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498章 排华法案Vs排美法案(二)

文明破晓 第498章 排华法案Vs排美法案(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4-30 06:35: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清华学校,是美国用一部分庚子赔款的钱建立的清朝赴美留学的预科学校。

辛丑条约后,中国民族觉醒,反对洋货逐渐成了中国民众的斗争手段。在1905-1907三年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呈直线下降,美国资本家曾哀叹:“如果抵制美货的运动持续下去,各大工厂可以关闭六个月之久”。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总统建议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挽救当前严峻的形势,并建议将退还款用于中国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使用。美国人的算盘打得极其精细,他们认为如果想要在中国商业、政治、精神上获得最大的利益,那就必须成功的教育中国的年轻一代。

美国甚至宣称,‘可以不让华工入境,但是一定要善待留学生。如果能够成功地控制年轻一代,就可以成功地控制一个国家的发展,以知识和精神去操控他们的领袖。’

所以1924年,何锐政府全歼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在华驻军时,清华学校的美国校董继续留在中国。1926年,在亚洲国际法庭的中国法律专家以及中国媒体将美国政府定性为野蛮政府,美国文明是野蛮文明。清华学校的美国校董还留在了中国。

1927年4月30日,来自北方的大风停了,漫天风沙顷刻变成了晴空万里。清澈的阳光倾斜在清华学校大门口,几名来自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向学校门卫出示了证件,大门随即打开。

几位民警走进空荡荡的教学楼,走进了美国校董办公室。这位校董早就知道终有这一日,神色反倒轻松许多。

为首的民警把一份文件递给美国校董,“根据《中华民国卫生防疫特别条例》第13条,来自美国的人员,必须每周主动到卫生防疫处报道,并且接受防疫检查。鉴于你两周都没有主动前去接受检疫,现在我们要带你去接受检疫。”

美国校董当即在口头上表示了强烈抗议,但是行动上没有丝毫的反抗。

很快,美国校董以及清华学校内的美国教师被带出校园,塞进了一辆等在外面的囚笼车。不仅在北平,中国各地都在进行这样的抓捕。那些美国佬如同大牲口一样,被送到各个防疫站,准备接受卫生防疫检查。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站在教学楼门口,大声对前来带人的民警喊道:“你们这是暴行!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民警看着周围围观的学生,不快的大声说道:“美国作为瘟疫传播国,已经害死了世界上几千万人。对你们定期进行防疫检查,才是文明的行动。”

所谓西班牙大流感本就是起源于美国,在全世界导致了数千万人死亡,此事已经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欧洲以及中国的报纸宣传,基本成了世界共识。司徒雷登当然知道他与燕京大学的美国教师被抓的原因与这个没关系,也知道民国政府为何一定要把在华的美国人带走检疫的原因。

司徒雷登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不会跟你走!”

“你确定?”民警问道。

“是的!我不会跟你走!”司徒雷登也豁出去了。他知道自己如此拒绝,其结果必然是被警察打倒带走。但是司徒雷登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乖顺的接受这样充满了侮辱性的待遇。

燕京大学作为教会学堂,这两年没啥新生报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没剩几个。那些中国学生们看着校长司徒雷登如此硬气,只能神色复杂的在旁边看着,没有任何言语,更没有任何行动。

民警们确定司徒雷登不配合后,并没有动手,而是转身离开了。司徒雷登立刻让人给美国在北平的领事馆打电话,让他们想办法前来救援。电话打过去,女性接线员用标准的工作用语答道:“此时占线,请一会儿再打。”

这真的不是接线员故意捣鬼,现在美国驻北平的领事馆的几部电话已经全部有人在接听。不仅燕京大学在打电话给美国领事馆,在北平的所有美国机构,以及有机会打电话的在华美国人都在打电话求助。

此时,燕京大学的大铁门被完全打开。一群身穿白大褂,带着防毒面具的卫生防疫人员走进了燕京大学的校园。为首的两人手举旗子,左边的旗子上写着‘卫生防疫大于天!’,右边的旗子上写着‘传染病源头要先发现、早发现’。

跟在大旗后面的卫生防疫人员手持控制大牲口的挠钩套索,推着推车,推车上放置着关牲口的铁笼,沿着道路进入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在中国杭州出生,对于中国文化非常熟悉。当民警离开的时候,司徒雷登最初认为接下来会冲进啦一些武警,也做好了被打的准备。却完全没想到中国方面竟然出动了抓捕牲口的阵势。司徒雷登满脑子惊愕,愣在原地。

其他美国教师们也都被惊到了,他们不断后退,最后撒腿就跑。中国卫生防疫人员们则分成小队,各个小队长喊道:“不要让这些传染源跑了!跟我来!”

各个卫生防疫小队成员齐声答应,直奔那些逃窜的燕京大学美国教师,每个小队负责一个,开始了围追堵截。

司徒雷登知道自己根本跑不了,索性也不走了。负责司徒雷登的小队成员见他这么配合,到了司徒雷登面前,先把一张用红色笔写了‘未检疫’的标志布用别针别在司徒雷登衣服前面,随即拉来一个铁笼,打开笼门,‘司徒先生,请吧。’

司徒雷登不肯进去,只能由穿着白大褂,带着防毒面具的中国卫生防疫人员把司徒雷登推进铁笼,从外面锁上笼门。透过铁笼的栅栏空隙,司徒雷登看到燕京大学的美国教师们很快被套索套上,或者被抛出的网罩住,如同大牲口般被一头头控制,带上‘未检疫’的标志,送进铁笼。

有些美国教师拽下‘未检疫’的标志,从铁笼里扔出去,中国卫生防疫人员也不打不骂,而是拿出写着‘未检疫’的横幅,展开后插在铁笼上方。这横幅可就大多了,远远就能看清。

在抓捕过程中,一些带着口罩的记者们跟着中国卫生防疫人员拍照或者拍摄影片。

等抓捕结束,铁笼被运出燕京大学校园,抬上等在外面的马车,向着北平的卫生防疫点而去。街上的行人好奇的看着这一列长长的马车队列,司徒雷登则经受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放置py。

中国是文明国家,防疫检查完全按照流程标准。防疫期是一周一次,如同大牲口般接受完检查流程的在华美国人,都得到了一个布制证明,上面用蓝笔写着‘1927年4月30日,合格’。

各个卫生防疫站的负责人都严肃认真的告诉美国人,“你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佩戴上。否则,你们会被再次带去防疫站检查。下周,记得按时来接受检查。”

卫生防疫站不仅有口头讲述,还贴心的送上中英文说明,就让在华美国人回去了。

4月30日晚,大批在华美国人开始购买离开中国的船票甚至是机票。无数电报从中国发向美国,以及全球的报社。

尤其是那些在华的外国记者,中国的行动是公开的,他们不仅拍了照片,更是写下了各种或者严肃或者调侃的新闻报道。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太平洋西岸列强中国与太平洋东岸的列强美国之间爆发的冲突,都对世界秩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泰晤士报记者的新闻就很乐观,‘……中美之间的冲突源自《排华法案》,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限制某个种族的交流为目的法律。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充满了侮辱性。

至于美国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爆发中美之间的战争,本报认为,这种风险很低。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各国海军吨位的比例,美国拥有与大英帝国同样的份额。以舰队的数量与质量来看,美国无疑拥有世界第二强大的舰队。但是现在的中国政府并非满清政府,也不是北洋政府。美国的海军完全没办法真正威胁到中国。所以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是愚蠢的选择。

中美矛盾的激化会不会造成地区局势恶化?本报也认为不可能。中美之间最大的经济关系是贸易关系,美国商品一直尝试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商品的竞争力远不如美国。贸易中断,对于中美两国的影响都不大,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不大。只要不爆发战争,这场贸易战并不会改变宏观局势……’

法国‘费加罗报’的评价更是乐观,‘……与中美贸易相比,中法之间贸易悠久的多。法国作为世界上顶尖的工业国,有着先进的工业,以及深厚的积累。美国从法国盗取了大量技术,同时利用其运输上的便利,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不应有的份额。

现在,法国无疑是中国最合适的贸易对象。中国有着广大与充满活力的人口,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市场。法国决不能再失去这样的机会。无数法国工厂所需要的订单,都需要从中国获得……’

5月1日,白宫发言人向着记者们做了简短的发言,‘美国政府对于中国政府的行动表达关切,并且强烈的反对中国政府的无礼行为。’

说完,也不管后面记者们纷纷要求提问,就转身离开。

《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资深财经与政论媒体则在报道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并非是一场意气之争,而是深刻的经济斗争。如果这场斗争不能得到解决,美国所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努力都会以失败告终,中美贸易可能归零。’

晚了10个小时,中国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大量美国记者争先恐后的请求获得发言机会,最终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得到了提问的机会,记者当即用机关枪一样的语速问道,“请问中国方面对美国的行动是为了报复《排华法案》么?”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听到这话,轻松的笑道:“《排华法案》是美国国内的法律,中国不干涉美国内政。我再次声明,中国的所有行动与《排华法案》无关!”

5月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这次记者招待会的全部内容后,明确给出了观点,‘基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我们可以确定,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了!’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