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123章 第 123 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123章 第 123 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11 16:45:2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23章

到了过小定这天, 一早天还不亮,刘家准备的礼就往马车上装,要先拉到船上,然后从水路再去府城, 得亏现在水路方便了, 不然的话都是要提前几天先去。

谢继宁因为辈分, 成功的作为应文的长辈助阵, 成了为应文下定的重要人物, 看着骑马走在前面的谢家父子还有媒人, 李仲方在后面对着李仲宁嘀咕道:“姑母家为什么请谢家人做主客啊, 咱们家这么多人。”

“咱们家又不是应文的舅家,毕竟是隔了辈了,他谢继宁年纪小, 辈分上是合适的,刘家没有其他的合适的人,谢继宁是最合适的, 况且我们去的不是一般人家,是去知府大人家,就是让你去, 你能站直了说话吗?”

李中方喃喃的不在说话, 轻轻的拉了马缰绳往前走, 这会儿天都还没有完全亮, 刘家的仆人人手一个大大的火把照射着大家骑马去码头。

谢继宁父子一路闲谈,下了马, 上了船和大家一路笑谈着往府城而去。

到达府城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刘来富还有赵二牛以及李家的人早就在码头等着了。

“老爷,少爷, 你们来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刘家早早的就安排管家刘来富来府城做准备,这会儿大家一下船就立马换上马车,往邹家而去。

媒婆带着丫鬟也挤上谢继宁的马车,将车帘子高高的挂起来,然后做最后的叮嘱:“谢秀才,你等等就听我的,这下过小定不像大定那样多礼,也没有成亲的时候繁琐,刘家谢家乃是官家,为了表示女方的重视才特地请你们来,一般人家媒人去就行,刘家就是讲究。”

媒人说着说着就赞扬起来了刘家的礼节,显然作为官媒的她被刘家请来当媒人,也是非常骄傲的。

“恩,多谢花媒婆了,今天这事全赖你操持了。”谢继宁对着有社交那啥症的媒婆佩服不已。

花媒婆见谢继宁一个读书人,对着自己也是笑呵呵的,讲礼得不得了,更是兴趣来了,就想给谢继宁做媒:“谢秀才,你是中意那读书人家官家的小姐还是中意穿金戴银娇养长大的,我花媒婆在府城都是赫赫有名的,这官家的小姐我知道,这府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的我也认识。”

谢继宁吓一跳,连忙推辞道:“花媒婆,如今我年纪还小,暂时不考虑这些,而且这些事情要听家里大人的。”

花媒婆看着谢继宁,虽然一排成熟稳重的样子,但是脸上还是胖嘟嘟的,个子也还不高,一看就是还一个小孩子,笑着说道:“的确,不该和你说这些,这要和你爹娘他们说,你还小,那里懂这些。”

谢继宁僵着脸干笑,内心疯狂吐槽,我知道,我知道得比你想象的多,网络发达,谁还是小白兔不成。

“谢秀才,你现在还小,等你大一点,抢手得很,就像你这侄子一样,一般人提都不敢提,定亲直接就定的知府家的小姐。”

花媒婆的社交技能显然的点满的,谢继宁礼貌应答,花媒婆自己就能滔滔不绝的说,直到仆人提醒快要到知府大老爷家了,花媒婆拍拍袖子,端端正正的挺直背,看起来竟然很是有派头。

外面准备的礼仪队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往邹家去,邹家大门中开,早就有人等着了,大家互相见礼,之后往大厅里面走去。

谢继宁一进屋,就对着邹和还有他妻子行礼:“后生谢继宁见过知府大人,见过夫人。”其他人也都跟着行礼。

邹和笑呵呵的说道:“请起,都请起。”

然后众人做罢上茶之后,谢继宁拱拱手,高兴的说道:“晚生今日到贵府,是为我侄子刘家应文向贵府小姐过定,贵府小姐蕙质兰心,知书达理……”谢继宁简单的夸赞刘家几句,说明来意,之后就到了媒婆的主场。

只听到媒婆先是赞扬两家的家庭,两方的人品,然后说了这婚事的般配之处,一通吹捧之后,就将一封红封递给知府夫人,知府夫人看过之后连连点头,那是聘书,上面有和好的八字,显然上面的话语很是吉利。

看过之后,媒婆又将刘家送的礼单送上,然后一一唱礼,邹家也将自家的回礼的单子递给媒婆,邹和则是亲自将聘书上面填上自家孙女的名字,然后交给谢如方。

仪式结束之后,又邀请大家去吃酒席,邹和是流官,老家并不在府城,所以这次来的族人不多,谢继宁几人一一认过之后,做下吃席,吃完饭之后,谢继宁就带着众人告辞而去,邹家也知道,还要回刘家将聘书供奉,所以也都不多留,送人离开。

顺着原路,众人返回,刘家正在准备小宴,谢如方将聘书递给刘方杰,刘方杰接过聘书,打开看了之后就将聘书压在祠堂供奉。

转身出来就将几人围着谢继宁好奇的问:“师叔,未来嫂子长什么样子,你看到没有。”

谢继宁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应文,只见他虽然隔得远,但是显然注意力在自己这里,想听听自己要说什么。

“邹家小姐啊!”谢继宁故意拉长声音吊应文的胃口,结果应文不好意思问,反倒是应武还有谢继平着急了,连忙催着谢继宁快说。

“我也没有见到,邹家小姐是官宦人家,人家怎么会让我见到。”

“啊!”

大家大失所望,刘方杰笑着说道:“邹和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他的孙女自然也是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

谢继宁听着自家师父的话,看着毫无参与感的应文,心里同情,今天虽然是应文的过小定的时间,但是显然应文和邹家小姐都没有参与感,都是大人的事情。

刘方杰不知道自家弟子的想法,只是笑着对孙子说道:“都定亲的人了,之后就是大人了,以后要担起大人的责任来。”

“是爷爷,我会的。”

应文虽然定亲了,但是还是要去书院读书,回到书院之后,大家才知道,秦弘厚之后就不来了,听说往省城读书去了。

“我有一个表哥在省城的书院读书,秦弘厚就去他们书院了。”张仁学兴致勃勃的跟大家分享,这个假期他去他祖父那里了。

“本来我祖母让我去她们那里读书,我舍不得你们,就又回来了,我祖父说之后我还要回原籍考试,就不折腾了,就让我回来。”

“你去你祖父那里了不知道,应文定亲了,还是我去提的。”

张仁学随口说了恭喜,然后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也定亲了,是我祖父的同僚家,这次去就是去提亲。”

“啊”谢继宁惊讶,应文一向稳重,张仁学还是小孩子的样子,没想到他家动作这么快。

谢继宁打定主意,要赶紧和自家师父师母爹娘说清楚,自己不想成亲,不能给自己答应亲事。

没有秦弘厚的观一书院,谢继宁呆得很自在,尽管他们还是要学很多东西,但是毕竟是秀才了,书院的管理没有这么严格,加上谢继宁天赋出众,又不忙着考试。

所以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一些其他东西,每天骑马射箭,琴棋书画,这些艺术鉴赏类的,谢继宁都捡起来慢慢的学,慢慢的竟然找到了前世大学时候自由自在的感觉了,可惜的是大学不仅有自由,还有实习。

赵怀瑜考了进士之后就来怀安县,在这里耗了好多年,明明可以凭借家世离开,但是却一直没有走,就是心里想做出一番事业。

如今怀安县的路修好了,河道竣梳了,庄稼丰收了,家家户户的日子好过了文化教育也因为观一书院,在整个省城都有姓名,算起来,就有一件事没有做了,那就是记录下来。

“我应该还能在这里待上两年多,这地方志应当能在我在任的时候修出来。”赵怀瑜意气风发,他今天是故意带上礼物来拜访刘方杰,想请刘方杰帮忙主持编纂地方志。

见刘方杰只是默默下棋,不接话,赵怀瑜再接再厉,接着说道:“整个怀安县甚至说整个济州府,还有谁比你更适合修这地方志,非你莫属。”

“有头绪了吗?怎么开始。”刘方杰心动了,这样的事情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一件当仁不让的事情,赵怀瑜一说他就心动了,只是故意端一下而已。

“今年衙门颇为富裕,而且上面又是免除税收的,经费方面不用担心。”

这话一说,刘方杰就放心了,这谈钱虽然俗气,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能修的,赵怀瑜特意来请他,显然是想让他连观一书院的其他人也带上。

“目前来说,怀安县的地方志还是前朝的,如今的还没有修,所以都要重新开始,好消息是之前在宁哥儿的建议下,有部分读书人下去田野调查,找到不少的特产,让人可以发家之外,还做了其他方面的记录,这些都是可以用来修地方志的资料。”

“怪不得我徒弟当时提出田野调查你很支持,原来早就打算修地方志。”

“刘兄,我等做官,还是逃不过名利,还有什么比青史留名更让人向往的呢?国史我可能没机会,但是怀安县,必然会为你我留下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