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519章 1927年的公平贸易投资 二

文明破晓 第519章 1927年的公平贸易投资 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5-15 13:08:0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医院的走廊里,何锐身边的主治医生将商务部长莫里循的病情讲给何锐。何锐对医疗本身并不了解,勉强听完,就问道:“主任,按照你所说的,医院已经用尽了现在能采取的所有医疗手段了,对么?”

主任一愣。这是他从来没听过的发言,病人的家属以及单位的人员从来都是要求医生们要把人救回来,他们就愤怒起来,好像是医生们把病人置于死地。所以迟疑了片刻,主任才小心的说道:“我们已经尽力了。”

何锐拍了拍主治医生的肩头,“感谢你们的工作。接下来就让我们来送莫部长最后一程。”

主治医生愣住了。身为医生,他从未见过如此坦率的接受死亡的人。以至于主治医生甚至怀疑何锐说的是不是某种气话。但何锐径直走向莫里循的病房,完全没扭头,也没有多说什么,这让主治医生不知道如何判断何锐的态度。

病房上半截是白色墙壁,下半截是绿色涂漆,躺在白色病床上的莫里循脸色白的吓人。何锐走到莫里循身边的时候,对面的一位英国神父刚完成仪式。莫里循微微转过头,看向何锐,尽量想挤出一个笑容。

何锐心中感慨,上前拉住莫里循的手,“莫部长,尽快好起来。我还想和你一起到澳大利亚农场骑马赶羊呢。”

莫里循真的笑起来,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色,“主席,我也希望能够去。不过,我先说一下我的决定。我要埋葬在中国。”

何锐没想到莫里循最终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见莫里循盯着自己,当即点头,“我会安排。”

莫里循终于放下心来,他让屋内其他人离开,只留下何锐在屋里。病房的门开着,其他人都在门外,透过病房的门看向屋内。就见屋内,何锐坐在莫里循身边,低下头听着莫里循说着什么。片刻后,何锐抬起手抹了抹眼眶,竟然是流泪了。

屋外莫里循的家人们看到这样,也忍不住低低的啜泣起来。英国驻华大使心中五味杂陈,而英国专门从本土派来的主教则开始在胸前划十字。

何锐此时轻拍着莫里循的手臂,“老莫,别说这些工作事儿了。这么多年了,你也该把这些放下了。”

莫里循方才把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尽力交代给何锐,听到何锐的话,喘息片刻才说道:“主席,在遇到你之前,你很清楚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知道,那时候你是一个政治掮客。”何锐爽快的答道。

莫里循费力的点点头,“我出生在澳大利亚,虽然考上了博士,却始终没办法成为我向往的上层。主席,选择为你服务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但是,我想尽可能的多做点事情,把以前浪费的时光补回来。”

何锐非常理解莫里循的心情。一个澳大利亚本地出生的昂撒人,好不容易靠机遇和选择成为中国这个大国的部长,获得了英国的贵族爵位,怎么可能甘心碌碌无为。

想到这里,何锐觉得心中一阵同情上涌,正色说道:“老莫,相信我。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你绝不会是一个nobody。和你同时代的那帮英国上层不会在史书上留名,但是你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史书上。而且,那些史书绝不会是我们授意去写的,而是后世真正值得尊敬的历史学家为了记录这个时代而书写的史书。”

听着何锐的描述,莫里循的眼睛亮了。当何锐打赢了东北政府与日本的战争后,莫里循就确定自己定然会史书留名。所以他才格外的希望自己并非作为一个‘点缀’,而是真正的有能力的政治家。

莫里循感觉自己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力量也再次涌现出来,连说话也变得不费力,“主席。我现在能确定,斯大林的工业建设原本是不惜代价也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斯大林完全接受了我们的提出的贸易模式建议。因为这个模式可以让苏联付出比原来小很多的代价,就达成苏联期待的目的。”

“老莫……”何锐很想劝莫里循不要再说这些事情,文明党党中央,中央政府,商务部都通过莫里循的工作确定了这些。但何锐却觉得自己也不能阻止莫里循最后的肺腑之言。这位65岁的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在之前的53年中始终没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经历了12年的艰苦工作后,他希望自己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有价值。

何锐转过身,向莫里循的家人招手,随即转过身,认真的听起了莫里循最后的话。

莫里循的妻子、女儿、女婿、外孙女走进病房,有些不知所措的围在莫里循身边。因为莫里循并没有要与他们交谈,而是在专心向何锐讲述。

莫里循之前已经交代了后事,此时将心中的所有定论与猜测和盘托出,“斯大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统治者,从他一开始就亲自负责中苏贸易来判断,斯大林有相当高的战略眼光。在当时,苏联真正可以指望的对外贸易,只有苏联与中国的贸易。7年过去了,中国依旧是苏联唯一可以依靠的外贸伙伴。

主席,我曾经试探过苏联方面,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到中苏贸易中,中国……中国其实承担起了贸易中的金融风险,苏联……方面的人员虽然理解我在说什么,但是他们并不真正在意……这是我很在意的事情。苏联的……经济模式……并非一个能够……长久的模式……”

莫里循的声音越来越小,也开始断断续续。而莫里循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微微开始闭上的同时,声音也中断了。

莫里循的女儿小心的推动莫里循的肩头,见莫里循毫无反应,立刻奔出门去喊道:“大夫!大夫!”

医生快速走进病房,对莫里循做了检查后发现,莫里循已经没有任何脉搏。经过了短暂的抢救后,大夫用冷静低沉的声音对莫里循的家属与何锐说道:“莫部长已经去世了,请节哀。”

何锐叹息一声,伸手将莫里循微闭的眼睛完全合上。向着扑在莫里循遗体上哭泣的遗属们说道:“请节哀。”便离开了病房。

走在医院的走廊上,听到遗属的哭泣声从身后传来,何锐并不觉得莫里循的一生有什么可悲。当一个人的一生终于得到了自己所期待的,并且为之奋斗过,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就只有遗憾。

想到自己,何锐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此时死去,自己只会遗憾自己还有很多想法没能推进,但拯救中国这个最低目标已经实现。既然自己现在还没有死,接下来就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好。

走出了医院大楼,何锐一时间生出个想法,会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太冷酷,并没有表现得更加有亲和力。但片刻间,何锐就确定,自己有点庸人自扰。刚去世的莫里循留给后人的印象绝非53年的郁郁不得志,而是最后12年的有所作为。人们期待何锐能完成什么,而不是何锐是否让人感觉舒服。正想到这里,汽车已经停在何锐面前,准备随时把何锐送到他要去的地方,何锐钻进汽车,对司机说道:“去国务院。”

司机与秘书完全没有询问何锐此时的心情,而是立刻执行起何锐的命令,没多久,汽车进入国务院大楼的地下停车场,警卫们很自然的按照流程执行起来,无人提及方才的任何事情。

吴有平的办公室里,吴有平叹息一声,“莫部长去世……我立刻让李成钢接任商贸部长。”

何锐的心情已经完全恢复,便说道:“现在我们与主要国家的贸易协议进行的如何?只要苏联、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都谈完,我就会出访欧洲。”

吴有平面露喜色,“基本上谈的差不多了。现阶段最大的技术问题是货币问题。主席之前说我们要脱离金本位,我觉得时机非常好。”

“你不要倒果为因。”何锐纠正着吴有平此刻的冲动,“我当时可没想到美国的身段会这么柔软,当时考虑的是到28年年中能够谈成。现在你觉得很妙,其实和我最初设想的不一样。”

吴有平并没有觉得这有啥问题,“既然提前了一年,其实很好。现在法国也不是金本位,和法国谈的时候,他们说明年可能恢复金本位,我觉得可以减少非常多的麻烦。当然,主席既然预测美国会在29年爆发经济危机,局面会更加复杂。”

何锐看着吴有平那种想太多的神色,忍不住劝道:“有平,你千万别想那么多。一旦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就意味着旧经济秩序会陷入全面混乱。咱们要主动,别被动,更别希望咱们能够掌握局面。”

吴有平愣了愣,忍不住讪笑道:“主席说的是,只是最近这几年我们的确能够主导与我们有关的各种事情。我忍不住就这么想了起来。”

何锐笑道:“呵呵,有件事倒是真的要提前布局。未来10年,会有大量外国青年到中国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革命的一个策源地。国务院把这些留学生的可能性做个预期。”

“会有多少人?”吴有平当即问道。

看这位国务院总理又忍不住从执行角度提问,何锐笑道:“你猜!”

吴有平当即明白了何锐的意思,摇摇头自我批评道:“我知道我思路错了。我会与文化部就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问题进行安排。”

不是准备招收多少留学生,而是制定招收留学生的安排。何锐觉得吴有平的思路总算是调整过来了。

(sw.piaotian55.。手机版阅读网址:.piaotian5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