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69章 友邦惊诧论(十二)

文明破晓 第669章 友邦惊诧论(十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08 22:03: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934年6月30日开启的长刀之夜中,纳粹党的核心层与高层中主张消灭上层,先实施彻底破坏的流氓无产者们遭到了清洗。但希特勒制定的清洗名单里并非只有这批人。

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获得德国国防军的支持,希特勒并不向国防军隐瞒自己的意图。在行动前,希特勒就向国防军上层提供了他的政敌名单,包括军队出身的前总理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以及忠于副总理帕彭的人马。

至少有85人死于长刀之夜的清算,最后的死亡人数可能达上百个,超过1千的反对者被逮捕。

执行此次行动的事党卫队以及盖世太保,只有1人因为名字被搞错而遭到误杀,除此之外,整个行动执行的相当精准。

即使具有德军身份的前总理施莱谢尔及前军情局长布理多被害,但几乎全体德军都赞同长刀之夜。而年老体衰的兴登堡总统更是发了1通电报表达“深深的感激”,并恭喜希特勒“制止叛变于未然”。赖歇瑙将军也在此时宣布施莱谢尔早有预谋企图推翻政府,表达了国防军的态度。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的24小时内。6军总司令弗里奇即命令国防军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1违背当时仍然有效的魏玛宪法的效忠誓词,就是由赖歇瑙口授,另1名少校笔录的。当时,很多军官们都预料到了它将产生的恶果。当时任军队办公室主任的贝克将军就把这1天称为他“1生中最黑暗的1天”。

不管那些将军们如何厌恶这份誓词,但这就是代价,国防军官兵们的所有部队全部集结,在空地上宣读了誓词,“我在上帝面前作此神圣的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德意志国家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作为1名勇敢的军人;我愿在任何时候为履行誓言而不惜牺牲生命。”

在柏林的希特勒参加了军队宣誓活动。在观礼台上,希特勒看到1支支柏林的部队在主官带领下宣读了誓词,参谋部的将军、校官等更早的宣读了誓词。经过这么多大风大浪,希特勒的神色早已经波澜不惊,他平静的看着这些国防军宣誓,在国防军向希特勒举手敬礼的时候,希特勒也还以纳粹礼。

但希特勒心中的情绪其实颇为激动。面对这样的宣誓,希特勒想起自己与罗姆在34年年初的会面,在那次会面中,罗姆提起了与誓词有关的事情。

在1919年,也就是15年前,德皇威廉2世接到了军队的告知,他们要停战。

面对威廉2世,负责前来通报此事的海耶说,“军队仍然忠于陛下,不过他们已经精疲力尽,没有斗志了,只想休息,过安宁的日子。眼下他们不会向国内进军,就是陛下亲自率领也无济于事。他们也不会向布尔什维主义开战;他们唯1的愿望是停战,越早越好;因此,每个钟点都是重要的。”

威廉2世则大声质问:“那么,如果我退位,军队是否就愿意打回国内去呢?皇帝问。”

舒伦堡发誓说,他们不会违背自己的神圣誓言,而在困难的时刻背弃他们的君主和最高统帅的。

格勒纳听了这话,耸耸肩膀,不客气地说:“军人誓词?统帅?这些不过是说说而已,说是说了,只不过是1纸空文而已。”

舒伦堡很生气。他反驳说,这些说法只能说明格勒纳“不了解前线军人的心情”。军队仍然忠于自己的誓言,绝对不会抛弃皇帝。

被希特勒下令处决的罗姆想通过这件事说服希特勒,传统的德**官团靠不住。而现在,罗姆被杀,军官团们则向希特勒个人宣誓。面对如此局面,希特勒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此时,中国飞机设计局,关于歼-9战斗机的第2版设计终于完成。之前的那个参数已经确定,是计算中心的工程师,把还没公开发表的1个经验计算模型带入到计算里面,导致了数据变化。

为此,设计局领导专门跑了1趟京城,请了大学科研组对此计算模型进行解释。花了5天讨论这个计算模型后,决定把这个经验公式先用上。整个公式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内部的1个扰流的问题。

国内正在研究超临界火电站,在24pa左右,温度为538~560c间,水虽然在高压下不蒸发,但是在管道中流动的时候,呈现出气态属性。在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下,流行类似于气态的水发电效率更高。

针对高温高压环境下,自然有相对的研究。京城的研究组最初并没有想到火电研究的经验模型可以在1定程度上在涡扇发动机领域使用。

飞机设计局总算是在计划规定的最后时间之前,搞定了新的原型机设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等生产企业完成计划。

本以为会开个庆功会,没想到设计局的局长和书记开了个会。1众已经开始挑大梁的工程师们刚坐下,书记就说道:“现在有1个想,设计局要不要继续保留。”

听到这话,工程师们都呆住了。工作干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散伙了。书记看着大家愕然的神色,继续解释道:“设计局的工作非常成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国内的航空产业发展的很快,新建了好几个飞机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都需要技术团队,所以出现了是否拆分设计局的思路。即便设计局不存在了,中国的航空产业不仅依旧存在,还会快速发展。”

说到这里,书记看向了王东6,“东6,你怎么看?”

王东6听到这话,迟疑了片刻才答道:“书记,国家怎么设想的,我就怎么干。我服从国家的安排。不过我个人来说,还是想在设计局干。我从20年就受国家培养,还是想这么干下去。”

书记笑道:“呵呵,你在飞机公司干,也是1样为国家效力。大家不用担心待遇,各个公司也是看能力。至于飞机制造局最初的目的,是建立在追赶的基础之上。飞机是个新东西,中国开始研究的时间不比外国差。但是,我们的基础工业比不上外国。所以搞了设计局,就是要利用国家的力量,以及国家和最新研究部门的关系来确保设计局的水平不会与世界出现代差。现在,我们的技术工业水平提升速度很快,在这些基础领域已经与世界不存在代差。即便是少数领域,我们也可以通过进口与交流来获取技术。飞机制造局原本的意义就不同了。现在不是赶大家走,而是让大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面进行发挥。飞机制造企业很渴望大家去那边工作,他们也期待靠大家组建起更高效更有实力的的研发团队。”

王东6听着这话,感觉事情好像已经基本确定了。不管上头怎么想,王东6还是想留在飞机设计局。这也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事情,只是因为王东6习惯了这里。他觉得飞机设计局就是他想待的地方。

书记没有继续询问王东6,而是问起其他人。其他人的表态与王东6差不多,之后的几天内,设计局里开始与工程师们进行谈话。8月19日,国内4大飞机制造企业派来的人开始与工程师们谈话,互相摸意向。

虽然4大飞机制造厂都表示期待王东6到他们的企业去,可王东6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经过数次思考,王东6确定了自己的心情。他就是想在战斗机领域干下去,而飞机设计局本身现阶段是1个混合型的单位,民用与军用技术其实是1起研发的。

根据过去这些年的路径,单纯开发军用技术太花钱,没收益。所以涡桨发动机才会先民用,利用民用的钱来养军用项目。

想明白了这些,王东6才去见了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书记,我只想搞战斗机设计。所以我希望能够到相关部门,而不是去飞机制造公司。”

书记盯着王东6的目光锐利起来,“王工,你真的确定你只是想搞战斗机么?”

王东6斩钉截铁的答道:“书记。我最初加入设计局,就是为了给国家生产出最好的战斗机。我也知道民用是基础,我也非常尊重民用。但是我真正想干的是造战斗机。”

“好吧。我知道了。”书记就这么结束了会面。

9月11日,飞机设计局宣布在9月15日开始停止运作。所有人员开始做最后的选择,而王东6则接到了秘密通知,要他前往京城。

京城的气候明显比昆明要干燥很多,只是在京城住了两天,王东6就嘴上起皮,身上有些瘙痒。王东6祖籍4川,却北平上学,对这样的气候并不陌生。与北平相比,京城的气候甚至温和了不少。

王东6得知自己要与空军接触,更是全力准备。但是等了5天都没等到通知,正焦虑间,王东6的父亲却来了王东6住的招待所,1见面就兴冲冲的说道:“东6,准备1下,我们去吃饭。”

“我还得等通知。”王东6推脱道。自家老爹主要的朋友都是前清官员和老北洋的人,王东6是真的不想和那些人混在1起。

王老爹笑道:“想什么呢!这次是赵天麟先生出席,人家帮了你那么大的忙,你难道不该去见见么?”

王东6有点惊了。赵天麟是何锐政府里面少数辞职的高级官员,虽然赵天麟当副总理的时候,主管科技文卫,权力很大。但是辞职后,赵天麟教授主要通过国际人权组织,为各种有色人种提供法律援助,宣传反种族主义理念。论国际上的影响力,反倒比当副总理的时候更大。

论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赵天麟的声望仅次于何锐。何锐的国际影响力可不是因为他是中华民国的主席,而是何锐通过战争与政治手段重塑了东亚秩序,并且通过建立中法的实质同盟,让国际秩序出现了新的变化。

赵天麟则被认为是坚持何锐的国际人权理念的重要人员,在提升人类道德水平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赵天麟的地位已经不是用“权力”可以解释,尤其是在中国,1个推动道德而不是对道德做解释的人物,甚至是有些超脱了权力领域的意思。

“我现在就换衣服。”王东6马上站起身答道。

1路上,王老爹数次对王东6强调,“你这份工作可是赵先生帮你的忙。可不能忘本!”

王东6知道老爹这是要自己见面后要当面对赵天麟感谢,其余的话就别说了。便答道:“爹,我知道了。不过我也要向赵博士表达钦佩,这年头想在国际上推行种族平等,可不容易。”

王老爹原来是布政使,听儿子这么讲,也就不再多话。

聚会的地方是个不太大的酒店,牌匾上写着“北平饭庄”,看名字应该主打京津菜。来的人不多,还是段祺瑞、徐世昌等北洋老人物。等赵天麟出来,几人都站起身。王东6上1次当面见赵天麟,已经是10年前。之后更多的是在报纸上看到赵天麟的消息。

此次见到,感觉赵天麟过去10年间变化不大,感觉更加文雅沉稳了1些。

众人落座,徐世昌率先说道:“诸位,咱们上次见面,还是去给张公吊孝。张公仙去之后,世上又少了1位老友。可惜可叹。”

众人皆是感叹,王东6原本就决定少说话,此时更不敢吭声。张锡銮这些年从不抛头露面,但只是说起张锡銮的名头,北洋出身的人谁敢不敬。论年龄,张锡銮当王东6的太爷爷都足够,就更轮不到王东6说话。

等众人称赞了张锡銮1番,徐世昌说道:“诸位,我明年就80岁了。承蒙今上抬爱,让我做了国家大文案馆馆长1职。以我这年龄,自当让贤。我的辞呈已经被通过,再过两日就正式宣布。我也要回家养老了。”

段祺瑞听完后跟着说道:“我明年就70岁了。干完这1届,我不会再选国会议员,正好与徐兄1起当个邻居。”

赵天麟听到这里,心中也有些感慨。赵天麟被认为是“新北洋”的1员,但是现实中这只是老北洋们的看法。所谓新北洋,指的是以何锐为首,出身北洋的军人,以及满清以及北洋出钱留学的那批人。但赵天麟很清楚,这批人的想法从来都是推翻北洋,建立新中国。尤其是在何锐领导下,在北洋投降之前,北洋1直是敌人。

在老北洋即将在政坛上彻底消失的当下,赵天麟也有些感触。不管怎么说,赵天麟这批人与北洋也有香火情。老北洋们好歹没有站到对立面去,属于和平投降。随着老北洋们的离开,1个旧时代就彻底拉上了帷幕。此时此刻,赵天麟不可能无动于衷。

等赵了几句场面话,段祺瑞才又说道:“赵先生,你在美国学的就是法律,现在又做法律。我想请教你件事,今上可否长期当政?”

赵天麟也知道现在1些事情,只能实话实说,“国家有选举制度,只要主席当选,自然就会继续执政。段总长,我们是共和国。说什么当皇帝,那就是玩笑话。至于终身总统,看着对中国的现在有利。其实真的违反了制度,反倒是坏事。”

“怎么讲?”段祺瑞有些不认同。

赵天麟答道:“以主席的才能,以及被认同的程度,长期执政,会是1个很好的案例。证明了共和制本身的活力。但是共和制是选拔制度,若是坏了制度,以后就会成为恶例。不说人人都会争取,至少也会有人动了歪心思。那时候咱们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后世人会怎么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话可是够重的,王东6听得心脏加速跳动,有点开始后悔自己决定来吃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