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58章 友邦惊诧论(一)

文明破晓 第658章 友邦惊诧论(一)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9-27 03:29: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罗斯福总统很认真的听着国务卿赫尔讲述在中国的经历,不时也会提出些问题。赫尔国务卿很快发现,罗斯福总统非常在意中国是否对美国发出了任何口头上的威胁。由于罗斯福总统的询问太过于认真,赫尔国务卿不得不停下来专门回忆一阵后才答道:“总统先生,我认为中国展现出来的傲慢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关于中国的威胁,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傲慢到了不屑于提出威胁的程度。”

提及傲慢,赫尔国务卿还不由自主的想起中国商务部长李时光对耶和华与耶稣的轻蔑描述。如果李时光说的是真心话,这个傲慢的中国人提出,如果耶和华与耶稣想证明自己存在,就得专门出现在李时光面前,向李时光证明神是存在的。

按照李时光的逻辑,即便赫尔国务卿声称自己是神的信徒,向李时光转述西方世界的观念,李时光也只会相信赫尔存在,却不会因为赫尔的存在而相信赫尔的话。

往深处理解一下,就可以很轻易的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世界的话语权,在李时光为代表的中国官员面前毫无可信度。李时光为代表的中国官员只会相信他们相信的事情。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国务卿赫尔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威胁,便将这件事告知给罗斯福总统。

听到这话,罗斯福嘴角微微上扬,不经意的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到这样的笑容,国务卿赫尔有些吃惊。

自从瘫痪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很少笑了。一方面是因为罗斯福作为残疾人,心态的确发生了变化。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罗斯福今年51岁,美国上层普遍认为,在这个年龄,露出笑容是一种讨好的行为。国务卿赫尔认为,不管从年龄,身份,或者是身体状况,罗斯福都没有露出笑容的必要。

此时看到罗斯福总统嘴角那意味深长的笑容,赫尔国务卿感觉罗斯福针对中国有自己的安排,当即停下自己的讲述,等着罗斯福总统开口。

罗斯福等了片刻,见赫尔从讲述者转为聆听者,便用一种颇具攻击性的语气问道:“赫尔,你认为美国可以从亚洲撤退么?”

国务卿赫尔当然觉得不行。但是此时他更在意的是罗斯福总统的语气和神态,这位有着长脸的美国总统此时脸上毫无表情,目光锐利而冷漠。国务卿赫尔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在内华达州沙漠旅行的时候见过的一条昂起头部的响尾蛇。罗斯福总统的问题就如那条响尾蛇一样充满了攻击性。

“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不能撤出亚洲。”赫尔答道。

罗斯福点点头,“赫尔,你在中国看到的报纸上,中国人好像在持续抨击殖民主义。”

赫尔点点头,表示赞同罗斯福的讲述。如果中国报纸上只是偶尔抨击一下殖民主义,或者是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其目的,在召开某次会议之前“凭空造牌”,制造对美国的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压迫,故意进行指责,还可以讨论一下中国抨击殖民主义。

根据美国国务院收集到的情报,中国民间一直在反对殖民主义,中国官方则始终表达了反对种族主义的立场。虽然殖民主义未必等同种族主义,但是欧美白人世界的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确高度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的确在利用民间媒体。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赫尔,我在考虑,要不要将菲律宾归为美国的一个州。”罗斯福说出了他的考量。

赫尔登时愣住了。一时间,赫尔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什么。菲律宾是美国从西班牙抢来的殖民地,美国国内也有放弃菲律宾,让菲律宾独立的看法。但是把菲律宾变成美国的一个州,这可太天马行空了。

罗斯福看得出国务卿赫尔的惊讶,他不得不讲述出自己的理由,“赫尔,东亚已经实际上统一,中国与苏联之间也建成了安全互信。虽然这些关系看似非常脆弱,但根据我的观察,何锐政府是通过共同市场的方式来完成这些关系的建设。这种关系甚至比美国设想的未来世界关系更加稳固,现在全球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帝国特惠制。”

所谓帝国特惠制,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英帝国特惠制’,这是英国为了对抗经济危机,放弃了自由贸易制度。由于英国征收保护关税,势必影响到与英国有密切经济联系的自治领和殖民地。为了使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不致因此受到危害,并通过进一步发展相互之间的贸易来保护和扩大英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因此,英国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

赫尔没想到罗斯福居然在百日新政期间还有时间思考这些战略问题,心中颇为兴奋。美国国务卿的主要工作就是外交,这正是赫尔国务卿可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工作领域。

但赫尔也有些担心,罗斯福现在有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国际问题。不等赫尔提问,罗斯福已经做出了解释,“最近摩根与洛克菲勒到白宫来谈了两次,他们企业雇佣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人民的消费力统计,以及美国经济现状,做出了一个判断,美国的失业率在短期内会出现降低,但是长期内并不会彻底扭转失业局面。想解决美国的问题,就必须为美国寻找到更大的市场。”

赫尔本人并不认为罗斯福是个**,但是听了这话,赫尔感觉到了相当浓厚的中国经济理论特有的味道。何锐政府的经济理论中,国民消费能力是重要的经济数据。这个数据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中国并非是一个福利国家,人民的收入来自于劳动。评估出中国民众消费能力,对于经济管理非常有好处。

之前欧美国家之所以没这么搞,固然是因为这个经济统计模式非常费力,欧美国家搞不了。除了技术性的原因之外,如果统计国民消费能力,就得有各个阶层的收入统计。统计数据一旦公布,很容易就会煽动起社会敌对情绪。

现在罗斯福这么讲,足以证明罗斯福为了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真的是不顾一切了。

赫尔不敢完全确定,便问道:“总统先生,我想再确定一下。您方才所说的失业率,是摩根的经济学家,还是洛克菲勒的经济学家。”

点&~为@:塔读小说APP

美国距离印度与东南亚太远了,想与中国在这些地区进行竞争,难度太高。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人口加起来有5亿,加上东亚与苏联,将是一个14亿人口的经济圈。现在全球20亿人口,美国北排除在这70%人口的市场之外,能得到的只剩下非洲。

只要想起非洲,罗斯福就觉得很无力。美国在非洲建起了一个样板国家,利比里亚。这个黑人国家的制度全部照搬美国,其经济一团糟。而且美国自豪的三权分立,参议院与众议院制度在利比里亚完全没办法运行,反倒是美国的种族主义制度在利比里亚良好的运行起来了。

美国直接把国内的一部分黑人送去了利比里亚,这批黑人面对同为黑人的利比里亚当地人,不仅没有带领这批人走上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反倒是把这批人定为下等人,自己把自己定为上等人,建成了实际上的奴隶制度。

美国民主党是原本南方邦联各州的政党,罗斯福真的没想到,美国现在利比里亚建立美国北方的政治体系,收获的却是南方邦联的奴隶制度。只有在种族主义方面,利比里亚倒是继承了美国的真传,那些被美国送去利比里亚的“种子”们,自视为来自工业国,而且体内或多或少都有美国白人老爷的血统,不仅将利比里亚当地人视为低等人种,同样将利比亚周边国家的黑人视为低等人种。

罗斯福作为拥有无比纯粹的“美国蓝血”的贵族,好歹也要点脸。他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利比里亚当作美国在非洲的样板来宣传。也就是说,美国想借用扶植一个非洲样板,从非洲内部瓦解英法殖民体系的努力,实际上失败了。

与美国的失败尝试相比,中国通过扶植起朝鲜这个样板,正在逐步争取到世界上反殖民主义者们的青睐。虽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高涨,但是美国上层精英们都知道美国继续封闭在北美大陆上,注定不会有前途。美国必须走向全球,并且拥有与美国当下经济实力对等的影响力。

赫尔就是美国上层精英中的一员,他也完全支持美国走出去的理念。既然罗斯福总统已经有了决心,赫尔便不再试探,他说道:“总统先生,您认为菲律宾会被中国的朝鲜模式所吸引么?”

罗斯福神色平静的显得阴冷,“菲律宾总督提供的情报里,菲律宾到中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增加了1800倍。在1924年,只有三个菲律宾人在中国大学留学。”

赫尔想到了在中国京城看到的那些肤色很深的留学生,不禁点头。赫尔国务卿觉得自己在中国与西方大学对比上并没有西方人的傲慢,如果非得说中国大学的优势,大概就是如何从殖民压迫中解放出来的能力。那些肤色很深的留学生到中国上大学,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只怕还有些别的学习内容。

罗斯福则继续解释道:“情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激进的菲律宾民族主义者,也到了中国。而英国方面则表示,到中国留学的英国殖民地的留学生数量同样增加了数百倍。根据英国在华留学的白人提供的消息,这些殖民地留学生的态度非常激进。中国一定会乐见美国被排除在亚洲之外的局面,菲律宾对于美国的意义不仅是殖民地,更是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总统先生,我非常欣赏您的决断。”赫尔表达了自己的钦佩。在战略方面的决断,他深知自己远不如罗斯福坚定。正因为如此,赫尔也诚恳表明了自己的判断,“总统先生,我认为国会绝不会答应让菲律宾成为美国的一个州。菲律宾甚至没有可能获得波多黎各的地位。”

罗斯福神色语法冷峻起来,他答道:“必须尝试一下!我认为在保障法出台后,就要推动这项工作。”

赫尔确定罗斯福是下了决心。到现在为止,百日新政进行的还不错,至少银行恢复了营业,借贷与存款业务也已经完成。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完成社会保障体系。确定最长工时与最低工资。

这两项法律只可能针对城市里面的白人成年人,童工与外国劳工,以及中国抨击过得“农场的家庭奴隶”,是绝不可能享受到这两项法律的保护。即便如此,这也挑战了美国传统。美国传统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切事情都得靠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国家向国民提供保障,意味着传统的美国自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美国的保守主义者们一定不会轻易接受这样根本性的改变。

赫尔本想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罗斯福却有些疲惫的样子。赫尔连忙给罗斯福倒了一杯水,罗斯福道谢后,只是微微用水润了润嘴唇,这样子让赫尔有些同情和难过。由于瘫痪的原因,加上罗斯福毕竟已经51岁了,由于上厕所并不方便,罗斯福现在的食量很小。

为了让罗斯福高兴,赫尔就聊起了他在中国得知的一些有趣的消息,“总统先生,何锐政府的前文化部长写了一篇名叫《友邦惊诧论》的文章,用以抨击何锐政府。”

“……听名字,好像是指责何锐的外交政策。”罗斯福说完,又轻轻润了润很干燥的嘴唇。

赫尔点点头,露出了笑容,“是的,总统先生。这位周部长对于何锐政府抓捕中国的扒粪专家的事情非常不满。这些人在报纸上写了非常多抨击欧洲种族主义行为的文章,言辞非常剧烈。引发了欧洲那些国家的驻华大使对中国外交部长的当面抗议。为了做一点表态,虽然何锐政府并没有出面,但是其中一些非常过分的家伙,被以一些与治安有关的名义,被抓进拘留所关了几天……”

罗斯福听完了赫尔介绍,神色中透露出不解。在罗斯福看来,何锐的外交路线极为强硬,这也是世界各国外交精英们的看法。那些看似咋咋呼呼的小国外交,与其说是强硬,不如说是粗鲁。何锐的外交则是给吹毛利刃的钢制利爪套上了柔软丝滑的天鹅绒手套。日本、英国,都是吃尽了苦头。

只是何锐的外交目标明确,从不拖泥带水,只要达成了目的后,何锐会立刻结束战争,所以在普通人看来,何锐的外交政策在某个阶段会显得非常“谦卑”。可这些表面上的谦卑赚取的利益比打几十场战争都要大。这样的外交政策居然会被批评为“软弱”,罗斯福不得不认为,中国有非常多的激进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