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548章 出访欧洲(十三)

文明破晓 第548章 出访欧洲(十三)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7-26 16:14:4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斯大林同志很关注何锐此次欧洲出行。尤其是得到何锐居然与法国签署了中法经济合作协议之时,斯大林同志甚至被惊呆了几秒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此事。

作为从沙俄时代过来的革命家与政治领袖,斯大林对法国进行此类合作并不陌生。沙皇俄国就与法国进行过此类合作,俄国革命后,苏联就将这笔债进行了处置。按照列宁同志恶债不偿的立场,苏联觉得自己合理处置了这些债务。但是法国方面却坚称,苏联政府欠债不还。这也是法国为什么参与围堵苏联的原因之一。

现在法国居然又和中国签署了这样的协议,斯大林同志在没办法确定中法合作的全部细节之时,只能按照革命导师的判断去理解,‘法国这个高利贷帝国主义贼性不改’。

很快,斯大林同志就根据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经济报告做出了判断,下令在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领导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利用。

所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就开始准备访华,此时何锐还在英国进行访问,回国时间最早大概在4月,莫洛托夫就拜访了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格里戈利·康斯坦丁诺维奇·奥尔忠尼启则。

从1921年开始,斯大林同志就专管中苏贸易。最初的时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安排,只是得有人负责此事,政治局决定由斯大林同志负责此事。结果中苏贸易对苏联的价值越来越大,在斯大林同志的党内威望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他负责的这份工作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格里戈利的职务与外国对应的话,大概算是财政部长。格里戈利又兼任重工业人民委员,所以莫洛托夫其实是有些觉得自己或许还没有找对人。不过莫洛托夫拿出此次携带的礼物,大吉岭红茶,格里戈利当即就开心了。

端着散发出甘香气味的红茶,莫洛托夫问道:“格里戈利同志,我对于您在报告中提及的进口商品对农业征收的帮助很有兴趣。不知您能够讲的更明白一些么?”

格里戈利委员与莫洛托夫一样,都是坚定支持斯大林总书记的苏共政治局委员。虽然他觉得更详细内容大概可以找农业人民委员,但是牵扯到两个领域,格里戈利也算是负责人之一。他两撇浓密的微微上翘,边喝茶边解释道:“轻工业品下乡计划获得了成功。”.

莫洛托夫知道,这是类似于中国的自行车下乡的计划。国家将人民所需的商品送到下乡,直接对农村销售。在这些方面,苏联对中国政府的不少政策非常有亲切感。直接借用毫无压力。

“这个政策很成功,农民以及集体农庄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了3倍,交粮的热情也增加了。”格里戈利解释道。

莫洛托夫微微点头,一直以来,苏联粮食征收总存在大量问题。用刺刀逼着农民交粮的事情在革命早期是一种常态,之后征粮也是长期问题。哪怕是这两年,斯大林同志非常器重的基洛夫同志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地区的时候也说过狠话,“征粮的时候,看到哪个农民的腿发抖,就去抄家。肯定能搜出藏起来的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格里戈利说‘交粮热情提升’,就可以想象征粮到底有多成功。

格里戈利喝完一杯茶,续上水,又倒上一杯,那种红茶的蜜味着实令人舒适。虽然大吉岭红茶与福建红茶还是有些差距,但是大吉岭红茶的价格在那里摆着。苏联外贸人员选择的自然是性价比高的产品。

“我们苏联有能力生产轻工业品,也有能力大规模生产轻工业品。但是我们没办法以那么低的价格大量生产轻工业品。”格里戈利感叹道。

身为斯大林同志所信任的委员,他这么说就不会被人误解。莫洛托夫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正如格里戈利所说,中苏贸易在最初的阶段,苏联一方面对中国的工业品的质量有怀疑,同样也担心中国将苏联作为工业品倾销地。但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中国轻工业品质量过得去,而且价格着实优惠。

除了性价比高,量大管饱。中国也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向苏联提供了轻工业品生产的技术与设备,并没有将苏联变成倾销地的打算。而且中国也没有打压苏联的原材料价格,双方进行着相当公平的贸易。所以最近几年,苏联并没有刻意扩大中苏贸易的政策,但是向中国输出的原材料越来越多,从中国购买的轻工业品也越来越多。

莫洛托夫问道:“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已经根据经济需求,制定了一个计算公式?”

“……的确根据国内需求,制定了一部分进出**易量。”格里戈利承认了一部分。

“现阶段,对农民进行的轻工业品评估与现在的进口量之间是否存在缺口?”莫洛托夫率直的问道。

格里戈利知道莫洛托夫将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中苏贸易是其中之一,所以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根据讨论,如果粮食征收能够增加一倍,就完全能够满足经济需要。”

莫洛托夫大概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如果他去询问农业人民委员会的话,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征收的粮食越多越好’,这就没意思了。但此时还有一个问题,莫洛托夫问道:“现在征粮队中的武装保卫人员的数量是不是降低了?”

格里戈利笑了笑,莫洛托夫也跟着笑了笑。两人都知道这话是非常含蓄的表达,所谓的武装保卫人员,就是用武力恐吓农民的军事力量。而莫洛托夫的问题不仅不可笑,其实非常现实与严肃。如果征粮不用带上武装力量,就意味着苏联的农村矛盾得到了巨大改善。

“莫洛托夫同志,现在的武装保卫人员的工作已经限于保护运输的商品。而且这部分工作也开始由地方的民兵负担。农民与合作社成员已经能够从合作社购买到大部分轻工业品。真正需要押送的是作为奖励的轻工业品。”

经过这番讨论,莫洛托夫得到了想得到的答案。等莫洛托夫告辞之后,格里戈利则一边喝茶,一边考虑起方才提到的‘计算公式’。

端着刺刀去征粮的时候不用考虑什么公式,只用考虑到底能征收到多少粮食。现在用轻工业品去换粮,必须有一个公式。征收上来的粮食与商品挂钩,而生产与交易这些商品所消耗的成本计算其实挺复杂。

简化的看,进口的轻工业品需要苏联生产多少出口的商品,消耗的成本至少要能对等。而通过进口轻工业品,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多大帮助,对于消除国内矛盾,提升社会安定的帮助。

整体算下来,中国的轻工业品的价格相对其他国家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但是好在量大管饱,真正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对解决苏联国内矛盾上。当农民能够买到大量廉价轻工业品的时候,他们生产粮食的热情以及交粮的热情很自然的提高了。

征收的粮食量增加,能够养活的城市工业人口数量自然能够提高。苏联给工人与农民的工资其实不低,随着城市粮食供应充足,轻工业品的供应充足,城市里工人的工作热情也随之提高。

又喝了一杯茶。格里戈利回到自己的书房,拿出了一些文件开始研究。那是已经公布的中法合作的项目清单,其中不少是轻工业领域的产品。写几条笔记,格里戈利就思考一阵。

虽然革命导师将法国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但法国的确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国。法国的轻工业品质量好,价格低,不少工业品价格比中国的同类工业品更低。

如果中国获得了这些技术之后,能够经过消化吸收,向苏联转让生产技术。同时以更低的价格向苏联出口与法国同品质的工业品,那可就太好了。

苏联从沙皇时代开始就进行了大量资源勘探,木材、煤、矿产、石油,储量都极为巨大。苏联的重工业也颇有基础,如果能够得到技术转让的话,苏联的重工业同样可以生产非常出色的产品。只要向中国出口这些产品,就足以平衡贸易,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廉价轻工业品。

这几年征粮变化让格里高利颇有感触,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有能力让人民过上好生活。公平的贸易能够大大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效率。所以格里戈利对中法合作非常期待。因为中苏贸易中,中国并不要求苏联一定要提供英镑美元这种国际硬通货币,也不强迫苏联接受中国元。双方只用挂账结算,结算时间通常是一个季度。之后根据结算结果,继续下订单,或者取消订单。对于苏联这种缺乏外汇的国家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而且中法技术合作后,苏联也能通过到中国考察,了解欧洲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西欧虽然关上了与苏联的技术合作大门,但是苏联在东方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种技术合作也不需要苏联支付贵金属或者英镑美元这种硬通货,还能解决苏联对先进技术的需求。

当然,这些事情在执行过程中定然不会那么简单。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肯定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如果何锐知道苏联方面的想法,肯定会很高兴。因为这也是何锐希望的方向。所以何锐在英国也访问了不少英国著名企业。等何锐在企业所有人以及负责人礼貌的引领下进入共产参观后,何锐的确有些失望。

在巴黎高师发表演讲的时候,何锐就提过一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劣势。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矛盾之一。英国企业依旧在大量使用蒸汽动力,哪怕英国的蒸汽动力经过三百年的锤炼发展,已经到了蒸汽动力能够达到的极限,但是蒸汽革命相对电气革命依旧是落后的。

何锐不相信英国没有电气革命的技术实力,但是英国大量基于蒸汽革命的投资此时就成了英国的负担。废除这些投资是一大笔钱,投资电气革命,发展内燃机又是一大笔投资。英国资本家中必然会有一大批要完蛋,关乎生死,英国资本家怎么可能自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