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281章 准备的冬季(七)

文明破晓 第281章 准备的冬季(七)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1-22 01:04: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何锐并没有把北洋的事情放在心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北洋从来不是1个单独考虑的对象。这并非东北军或者文明党看不起北洋,日本与北洋1样,从来不是制定战略的目标。

统1中国。这才是战略目标。为了实现统1中国的战略目标,要考虑国内国外两种环境。谁会支持中国统1,谁会反对中国统1。到了这个阶段,北洋与日本才作为诸多事实存在而进入名单之中,作为分析的对象。

不仅是教授战略制定的何锐这么考虑,军委与东北军高层也都学会了这么考虑。何锐把王士珍送到了宾馆,就直奔东北军总司令部。此时的总司令部中已经充满了人力,每1名军人都在快步行走。以至于在拐角处要专门贴上了条幅,‘拐弯慢行’。

走廊里充满了脚步声,已经没办法靠听觉来判断拐角另外1边是不是走过来了人。匆忙行走而撞到1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上百次,甚至出现了事故。好几人被送进了医院。

军人因为急火攻心,与撞到1起的同僚们发生了冲突,被送去禁闭室冷静的也有十几号。

最近1楼增加了电算室,在走廊里就能听到手摇机械计算机运转的声音2十4小时不停。与传统计算室内笔尖划过计算纸的沙沙声以及算盘珠碰撞的清脆响声相比,这些机械造成的声音就远没有那么悦耳,即便这个新部门把效率提高了很多,还是有听力比较敏感的同志提出建议,是不是再主楼外专门给手摇机械计算机室建1座建筑。

何锐倒是不讨厌这样的声音。何锐甚至回想起自己喜欢的青轴机械键盘在敲打时发出的清脆音响,那种节奏感在做文字工作的时候真的很能提升心情。

到了3楼,徐乘风等人已经到了。参谋长程若凡立刻开始了报告,“第1阶段战役已经结束,根据最初的计划,我军在朝鲜建立两个司令部,在东北建立3个司令部。朝鲜正面战线,建立平壤战区司令部,由胡秀山同志出任司令。负责应对日军反扑,朝鲜侧面战线,建立朝鲜司令部,将由徐乘风同志出任司令。负责沿海反登6作战。”

徐乘风对于自己由东北军总司令转为1个战区司令的事情毫不在意,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命令本身之上。

何锐心中则最后盘算着指挥官人选。胡秀山做事极为细致,下1阶段战役中,东北军的目的是在日本进攻中消耗日本的实力。胡秀山说过,在朝鲜,没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边打边撤,1旦有日军师团级旅团级部队脱离战线,就立刻打出1个反击。

在这方面,最适合的人选其实是程若凡。这几年来,程若凡进步极大,他的特点不仅没有被磨灭,聪明敏锐善于抓捕战机的优势反倒更被凸显出来。

不过临阵换将,对于胡秀山并不尊重,而且胡秀山完全有能力完成指挥任务。既然胡秀山没有任何撤下来的意思,何锐对此也只能闭口不言。

至于徐乘风,他是东北军中最有德国高级军人气质。坚定、从容、果敢。以东北军的现状,完全没能力对付日本海军,防登6作战的方法就是死守防线。而东北军的后勤能力不足,无法在朝鲜维持超过40万部队的机动作战。

即便是用上了超过1半的卡车,也只能维持1个军的部队实施快速进攻。但凡汽车够用,油料充足,何锐就不会放过汉城。

打这样的硬仗,司令员超强的敏锐对战局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徐乘风有条不紊又刚毅的作风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力量来。

程若凡此时继续着汇报,“在东北的辽东半岛,建立辽东战区司令部,由郑4郎同志出任司令。负责沿海反登6作战。在鸭绿江西部我方领土上,建立鸭绿江司令部,由我本人,程若凡出任司令。依托我军已经完成的防线,为第3阶段战役做准备。鸭绿江战区也负责在接下来的战役阶段提供后勤支援,在必须的时候提供兵力支援。在山海关到锦州地区建立山海关战区,由钟义府同志出任司令。负责防备从山海关方向的可能进攻。沈阳的总司令部由何锐同志负责,协调东北政府与各司令部之间的关系。报告完毕。”

何锐点点头。心中有些感慨。当下,文明党东北军培养出来的所有高级军人都投入了战争。1切都要靠这些青年们支撑起来。何锐相信青年军人们1定会竭尽全力,如果战局不利,1定是何锐的能力不足所导致。

就在此时,程若凡提出了建议,“总司令,我认为我们是不是在山海关方面放置了太多兵力。就我个人判断,日军或者北洋军进攻山海关的可能性比我们预计的要低很多。如果能够多派遣1个军到朝鲜司令,可以增强防御能力。”

不等何锐回答,徐乘风说道:“总司令,我1部分同意程若凡同志的看法。但是抽调过来的1个军,最好能够强化我军的后勤运输能力。根据进军汉城的经验,我军现在战线的后勤运输压力太大。”

何锐完全知道程若凡与徐乘风的担心,这些问题现阶段无解,便答道:“我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布局。由于北洋的局面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将1个军的部队从锦州调往锦州以东的营口驻防。减轻1些辽东战区的压力。但我不支持改变现在的整体布置局势。现阶段已经能够证明,我们对东北的判断稍显乐观。”

这话说完,徐乘风与程若凡都不再开口。何锐所指的‘稍显乐观’在和平时期不算什么。那真的是‘稍显乐观’。大概是100和95分的差距吧。

然而战争时期,别说5的差距,1的差距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5是可能导致失败。这些方面就体现在高强度管理之下,很多原本运行良好的社会模式发生了剧烈的震动。

东北其实不缺粮,也有非常好的国营粮店进行供应。哪怕是搞了配给制,都不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但是,东北的人民1直以来生活的环境并非是‘正常环境’。水旱灾害造成的饥荒持续不断,加上旧制度下官府、军阀、士绅、地主们的盘剥,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民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而东北政府治下的4000万人民中,有1半以上就是因为天灾**险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逃到东北的人民。他们的确认为东北政府是个好官府,双方存在管理关系,却远没有到亲密1心的地步。

就如东北政府已经明确告诉民众,粮食供应没问题,大家不要囤积粮食,抢购物资。但是人民却还是干了。市场上没办法买到,就私下购买。即便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真的爆发了战争之后,依旧给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囤积物资只是众多问题中的1个而已。

何锐虽然不失望,内心依旧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这也是之前何锐制定的政策必然导致的结果。

东北政府过去几年中搞的是发展工业以及发展小商品经济的经济政策,人民加入社会化生产的深度广度大大提升,财富积累速度很快。这些政策发展了市场,也让东北经济快速发展。

既然有了市场,在恐慌性情绪影响下,市场也开始反过来影响到东北经济。即便是21世纪,中国完成成为工业国,也没有能避免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政策的反噬。能否扛过去,得看东北政府这些的制度建设水平。

当然,何锐并没有感到气馁。因为日本方面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比东北政府更激烈。

第1阶段战争的大胜,靠的是奇袭。之所以其他各种势力,包括列强都没想到东北政府敢开战,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何锐是这个时代优秀的政治家,所以何锐不可能不知道即便东北政府拥有当下列强国家的营运水平,以东北的实力挑战日本,也会因为国内经济崩溃而失败。

但何锐相信,以中国革命经验建设的东北政府能够承受这么巨大的压力而不崩溃。东北与日本的战争,先撑不住而崩溃1定是日本。

从山海关调动1个军到其他司令部,作用并不大。但是局面有变,不能立刻应对所带来的风险,要比1个军调动带来的收益大得多。从何锐的角度来看,哪怕那个军的确只能暂时驻守,也必须接受这样的冗余准备。这判断不是军事判断。

司令部并没有对此进行进1步的讨论。徐乘风与程若凡开始下1个汇报,“总司令,根据战役安排,我们向你汇报司令部现在人员的调动安排……”

何锐知道,1旦部队划分之后,战役就要这么打下去。排除了所有不安,何锐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汇报之上。

汽笛声声,满蒙派遣军联络官永田铁山少将乘坐的船只抵达了东京港。站在高高的船舷旁,就见此时的东京港各个码头区域,士兵们整齐列队,准备登船。装备堆积如山,苦力们背着扛着装备,如同暴雨前紧急搬家的蚂蚁般,排成细长的队列,在物资装备与开始装货的船只间连成细线。

永田铁山沿着舷梯下到码头,接船的大尉立刻上前询问:“请问,是永田阁下么?”

p,

见永田铁山点头,大佐赶紧敬礼,“永田阁下,下官是6军部的大和田大尉,奉田中阁下之命,护送永田阁下到6军部。车在外面已经准备好了。”

永田带着警卫随着大和田大尉穿行在士兵们组成的森林间缝隙里。有些军官在呵斥怒骂那些不守纪律的士兵,有些军官则向着负责指挥登船的引领人员怒斥道:“为什么晚了5分钟还不能登船!你不知道战况紧急么?”

还有些军官怒道:“你们是要我们的士兵在夜里吹1夜冷风么!”

此时已经是傍晚,太阳大半已经沉入西边的天际。10月底的夜风已经很冷,而海风更冷。永田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

走出了码头,外面的街道上更是水泄不通的感觉。与港口内的空旷空间相比,街道与入口无疑狭小的多。1队队的日军停在各个入口处等着进入港口。在冷风中,士兵们裹紧军衣,背靠码头长长的木栅栏上。

而那些做生意的小贩,趁着这个机会向停下待命的军人售卖1些小食品。也有些胆大的穿过行军行列的缝隙跑到木栅栏这边,加紧兜售。

就在此时,奔跑声传来。就见1小队宪兵们,胳膊上带着白袖箍,手持木棍快速赶来。直奔那些影响通行的小贩而来。小贩们吓得赶紧跑路,宪兵们紧追上去。两边都消失在永田铁山的视线中,不过很快就传来了宪兵们怒斥责骂声,以及小贩们的哭喊求饶的声音。

又花了些时间走出去了大概1公里远,永田铁山眼前终于宽敞了1些。前来接他的汽车就停在1小片空地上,大和田大尉已经在港口里道过歉,此时又说道:“阁下,请您原谅。汽车只能停在这里。”

永田铁山并不在意。大和田大尉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便汽车强行开进去,此时也只怕开不出来。不过永田看到停车处不远正好有1个报亭,就说道:“请等我1会儿,我买几份报纸。”

大和田大尉很清楚永田铁山刚从汉城战场上下来,全然不知道国内的情况。便说道:“阁下,我给您买点吃的。”

小说,欢迎下载<

面对这样建议,永田铁山谢过。很自然的伸手进兜摸了1下,却发现自己没有带钱包。永田铁山去朝鲜的时候是带了钱包的,这些天来日夜奋战,哪里会去想钱的事。此次回来,又换了新军服。钱包此时大概或许在汉城,至于在哪里,永田铁山完全不知道。

收回手,永田铁山问道:“大和田君,您能够现在借给我5日元。”

大和田大尉连忙掏兜,只找出了两个多日元的领钱。正在问别人,永田说道:“已经够了。”就拿了点领钱直奔报亭而去。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永田铁山就站在旁边的1盏煤气灯下开始阅读。第1份报纸头版上,赫然写着《帝国之璧——永田铁山少将大活跃》。

稍1浏览,永田铁山心中苦笑。自己、冈村和石原,3人不过是败军之将,却被报纸大4鼓吹,仿佛守住汉城是打了1场大胜仗。

‘以不足3万之兵,面对十几万凶恶支军,使其不得入汉城1步……’

永田铁山微微叹息。难道帝国内部压力已经到了不得不靠吹嘘来维系民众情绪的地步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