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111章 第111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111章 第111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11 16:45:2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师父, 我打算找一下赵知县,这是增加不少税收的事情,暂时也不往外面去, 我们两家管不下来, 都太忙了, 我爹他们要往外面走,因为这贡品的事情, 我家每一季都要往京城去, 弟弟妹妹还小,人手不太够, 就暂时缓缓发展。”

“赵兄一定高兴见到你, 你每次都能给他带去好消息, 你自己处理, 我就不管你了。”刘方杰对这些事情一向没有太多兴趣, 见谢继宁听自己的劝,有了想法,就撩开手了。

“谢案首,我家大人请你直接进去。”谢继宁到了县衙,禀报求见之后, 李师爷亲自出来迎接。

“大人可忙,我冒昧前来, 多有打扰。”

“最近春耕,还有县试,衙门的确很忙,但是听到你来了,大人很高兴。”李师爷不介意像谢继宁透露自家大人的心情,这也是拉进关系的一种。

穿过规整的院子,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正院去,李师爷走得很慢,照顾谢继宁的短腿,谢继宁见到差役们走进走出,络绎不绝,就知道,正如李师爷说的一样,赵知县很忙,当下决定长话短说。

“后生谢继宁拜见大人,”

“继宁,你来了,快起来。你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啊!”赵怀瑜素来知道谢继宁的性格,索性也直来直去,干脆的问起来。

“大人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情,是和我家松花蛋羽绒服有关系。”

“你详细说,”

“大人,我家的羽绒服不简单的是我一家的事情,这牵扯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我家的羽绒服用到的主要材料是布匹还有鸭子,鹅身上的细细的绒毛,家里打算扩大规模,在其他地方设作坊收购鸭子,鹅,处理羽绒。”

赵怀瑜点头,等待着谢继宁接下来的话,反倒是李师爷反应过来了,他是知道谢家的很多工人不是买仆人,是直接用普通百姓家的人的。

“大人我家收鸭子,收鹅,这对一个地方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那个地方的民众养鸭子还有鹅,养得起的人家多养点,养不起的人家少养点,不用粮食养,只要几个孩子打猪草,捉虫子,就能养十几个鸡鸭,这样家家户户都能有一份收入。”

就是放在谢继宁前世的历史上都有鸡屁股银行的说法,对于没有门路的穷苦人民来说,养鸡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

赵怀瑜也深深的明白这点,怀安县不是江南地方,有丝绸,纺织发达,也没有很多棉花,做不到家家户户男耕女织,用纺织来补充经济,有养殖来增添点收入,是再好不过的了。

“你说有两点这第点呢?”

见赵怀瑜感兴趣了,谢继宁接着说道:“这第点就是我家承诺,除了主要的技术,其他的我们都用那个地方的人来做工,给工钱,这样他们还是农,还能种地,不会造成不稳,而且用自家养殖的东西交换钱财,也不算是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提供就业岗位,等于在那个地方建一个小厂,给没有门路,没有技术的人提供岗位,增加就业。

赵怀瑜细细的思考这个问题,谢继宁见状,就暂时停了下来,虽然很多的地方就有帮工,长工短工这样的说法,很多地方这样做,比如运河边上的码头,很多的帮工,帮忙搬货物赚钱,但是提供岗位这样的理论在这一个世界上没有明确的提出来过。

大家隐隐约约的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由于奴隶的存在,养仆人太省钱,想这样开办作坊提供岗位的措施在谢继宁之前没有人明确的提出来,虽然已经有人这样做。

在这一刻,赵怀瑜有了很多的感悟,建作坊,提供岗位,挣钱,这些都是治理地方的道啊!

“这些想法是谁提出的,你自己想的吗?你怎么会往这边想。”赵怀瑜惊讶极了,他和刘方杰私交甚笃,所以知道这些不是刘方杰的想法,从谢继宁自己以往的行为来看,这就是他自己想的。

“在农民的附近建设作坊,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解决乡里就业,保证当地百姓长期稳定的有一个小小的收入,可以安居乐业,我觉得这样大家都好。”

谢继宁是根据上辈子的一些产业振兴投资建厂的行为学着来弄的,大家都是这样,所以不觉得怎么样,要非说是谁提出的谢继宁自己也找不出,可以说是很多工作者的智慧,是大家建设新华夏的指导思想之一。

看着谢继宁平淡的语气,赵怀瑜心中沸腾,谢继宁自己不知道,自己随口说的话代表什么,历朝历代,大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行为社会不稳定,做买卖赚钱太多,一旦放开,种地的百姓都做生意去了,“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1)

农田荒芜,这对于农耕为本,以农治国的朝廷来说太过危险,会造成根基不稳。

前朝末年动乱太过,建国初期,很多地方十室九空,一家人九死一生,土地荒芜,一些技术消失殆尽,财产毁于一旦,大盛王朝立国以来,从上到下都鼓励耕织,让百姓修养生息,压抑商业。

但是谢继宁的行为还有理论让赵怀瑜看到了另外一种,之前谢家就这样做了,赵怀瑜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如今谢继宁一说,赵怀瑜才豁然开朗。

这是农商,让百姓在种地的基础上获得利益,既不会造成动荡,还能带来财富,让很多的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仔细的说一下,继宁,当真可以说是才华过人,才比管仲,这样的想法一旦实施起,是于国于民都有大功劳的事情,我上书朝廷,好好的为你表功。”赵怀瑜激动得手舞足蹈,直接从位置上站起来了。

谢继宁有点懵,在他的一贯认知里面,除非自己搞出什么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发现什么红薯,大力推广,这样才能惊动朝廷,为自己表功,没想到还有一个作坊就能。

这是谢继宁自己意识不到的思维局限,这些想法还有做法,在前世太过常见,太过平常,大家都这样做的,地方上的政府拉投资,一个重要目的提供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

都是普遍的行为了,对于学新闻的谢宁来说,这样的稿件每一个县都有,很多县都有,这种行为太过常见,所以不知道这个想法的伟大之处。

这样的思想,放在这个时代,是怎样的惊天动地,可以说是一项治国之策,这是工业,建厂招收工人,这是工商业,虽然只是初步的设想,但是已经是了不起的作为了。

振兴农业,以乡村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本来就是国策,谢继宁之前就懵懵懂懂,无意识的搬来,无意识的实践出来,让县里还有观一书院的夫子们讨论过,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初步的实践,并且取得效果。

下去田野调查的果然发现了一些特色的东西,很多的乡里已经开始行动,今年的税收就能看得出变化了,赵怀瑜本来就打算为谢继宁表功。

只是打算积攒一下,等成效再明显一些,然后将之前谢继宁提起,县衙还有观一书院讨论的‘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东西呈上去。

观一书院是刘方杰举办,谢继宁是刘方杰弟子,这样的建言献策,没有实际的东西拿出去,只怕都到不了皇上的面前,就要被刘方杰曾经的政敌打压,还有可能将这东西据为己有。

只有怀安县真真切切的发展,并且是一鸣惊人,别人都挡不住的时候,才是表功之时,到那个时候,整个怀安县将会成为他赵怀瑜以后晋升的大起点,他之后的仕途将会腾飞,同时也会为谢继宁表功,谢继宁的才华将会传到天下。

没想到谢继宁今天又带来了新的东西,这样的东西赵怀瑜还不能感悟,只是浅浅的明白有好处。

谢继宁有点懵,这些知识他知道太多,具体也没办法一下子描述:“这样的大家都好的事情,谢家赚钱少一点,但是还有赚,当地的百姓也有赚。”

赵怀瑜见谢继宁懵懵懂懂的样子,只能先按下激动问:“你打算让我帮忙什么。”

“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家去建作坊是好事情,但是要是有人捣乱,或者只看中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这些都会让我家这个没办法快速推进,羽绒服的生意大,而且是长期的,这发展得好,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带动整个怀安县的发展。”

“你家放开手去做吧,衙门会为你们撑腰的。”

“衙门还可以做一件事,帮忙贷款鸡鸭鹅给百姓,等挣钱之后让他们还就是。”

谢继宁原本想自家给,签订挈书就行,但是一想,这个时代,自己和不识字的普通百姓做这样的约定,只怕鸭子还没有长大,就要被人吃了,自家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县衙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得少了,因为他们付不起这样的代价。

赵怀瑜和谢继宁初步定下了之后的方向,具体的细节,交给下面的人来推进。

谢绝赵知县的留饭,谢继宁回到刘家将这事情向刘方杰仔细的汇报,刘方杰追问谢继宁的关于工商业的想法之后,连忙连忙叮嘱道:“宁哥儿,这样的想法,你以后都不要说了,之后赵怀瑜问起,就说你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你以后为官的宝物,之后赵怀瑜一定会问我,我会打消他的念想。”

“只有你将来自己为官,或者到了圣上面前,才可以说,你之前的给你师兄的特色产业的方法他感悟颇深,已经在实践,只等之后就为你表功。”

“赵怀瑜一定会耐心的在怀安县在等三年,等这些年的他施政的果实成熟,之后一路高升。到时候你师兄的和他的表功的折子一起,你将一举成名天下知,就算是我当初的政敌也掩盖不住你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