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424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四)

文明破晓 第424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3-25 23:47: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月19日,回到国内的商务部长莫里循站在办公室里,办公室对他来说已经完全陌生。出去的时候还是在北平,回来之后就到了新的京城。

尝试分辨新旧两处京城的区别,莫里循很快感觉新京城毕竟靠南上千里,气温比旧京城高了那么一点点。莫里循此次归国的选择了走苏联这条路线,冰天雪地的苏联与地上有残雪的中原地区相比,气温差别更加明显。

就在此时,秘书送进来了一个纸质文件盒,看到这熟悉的盒子,莫里循心中当即欢喜起来。这是给部长以及更高级别官员的内参,里面都是重要的最新报告。级别不仅意味着拥有决定权,更意味着知情权。在某种意义上,知情权比发言权更重要。

莫里循坐到新的办公桌边,翻看起新闻内容,第一条竟然是关于苏联的,经过苏共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越飞被解除外交委员(部长)职务,接替他的是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

停下阅读,莫里循回想起自己经过苏联的时候,,接待他的是苏联商务委员(部长)。两人就1926年的中苏贸易进行了谈判。回想苏联商务委员(部长)的一些话,莫里循觉得苏联的态度稍显奇怪。

第二天上午,出访团向中央做了工作汇报。此次前去欧洲非常有收获,不仅是外交上的,更是外贸上的。下午,莫里循自己向何锐与吴有平两人做了报告。说到苏联的时候,莫里循提起了苏联商务委员(部长)的一些比较奇怪的地方。

吴有平听莫里循说,苏联商务委员(部长)居然询问起中国分地后的农业发展,也觉得着实奇怪。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中国分地后发生了特别糟糕的事情,以至于引发了苏联的关注的话。很大可能性是苏联对中国土改模式有兴趣。

当然,也存在别的可能性。那就是苏联商务委员没话找话,问了些个人在意的问题。吴有平把所有想象都给掐灭,继续与莫里循就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开始讨论。

新上任的苏联外交委员(部长)李维诺夫上任后,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向民国政府转达了他访问中国的意向。吴有平询问这个人有没有主动与莫里循交流过。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由于此次见到的人太多,莫里循想了片刻才最终确定,“完全没有和这个人接触过。”

吴有平也没多问,就询问莫里循对于苏联现在的感觉如何。

莫里循回想着看到的苏联城市,表示自己没去过沙皇俄国,也没去现在的苏联农村,单纯从此次能看到的一鳞片爪来说,苏联的城市秩序看着不错。尤其是在沙皇俄国时代的底层民众,从社会制度保障到能看到的精气神,的确看着很不错。而且苏联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当大,城市内的大量学校给莫里循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等汇报结束,何锐让莫里循休息几天。等休息完,再去做与俄国谈判的前期准备。谈判内容关于俄国货物支付周期的问题。

莫里循离开后,吴有平问道:“主席要同意俄国外长访华?”

何锐摇摇头,“不,那个会议由两国商务部解决就好。”

吴有平有些不解,“主席,咱们这么爽快的拒绝,苏联会很不高兴吧?”

“如果咱们有求于苏联,被苏联拒绝后,咱们难道要不高兴?”何锐笑道。

吴有平被这个问题问的无语,若是连不高兴的感觉都没有,岂不是很不正常么?尤其是毛子这个民族太年轻,很容易被情绪影响判断。当然,吴有平也承认已经30出头的自己依旧很容易被情绪影响。

何锐笑道:“这种不快必然有,也必须有。不然的话,苏联岂不是会觉得我们事事都会顺着他们的心思。”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吴有平微微点头,当下苏联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关系还算可以的国家大概只有中国。何锐也非常重视与苏联的友好关系,新外长前来中国访问并不奇怪。

然而,在中央会议上,大家在何锐的讲述下,发现苏联很可能是来碰瓷的。现阶段苏联最需要的就是外交上的突破,以恢复对欧洲的贸易。苏联加入到亚洲国际法庭,只是混个脸熟而已。对外交的确有帮助,但是对经济帮助其实很有限。

但是,苏联一旦让欧洲认为中苏要达成‘中苏军事联盟’,局面就不一样了。保不准为了稳住苏联,欧洲一些国家会做出调整。

为了不给中国自己制造麻烦,中国既要维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又不能让世界各国误解中国。这需要的不仅是外交能力,更需要战略定义。论定力,吴有平很佩服何锐的强大,至少在何锐身上既不会对敌人有过分的敌意,对友好国家也没有任何纵容,完全根据中国国家利益以及政策需要去制定计划。

吴有平又问了一个问题,“主席,我们将亚洲国际法庭定性为学术组织,这个会不会有些过分了?”

看着吴有平还是有些转不过来弯,何锐笑道:“哈!完全不过分,而是恰如其分。”

1月20日上午,观察团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苏联的三位法律系教授胸前佩戴着苏联国徽,走进会场。大会议室内的位置已经被安排好,苏联教授看到熟悉的俄文,以及对他们名字的正确书写方式,都颇为开心。

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环顾四周。这里有东方面孔,有欧洲面孔,有几位观察团成员在自己的桌上摆放了小国旗,竟然是巴西与阿根廷。苏联教授听说过‘亚洲国际法庭’算是全球法律界的‘国联’,见到这些来自各国的法学专家后,不得不承认这话其实有道理。

很快,会议正式召开。工作人员让与会专家们都带耳机,苏联教授们照办了。发言的是一个东方人,个头不高,带着细边眼镜。文雅而内敛,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有这学者风范。他微微鞠躬,将自己的发言稿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则将发言稿分发给与会专家。

等分发完毕,那个东方人才开口发言。苏联教授们对于日语和汉语都不怎么了解,并没有听明白那位教授在说什么,然而耳机里面传出的俄语声音让苏联教授愣住了。

首发&:塔>-读小说

那是真的俄语,还是一位声音颇为好听的男子的翻译,‘诸位好,在下是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平丰盛。作为本周的轮值主席,在下将与其他国家的专家们一起,对当下的工作安排进行讨论……’

苏联教授们完全看不到翻译在哪里,但是同声翻译的确在工作。这样出色的安排,细致的工作,让苏联教授非常佩服。

平丰盛教授在发言中向观察团们介绍了亚洲国际法庭到底是什么。由于中国政府要对在缅甸屠杀缅甸人民的澳新军团进行审判,但现阶段并不存在国际法,或者中国国内的法律对这场审判进行支持。

所以中国政府邀请世界各国的法学专家,由法学专家们组成了‘亚洲国际法庭’。亚洲国际法庭既没有国家身份,也并非是国际联盟,它是一个全球的学术组织,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中国政府将这件案子的审理权交给亚洲国际法庭负责,意味着作为学术组织的亚洲国际法庭拥有了原本国家才能执行的权力。

“……诸位法学专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全球学术组织实施公权力。对于能够成为这历史性大事的一名参与者,在下非常感动。也会为此次审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苏联教授们听到这里,都是愕然。他们最初认为‘亚洲国际法庭’是中国操纵的一个国际组织,目的无外乎是通过此事打击对手英国,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那些参加亚洲国际法庭的法学专家大概会把亚洲国际法庭当成一个规模空前的交流场所。当然,苏联教授们对中国政府伸张正义的行为的确有一定的敬意。

听了本周轮值主席平丰盛教授的发言,苏联教授才发现事情超出了他们想象之外。本该是为世界各国政府效力的各国法学界人员,在亚洲国际法庭中,国际学术界摆脱了各国政权的束缚,以学术为工具,为实现人类的公平正义而努力工作。

……这是真的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