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56章 美国卖粮(六)

文明破晓 第656章 美国卖粮(六)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9-27 03:29: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虽然美国国务卿在称呼里面有“国务”二字,很容易令中国人联想起“国务院”,但美国国务院是美国联邦政府主管外交并兼管部分内政事务的行政部门,直属美国政府管理的外事机构,相当于外交部。

李成钢向何锐做了此次会面的报告后,忍不住抱怨道:“主席,现在国内对于外国的名字有太多问题,很多新来的人在这些细节方面学的不好,竟然认为美国国务院与咱们的国务院竟然是一样的部门。”

何锐哈的笑了一声。笑完之后,何锐说道:“那就让文化部派专业人员,对与各国的称呼做一次全面的整理。怎么样,你们商务部觉得压力大么?”

李成钢可真的没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话就引来了这样的结果,着实惊喜。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虽然在变化,却也只是“单字词”变成了双字词,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英文单词的新增就是硬生生的造出新的单词来。身为商务部部长,李成钢近几年就见了不少新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也给商务部增加了些麻烦。

身为文明党党员,李成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决定事物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外因只是决定这种反应什么时候发生。放到此事上,李成钢无法决定何锐要组织一次大翻译,这是何锐自己早就有了想法,只是因为李成钢这个外因的触发而发生。

既然很理解事情的发展,李成钢自然把本部门工作的难点讲清楚,“主席,翻译工作的前辈认为,翻译要“信、达、雅”,但外国的名词在增加,旧有名词的内容也在变,这对我们商务部来说是个挑战。我觉得商务部在我们的工作领域做不到信达雅。”

“信、达、雅。我们当然做不到,这次大翻译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用简单明快,尽可能没有歧义的翻译,为中国提供服务。从立场上,我们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所以,信,要做到。至于后两者,我们先不用考虑。只要翻译的时候没有恶意就行。”

李成钢愣了楞,他倒是没想过在翻译中加上恶意,也觉得何锐这么提只怕不会空穴来风。但翻译本就是意外事件,李成钢只是点点头,就继续自己的工作,“主席,我们要与美国签约粮食购买么?”

何锐也把思路拉回到眼前的事情上,问道:“你方才说,赫尔国务卿认为,美国正在以美国的市场准入,来解决世界危机。这人真的理解到他自己在说什么吗?”

李成钢已经有了个基本判断,便答道:“即便赫尔只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这个理念,我听他所说,觉得赫尔至少知道自己在讲述什么样的理念。”

说完,李成钢问道:“主席想见他?”

何锐摇摇头,“没空见他。”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之所以不想见赫尔,因为何锐最近事情的确比较多。中国核武器研发进入新阶段,驱逐舰设计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阶段时间宝贵,赫尔明显没有非见不可的价值。理解到各工业国需要市场来承接各个工业国的生产力,不过是内阁级别高级成员应有的水平。

至于赫尔表示,“美国再用美国的市场解决世界危机,这就是一种恐吓。”可以认为,美国政府在威胁中国,如果没有美国市场,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出问题。

何锐可一点都不怕。如果美国真如赫尔所说的那么牛,怎么可能爆发大萧条呢?而且现在是美国跑来中国寻求粮食出口,而不是中国跑去美国寻求美国接受更多中国商品的出口。

“李部长,我们每年最多从美国进口2000万吨粮食。而且粮食中的饲料粮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虽然未必能够达成这样的总量,而且美国也未必真的敢被咱们这个大客户给控制住。我只是告诉你,这就是我们的上限。至于对美国出口政策的安排,那就是商务部的工作。”

李成钢听何锐把粮食进口量确定到这个程度,也心中大定。这个数字本就是农业部与人口资源部搞出来的,李成钢在国务院的会议上听到过。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李成钢的确被吓到了。但是仔细一算,2000万吨粮食,不过400亿斤,以6.5亿人平均,人均61斤多点。相对中国现在超过两亿吨,直奔3亿吨的粮食来说,也没多重要。

不进口这2000万吨粮食,中国人民也不至于饿肚子。不出口这2000万吨粮食,美国受到的损失可比中国大多了。这也是李成钢面对国务卿赫尔,一直很淡定的底气。

“主席,我就告辞了。”李成钢说道。

等李成钢离开,何锐心中继续判断着中美之间有没有可能达成战略互信。根据李成钢的汇报来看,美国高层到现在并没有失去自信,此时的美国问题堆积如山,有了解决问题的需求,美国这个时代看起来真的是人才辈出。

至于美国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何锐知道答案。历史证明,美国上层也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那就是推翻凡尔赛体系,干掉英法霸权,建立一个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个体系解决了美国所需的市场问题,也成就了美国的世界领导权。

何锐的目的并不是要针对美国,也没有恶意针对美国的打算。只是这个世界是个物质的现实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谁都一样。由美国领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可以解决美国的问题,中国建立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也能确保中国的未来发展。两辆车要挤上同一条道路,先到达终点的国家才能赢,何锐当然希望中国能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过何锐觉得自己好像也真的进步了不少。原本何锐总觉得好像不能每次都赢,那就是输了。现在想到决定中国乃至于世界命运的竞争,何锐反倒没有了患得患失的情绪。

没必要每次都赢,中国只要不输,就总是有机会。在这次竞争中,中国想不输,难度并不大。维护世界霸权需要的成本极高,何锐设想的未来战略并非是一个中国称霸世界的方案。中国只要解放了亚洲,获得与世界各国自由贸易的经济体系就算不输。

当然,何锐觉得这样的“不输标准”在美国看来,一定觉得中国赢了。中国现阶段就有一个近9亿人口的大市场,解放了亚洲之后,这个市场的总人口达到了14-15亿。现在全球20亿人口,占世界70%人口的大市场,而且能够与世界各国充分贸易,怎么看都赢了。

想到这里,何锐站起身,背着手走到窗口。窗外的花园里已经花团锦簇,但是姹紫嫣红让何锐有些烦,便走回到简单空荡的座位上坐下。没有了外面那些景色影响,何锐的心情立刻又平静下来。

再思索中美在战略上的关系,何锐怎么都乐观不起来。中美两国都是大国,大国承受力够大,而且大国都颇有进攻精神。美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大到不靠世界市场就无法消化的程度,中国的工业产能同样向着这样的天量产能发展。

在何锐原本的时空,中国甚至让美国建立的WTO都失效了。WTO体系核心是一种多边贸易协议。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还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以及为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

由于中国拥有世界全产业门类,在非常多的重要产业门类中还拥有世界最先进水平。任何国家只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就可以获得该国所需的所有商品与技术。而且中国并不要求占有其他国家的市场,只是要求与该国进行自由贸易。有了中国这个无限供应商,美国建立的WTO体系就没用了,WTO很自然的失去了作用。

当然,这种胜利后,中国也很清楚,中国非得给其他国家一口饭吃。所以中国不得不将产业链的一部分放到国外,让国外也能从和中国的贸易中获取利益。如果中国不这么做,靠中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商品销售,其他国家会被中国给吸干。于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就这么很自然的建立起来了。

与之相应的,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也就随着中国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而同步枯萎。

“看来……和美国的斗争会非常激烈。”何锐自言自语起来。虽然用了相当粉饰太平的词汇,但是何锐的意思是,“中美必有一战”。想到浩瀚的太平洋上燃起的战火,何锐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首发&:塔>-读小说

在少年时代,何锐对着地球仪,用电脑下载各国地形图,玩着指点江山,征服世界的游戏。那时候的“战争”对于何锐来说只是游戏,只是胜利、光荣的同义词。现在何锐发动过两场动员了数百万人的战争,何锐很清楚战争到底是什么。即便规模宏大的战争会让何锐有点兴奋,但是何锐一点都不高兴。

何锐甚至希望战争的烈度能够不要那么大,所以何锐让秘书给教育部打电话,询问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问题。很快,秘书回来告诉何锐,“主席,教育部说,可以不可以派人来给主席做个汇报。”

何锐点点头,却想起了辞职的教育部长周树人。必须承认的是,让周树人当教育部长虽然从政治上是对所谓文化界的示好。但是从工作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很失败的人事安排。周树人是一个文学家,其个人的操守与智力没问题。但是周树人没有运营现代教育体系的能力。说的更加冷酷些,随便从军队中拉一个具有参谋特点的中将来当教育部长,在工作方面都会被周树人干得好。

倒不是说现在中华民国国防军的军人出身的参谋型中将就具备教育家的能力,而是教育部现阶段的工作核心是通过制定各种教育政策,向所需的行业与产业提供受过相关教育的人力资源。

周树人哪里都好,但是他本质上并非一个工业化时代的人,而是旧时代的文人。中国已经迈过了工业化的门槛,哪怕是这样出色的人,也注定没办法在新时代承担起重任。

心中稍微感叹了一下,也算是调整了一下心情。得到稍许调整的何锐站起身,让秘书安排起于核物理研究所以及海军负责人的见面。

另外一边的美国国务卿赫尔也在思考此次中国之行的工作进度。虽然中间遇到的各种事情都超出了赫尔来中国之前的设想,不过赫尔倒是很镇定。到现在为止,赫尔确定此行确定中国继续大量购买中国粮食的工作可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赫尔对中国高层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美国国内认为“中国人是无神论者”的看法不同,中国上层只是一群唯物主义者。也就是说,如果耶和华或者耶稣真的从天而降,出现在中国上层面前,并且展现出各种神迹,中国上层也会承认耶和华与耶稣存在。

虽然赫尔自己笃信上帝,但赫尔很清楚,耶和华绝不会降临凡间,那是世界末日才会出现的事情。赫尔可不希望世界末日现在就降临。

中国并不是如美国国内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作为国务卿,赫尔并不因此感到乐观。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反对神存在的无神论相比,唯物主义对于宗教更危险一些。反对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用有神论的思路考虑问题。唯物主义则是完全跳脱出有神论框架的思路,“神”是否存在,只是唯物主义体系下的一个问题。唯物主义的体系比神更高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