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第 120 章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 120 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8-04 07:09: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孙睿翔退场时, 裴景笑着拍了拍他肩膀:“好小子,不错,这一回发挥得挺稳健。”

从来都是在冰上莽来莽去, 一直被教训在冰上不够冷静的二翔,这还是第一回听到有人夸奖他稳健。

“诶嘿, 也没有啦……都是我老大教得好。”

孙二翔挠了挠头,一脸傻笑。

裴景看他傻笑的那模样, 也知道他口中的老大说的是苏凉,但还是吐槽他:“天天老大老大的,别叫人家以为咱们国家队里都论资排辈的。算了, 小凉他跟你说了什么你这么听话?”

孙二翔于是把苏凉先前在后场看直播的时候说的话跟裴景复述了一遍, 裴景听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哭笑不得。

裴景是听出来了, 苏凉那纯粹就是看刘雨晴的那场比赛觉得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 又大概联想到同在场的二翔有可能会被这种抢跑的行为影响到,所以顺口跟他提了那么一句。

倒是孙睿翔这小子,直接就记在了心里。

巧合的是,孙睿翔这一组还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

这种事情应该怎么说呢?

傻人有傻福大概说的就是孙二翔这样子的了。

裴景没好气地扣了扣他的脑门儿,这小子二了吧唧的也并不会生气,就是傻笑, 还挺开心的样子。

然后还对裴景道:“我以前也没想过自己还能这么冷静, 嘿嘿,看来稳健一点也没有那么困难嘛!”

张栋成在边上看得差点儿没有笑出声, 指了指孙二翔,哭笑不得道:“你这次运气是不错, 不过你稳健别只稳健这一回, 以后教练给你指导战术的时候你也能稳健点听进去不?”

“别只听小凉的不听教练的, 我可听人家李云龙李教练书书说过你好几回了,说你小子不太记得住教练的话啊。”

孙二翔‘嘿嘿’了下,不太好意思:“我那不是比赛的时候就不太记得住别的嘛。”

裴景和张栋成笑着拍了拍孙二翔的脑袋,没再说什么。

说起来,孙睿翔算是短道速滑国家队里身体天赋最好的选手之一,爆发力强劲、速度耐力好、体能充沛、力量充足,人虽然人高马大,但也不是那种浑身肌肉虬结不灵活的,实际上他的灵魂性和自身的控制能力也都不错。

用人家搞篮球的那些话来说,就是身体静态天赋一流。

但可惜的是孙睿翔的技术始终是有些粗糙的,或许是因为纯粹靠身体天赋就已经可以胜过绝大多数人,所以他在技术细节上一直很难找到那种必须追求细致、极致的感觉。

可以说,如果孙睿翔这身体条件,能够在战术头脑和技术上再多下一点苦功夫的话,不说超越苏凉,但反正跟苏凉并肩怕是没太多困难的。

只可惜这小子的头脑始终不怎么开窍,今天好不容易看起来好像开窍了点,结果还全都是碰巧。

看着孙睿翔离开之后,裴景笑着摇摇头:“行了,没多大事儿,这小子的身体天赋是真的好,至于战术和技术,多磨一磨也不是不行,毕竟转过年也才17岁的年纪,我看李云龙天天骂他,心里也是觉得这小子天赋出众的,私下里没少研究怎么教导他。”

张栋成也笑着点头:“谁说不是呢?这一届招考进国家队的这些选手,天赋是真的都不错,不过这其中要说最省心的应该就是你带的苏凉了吧?”

苏凉的技术那是没得说,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只是觉得他技术细腻,有部分技术特点跟当今国家队里的其他选手不太一样,但是一开始时,众人也并不是就觉得苏凉的那些技术就一定是好的。

直到后来看了苏凉的那一连串的比赛,在真正的赛场运用上,众人才回过味儿来,像是苏凉能够把身体躯干收缩得更低更小,同时还能够自如地控制不影响到滑行的速度和力量,这就是他在赛场上的优势了。

于是渐渐地众人也知道苏凉的技术不仅细节拉满,而且确实实战价值很高。

而苏凉的这些技术也不是在国家队内学习的,而是他进入国家队时就自带的,在国家队内,教练给他安排的训练项目还会结合苏凉原本自身的训练习惯,然后再做调整。

单从这些角度说起来,裴景的工作量和难度好像确实不如其他教练那么高。

张栋成还在说呢:“老裴你现在都有功夫报名海外的短道速滑教练论坛学习了,照你以往的工作量,怕是没有这个学习的余力吧?”

裴景摇摇头:“哪儿啊,带苏凉轻松?要是不带脑子地带他,那确实挺轻松,但我多少是个教练,不能真的不带脑子给他训练吧?”

“苏凉这小子,在技术上有他自己的理解,包括细节到膝关节区角多少,每一个角度的变化对身体力量的施展和运用是不是会有影响,包括过弯时身体内倾角多少能够达到最有效的速度转化和提升。”

“用他的话来说,运动也是一门科学。”

“咱们国内早些年的时候,训练那是只讲究一个词,勤奋,那是普通运动员一天训练8小时,优秀运动员一天就得训练10小时,感觉一天到晚不训练那么长的时间就不够勤奋就不够上进了。”

“其实咱们现在有些地方队伍,也还是这样的训练态度。”

“但是你说苏凉他吧,他训练勤不勤奋?也勤奋,但是他特别地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案,不会追求过度地训练,但是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体太过轻松。”

“用他的话说,就是‘适当地刺激身体能力的提升’,他说‘我现在的年纪,能力的提升空间还很充分,不必过分追求训练量的增强’。”

……

裴景跟张栋成嘀嘀咕咕地念叨了许多,然后摇头道:“苏凉这小家伙,他脑子里‘科学训练’这4个字算是根深蒂固了,我一开始也觉得他的有些训练量会不会不够大,又有些训练的内容会不会负担太重?”

“总之看着他训练,又跟咱们那个外教埃里克沟通得多了之后,我是觉得,不多学点东西不行。现在各个国家都在讲究科学训练,咱们虽然也提倡,我以前也觉得咱们现在做得不错了,可是还是有差距。”

必须得改。

必须得学。

反正自从带了苏凉之后,裴景就像是背后时刻有人在撵着他跑,他自己还不敢停下来,否则停下来了,等自己带的选手有问题提问的时候,他一问三不知,那算是个什么事儿?

裴景摇头叹气:“反正啊,带苏凉这家伙,可一点都不算简单,那是真的累。”

自己带的选手是个卷王,自己卷生卷死不算,连带着他这教练也卷生卷死。

不过带着苏凉的这半年多时间,裴景觉得收获也是真的多,毕竟苏凉对于自己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摸得很透彻,会去下功夫钻研,裴景跟他一块儿研究一些细节的技术调整时,直接取苏凉的训练数据,论文材料都已经整理了几篇出来了。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说起正在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分组抽签。

“也不知道能抽到什么样的签。”

其实说起来,这四分之一决赛的晋级标准比起预赛将近三分之二的淘汰率已经要好很多了,但是相对的,四分之一决赛的选手平均实力也已经上来了。

像是先前预赛阶段赵永嘉那样几乎完全没有国际赛事经验,个人实力也相对一般的选手,在四分之一决赛阶段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

所以说,其实选手们真正的考验应该是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才对。

先前的预赛,像是苏凉、崔昌熙、埃利泽这些选手,在预赛阶段基本上都没有怎么使劲儿,除了1500米的滑行必须要消耗的体能之外,他们的状态大都保存得非常好。

哪怕是孙睿翔、武刚他们,其实在预赛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正有太剧烈的消耗。

而等到四分之一决赛开始,情况就将有所不同了。

四分之一决赛将淘汰掉18名选手,再能在这个赛场上剩下的,就是世界范围内短道速滑1500米的18强年轻选手了。

有不少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冲击决赛的选手,会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全力以赴,不惜耗费自己的全部体能,争取一个18强名额。

这对于还想保留状态冲刺决赛的选手来说,必然会是一个额外的体能考验。

可以说,看似简单的每一场比赛,对于选手来说都会面临完全不同的考验和心态、竞技对抗。

***

裴景他们在讨论时,后场晋级到四分之一决赛的选手们也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分组签序——不是像国内那样选手自行抽签,而是选手在现场,由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一台已经设置好程序的电脑上,随机为选手们进行签序的抽选。

这是一种半人工干预的分组抽选,同样已经事先设定好唯一一条规则——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选手不会在四分之一决赛阶段被抽选到同一个分组之中。

在众人面前有一台面朝着选手的电脑屏幕,工作人员抽选时与屏幕的方向是相悖的,无法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当工作人员抽选完1组时,会有另外的工作人员负责念出电脑屏幕上的分组名单,同时还有人实时将名单打印出来。

选手在现场亲眼看着自己的名单确认分组。

等到6组的名单抽选结束之后,选手们的6组名单也已经同时张贴到公告区域了。

这种现场抽选,没有什么猫腻可言,纯粹就是看运气。

苏凉在这一次的签选之中运气仍旧很好,跟他同组的不是没有实力强大的对手,但是并没有遇到明显对他不怀好意的南韩选手。

与苏凉同一组的对手之中,实力最强的应该就是他的老朋友——来自加拿大的埃利泽·勒佩奇。

倒是孙睿翔和武刚两人,分别和南韩的崔昌熙和姜延河对上了。

等到他们三人回到华国队的休息室时,裴景和张栋成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他们两人也已经收到了工作人员送来的分组名单,苏凉那一组他们看一眼就放了过去,但是武刚和我孙睿翔两人所在的分组也让裴景和张栋成两人感到有些担忧。

南韩那些家伙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裴景和张栋成见识过不少小里小气的南韩选手,不能说这些南韩选手里一个好人都没有,但是用蒋一波的话来说——能在南韩国家队里呆着还被好好带出来一点儿事情都没有的,那八成不是什么好人。

而这些‘不是好人’的南韩选手,有个统一的毛病就是小心眼儿。

像是孙睿翔和崔昌熙。

当初崔昌熙之所以会被封杀雪藏,就是因为他在华国的南韩邀请赛中失利,而崔昌熙他们失利的那个比赛中,孙睿翔可以算是一个主力军了——当初二翔在苏凉的指示下,凭借着他比南韩选手还要凶悍的体能,硬是破坏了南韩选手的阴谋。

武刚虽然说此前并没有什么国际赛经验,但是就凭他是华国队选手这一点,只怕就够这些南韩选手记恨上他了。

于是在休息室里休息的时间里,裴景和张栋成两人对着孙睿翔和武刚千叮咛万嘱咐——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要小心。

苏凉其实也有些担心,不过他主要担心的对象是孙睿翔。

毕竟二翔这家伙确实是二得过分,如果在赛场上遇到那种暗中对他犯规的,苏凉也不太确定孙二翔这家伙会闹腾出个什么样的反应来。

苏凉于是想了想,对孙二翔道:“二翔,记住,在比赛的时候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稳重为上。”

他怕孙二翔要是遇到故意犯规的,气不过自己也做出什么犯规动作来,别到时候对方的犯规没被裁判捉到,孙二翔反而被裁判抓了典型。

好在孙二翔别的怎样不说,听话倒是挺听话的,他看到周围这么多人的叮嘱,于是也点点头,一脸的忍辱负重:“放心吧,老大、教练,等会儿要是在赛场上那个小棒子要想对我犯规,那我就把脸贴过去给他踩!绝对不在比赛的时候闹脾气!”

苏凉:……

苏凉在听到孙二翔的这句话之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挺想告诉他——这倒也不必。

其实苏凉担心归担心,但是他心里却觉得,目前还是四分之一决赛阶段,跟孙二翔同组的那个南韩选手崔昌熙当初又因为种种原因隐忍了那么久才重新找到机会,那么在四分之一决赛这种对崔昌熙来说难度不大的比赛场次,他未必会动什么手脚。

毕竟虽然都说南韩小棒子喜欢犯规,但是这个犯规也需要对他们来说有意义才行。

像是这种崔昌熙自己就能够相对轻松晋级的场次,如果在这种时候犯规,不小心被摄影镜头捕捉到被裁判判罚失去晋级资格,这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但总之,警告都是要警告的,总得让孙二翔心里有点数,在比赛的时候稍微小心稳重点。

***

与先前的预赛相比,四分之一决赛只有6个分组,赛程进度要快了不少。

苏凉等人在休息室中休息了大约1个小时后,女子组的四分之一决赛就已经全部结束,时间也已经走到了11点10分。

预赛与四分之一决赛的比赛强度与难度虽然不大,但是较长的时间跨度在给选手们恢复体能机会的同时,其实也是对选手们竞技状态的一种消磨。

国内,冰雪王国的论坛上,短道速滑的版块中,冰迷们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版块中的这些冰迷,有些并没有现场观赛过,而国内从预赛阶段完整地转播世青赛这也是第一次,于是跟着看了一早上的比赛,在临近中午时,这些冰迷也都感受到了一丝精神上的疲倦。

125L:【这会儿是真的感受到了运动员们的不容易,我在家里这么在沙发上坐着,还有饮料和水果吃着喝着,看一上午的比赛也觉得有些疲了,这些选手在现场,不仅自己要准备、热身、比赛,还要在这种紧张的气氛里等待自己上场的时间……

怪不得之前总有人说,比赛状态被消磨,选手上一场预赛状态好,下一场半决赛状态崩盘的,这在赛场上现场调节自己的状态确实也是一门复杂的功课啊。】

129L:【谁说不是呢?我以前基本上就看看半决赛决赛,也没觉得时间有这么长,今天这一上午的比赛看下来,确实,前面还好,到了后边,就只有咱们华国队的选手上场的时候我才能够精神集中了,其它的小组,就得要看那个小组的选手发挥得怎么样。

参赛选手虽然不需要像是咱们这样一直盯着比赛,但是他们在等待的时候那种精神消耗,恐怕是比咱们还要更严重的。】

……

成年人都如此,更何况小孩儿呢?

秦教练的家里,两位老人家盯了一上午的比赛,但他们是教练出身,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太过疲惫的感觉,可坐在小板凳上的小不点,居然也还是板板正正地坐着。

秦教练低头摸摸小家伙的脑袋:“暖暖,累不累呀?”

边上的林教练也想说,如果小家伙累了的话,看看是不是劝他先歇会儿——毕竟当时在现场观赛的时候,他是被秦教练抱在怀里,这会儿却是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还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多少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可小家伙居然还是摇了摇头:“暖暖不累!”

刚说完这句,小不点看向电视机的方向就突然就眼睛一亮,然后指着电视机道:“哥哥!哥哥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