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第 72 章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 72 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6-26 14:24:1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1月30日,短道速滑全国锦标赛在京市首都体育馆召开——体育频道也将继续对这次的比赛进行全程直播。

蒋一波这段时间心情挺好,每天在冬训时间写数据都要显得更精神几分,主要是手里拿着儿子送的钢笔,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拿在手里炫耀。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年的全锦赛不在别人家的冰上基地,而是就在首都体育馆,这让他不用烦恼比赛期间该不该把暖暖带在身边。

11月30日的比赛当天,蒋一波和苏凉照例把暖暖送到了秦教练夫妇家里,小不点抱着变形金刚,还不忘对苏凉说‘哥哥加油、哥哥冠军’——加油是他最近新学会的词,反正不管什么词,前面都加上哥哥两个字就对了。

苏凉看着一脸期待的小不点,也笑了下,认真对他点头:“嗯,哥哥加油,哥哥冠军。”

听到苏凉这么说,秦教练夫妇都惊讶了下,然后笑着夸奖:“好,小凉有志气,比赛加油!一会儿我们带着暖暖去现场给你鼓劲儿!”

苏凉笑了下,就跟秦教练夫妇还有暖暖挥了挥手。

***

与之前的全国联赛、世界杯相比,全锦赛的赛程对苏凉显得要更友好一些。

同样是1500米距离的比赛在首日开赛,但比赛日的预赛、半决赛、决赛之间的赛程拉得较开,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让选手们休息恢复的时间就多了不少。

“这个赛程,好也不好。”京队的领队教练张建新在后场休息室里跟苏凉念叨:“你能恢复更多的体能,你的对手也可以,终归还是要看个人的综合实力。”

京队这里,参赛的选手除了苏凉、沐远笙之外,还有三人参加单项比赛的竞逐,不过那三人的总体实力在所有参赛队员之中只能算是中游,想要晋级决赛都有点困难。

说起来不好意思,虽然有三名成年选手,但是京队夺牌的希望还是在苏凉和沐远笙这两名选手的身上。

像是今天是比赛的首日,比赛的单项是1500米距离,京队1500米距离的参赛选手就只有苏凉和另外一位京队的队员。

在等待比赛开始之前,苏凉就在京队的休息室里,听张建新跟他和另外一名队友做他们各自比赛分组的分析——当然,主要是给他另外一名队友做分析。

用张建新的话来说:【小凉你现在预赛阶段基本上没什么对手了,什么死亡不死亡的分组,以前是你抽到很强的对手,感觉进了死亡分组,现在是你的对手抽到跟你同一组,对别人来说就是死亡分组。】

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了,但是也不算没有道理,在连续摘得全国联赛第二站1500米距离金牌和世界杯京市站1500米银牌之后,苏凉这个名字在国内短道速滑长距离项目上,也已经成为了一个让人不敢小觑的人物,哪怕他年纪还小,那些成年选手也不敢不将他放在眼里。

***

观众席上,胡侃正和另外几名编剧一块儿坐在观众席上,等着看即将开始的比赛,当然,在看比赛之前,胡侃他们也要尽量多找找身边的冰迷聊聊天——毕竟他们来看比赛的真实目的又不是真的看比赛,而是来收集素材的。

只是胡侃听身边的冰迷们你一眼我一语地聊了半晌,居然都没有人讨论苏凉的。

“诶,朋友,打听一下,我有些好奇哈,今天参赛的不是还有个15岁的那个小选手苏凉吗?他的成绩很好吧?可是我怎么听大家的聊天都不带苏凉的?我怎么听说他关注度挺高?你们都对他没兴趣吗?”

巧了,边上被胡侃拦住的冰迷碰巧就是专程赶来京市看苏凉比赛的黄维——苏凉的铁杆粉丝一位。

听到胡侃这么问,黄维笑了:“哪儿呢?朋友你不看论坛呢是吧?大家在论坛上早聊过啦。”

没错,早在今天的比赛之前,冰协和全锦赛的主办方就已经将正式的比赛名单和预赛分组公布在官网上了,当然第一时间就有冰迷去官网上看过了各个选手的分组。

黄维还记得,当初全国联赛的时候,他专程赶到哈市看的比赛,当时追逐赛结束的第二天,官网上预赛的分组信息出来了,他在哈市的酒店客房里醒来,一眼看到苏凉当时的分组,心里就一片哇凉,觉得自己恐怕看不到苏凉晋级半决赛了。

那时候的冰雪王国论坛上也是一片相似的论调,觉得苏凉预赛就进了死亡之组,没指望了。

结果苏凉愣是从预赛的死亡小组到半决赛的死亡小组,一路杀到了决赛,拿到了冠军——嘿,你说这神不神?

还不止是全国联赛呢,就之前的世界杯,苏凉从预赛到决赛之间的赛程,谁不说一句手真黑?

但是最后的结果怎么地?

摘下银牌的还不是苏凉?

就像是京队的教练张建新说的一样,现在冰雪王国里流传的一句话就是‘说谁手黑也不要说苏凉手黑,真正手黑的应该是抽到和苏凉同组比赛的选手’。

毕竟一个组里晋级的名额就那么几个,多一个稳稳晋级的苏凉,就少一个晋级的名额。

所以这两天冰雪王国论坛上的冰迷,新的乐趣就是猜测和苏凉同组的选手里,还有哪两个能够在预赛阶段成功‘突围’?

就这会儿比赛开始前的闲聊,冰迷们聊的也是这个相关的话题,苏凉在他们心里都已经注定要晋级了,那当然就不会提及苏凉什么的啦。

胡侃在听完这一串之后,整个人一愣一愣的——居然还有这种事?

不过愣完了之后他又兴奋了起来,这不是挺好的吗?现成的真实讨论素材!

就是吧……

胡侃有些犹豫,如果真按冰迷这么吹,会不会太过了啊?

边上的黄维看胡侃拿着笔快速在记录什么的样子,好奇了下:“诶?朋友,你是记者吗?新来的体育口记者?哪个台的啊?看你也没戴记者证,怎么没到前面记者观战席那里去坐着?”

说着,黄维还笑着调侃胡侃:“不是我说,朋友,你这记者准备工作不到位啊,冰雪王国论坛都没去过的吗?论坛上的一些消息和冰迷的反馈不是你们也挺在意的吗?”

“诶?冰雪王国论坛?”胡侃精神了一下,迅速记下了这个论坛的名字,然后笑着解释道:“我不是记者,我们几个是编剧,短道速滑那里和体总想要联合出品一部专门讲短道速滑的电视剧,我们几个来取材呢。”

说到这里,胡侃干脆又问:“您是资深的短道速滑冰迷吗?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加个企鹅号?我们也想从冰迷的角度做一些素材收集。”

黄维和周围的其他冰迷一听乐了:“哎呀,短道速滑主题的电视剧吗?那您可得好好写,千万把咱们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写好,别学那些狗血电视剧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塞哈!”

胡侃笑呵呵地答应着,心里又忍不住在想——也不知道苏凉和蒋教练认亲这事情狗血不狗血呢?

他正想着呢,边上黄维就先对那冰迷笑了起来:“说起狗血,咱们苏凉和蒋教练的那事儿还不狗血吗?我现在还记得最早有人吐槽苏凉在国家队里一定有爹那事儿,结果现在倒好,人家还真有爹!”

说起这个,周围的冰迷也都跟着一阵哈哈大笑。

可不是吗?

这两天论坛上,最热闹的话题除了‘全锦赛开赛’之外,就是苏凉和蒋一波的父子关系了。

这事情讲白了也不是什么秘密,国家队这里根本没有藏着掖着过,只不过过去从来没有冰迷注意到这个事情罢了。

于是这两天随着冰迷们的深入八卦,那狗血简直是一层一层的往外泼,时不时就有人冒出来惊叹一两句——

【SOS,有亲戚在某鉴定中心工作,说是大约半年前有一位蒋先生带着他领养的大儿子苏某到鉴定中心验DNA,结果匹配到的亲缘关系就是他更早之前领养的小儿子小苏某。】

【这个蒋先生和苏某小苏某的码打得可太严实了_(:з」∠)_】

【所以蒋教练碰巧收养了苏凉和苏凉的亲弟弟?】

【2002年离谱新闻有√】

……

黄维和周围的冰迷们只要一想到这离谱的狗血新闻,顿时就觉得让人家编剧不要乱洒狗血这事儿好像突然就变得有些不太站得住脚了。

胡侃眼看冰迷们自己都先把这事儿给捅出来了,于是也笑了:“诶,先说好,这狗血可不是我泼的,是确有其事哈!”

观众席上的观众们于是一边等着比赛开场,一边跟胡侃瞎侃了起来,双方聊得有来有回,倒也确实给胡侃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胡侃一边记录着手里的素材,一边跟边上的冰迷道:“我看短道速滑的时间还太少,有些比赛我不太看得懂精彩的部分在哪里,一会儿的比赛您各位要是看到什么精彩的对决片段,还请给我分享分享?”

黄维等人当然表示同意,同意的同时又指点他:“你看那里,解说席,廖雨薇和林方正这两位解说老师,国内短道速滑解说第一人了,还有记者观战席那里,您瞧见没?就那位,刘耀武,冰雪圈子里的头牌记者,要说冰雪项目的历史,恐怕国家队的一些教练都没他熟,这些都是您可以去采访的对象。”

“就说您看不懂这事儿吧,您一会儿可以看看廖老师和林老师他们附近的位置有没有空的,要有空的就赶紧找个位置坐下,只要能听他们两位的解说,您基本上就能听懂每一场比赛精彩的部分在哪儿了。”

在得到了冰迷们满含热情的‘真传’后,胡侃身边的一个同事还真就直接摸去了廖雨薇他们解说席旁边,见缝插针地找到了三个座儿,招手把胡侃他们喊了去。

等所有人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之后,赛场上的比赛也已经开始,各种热闹的欢呼加油声也逐渐响彻现场。

***

解说席上,廖雨薇和林方正除了在比赛之中实时解说之外,也会在场间时间聊一点别的内容。

例如这会儿,他们正在聊的就是这次比赛的规模。

“今年还是短道速滑的全锦赛首次离开东三省的冰上基地,来到首体的体育馆中进行比赛。”

“这说明咱们短道速滑项目也逐渐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支持者。”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非常现实的钱的问题——全锦赛,在京市办和在东三省举办,各种费用上

的消耗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短道速滑项目的赞助商少,如果光靠冬运中心的拨款,那每年的各场比赛办下来都得紧巴巴。

所以举办各项比赛还是需要靠赞助商的资金帮助。

以往赞助商的资金少,全锦赛就只能在东三省现成的冰上基地举办,同时东三省的食宿安排也比较便宜。

今年或许是夏训之前的南韩邀请赛的缘故,又或者是之前全国联赛的那一拨新闻小热潮,总之赞助商今年格外大方,而且和以往相比还多了几个厂商赞助,这让主办方狠了狠心,直接选择在了京市举办比赛。

在京市举办比赛,虽然贵,但值得——不管是借着之前世界杯的余热宣传还是吸引观众、推广项目,都要更好一些。

只是,虽然有了这样那样的便利,全锦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其实也还有很大缺口。

说是‘全国’锦标赛,实际上各个省份里有设立短道速滑队的就没几个,参赛队伍主要还是来自东三省的那一批,再加上成立没几年的京市队、冀省省队,别说全国了,就连覆盖整个北方各省份都还有一定距离。

胡侃这会儿就坐在廖雨薇和林方正的身后,听这两位讨论着各种与短道速滑有关的话题,同时解说着赛场上的比赛。

胡侃这也是第一次在现场看短道速滑的比赛,原本他对这项目也说不上什么特别的感情,就当做是一个工作任务在做,但随着场上的比赛开始,他一边看着一边也越看越激动。

“卧槽,你们看到了吗?刚刚那个妹子从第五名直接反超到第一啊!!”

“刚刚这一组怎么回事你们看清了吗?感觉整体的速度是不是比刚刚另外的几组都要更快一些啊?”

“花擦,这个摔出去的选手也太惨了,刚刚他原本一直都保持在前两名的吧?刚刚超越他的那个是不是犯规了啊?他这被摔出去还能有成绩吗?咦?判进?另外那个超越的犯规了啊,不过判进什么意思?”

胡侃全程看比赛,看得那叫一个精神奕奕——他觉得这在赛场上看现场比赛,也太痛快了,他虽然看不太懂什么战术的,但是身边刚好有廖雨薇他们在进行电视直播的解说,他的位置近,就蹭了个现场解说版本听,总算是把一些选手的战术给半看半猜的看明白了。

等到了这会儿,1500米距离男子组总共7组的比赛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六组——是苏凉要登场的时候了!

在听到现场广播中播报苏凉的名字后,胡侃也精神一振——他们今天来取材的主要对象就要登场了!

现场的冰面上,预赛第六组的选手们已经热身过,此时六名选手已经都来到了场上。

和苏凉同属一组的对手实力都不算弱,还有苏凉之前在全国联赛上遇到过的老对手,照理来说,如果按照苏凉参加全国联赛时的标准来看,他抽到在这一组参赛,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死亡小组了。

可是如果仔细看跟苏凉同组的选手们,这会儿这些选手都正在用一种十分忌惮的目光看向苏凉——很显然,就像是京队教练张建新和冰迷们所说的一样,今年年仅15岁,才参加过两场正式赛事的苏凉,已经成为了诸多选手忌惮的对象。

哪怕苏凉随机到的道次是没有什么优势的第六道,但是这些选手就是忍不住地将视线转向苏凉所在的方向,关注着这个看起来冷静无比的少年。

只是再看也不会改变他们和苏凉同组参赛的事实。

当发令员‘各就位’的指令发出,场上的6名选手也迅速地来到了各自的道次起跑线前,准备等待比赛的正式开始。

观众席上,冰迷们这会儿也显得很是期待和兴奋——苏凉在连续两战成名之后,全锦赛作为他的第三战,他能够继续保持名头不堕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了。

当预备的指令声和‘砰’的发令枪声同时响起,冰面上的6名选手先后启动了自己的疾跑步伐。

解说席上,廖雨薇在看完了选手们的起跑之后,笑了:“看来今天苏凉是保持了他的惯常策略,在起跑时‘努力’争取到了一个第六的位置。”

边上的林方正也被逗笑了:“嗯,是挺努力的。”

不努力的话,一不小心就被人拱到第五了呢。

坐在两位解说后排的胡侃在看了前面女子组和男子组前5组的比赛后,也已经知道了1500米距离不注重起跑的这个事情,但是在起跑阶段‘抢’到第六位,还能够被解说老师拿来调侃的人可不多。

赛场上,苏凉默默地坠在最后一位,但是他并没有保持在最内道上,偶尔还是会摆到外道,看起来像是在寻找机会的样子。

但没等胡侃再脑补些什么,廖雨薇就又开口了:“苏凉刚刚摆到外道所选择的这个角度,可以很好的地观察到他前面5名选手的滑行路线以及他们的滑行习惯——很显然,他对于这场比赛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是在认真地观察前方选手的路线选择和战术,同时在伺机而动。”

胡侃在惊讶了一会儿之后,手上迅速地记下了这些。

一边记录一边在感慨——苏凉这都是什么脑子,在这种滑行的追逐战里面,居然还有心情思考对手的战术和路线,然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超越方案。

今天这么多组的比赛看下来,他大概也看明白了,苏凉这样的选手在国内是真的少见,其他选手更多就是纯粹靠身体和技术在莽,不是说这些选手的技术不行,但是明显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想的东西绝对没有苏凉想得多。

……

就在胡侃脑子里的思绪乱窜时,赛场苏凉也已经更换了他的位置——他并没有选择一次性从最后放直接超越到最前方,而是当观察到他身前有选手准备超越时,就悄然隐身跟在这位选手身后,向前挪动一个位次。

在胡侃听解说的林方正说出苏凉的策略时,苏凉已经由他前面的‘领路人’带着他从第六位一路顺到了第四位,并且马上就要来到第三的位置上了。

这种一步一探的策略,不仅观众们在感慨,赛场上苏凉的对手们也没了脾气。

苏凉不仅一步一步地稳步向前,而且他锁内道的能力分外出众,这让意图从内道超越的选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一旦有人想要从外道超越……这也很难,苏凉不仅锁内道,而且众所周知,他控线的能力也很出众,随着比赛进入最后几圈,想要从外道超越的难度也已经是难上加难。

到了最后三圈时,赛场上滑行状态最舒服的反而成了苏凉前面的第一与第二位的选手——预赛阶段,每个预赛小组是六进三的模式,前三名直接晋级到半决赛。

最后两圈时,苏凉在控线的同时略微压了一下跟前方两名选手的距离,然后在最后一圈的直道上,他再度放低了身体的重心,脚下连续蹬冰,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视线之中,从前方第一名与第二名选手之间的间隙穿越而过……!

“艹!”

胡侃被惊得直接站了起来——他原以为苏凉是在预赛的阶段保存体能,没有打算争取太好的名次,准备保证能晋级就好。

结果谁知道呢?人家的大招放在最后一圈呢!

就连两个解说都被他骗过去了。

或者说,全场就没有人没被他骗到的——在他超越的那一瞬间,胡侃保证,自己听到了满场的惊呼声和倒吸一口气的声音。

当看到苏凉最终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半决赛时,胡侃觉得他甚至还能看到赛场上其他选手脸上迷茫的神色。

胡侃没忍住跟身边的另外几个编剧道:“咱们的主角就定他了吧?这个苏凉,有意思,牛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