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 第三十八章 仪同八识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第三十八章 仪同八识

作者:姬浩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2-08-07 10:13:3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开皇十六年,江南无大事。

可能是因为自去岁仁寿宫建成后,杨坚夫妇喜得新行宫,一时流连享乐,无心南顾。

也可能是因为经过六年怀柔治理,江都世族或是选择投诚,或者选择暂时蛰伏。

总之整个开皇十六年,别说江南,便是整个天下都没有发生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这对于底层小民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总之到了这年年末,杨遇安终于完成了天地元气的积累,站在了都督境界的巅峰。

气息贯通全身经脉,勾连天地,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不凡气度。

杨遇安不得不更加低调做人。

除了每日酉时例行潜入扬子津大营浇花以外,平时基本苟在后土祠的小院里。

没办法,都督级的天地元气是藏不住的。

修为越高越是明显。

若非有琼花仙子为他少许遮掩气息,特别是一个时辰的完全遮蔽,甚至连出门浇花都有麻烦。

“都督筑基圆满,接下来,便该开始冲击仪同级了。”

……

“仪同”这一名称来自勋位“仪同三司”。

“三司”指的是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具体职名不同时代略有差异,但都代表位极人臣的意思。

仪同三司,顾名思义,便是不管入朝于内,还是出行在外,仪制都向三公级别看齐,威风堂堂。

“仪同”这一名称便是取了这层寓意。

因为修行者达到仪同境界后,修炼重点就从肉身转向了神识。

随着人的神识逐渐打开,修行者会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压破感,自带超强精神气场buff,如同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威压。

这便是仪同。

……

仪同要修炼八种神识。

而“八识”这个说法,又出自释家。

至于为什么不采用别家的说法,则是因为在各大修行体系里面,释家佛法是公认最擅长精神领域的,对神识分类也最为细致全面,得到历朝官方认可。

这一点,不管是与释家有不解之缘的当朝天子杨坚,还是前朝力主打压释家的周武帝宇文邕,都是如此。

只能说历朝历代的强人天子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拿来主义。

不喜欢归不喜欢,好用的东西还得好好用。

……

“按照释家分类,八识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意根、阿赖耶。”

“其中前五种基础神识对应下仪同境界。”

“意识与意根对应中仪同。”

“至于最为深奥的阿赖耶识,则对应上仪同。”

《建德十式》最后一式就是修炼八识中的第一识,眼识。

一旦炼成,便能成为“一识仪同”。

但杨遇安亲自修炼过后,发现此事并不简单。

这一年来,他陆续得到数位北周侍官的记忆,对于如何修炼第十式,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不管他演练多少次,就是迟迟不能感应到眼识,更别说修炼。

实际上根据这些侍官的记忆,同时代单纯依靠《建德十式》练成眼识的侍官,几乎没有。

就仿佛老板给大家制订了一个职位晋升计划,走到最高处,就能得到股权,成为公司股东。

前面各级都还好,但最后股权这一级,不管你怎么努力工作,就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卡着你。

要么就是摊上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脑瘫项目……

“根据侍官们的经验,想要快速炼成眼识,要么立下极大军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丹药;要么就是转练更好的功法,特别是核心功法。”

辅助修炼眼识的丹药杨遇安不知去哪里找,但核心功法他有很多。

这一年来,他又陆续收获了七种核心功法,总量达到十种。

有些跟《阎王擒虎功》、《锥舌辅弼诀》是一个级别,有些则相对逊色。

反正都比军中基础功法要好。

唯一问题是,除了来自两晋交替时期的《衣冠渡江诀(残)》以外,其他全都无法修炼。

就仿佛一个人怀揣着大量金银财宝,却只能看,不能花。

老难受了。

“看来扬子津大营的水虽然‘质量’高,但前朝功法还是太少了。”

“果然还是要离开江都发展吧!”

不管是北边淮河流域,还是南边浙水流域,尚有未曾处理的前朝幽魂。

于是在江都老老实实待了一年后,杨遇安再次生出离家出走的心思。

……

只可惜到了开皇十七年年初,他离开的计划就被南方各地叛乱打乱了。

昆州的羌人,桂州的俚人,相继叛乱,朝廷不得再次派出精兵悍将平剿。

如果说这两地距离江都很远,且都是蛮夷土著,众人感受还不深,那么当萧世略也开始在江淮地带作乱时,江都城便再次有了风声鹤唳的趋势。

皆因这位萧世略的父亲乃是南陈降将萧摩诃。

虽然平陈后,萧氏风光不再,萧摩诃本人也投入了汉王杨谅麾下,去北方戍边了。

但在江南,这仍是极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

萧世略作为大族子弟,号召力也远非当初那些泥腿子渠帅可比。

莫非平静数年后,江南又要再兴兵灾?

……

就在这种日渐紧张的氛围之下,杨遇安陆续收到了两条熟人相关消息。

其一是开春不久的某日,杨遇安忽然感觉杨广的气运有所跌落。

排除自己修为增高的因素,唯一可能,便是外界发生了一些对杨广不利的事。

果不其然,不久后,城中就传来消息,智者大师在途经石城寺**的时候,在佛像前入灭。

这比当初智者未来身所预言的秋天足足早了大半年。

杨遇安照此推断,了断凡世因果后,智者很可能已经证就菩萨位,现世身提前飞升净土。

“菩萨啊、尊圣啊……也不知这种超然世外的境界,是一番怎样的风光!”

……

如果说智者的事情只是让他略生羡慕之情,那来自陆双的信件,则是真正引起了他的重视。

正如前文所言,在朝廷授意下,蒋州建康旧城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虽然近年状况有所好转,到底砌回了一点城墙,但也只够防一防小毛贼而已。

真要再来一次开皇十年那种规模的叛乱,数万人一围,被攻陷是早晚的事。

而建康作为六朝旧都,象征意义那可太大了,不能轻易丢失。

于是蒋州刺史郭衍第一时间开始备战。

筹兵粮,抓壮丁,向邻近重镇江都请求支援。

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的蒋州士民一时苦不堪言。

若非陆双这两年得杨遇安“接济”,这一波搜刮下来,怕是又要破产。

如今虽然维持住了,但剩下一群老弱妇孺,万一贼兵一来,官兵又不管他们死活,那就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