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710章 世界博弈(四)

文明破晓 第710章 世界博弈(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05 14:20: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中国国防军掌握了金兰湾与西贡之后,立刻开始架设野战雷达,建立起防空系统。在雷达技术的开发方面,中国与美国和英国一起走在世界前列。在英国本土,雷达站时刻监控着天空,搜索德国空军的信号。

德国的海狮计划给英国造成的心理震动远超过实际上的物质损失。200年来,英国本土第一次遭到了真正的攻击。为了与德国对抗,英国政府想方设法请求中国志愿军的空军参加对抗德国空军的防御战。

此时中英两国经过沟通,达成了默契。中国志愿军空军援助的是法国,既然法国人民并没有投降,还有大量法国优秀儿女正舍生忘死的继续与纳粹德国进行战争,中国志愿军空军受到法国战友爱国精神的感召,继续与法国空军一起继续作战,从借口上也说得过去。

英国现在非常希望德国能够对中国宣战,但是中国志愿军发表了声明之后,德国纳粹政府竟然没对中国宣战,让英国外交部不得不感叹纳粹德国政府很是狡猾。

此时的中国志愿军空军的飞机只剩下不到100架战斗机。此时的英国虽然还有1200架战斗机,其中的战斗机只有700架,中国志愿军近百架战斗机,以及有着丰富经验的飞行员对英国来说十分宝贵。为了能够表达对中国的尊重,以及继续勾引德国对中国宣战,英国各大报纸都派出了记者对中国志愿军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中国志愿军都认为英国完成有能力能够实现国土防空。随着英国飞机产量快速提升,德国将不敢再跨过英吉利海峡对英国发动进攻。英国记者们不知道这是中国飞行员对英国的安慰,或者是英国飞行员们真的这么看。所有记者都注意到,中国飞行员们表现得很镇定,竟然看不出丝毫紧张。

中国空军的确不紧张,中国也有防空雷达,中国飞行员们很清楚雷达的作用。在法国作战的时候,法国的雷达技术就不行,中国飞行员们只能依靠中国特遣舰队庞大的参谋团为他们提供分析。有了雷达后,中国飞行员只是前往指定空域作战,并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着索敌状态。而且英国太小了,空战地区更狭小,这也让中国空军节省了心力与体力。

自从离开国内,中国志愿军飞行员好久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了。

战斗的进展也与中国志愿军判断的差不多,接连几天中,德国空军的飞行员的损失非常大。空战中飞机被击落不等于死亡,飞行员还能通过跳伞等手段逃生。在法国战役中,不少德国飞行员被击落后跳伞逃生,即便被法军抓住,也能在战后被释放,重新回到德军服役。

但是德国空袭英国,只要飞机被击落,飞行员落地后就被俘,根本逃不走。英国也没投降,德国被俘飞行员也不知道何时会被释放。飞行员比战斗机有价值的多,尤其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飞行员。

现在的中国志愿军空军只剩下了76人,凡是击落敌人飞机达到2架的统统回国。只是为了前后一致,击落四架敌人战斗机的冯成志大校才留下来继续领导作战。

戴高乐准将此时已经与团结在他身边的法**官们进行了好几天的讨论,此时,与会的众人都很疲惫,戴高乐一脸倦容,听着同样满脸倦容的同志们提出的大问题,“将军,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英国?”

当一个法国人询问为什么不能相信英国人,这就到了法国人的底线。几百年来,法国人在“决不能相信昂撒人”方面有着高度共识。

戴高乐答道:“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欧洲国家,从地缘角度,中国如果想在欧洲实现影响力,就需要有合作对象。同样,法国想在亚洲有自己的影响力,也得通过中国来实现。中法与中国的冲突完全可以进行预判,但是法国与英国与德国的冲突很难预判。这就是我们不能选择英国的原因。”

这话对于军人来说有些难理解,戴高乐所说的这些都是何锐那本《地缘政治初解》中讲述的理论套用在中法关系上的具体阐述。地缘政治并不是多么神奇的理论,这段话用中国俗话来说,就是“哪儿有锅沿不碰马勺?”

两个接壤国家的之间的问题多了,矛盾层出不穷,绝没有终止的那天。不接壤的国家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是距离本身已经决定了这种矛盾必然是在有限的范围内。

戴高乐又采用了各种能够被其他同志理解的话进行了一番讲述,又削减了一部分法**官们对中国的不信任感。虽然法**官们基本都同意了与中国合作的方案,还是又军官不快的说道:“中国夺取印度支那的手段并不地道。”

对这么一个问题,戴高乐并没有说什么。中国这么做的确不地道,但法属印度支那本就是法国从中国夺走的。法国作为殖民地大国,被夺走一块殖民地算不了大事。戴高乐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戴高乐倒是能理解中国的选择。如果法国与中国易地而处,法国也会这么做。

以法国现在的局面,印度支那实际上已经成了无主之地,如果中国不动手,英国也会动手。即便英国不动手,只怕美国也会动手。

就在戴高乐准备宣布他将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之时,有人推门而入。众人看向急匆匆冲进来的法**官,就见军官一脸愤怒的喊道:“诸位先生们,英国袭击了我们在米尔兹克比海军基地的舰队。”

听到这话,戴高乐忍不住腾的站起身。他身高近2米,走到别人身边,居高临下的看向那人的时候真的颇有压力。那位法**官此时没有丝毫空军,他悲愤的对戴高乐喊道:“将军,英国人袭击了我们在米尔兹克比的舰队,据说舰队都被英国人击沉了!”

米尔兹克比在阿尔及利亚。在法国一众殖民地中,与法国本土隔着地中海而望的阿尔及利亚最特别,法国人是将阿尔及利亚当做法国本土看待。在法国有一些法国白人被称为“黑脚”,指的就是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白人。之所以称他们为“黑脚”,不是说这些人的脚和黑人一样黑,这些白人在法国也算不上富人,在阿尔及利亚也是干些很累的活,破破烂烂的鞋在肮脏的土地上自然不会很干净。

此时无需戴高乐再说什么,其他法**官们已经聒噪起来,“将军,英国人靠不住,我们支持与中国合作!”

戴高乐也没多说什么,他拿起军帽,快步走出法**官们的聚集地,径直向中国大使馆走去。等戴高乐一出门,其他法**官立刻询问起这件事的具体内容。那位军官与其他法**人一样,也是通过情报渠道得知。在这么短时间里面,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大概介绍了一下他得知的消息。

7月3日,担心法国舰队投奔德国的英国政府下令英国舰队对法国阿尔及利亚海军基地米尔兹克比港内的法军发动了进攻。法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据说,主力舰艇都被英国击沉。

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力量与贝当政府并不是一回事,由于德国根本没有力量进攻阿尔及利亚,这个地区作为法国在非洲的核心地区,人口与军事力量都很强大。这个地区属于比较打酱油的态度,持同样态度的法国陆海军官兵都逃到了阿尔及利亚,尤其是法国海军,大部分舰队都前往了阿尔及利亚。

法**官们并没有怀疑消息的正确性,在法国人看来,英国人就是能对法国干出这种事情的国家。与英国相比,中国人趁机夺回印度支那的行动简直能用文明礼貌来描述。

戴高乐对此事同样不感到意外,但是英国摧毁法国海军的行动坚定了戴高乐与中国合作的决心。除了英国在地缘政治上注定与法国处于竞争关系之外,对戴高乐来说,法国在中国有巨大的投资,也有十几万法国专家、技术人员、商人在中国居住工作。西欧战役过程中,中国组织的撤侨行动还带走了一大批法国人。

只要戴高乐与中国合作,法国反抗组织立刻能够得到钱、人、枪。现在法国抵抗组织最急需的恰恰是钱、人、枪。有了这些,法国抵抗组织就可以开始进行反攻。戴高乐此时根本没考虑法属印度支那的问题,他满心考虑的都是中国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前,戴高乐立刻被请了进去。李雷大使坐在戴高乐面前,静静的等着戴高乐提问。戴高乐问道:“不知中国对于现在法国在华的企业制定了什么新政策么?”

李雷点点头,“我们的确制定了新的政策。”

戴高乐心中叹息,这就是亡国的人民必然遭到的困境。

不等戴高乐开口,李雷继续说道:“将军,您知道我们中国始终反对种族主义,德国纳粹政府所执行的政策是白人种族主义的代表。所以,我们不承认投降的贝当政府。如果我们承认了贝当政府,就等于是与德国合作。基于我国的立场,我国已经冻结了法国政府给中国政府的贷款,不许中法合作银行继续与贝当政府以及德国在法国占领区的金融往来。也不许在中国的法国企业向贝当政府缴纳税金。”

戴高乐愣住了,他觉得面前的这位中国驻英国大使正在用钱在实施诱惑。中国没有没收法国商人的财产,也没有没收法国政府在中国的财产,只是不许这笔钱流向投降了纳粹德国的法国贝当政府。这就意味着,如果出现了中国政府承认的法国政府,这笔钱就可以被这个法国政府拿到手。

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是戴高乐好歹也经历过战场上的厮杀,他并不没有被这一大笔钱迷住了眼睛。思索片刻,戴高乐继续问道:“中国政府在印度支那的行动,是对于法国的侵犯。”

“将军,中国一直以来都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一直支持世界人民的解放。在法国看来,这是侵犯。从中国的立场上看,中国政府的果断行动,是在解放这个地区,让这个地区不再成为殖民者的猎物。当然,中国政府认为,如果有认同解放殖民地的法国政府愿意完成印度支那地区的独立,这是最好的。”

戴高乐再次生出被诱惑的感觉。如果中国允许被承认的法国政府完成法属印度支那的独立,这就意味着这个法国政府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使用法属印度支那的土地与港口。戴高乐想反攻,需要一个后方。这个后方最好能够获得各种军用物资在内的各种支援。与中国接壤的印度支那无疑可以轻松获得中国的支援。

当戴高乐发现自己所期待的那些都可以被满足的时候,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询问起了中国的态度,“中国政府始终反对各种种族主义,包括白人的种族主义。中国的立场让我感觉到了疑惑。中国是要击败纳粹德国,还是击败所有的种族主义?”

李雷坦率的答道:“纳粹只是白人种族主义的表现,中国要击败的是到了1940年还在继续顽固坚持种族主义的反动派。就如我们接管了印度支那,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印度支那殖民政府中的很多人,手上都有血债,要不要将他们交给当地人民,由当地人民对他们进行审判。”

戴高乐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几下,他很清楚,如果把这些殖民者们交给当地人民,一定会被当地人民给杀死。中国驻英国大使李雷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也很恐怖。

就听李雷接着说道:“我方认为,这些殖民地官员们虽然杀了很多人,但是,他们属于职务犯罪。制定政策的是当时的法国政府。既然这些人在面对人民解放运动的时候选择了……合作,我们就按照起义人员给他们定性。”

戴高乐心中正在评估中国政府的态度,就听李雷继续说道:“不过,那些犯下了谋杀罪的人,我们不会放过。请允许我冒昧的问一句,将军,您支持谋杀么?会认为谋杀者无罪么?”

这个问题气的戴高乐想翻翻白眼。他一个堂堂的法国准将,怎么可能支持犯罪?更不可能接受谋杀者无罪的可笑观点。不过李雷所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殖民地上的法国人基于个人原因对当地民众实施了谋杀,中国并不准备放过这种人。

除了这一层意思,戴高乐还认为存在另外一层的意思。那就是中国支持的法国政府不能是一个殖民主义政府。这个理念让戴高乐感觉压力很大。倒不是说戴高乐认为法国殖民地比法国本土更重要。为了保住所谓的法兰西殖民帝国,就可以允许法国被德国占领和奴役。但是一旦摆明了反对殖民主义的立场,肯定会有不少法国人会选择与戴高乐的对立面。

思索一阵,戴高乐问道:“大使先生,您认为法国应该宣布各个殖民地独立么?”

李雷摇摇头,“我个人认为,如果法国政府希望得到各个殖民地的全力支持,向各个殖民地承诺,凡是支持法国解放的殖民地,在战争胜利后都可以获得独立。这样的办法对现在的法国有很大的好处。”

戴高乐没有立刻回答,心里面觉得这帮外交家们是真特娘的爱玩弄文字游戏。还“个人认为”,这不就是中国政府设下的标准么?

但戴高乐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接受这样的条件。在法国愿意抵抗到底的可不止是戴高乐一个人,法国**在法国的影响力很大,法共就提出了全国采取游击战,与纳粹德国战斗到底。只是法共自己没军队,没武装,无法发动游击战。

虽然法共没有军事力量,但是法共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政府提出的条件。如果现在中国政府是向法共提出这些要求,只怕法共立刻就会表达同意。即便现在法共并不知道中国的要求,只要中国不是在说谎,要不了多久法共就会知道。那时候法共人员会想方设法前往中国,建立新的法国政府。

想到这里,戴高乐试探道:“不知大使先生可否知道英国海军袭击了米尔兹克比港的消息?”

李雷神色自若的答道:“我接到了事后的消息。将军,我对于法国海军伤亡人员十分同情,对于帝国主义暴行非常不认同。”

这下戴高乐确定了李雷肯定有各种后手,并不是只准备将宝压在戴高乐一人身上。虽然双方立场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分歧,戴高乐还是决定先与中国搭上线。

接下来的两天里,戴高乐与前来投奔他的军官们内部讨论,又组织了谈判团队与李雷进行了多次秘密交流。最后,有大概三成的军官表示不能信任中国,暂时退出了戴高乐的小团队。这些人最大的担忧在于,中国反殖民主义的立场是在与整个白人世界敌对,与中国合作很容易就会被认为是白人世界的叛徒。

戴高乐则下定了决心,他在会面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英国不放人怎么办?”

现在戴高乐与大量坚持斗争的法国官兵都在英国,英国人可未必就会那么顺利的放人走。李雷神色严肃,“如果将军愿意前往印度支那,我们可以用中国志愿军的去留和英国人讨论。”.

戴高乐愣了楞,一时甚至有些感动。中国志愿军的空军每天与德国空军交战,那是在刀尖上跳舞,徘徊在死亡线边缘。中国人正在用命来换取法国的自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