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723章 中南亚之战(四)

文明破晓 第723章 中南亚之战(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1-15 05:42: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审问英军俘虏的口供刚得出来,上缅甸外交部立刻给上缅甸在全球各国的大使馆以及代办处发电报。由于在外交政策上跟随中国,上缅甸共和国在德国只有一个代办处,在法国的大使馆在维希政府投降后撤离。

在英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上缅甸共和国驻英国大使向英国外交大臣递交了上缅甸共和国政府的外交照会。在强烈抗议英国侵入上缅甸共和国国境后,上缅甸共和国驻英国大使警告英国政府,如果英国政府不在两天内将英**队从边境撤离,上缅甸共和国政府就将对在边境地区的英**队进行毁灭性打击。

或许是因为前几天遭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羞辱”,英国外交大臣接到上缅甸共和国的外交照会后,对这样的威胁只感觉有点麻木。在英国外交大臣看来,几百万人口的上缅甸共和国都敢威胁英国,不用说,中国肯定参加了这场战争。

上缅甸共和国驻英国大使正式递交了外交照会后,立刻发电报给各国的上缅甸大使馆与代办处。不管当地是白天或者黑夜,上缅甸在该国的大使馆或者领事馆都立刻联系该国外交部,将上缅甸驻英国大使给英国的外交照会抄稿递交给了该国外交部。同时联络所在国的著名报纸,购买版面,刊登新闻。

英国报界聚集的舰队街秉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将这个新闻暂时压一下。爱尔兰地区与英国近在咫尺,爱尔兰本地报纸接到告知后,立刻蜂拥前往上缅甸共和国在爱尔兰的大使馆采访。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属英国。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爱尔兰语:??ire),宣布爱尔兰为主权、独立、民主的国家,仍留在英联邦内。

从时间上来说,上缅甸是在1930年左右从中国这里获得了独立。1935年提前结束了受中国托管的状态,正式被世界各国完全承认其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真正独立时间甚至比爱尔兰还早一点。

从感情上说,上缅甸共和国是亚洲人,爱尔兰也算是白人的一员,但两国都是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国家。这让爱尔兰人天然就对上缅甸共和国有点亲近感。

听完上缅甸驻爱尔兰大使对战斗情况的讲述,当即有记者提问:“大使先生,您的国家真的会与英国战斗下去么?”

上缅甸驻爱尔兰大使神色严肃,他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缅甸百姓,通过考试后到中国留学,学成回国后被任命大使职务。见识过中国与英国那些几百万人口的宏大城市,参观过两国工业城市中大片大片的工厂。这样两个国家的一个城市总人口就超过上缅甸全国人口,两国工业更是上缅甸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比较后,上缅甸大使坚信跟随中国绝对没错。

面对爱尔兰记者的提问,上缅甸大使用缓慢而有力的声音答道:“我知道英国本土人口是上缅甸的10倍,我也知道击败英**队的一次进攻并不能打败英国侵略者。但上缅甸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尽管未来的战争将十分惨烈,我们有可能面对困境,但我们决不放弃,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山林中战斗,我们将在平原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的在空中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依托河流战斗!即便英国侵略者攻入我国领土,我们将在敌人行军路线上设置埋伏!在英国侵略者进入我们城市的时候依托每一座房屋和英国侵略者战斗!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我们将战斗到底!”

这番话感动了爱尔兰记者们,虽然有些记者对这话有些耳熟,好像去年丘吉尔出任首相后就做过类似的演说。但爱尔兰人在几百年中与英国殖民者进行过大量斗争,这番话让他们生出强烈的共鸣,全都起立,向上缅甸大使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此时的伦敦,英国外交大臣召见了中国驻英国公使邓莹。一见面,英国公使就黑着脸问道:“邓女士,联合王国对于中国派兵到上缅甸的行为感到强烈不满!”

邓莹使觉得英国佬这是气急败坏到近乎疯癫了。上缅甸的武器装备是中国给的,上缅甸的政府体系以及军队体系的人员是中国培训的,上缅甸的一些雷达站也是中国帮助建设的。可以说,上缅甸除了提供人力之外的确没有做什么。但中国恰恰没有向上缅甸派遣军队。

如果英国外交大臣认为给予英国迎头痛击的是中国人,那只能证明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已经无可救药到连事实都不在乎的可悲地步。

身为中国公使,邓莹可没有义务向英国外交大臣提供情报,邓莹就事论事的答道:“大臣先生如此不理性的发言令我十分震惊。如果你一定要指责中国,那就请拿出证据来。如果外交大臣先生认为凭空指责就可以当作证据,我是否可以说,在上缅甸作战的其实是英国人。”

英国外交大臣的愤怒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如果上缅甸背后没有中国,给这个国家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挑衅英国。英国外交大臣见语言施压无效,也不装了,平复了一下心情尽可能冷静地问:“邓女士,中国是否能从所谓的世界解放中得到利益,我对此非常不乐观。”

听出了英国外交大臣的诚恳,邓莹有些同情的答道:“世界解放,将营造更良好的市场。在殖民者统治下,殖民地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有什么消费力?大臣先生,您看过这几年的中英贸易额么?”

英国外交大臣没想到对面一个年轻女子竟然和他谈起了这么深层的问题,他的确想知道中国发动战争的理由,就顺着邓莹的话说下去,“中英贸易在何锐先生执政后发展的很好。”

“不是发展的好,而是中国解放后人民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快速提升,中国人民手里有钱就会要消费,英国企业就能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获得更多订单。当英国在中国肆意掠夺的时候,市场被破坏了,贸易怎么都无法增长。”邓莹说到这里,语气不由自主地冷漠起来,“英国政府对中国倾销鸦片也没能改变这个局面。”

英国外交大臣很清楚何锐政府对毒品的痛恨,就在今年,中国已经处死了30多个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英国人。他当即答道:“我必须强调一下,鸦片贸易是犹太人的行为。”

这话当然是甩锅,不过英国外交大臣并不觉得心虚,因为当年向中国买鸦片的主力基本都是英国的犹太家族。英国政府当然是罪魁祸首,自然要要甩锅给犹太人。

邓莹没搭理这样的问题,她继续说道:“让殖民地获得解放,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与中国的贸易自然会快速增加。那是10亿人的大市场,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能从如此庞大规模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我国政府其实很不理解,英国为什么要坚持殖民主义这么落后的理念。”

“女士,您说的这些或许有一点道理,但是这种理念上的分歧不应该成为破坏和平的理由。”英国外交大臣尝试着避免战争。

“英国会不会为了更巨大的经济利益,让殖民地获得解放?”邓莹决定不继续对牛弹琴。

英国外交大臣感受到了邓莹所代表的中国态度,他只能答道:“中国在破坏和平。”

“中国给世界以解放。”邓莹针锋相对。

“女士,您所说的一切都能代表中国的立场么?”

“当然。”邓莹回答的很干脆。在中国政府看来,正因为英国不会主动放弃殖民主义,才必须发动战争。只是现阶段中国不想主动向英国宣战。让英国清楚的确信战争不可避免是邓莹的工作之一。

“既然如此,我代表英国政府,谴责中国主动破坏和平的行为。中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您对世界的理解之荒谬,令我震惊。如果您的态度就是英国政府的态度,我对英国人民的选择感到悲哀。”邓莹说完,就起身告辞。当然,即便她不起身告辞,英国外交大臣也会发出逐客令。

10月17日,上缅甸国防军接到了最新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制定,在10月16日当天得到中国西南战区司令部提供的最后修订。基于英国驻缅甸军的兵力部署,兵力特点以及战斗水平的评估,上缅甸国防军决定对英国驻缅甸军发动进攻。

丹拓团长作为尖刀部队,负责对正面的英**队实施突破穿插。在司令部里,丹拓看到了自己在保定陆军学院的老师陆鑫大校为代表的军事观察团。看到班主任老师,丹拓心中欢喜,却按捺住心情,认真的听着上缅甸国防军司令波玛拉中将对这次战役的安排。

上缅甸与下缅甸的边境线处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上缅甸军有4个师,36个营。英国驻缅甸军在边境上有3个军,6个旅,36个营。人数上差不多。

根据前天的战斗以及更早的情报搜集,英国在缅甸有一个空军大队,约100架战斗机。上缅甸军有两个飞行大队,约200架战斗机。靠近前线的位置,上缅甸军设下数个雷达站,能够一天24小时监控进入边境线的英国空军。上缅甸军有1个机械化团,下辖3个机械化营。英军有一个坦克营,但是到现在还没参加战斗,不好确定这个坦克营的位置。

基于军事力量对比,上缅甸军决定实施一次大包围。在两个空军大队配合下,以坦克团为先导,上缅甸军第2师跟随坦克团对英国防线进行突破。一旦突破成功,上缅甸第二师迅速占领铁路与公路节点,切断英军撤退的道路。

正面的三个上缅甸师在第一阶段战斗中持续对英军施压。一旦包围完成,就在第二阶段中在空军配合下持续对英国驻缅甸军发起进攻,力求将英军击退,将其赶往预设好的包围圈中,最终一举歼灭。

36个营对36个营,兵力相差无几。上缅甸军拥有空军和用以穿插的装甲部队优势,即便这个优势只是多了100架战斗机和60多辆坦克,波玛拉中将信心十足的表示,“优势在我!”

会议结束后,军官们立刻回去做准备。丹拓本已经离开了会议室,却按捺不住心情,又返回了作战会议室。就见自己的班主任陆鑫大校正在与波玛拉中将等将官说着什么,便停下脚步。

陆鑫看到了丹拓,便向丹拓招招手。等丹拓到了近前,就对波玛拉中将等人介绍道:“这位丹拓中校是我在保定教书时候的学员。”

波玛拉中将盯着丹拓看了看,转头对陆鑫大校说道:“我上的是常山(石家庄)陆军学院,对保定陆军学院素来仰慕。”

陆鑫可不想让上缅甸军官们有了学校的争执,便答道:“咱们两个是国防大学的同学,以后这些年轻人都有机会成为咱们的学弟。”

波玛拉中将点点头,又转向丹拓说道:“丹拓团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陆大校?”

丹拓当即说道:“教官,我还是无法克服不安,你有什么能帮到我的么?”

陆鑫是有点担心丹拓说出点不合适的话,听到这么坦率的问题,心中再没什么担心。稍一思索后答道:“你们作战的对象是以印度士兵为主的部队,这种部队在英**官指挥下,在防御中会表现出一定战斗力,但是在进攻战与运动战中的表现很一般。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运动战主动进攻,所以大胆穿插,勇猛进攻,不要恋战。基本上不会出现计划之外的局面。这个关键是运动,如果感觉到印度军队的防御格外顽强,就绕过去。

英国人的作战指挥,一旦被包围,就原地固守,等待援军。一旦援军不到,他们就选择突围。在指挥殖民地军队的时候更是这三板斧。我认为只要能够彻底贯彻战役指挥,胜利可期。”

丹拓听着教官的讲述,很快就将自己带入到整个战役的视角。虽然心中还有些不安,却不再是那种莫名的不安,而是担心自己遇到意外情况后就无法有效执行任务。

波玛拉中将见陆鑫大校讲完,就问丹拓,“你还有什么问题么?中校!”

“没有了,司令官,我保证完成任务!”丹拓大声答道。

波玛拉点点头,“中线,你现在就赶紧去准备,我期待你能够完成任务,杀敌立功!”

离开会议室,丹拓中校直接奔向2师的师部。在师部里,2师师长一见到丹拓进来,就对这个表现出色的部下说道:“你们团负责紧跟装甲团进攻,给你们团的载具已经到了,都是半履带车。”

丹拓大喜。这种半履带车一次可以运送一个班的兵力和装备,由于履带受力面积大,半履带车可以在水网地区畅通的行进,这次的突击路线就选择英国驻缅甸军防御力量薄弱的一大片水网与湿地。

紧张的准备进行着,10月18日,也就是上缅甸正式要求英国2天内将在边境地区的部队撤退后的第三天凌晨,丹拓指挥着自己的团开始进攻。在计划中,丹拓的部队全部乘坐半履带车。但是半履带车数量不够,而且这种半履带车十分狭小,上半部更没有防护。一旦遭到敌人的伏击,还比较危险。所以丹拓就与坦克团商议,让一部分士兵坐在后部的坦克上行军。

一来可以让步兵们在遭遇敌人比较坚固防御据点的时候可以随时下车发动进攻,二来也能节省点空间,多装些油料。丹拓总觉得这次进攻中,半履带车要跑的路程会比计划中更远些。

天边的霞光浮现,地面上一片昏暗。坦克,车辆,士兵们的剪影在丹拓眼前掠过。眼看时间到了上午5点30分,丹拓跃上一辆半履带车,下达了命令,“出发!”装备了柴油机的车队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向着南方开进。

在天空高处视力无法看清的高空,上缅甸战斗机群保护着轰炸机向着英国在仰光附近的机场飞去。

今天是个晴天,与地面上的昏暗不同,天空中的战斗机俯瞰下方,就见清晨的阳光将云海镀上一层明亮的金色。一架轰炸机上,无线电搜索小组全神贯注的注意着仪器。现在仪器上并没有出现约定的信号,40多分钟过去,到了6点14分,约定的波段上有了信号,还是三个。

操作员们立刻对三个信号来源进行定位,并且根据数据,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结果。此时飞机却晃动起来,好在操作员们都用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座位上。负责光学观察的操作员看到,低空此时刮起了风,风吹散了云朵,让脚下的大地展现出来。观察员们都是视觉反应力很强的人员,甚至不用对比航空地图上的仰光,就可以将脚下的地形形貌与记忆中航空地图上的仰光对应起来。

此时的无线电接收员已经对着耳麦喊道:“目标在向左15度的前方。”

上缅甸军轰炸机编队开始调整航线,降低高度,向英国在仰光的军用机场扑去。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