。在这些人中,职务最高,实权最大的就是莫里循。所以英国政府对莫里循可是寄予厚望,一方面,英国政府以莫里循在东北政府辞职后就会给莫里循在英国内阁安排个职务为钓饵,给莫里循足够的诱惑。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也通过莫里循尽量获得东北政府的核心情报。

所以何锐的关键决定都是在党口的会议上决定,莫里循作为行政口,只能获得行政口应当知道的消息。而这些消息本身没什么好隐藏的。

至于军事口,更不是莫里循能够介入的。所以何锐虽然不觉得意外,却也有些满意。看来英国方面的确认为东北军的作战对象是北洋。

虽然是这么想,何锐还得按照规矩来。把脸一沉,何锐问道:“莫里循局长,如果有这么一场战争,在动员会议上自然会告诉行政部门的同志们。招商局打听军事上的事情,这是在破坏行政纪律!”

莫里循当然知道行政纪律。英国政府也的确给莫里循发来消息,要莫里循尽快确定何锐行动的目的。

听何锐这么讲,莫里循盯着何锐,果断答道:“到现在为止,主席一直没有对于中国中央政府签署的条约表过态。我个人支持尽快统一中国,此次前来的目的是请主席在这些事情上做好准备。东北军入关后,立刻就要直面各国在华驻军。那时候难免会发生军事冲突。如果主席能够立刻发表承认条约的发言,同时态度严厉的表明,那些条约并不等于各国在华驻军可以肆无忌惮的主动进攻东北军。一旦外国驻军对东北军进行挑衅,就超出了条约内容,东北军将依照战争规则,对其进行歼灭作战。以我对各国的了解,他们就会约束军队,不会擅自开战。”

何锐有点感动。能说出这话,证明莫里循的确对中国有些感情。不过何锐的感动只有一点点,如果是一个坚持何锐立场的民族主义者,莫里循的话不仅谈不上‘对中国有感情’,更是会被看做‘帝国主义走狗在恐吓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中**队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凭什么要让外国人决定?

在中国民族主义者立场上看,敢说这话的人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杀了也不可惜。

何锐笑道:“莫里循局长怀念在京城的日子么?”

“京城的环境比沈阳差很多。”莫里循叹道。

何锐劝道:“别这么想,钱花到哪里哪里好。只要钱到位,沙漠里也能开满鲜花。再说,京城的气候可比沈阳暖和。”

莫里循没有立刻回答。何锐的话已经可以看做是暗示,暗示何锐要带着莫里循一起回到京城。而且何锐有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从沈阳转移到京城去。所以莫里循笑道:“京津是做贸易的好地方,招商局在京津定然能拉到更多投资人。”

何锐点点头,“与京津比较,上海与南京也不错。”

莫里循的神色又严肃起来,“主席,东北军一旦抵达长江,就要面对英国在长江的舰队。在于英国就此事达成协议前,我真的不建议军队渡过长江。如果军队要强行渡江,是真的会引发战争的。”

何锐只是笑了笑,却没回答。此时秘书又推着小车进来,上面放了好多文件。何锐指了指文件,“莫里循局长,你说的我都会考虑。不过今天着实不能再和你谈下去了,你看看这些。”

莫里循该谈也已经说完了自己想说的,也得到了想得到的回应,便起身告辞。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在回去的路上,莫里循并不特别担心。以他对何锐的判断,如此了解国际政治的聪明的政治家,绝不可能对此不做考虑。如果可以的话,莫里循希望在相对和平的局面下统一中国。如果中**队过度刺激英国,英国也不得不展开军队行动。军事行动一开,对于中国和英国都是悲剧。

到了晚上,莫里循应邀参加了一场沈阳的英国商会举办的舞会。莫里循参加过太多次这样的聚会活动,熟门熟路。在完全英国式的会场边二楼,莫里循端着酒杯靠在扶手上往下看。很快,英国驻沈阳领事也端着酒杯走到莫里循身边,两人并肩站在一起,领事问道:“莫里循先生,怎么样?”

莫里循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政府已经做好了应对东北军南下的预案了么?伦敦那边是什么态度?继续支持直系,还是决定支持东北?”

领事听到这个回答,已经明白莫里循确定东北军要南下。不过这种事情没办法靠踩,领事继续追问道:“您确定东北军近期内要南下么?”

“南下能够确定,却不能确定何时南下。东北军训练一般是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表现不错的士兵们进行两个周期,也就是六个月的训练。士官们从表现出色的士兵中选拔,继续进行三个月到半年的士官学习。按照这个时间,以当下的征兵力度,明年5月之后,战争可能就爆发了。”

领事点点头,“您写了报告么?”

莫里循摸了摸胸口,报告就在衣服里面。但莫里循没有立刻掏出来,他回到之前的问题,“伦敦那边有什么决定么?”

领事有些无奈,他一个领事,在外交体系里面就是干累活的。除非是伦敦方面真的做出决定,发给驻华外交机构,领事才能得知消息。

于是领事说道:“一旦有消息,我会立刻告知莫里循先生。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指示。”

莫里循也没多问,掏出装在信封里的报告书,递给了领事。领事如释重负,身为干活的,把莫里循的报告递交上去,再附上一份对沈阳现状的报告书就完成了工作。责任这等事自然有那些野心勃勃想往上爬的人去做,混资历的人只要能混下去就好。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而且在制度内想好好的混下去也不容易呢。只要一次担了责任,前途可能就被毁了。

对于好好生活的人,混下去是不得不的选择。这点上,中外的人类社会没什么分别。

森田光子就清楚的感受到这些。原敬前首相被刺之前,光子接到了前往沈阳采访何锐的任务。光子很快就发现,那次采访本身就是一个外交任务。原敬首相一死,这次采访很自然的被取消了。

大半年过去了,光子再次接到了报社的安排,日本外务省大佬西园寺公望阁下要出访东北,《朝日新闻》派遣森田光子全程采访这次出访。

光子听完之后本想同意,她也没有拒绝的机会。话要出口之前,光子想起件事,问道:“其他报社里面有那些参加了?”

社长笑了笑,“这次咱们拿到了独家采访,光子,你可要写出一份好的报道来。”

“是。”光子低头应道。不过光子心中很清楚,也知道社长非常清楚,这次采访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到家,光子把消息告知给母亲。森田夫人听到后,立刻站起身说道:“既然要见何君,礼物一定要准备好。腌菜……先多放点盐,路上这么热,可是要出味……”

看着母亲急匆匆去忙碌,光子突然有些悲伤。如果可以的话,光子并不想以这样的身份去采访何锐。不过光子也很清楚,如果不是这样的身份,她自己是找不到独立采访和锐的机会。

求收藏,求银票,求追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