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719章 世界博弈(十四)

文明破晓 第719章 世界博弈(十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11 08:57:3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6月7日,一名工党下议员提出了关于协助犹太人前往马达加斯加的提案。丘吉尔一看这个提案,就知道自己正在面对弹劾危机。丘吉尔的性格坚强好斗,从不会向对手妥协。即便知道此次凶多吉少,他也没有任何退让,继续坚持与英国国会内妥协派的斗争。

这位肥胖的英国首相右手插在胸前的衣领内,用他上任时候发表“战斗到底”演讲的气势说道:“诸位尊敬的议员,大英帝国并没有从危险中解脱出来……”

与上次全体议员都严肃的听演说不同,后座议员们立刻聒噪起来,表达他们对丘吉尔的不满,英国议会又恢复到了平常闹哄哄的模样。有这样的映衬,再严肃的演说也变得和闹剧一样。

已故的张伯伦首相才代表了从1937年开始的英国上层的观点,那就是国内备战,国外忽悠,尽可能把战争拖延到英国准备好了为止。但英国上下并不想投入一场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

战争进行到现在,欧洲在西欧战役中的伤亡并不大。几百万人的大战结束后,双方死亡总数不过20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20万人这就是几天的消耗量。英国上下非常希望能够停止战争。如果停止战争的代价只是牺牲了波兰,英国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等丘吉尔发表完了演说,工党议员立刻跳出来讲述了整个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反犹在欧洲是上千年的传统,英国议员根本不用藏着掖着,说实话就行。

反犹只是整个纳粹德国种族主义理念中很小的一部分,到现在为止,希特勒的想法只是将犹太人驱逐出欧洲。由于德国的军事胜利,法西斯阵营的中欧、东欧、南欧,以及法国,都掀起了排犹浪潮。整个欧洲再没有犹太人的容身之地。

希特勒本人现阶段并不想用大屠杀对付犹太人,就与维希法国当局达成了协议,将纳粹控制区内的700万欧洲的犹太人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去。

以当下欧洲普遍将犹太人当做泄压阀的心态,这700万犹太人若是不能离开欧洲,他们的生命安全基本无法得到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于战争的军民有1500万。这700万危在旦夕的犹太人数量几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民死亡的一半。其中很多还是老弱妇孺。

工党议员理直气壮的指责丘吉尔是一个眼睁睁看着700万人去死,却完全视而不见的家伙。

丘吉尔对这样的抨击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大英帝国。只要大英帝国能够续存,别说死700万犹太人,就算死上7000万犹太人,甚至除了大英帝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毁灭,甚至毁灭一半以上的英国臣民,丘吉尔都不在乎。

但大多数议员的看法与丘吉尔不同。他们热爱能够轻松带给他们利益的大英帝国,却不乐见自己给大英帝国陪葬。面对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演讲,议员们报以如雷的掌声。

这次已经不是保守党与工党之间的斗争,而是妥协派与强硬派的斗争。议会主席采取了非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听着唱票的数量,丘吉尔脸色铁青,最后起身离席。妥协派在这次投票中大获全胜,彻底压倒了强硬派。

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立刻前去了国会。虽然希特勒是通过议会斗争上的台,但是战争爆发后,希特勒身穿军服去国会对着情绪狂热的国会议员们宣布,我今天再次穿上了军服,如果战争不胜利,我就绝对不会脱下军服。

之后,希特勒就不怎么在纳粹国会露面,宣传工作都交给戈培尔负责。之后希特勒有限的几次露面,是波兰战役胜利后,以及西欧战役胜利后。他的每次出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德国人民情绪高昂的自发聚集在街道上,向这位带来不可思议胜利的德国元首敬礼。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当希特勒走进国会大厦,走上讲台之时,所有纳粹德国国会议员们全体起立,向希特勒敬礼。希特勒只是挥了挥手,全场立刻安静下来。这次,希特勒的声音并没有歇斯底里,而是沉稳凝重,“诸位同志们,英国是伟大的国家,英国人民是伟大的民族,我要和他们媾和!”

听到这里,那些资本家出身的纳粹议员们兴奋无比,其他的纳粹党议员同样惊喜无比。在德国,即便是纳粹党也希望在获得如此巨大胜利之后赶紧将战争带来的红利落袋为安。只是英国方面十分顽固,始终不肯与德国和谈。现在希特勒说出这话,也就意味着和平很可能就在眼前。

希特勒则大概介绍了英德两国之间的谈判,并且表示,“战争必然会结束,和平会降临,但是我们的事业并不会结束,只会在和平中继续成长壮大!同志们,我决定与英国议和。”

全体德国议员们再次向希特勒敬礼,高喊“SiegHeil!”。这些纳粹议员坚信,希特勒所做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

在德国绝不缺乏与英国勾搭的德国人。希特勒在国会的演讲当天就传到了英国,既然希特勒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表态,英国妥协派经过一些列紧张的磋商后,决定再相信希特勒一次。但是这次英国可没有张伯伦时期的那么好骗,英国要求德国先撤出荷兰、比利时和丹麦。..

6月17日,德军率先撤出了丹麦。6月1APP。

6月25日,英国倒阁投票成功,英国首相丘吉尔黯然下台。

6月29日,工党在紧急选举中赢得了胜利,艾德礼出任首相。在上任的演讲中,同样被认为是强硬派的艾德礼表示,“本届政府的首要工作是恢复和平。”

7月1日,英德正式开始和平谈判。

7月4日,德军终止了“巴巴罗萨计划”,各军队开始返回营地。

7月15日,英日和平条约签署。

7月28日,德军开始从法国大西洋地区开始撤离,将这些地区交还给法国维希政府。

7月31日,法国维希政府宣布战争结束,法国重建开始,并且给自由法国政府发去文件。表示只要自由法国政府的成员在1941年12月1日前返回法国,之前关于这些人的所有的指控和判决全部撤销。

8月1日,建军节。何锐检阅了陆军,看到装甲洪流在不停飞过的空军编队下从观礼台前通过,何锐心情相当愉快。

与普通士兵与基层士官为主的军人代表们吃了晚饭,何锐就与赶回来的李润石等人召开了军委全体会议。李润石向军委做了报告,法国维希政府早在7月中旬就开始不断给自由法国政府发电报,还派遣了人前来占城共和国的首府西贡,与自由法国政府内的人员联络。

维希政府宣布,德国将在11月中旬完全撤出法国,法国大选在12月1日进行。在这样的局面下,大部分自由法国政府内的人选择回法国。但是法国**出人意料的决定留下来与中国合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仅如此,现在法国国内有25万多西班牙共和政府成员。在弗朗哥夺取西班牙政权后,这些人滞留法国没地方去。在中国发表了《太平洋宪章》后,这批人正在想方设法的前往中国。法国的国际纵队成员也大部分选择到中国来。

对这些情况,李润石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结论,“《太平洋宪章》以及英德和谈,让欧洲的革命者们认识到,全世界反动力量面对正义的解放事业,开始全面集结起来。那些革命者们愿意加入到世界解放事业中。连在墨西哥的莫洛托夫都发来消息,希望能够到中国来。”

听到莫洛托夫的名字,同志们只是交换了几个眼神。没人愿意招惹这个始终鼓吹世界革命的前苏联领导人以及苏联红军缔造者。从现实主义角度来说,中国让莫洛托夫来中国就意味着对放逐莫洛托夫的苏共表达了敌意。

李润石对此也非常清楚,他继续说起了最近东南亚各个殖民地政府的动向。中国从波兰战役爆发前就毫无顾忌的从东南亚招收了大量留学生。以殖民地政府的见识,很快就明白中国对这些在殖民地的威胁。

将成千上万的殖民地青年弄去中国留学,学习的还是各个政府部门的知识。如果中国抢占了这些殖民地,这批受过教育的殖民地青年就可以根据中国的要求迅速组建成新的政府。

到了1940年初,东南亚各殖民地政府采取了阻止青年前往中国留学的手段。但是都1940年了,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很快就得到了上头的命令,“除了采取杀人的手段外,能够采取一切手段。”

当限制被取消之后,殖民地官员们立刻受到了全面的腐蚀。那些殖民地官员到这里来的目的无外乎捞一笔,享受高高在上的感觉。对这帮一个月未必能拿到3000中国元的家伙来说,国家的未来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享受以前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名存实亡的留学管理持续到了1941年中国发表《太平洋宪章》,在此期间,中国不仅弄来了十几万东南亚殖民地的有志青年,还弄来了几千名非洲殖民地的有志青年。

这些殖民地青年们都认真学习了《太平洋宪章》,其中的先进代表更是旁观了《太平洋宪章》缔约国签约大会。

李润石虽然知道这么点青年还不太够,尤其是非洲地区的革命青年数量还是太少。但是他也已经尽力了,只能等以后局势发展。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关于殖民地反人类行为的案例已经收集了不少,军委就等着何锐选一个。何锐此时反倒不着急,他说道:“再等等,这些事情太过于普通,还没出现更能引发殖民地深层矛盾的事件。”

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里,好几艘英国主力舰抵达了新加坡,加入了英国的太平洋海军序列。英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各个殖民地中亲华势力的打压。

对于英国来说,马六甲极为重要,在马来亚殖民地,英国殖民地政府找了包括学校师资水平低,有安全隐患等理由,关闭了中国针对马来亚普通人开办的免费中文学校。

荷兰政府也做了同样的处置。但是这么做也没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虽然他们可以关闭中国开办的免费中文学校,但是他们没办法对在这些殖民地的华人进行迫害。如果他们所料的没错,中国现在恰恰非常需要一个开战的借口。在殖民地的华侨遭到迫害,是最好的开战借口。

此时,英国与荷兰殖民地官员们提出了能否利用当地人去迫害中国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英国政府与荷兰政府是以保护华人的角色露面,殖民地当地人屠杀了中国华侨,英国与荷兰政府立刻将凶手抓起来,尽快处决。同时加强对华人的保护性政策。但是当地人针对华人的暗杀行为持续发生,英国与荷兰政府则加大力度处决“罪犯”。

如果是之前的何锐政府温和的对外政策,这一招是能够得到中国的谅解,同时把在这些殖民地的中国人吓走。

英国政府立刻否定了这么自以为是的方案。英国人自己就是搞这种事情的高手,面对这样的挑衅,英国政府的态度向来很明确,只要对方的实力不如自己,直接拍军队打过去。殖民地政府当然可以说这是当地人与中国人的冲突,但是英国人的态度从来都是没管好当地人就是当地政府的责任。在当地政府真正负起责任之前,英国有义务帮助当地政府恢复秩序,镇压不法。

在中国海军非常孱弱的时候这么做倒也罢了,现在中国海军正在如同下饺子一样的下水。再这么做,只是给中国最好的借口。

东南亚殖民地政府官员们各个苦思冥想,试图找出全面削弱中国影响力的方法。在印度殖民地,国大党召开了一次全国会议。

国大党的年轻中央委员尼赫鲁提出了他的方案,“我党在南部地区的发展遭受到了当地的反对,我认为有必要揭发他们亲华的本质。”

听到这个提案,国大党的中央委员们眼睛都亮了。印度南部地区的民族与北部不同,这些人在印度婆罗门眼中属于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但是这些“贱民”们也不认印度教,他们自己组成了自己的政党,使得印度国大党在当地的政治扩张十分不顺利。

现在印度本地的议会已经建立,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建立领导整个印度的政党,成为英国人之下的印度实际执政党。

现在英国人正在打击亲华势力,这无疑给了国大党机会。就英国人到现在为止的表现来看,他们对印度地区的亲华势力十分恐惧,采取的手段格外粗暴。凡是有亲华嫌疑的一律先抓了再说,被抓进去的人则会受到严刑拷打。

如果英国人认清了这些“亲华印度政党”的本质,国大党的政治竞争对手就会消失,国大党在当地的代表就能够顺利接收当地选票,快速成为领导整个印度的本土政党。

国大党的上层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乃是闻弦知意的雅人。很快,英国殖民地政府就开始接到各种渠道传递来的消息,好多比较激进的小政党与中国勾结的“事实证据”被亲英的人士揭发。

在这样紧张的局面下,英国人开始了大抓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