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715章 世界博弈(九)

文明破晓 第715章 世界博弈(九)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10 05:29:0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941年5月6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刚醒过来,女秘书就告知罗斯福,国务卿已经等着要向罗斯福汇报。

难道是中国向美国宣战了?刚睡醒的罗斯福立刻冒出这么一个念头。很快,清醒过来的罗斯福就明白这并不可能。另一种可能就是苏联与德国打起来了,但罗斯福觉得,要是真的德国与苏联打起来,国务卿赫尔就不会是现在来,而是在第一时间就通知罗斯福。

没多久,罗斯福已经收拾停当,出现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国务卿赫尔则拿出了一份文件放在罗斯福面前,“总统先生,这是5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会议的共同发言,太平洋宪章。”

听到“太平洋宪章”这个名字,罗斯福不禁微微皱眉。美国好歹也是太平洋国家,中国凭什么自己搞了太平洋宪章。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拿起文件,看到参加会议的国家有中国、自由法兰西、日本、朝鲜、琉球、阿萨姆、上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占城。全都是中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

《太平洋宪章》内容不算长,各国经过会商,觉得把国家政策上若干共同原则(对更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即以此为基础)在此时向世界宣布,是合适的。

第一,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

第二,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第三,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第四,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看到这里,罗斯福只觉得心一个劲往下沉,为了稳定一下情绪,暂时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国务卿赫尔从一开始就神色凝重,此时欲言又止。之前赫尔就参加过各种主张世界和平的会议,也搞出过不少高唱和平主义的声明与协议。与赫尔曾经书写过的激烈呼吁的声明不同,这份《太平洋宪章》遣词造句十分文雅平淡,但是内核却是用军事力量去实现中国设想的未来世界秩序。

罗斯福当然也懂这些,原本罗斯福是希望能够与英国搞出这么一份文件,但英国现在军事压力不算很大,又通过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品消耗了英国在中国的债权,以至于丘吉尔到现在也没有向美国表达妥协的意思。现在被中国拉着法国先搞出了对未来世界的设想,罗斯福觉得何锐这家伙行动未免太快了!

又拿起文件继续看下去,罗斯福很快就叹息起来。

第五,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第六,在纳粹暴政和殖民主义被最後消灭之後,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第七,这样的和平将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

第八,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冲突。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各国认为,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同样,他们会协助和鼓励一切其它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军备上的沉重负担。

看完并不算长的文件,罗斯福还是没开口。而国务卿赫尔说道:“总统,中国是要与整个白人世界为敌了!”

罗斯福没有立刻回答。《太平洋宪章》将殖民主义和纳粹相提并论,的确是与众多列强为敌。中国既然敢公布《太平洋宪章》,自然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且白人世界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不少欧洲国家并没有海外殖民地,而且欧洲国家之间的倾轧同样激烈。

爱尔兰也算是广义范围内的白人世界,但是爱尔兰肯定会支持《太平洋宪章》,要求英国这个殖民国家从爱尔兰滚出去。法国虽然是殖民大国,大多数法国人民当下最需要的并非是保住殖民主义,而是先让法国获得解放。

罗斯福认为国务卿赫尔是想通过《太平洋宪章》中反殖民的部分来团结白人世界,构建针对中国的统一阵线。罗斯福没来得及细想,就开始觉得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让美国出任**统一阵线领导人的白人联盟,美国到现在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但局面至此,罗斯福只能让赫尔拿出些预案。

离开罗斯福这里,赫尔当即联络了智库与美国学者,要他们无比尽快赶到华盛顿。两天内,芝加哥、费城、纽约等地的知名学者们都到了华盛顿。赫尔这次没有让学者们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是拿出列表。列表上是美国国务院里面制定出来的设定方向,这些学者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按照国务院设定好的思路进行推演分析。

一些自认为很大牌的学者们看完小学作业般的设定,不禁微微皱眉。一些比较务实的学者们立刻开始了工作。赫尔也不去打搅他们,自行离开。他与英国驻美大使有个晚餐约定。

华盛顿有很多适合这种会面的餐厅,赫尔与英国大使选了一家意大利餐厅,在餐厅内人不多,布置的很朴素,木桌,墙壁上挂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很安静。意大利侍者上完菜就退下,不再打搅客人们。两人聊着现在的国际局势,尤其是英国与德国最近的战争发展。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英国大使讲述了英国海军最近在北海对德国船队实施的攻击,“纳粹现在缺乏原材料,英美两国持续封锁纳粹德国,加上中国对纳粹的抵制,纳粹德国坚持不下去。”

赫尔称赞着英国的英勇顽强,心里面却有点急。何锐政府牵头搞出来《太平洋宪章》之后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发到了世界各国。美国报纸只是没有来得及刊登,要不了多久,美国报纸就会刊登,并且对《太平洋宪章》中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各种分析。

如果英国政府真的没有将并不长的《太平洋宪章》发给英国驻美大使,那就只能证明英国政府并没有把美国放在眼里。但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是说英国政府正在根据《太平洋宪章》分析中国各种有可能的态度。在得出结论前,英国驻美国大使不能主动提及此事。

虽然想法很多,但是英国驻美国大使就是没有开口提及《太平洋宪章》的事情。当赫尔吃完饭,也只是与英国驻美国大使就美国租借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看得出,英国觉得美国货太贵。赫尔也没办法,原本世界上只有美国这一个能够提供海量工业品的国家,何锐平定中国的混乱,重建秩序之后,中国迅速扭转颓势,恢复了世界供货商的地位。之前中国元是与法郎结盟,维持着币值。现在法郎倒了,中国元汇率暴跌30%,英国大规模从中国采购商品反倒十分划算。

赫尔以前曾经担心过中国会成为美国在商业的竞争者,看到了何锐政府搞出来的《太平洋宪章》后,赫尔再不担心中国会和美国美国抢生意。既然英国人现在不吭声,那就继续等呗。和英国不同,美国有自己的殖民地,但美国并不靠殖民地活着。

英国驻美国大使是真的不知道《太平洋宪章》,因为英国内阁正因为《太平洋宪章》搞的鸡飞狗跳。英国外交部正在紧急分析此事,并且邀请政治专家们进行判断。

在英国外交部还没拿出思路前,牛津与剑桥已经给出了他们的分析结果。《太平洋宪章》完全符合中国一贯以来的理念,并非突然出现的宣言。之所以在宣言中出现了与战争有关的内容,也只是中国拥有了通过战争实现其一贯的“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反帝国主义”立场的能力。

听了专家们的讲述,英国外交大臣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正在快速扩张的海军力量。在1940年中国派遣这四个航母编队到北大西洋撤侨期间,英国国内出现了少数十分愚蠢却坚定的家伙,他们认为英国应该尽一切力量打击中国的海军。

英国政府当然不可能在与德国作战的同时又向中国宣战,但英国内阁成员都知道打击中国海军的说法虽然蠢,却如同那个小孩一样指出了皇帝的新衣。英国再也不是那个大英帝国了,美国被英国视为最大挑战者,现在中国也已经成为了与美国对等的挑战者。如果只是面对美国,英国还能支撑,加上了中国,英国的世界霸权已经完蛋。

首发&:塔>-读小说

牛津与剑桥的专家看到外交大臣竟然不吭声,也知道外交大臣此时的无奈。两所英国顶尖学府的顶尖国际问题专家们对视了一下,在应对中国挑战方面,专家们的看法比较一致。英国已经没有能力独自应对,只能学习当年对付拿破仑一世的方法,组建起反对中国的同盟。

牛津大学的专家讲述起他们的看法,“何锐政府现在是在对整个白人世界宣战,我们必须团结白人世界应对这样的挑战。何锐的敌人包括英国、美国、德国阵营,苏联也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只要能够团结起这些力量,我们就可以赢得胜利!”

听了专家们的建议,英国外交大臣最初有种荒谬的感觉,荒谬的感觉随即变成了一种无奈。专家嘴里的白人世界内部已经矛盾重重,绝不可能因为中国发表了一份《太平洋宪章》而出现改变。

外交大臣请专家们继续分析,剑桥大学的专家接上前面的讲述,这是剑桥与牛津大学一起搞出来的方案,“会有一种看法会认为,让苏德两国打起来,英美联手其他白人国家应对中国挑战。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以苏联的意识形态,以及中苏关系,苏德开战后,苏联会选择与中国合作。不管是苏联那种极具侵略性的共产主理念,还是传统的俄国扩张主义传统,在苏联选择与中国合作的局面下,苏联会成为欧洲的重大威胁。如果德国战败,苏联就会顺势吞并整个欧洲。

我们认为,中国选择成为白人世界的最大敌人,会在1年内发动对白人世界的进攻,在这个阶段,不能让苏联与德国之间爆发战争。如果苏德之间爆发战争,白人世界就会被彻底割裂。

中国很可能对统治欧洲没有兴趣,会将欧洲的统治权交给苏联,中国则吞并整个亚洲与非洲。如果局面发展到这样,白人世界就只剩下了北美与英国。以这样的实力,并不足以击败中苏联合体。

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召开一次英、苏、德三国之间的高层会议,协调三国关系。进而再协调三国与美国的关系。完成英、美、德、苏四国的合作……”

专家们讲完自己的看法后,留下了厚厚的一摞文件就告辞了。听得脑子嗡嗡作响的英国外交大臣揉了揉太阳穴,站起身走到了窗边。伦敦的天还和以往的200年差不多,灰蒙蒙的,并不让人感觉轻松。

专家们的建议更让英国外交大臣感到沉重。但专家毕竟是专家,他们认为现在英国有足够的筹码拉拢德国,只要与德国进行和谈,放开对德国的贸易封锁,以德国急着与英国媾和的心态,德国会选择合作。

而且德国在与法国的协议中明确规定,一旦英国与德国恢复和平,德国就撤出占领区,释放所有关在战俘营里面的法**人。如果能够进行到这个阶段,西欧将团结起来,现阶段混乱不堪的法国殖民地将重新被法国重新利用起来。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西欧秩序恢复了,欧洲的局面也会恢复正常。至于苏德两国的矛盾,只要战争没有爆发,就有协调的空间。以俄国的传统,他们很可能会保持中立,并不会立刻选择对中国开战。即便这样也很不错了,一个时刻拥有进攻中国可能性的俄国,已经足够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压力。

现在的问题在于,德国会不会敏锐的感受到中国的态度。

“……只要俄国保持中立,就会引发中国的猜忌。而德国无疑是白人世界的堤坝,可以随时抵御来自苏联的洪水。所以,元首,我认为只要德国在和谈有进展的时候退出法国,与英国之间的和谈有可能成功。”里宾特洛甫认真的对希特勒说道。

正在此时,马丁·鲍曼走进了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神色紧张,快步走到希特勒身边将一封信递给希特勒。希特勒知道没有大事发生,马丁·鲍曼绝不可能这么做。他打开信件,读完了鲁道夫·赫斯的信,神色变得有些复杂。

鲁道夫·赫斯一直坚定地认为英德两国必须媾和,虽然鲁道夫·赫斯没有公开说,但是希特勒本人乱搞的几次事情,已经让希特勒的政治信用化作乌有。英国此时已经不敢相信希特勒的任何承诺。所以鲁道夫·赫斯决定亲自前往英国,想方设法重建英国对德国的信任。

虽然不知道何锐提出的《太平洋宪章》是否对鲁道夫·赫斯造成了影响,希特勒还是陷入了迟疑。因为德国准备在5月15日对苏联发动进攻,战争准备正在进行。与英国的谈判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有很大可能失败。

而德国对苏联的战争不能耽搁,在法国荣军院的拿破仑墓前,希特勒就想起了拿破仑的失败。俄国有寒冬这个盟友,一旦错过进攻的窗口期,就意味着德国只能在1942年才能进攻苏联。德国情报部门已经确定,以苏联的工业发展水平和武器装备生产速度,到了1942年的5月,苏联的军事装备数量将大大超过德国,德**队虽然拥有极高的军事素质,但是巨大的军事装备差距足以低效军事素质带来的优势。

在希特勒面前的里宾特洛甫看出了希特勒的迟疑,他知道单凭自己的说辞是没办法让希特勒下定决心。从希特勒的神色来看,这封信的确给了希特勒很大冲击,里宾特洛甫很想知道信里面写了什么。

等了好一阵,希特勒的手指在信上敲了敲,“里宾特洛甫,鲁道夫·赫斯自作主张的乘坐飞机前往英国去了。现在或许已经在英国降落了吧。”

听到这个消息,里宾特洛甫先是怔住了,随即心中大喜,他连忙说道:“元首,我们很快就能够看到英国是否有诚意!”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希特勒也想到了这点。虽然鲁道夫·赫斯这家伙擅自行动,可以说是想立功想疯了!也就是鲁道夫·赫斯这种单纯的家伙才会相信靠自己一个人的诚意就能改变国家的战略!

可鲁道夫·赫斯的运气还真不错,竟然遇到了何锐发表《太平洋宪章》的事情。希特勒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诚恳的人,并不喜欢搞什么阴谋诡计。他的所作所为都是被那些善于搞阴谋诡计的家伙们逼出来的。

而何锐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踏上国际政治舞台的“老前辈”,到现在的所作所为都光明正大,拥有极高的信用度。所以何锐所说的一切,全球各国都会有很高的信任度。想来英国人也会相信何锐一定会执行《太平洋宪章》。

如果英国与德国和谈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但是英国如果真的想与德国和谈,就必然要在短时间内让鲁道夫·赫斯回到德国。这么几天时间,希特勒等得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