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278章 准备的冬季(四)

文明破晓 第278章 准备的冬季(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1-19 02:16:0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如何利用北洋的内部矛盾,吴有平一分钟不到就做了决定。

原文-来自于-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app。。

中央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并没有针对北洋进行安排。这不是小看北洋,日本的待遇与北洋一样。

解放全中国的计划分成国内国外两部分,对外寻求一个不受外国干涉的国际环境,队训寻求尽快结束战争,尽可能的减少中国的损失的途径。

对内对外的纲领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殚精竭智分析过苏俄、英法、日本之后,针对不同国家的地缘政治情况进行安排。如果当时分析结果是日本绝不会干涉中国内战,东北军应该在1920年就入关了。

关内现在不止有北洋一股割据势力,中央制定的战略是‘统一中国’,凡是割据势力都必须解决掉,以实现统一。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把北洋拿出来当做一个单独选项,直到制定执行计划的阶段,北洋与其他割据势力一起进行了讨论。

连张锡銮的提议都属于‘意外情况’。吴有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几个‘汉奸’,更不是什么问题。吴有平决定‘静观其变’,北洋的内部矛盾当然可以在某些时候用来敲打北洋,甚至是作为破局的手段。现阶段还没到利用的时间。

火车直奔锦州而去。快到了目的地,吴有平换上自己学生时代的学生装。这些年工作繁重,工作进度完度很高。随着东北工农业实力快速发展,吴有平与不少干部一样,出现了‘过劳肥’。

大吃一顿非常能缓解心理压力。工作繁忙,作息不规律,又处于食物供应充足的环境,人们很容易暴饮暴食,体重出现剧烈变化。

好在东北工作已经上了正规,文明党的教育到位,发现问题后立刻解决。吴有平的体重又快速降低。此时穿上7年前的学生服,那种并不紧身也不松垮的感觉,让吴有平生出重回校园的感觉。

车一停,吴有平立刻前往在锦州设立的干部学校。吴有平以为干部学校中都是年轻人,绝大多数是男性,会有少数女性。到了会场一看,女性比例高过吴有平的想象。将近一成青年学生身边站着年龄相仿的女性,一部分女性还带着孩子。

吴有平没想到这么多学生拖家带口而来,倒是有些感动。心怀国家的年轻学生们受到胜利的感召前来东北,这不难理解。拖家带口而来则是代表他们对于东北政府的信赖。在当下局面,甚至能称为过度信赖。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此次前来锦州干校,本就是为了给年轻学生们指明未来,吴有平此时更想把未来展现给年轻人。

登上讲台,站到话筒前,吴有平看到的是不解的眼神。想来学生们搞不明白一个穿学生装的人走到话筒前要说什么。

吴有平开口做了自我介绍,“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干校。我叫吴有平,今年29岁,是东北政府行政长官。负责东北行政工作。等同学们完成在干校的培训,就会进入东北政府工作。”

数百名学员先是鸦雀无声,随即开始窃窃私语。等众人理解了吴有平的话,人群中登时发出各种惊叹之声。便是吴有平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也过了好一阵才安静下来。

“同学们,我是在1915年加入四平政府。如果有同学对东北政府的历史有了解,就会知道,1915年,何锐主席出任四平督军。我也是在那一年决定投奔四平政府。”

人群中又是一阵叹息。这些叹息并不长,吴有平接着说道:“一定有人会觉得,吴有平,你不到30岁就成为东北政府行政长官,一定是因为你运气好,也有点眼光,投奔的早,就当上了行政长官。我可以告诉大家,不是那样的。”

学生们有些不敢吭声,也有些因为不认同,发出了些动静。如此反应让吴有平很满意,同学们的反应比想象中热烈的多。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能够理解吴有平在说什么。也多吴有平所说的内容有兴趣。

根据吴有平的工作经验,哪怕是有反对意见,都远比漠不关心要好的多。尤其是眼前这种大家其实都在关心的局面下。

“我知道大家不信,此次我前来不是训话,而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和大家讲讲这些年我都在学习什么,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让大家对东北政府有一个初步了解。在1915年,我见到何主席之后,提出想在四平政府工作。想来,大家在不久前和我做了相同的事情。”

学生中传出一阵笑声。听吴有平做的第一件事与自己一样,同学们立刻感觉到了些许亲近。

本文首发&站点为:。,。动-。

在农业生产占国家税收50的国家里,正常人,哪怕是马克思主义者中的人道主义者都不敢取消农业税。

事情一旦与道德挂钩,就麻烦了。先不说‘是谁的道德’这么一个根本问题,哪怕是泛泛的道德看法,也会把问题激化,农业税要么是符合道德的,要么是不符合道德的。要么千秋万代,要么不能存在。搞成这样,就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

俄罗斯民族很年轻,一百来年,并没有能够掌握这些。列宁同志领导的联共布尔什维克一定能够从道德角度去理解国际贸易,能否以经济学规律理解国际贸易,并且驾驭国际贸易为中俄两国人民造福,何锐真的没啥信心。

当然,何锐也没有把责任全推给苏俄那边。如果中国此时工业实力强大,很容易就成为俄国主要成套设备进口国。那么俄国卖资源,中国卖设备与工业品的贸易模式也很容易建立。从历史上看,俄国本就很习惯这样的贸易模式。

所以何锐给工业厅长庄嘉雄打了个电话,让他准备一下东北成套设备的报告。

放下电话不到十分钟,工业厅长庄嘉雄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主席,我们准备研发在高寒地区使用的轮胎,不知道可不可以给主席汇报一下。”

“俄国提出来的?”何锐笑道。

庄嘉雄也不隐瞒,“是。俄国那边发现,现在的轮胎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下难免出问题。尤其是俄国那边对于卡车的需求特别大,对于轮胎的要求也被提了出来。”

何锐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就轻松许多,看来俄国同志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跳脱么。何锐甚至明知道自己妄想,也假设了一种可能,是不是俄国同志们对于中国科技研发能力的评价提高了。

无疑,何锐对于自己妄想的判断是错的。在联共中央会议上正讨论着与东北的贸易问题,之前联共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在东北与日本的战争中保证进出口,让东北政府有更加充足的物资与日本作战。

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甚至不用列宁同志这样的敏锐的战略家做解释,联共中央委员都能完全想明白。东北与日本的战争将在数年内让苏俄完全不用担心东部边疆的安全。

此次会议上,俄国负责对外情报的委员提出一个问题,东北政府的橡胶到底从哪里来的。

“我们今年已经从东北进口了数万吨橡胶,大大缓解了国内相关工厂的压力。但这样的数量让我们不得不担心,东北是否与英法与美国之间存在私下协议。”

一时间,国防工业委员脸色有些紧张。如果东北与英法美国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密约,中国统一之后,俄国的东方就会出现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

对外情报委员继续说道:“现在东北向我们提供的工业品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我们了解到的东北的工业实力不符。根据国防工业部的报告,包括纯碱在内,太多东北生产的化工产品品质与英法同类产品相比,质量相当,甚至有优势。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没办法解释。”

听到这些无法质疑的现实,联共中央成员们神色更是凝重。直到列宁同志打破了沉默,“这就是我们怀疑东北政府的全部理由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