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1章 第21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1章 第21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11 16:45:2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赵知县年轻气盛,不愿意在京城蹉跎岁月,就请求外放到了济州下怀安县来当知县,刚一上任,就雄心壮志,想要大刀阔斧的做出一番事业来,尤其是想修路,想修码头。

但是赵知县的这一番行动,最大的阻碍就是王县丞,王县丞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根基深厚,赵知县做其他可以,一旦要有什么大动作,王县丞就为首积极反对。

原来,怀安县穷山恶水,地广人稀,县衙里面根本就没钱,没钱想修这些工程,就是要将压力压在百姓身上。

王县丞为官多年,又是怀安县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他深知,不可逼民太过,逼得太多就会逆反,对于赵知县的想法,他从来都是反对的。

此时见赵知县情绪激动,王县丞连忙补上一句,“有了这肥料,明年收成应该会好,要看明年的收成如何,再确定后年。”

赵知县:“只要肥料到位,收成肯定好,百姓就能吃饱穿暖了,就富起来了。”

李师爷打圆场道:“月前,下面各里正已经将这方法传下去了,这几天都来报说成了,就是几处没成的也是因为没有把握时间,烧过了,都问题不大。”

李师爷接着道:“此事能成,刘先生的弟子谢继宁家功不可没,”

赵知县和王县丞都知道,这是问要给他家什么奖励,不说别的,就看他老师也不敢昧下奖励,观一书院给怀安县带来的东西太多了。

赵知县一沉吟,问道:“那谢家一族多少人,”县主簿回答道:“之前谢继宁考试之时属下看过,那谢家乃是外迁来的人,谢继宁才是第五代,一共才七房人。”

“那就奖励谢继宁家一些银子,族里免除两次的徭役吧!”

王县丞表示赞同,于是谢家人就收到了这个好消息,谢像贤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忙叫家里人准备好茶好饭招待来传递消息的差役和里正。

同时让人去叫谢老三来,谢老三正在家里忙着,就听到侄子来叫自己,慌忙火急的就往谢象贤家去了。

只听到那吃完了饭的差役道:“恭喜老丈了,大人体恤你一家人,奖励你们一家人到处教人积肥方法,特地免除你们谢家湾的谢氏一族两次徭役,同时奖励你家纹银30两。”

谢老三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他想着大人安排不敢不听,没想到还有奖励,忙高高兴兴的接过银子。

谢象贤连忙拿出2两银子打算递给差役打点,只见差役摇头道,“饭我就吃了,银子就不要了,我家也是种地的。”说完就出门骑着骡子走了。

几人连忙送出去,目送人远去。里正羡慕的说道:“谢族长,您们谢家要起来了,大人竟然让你家免除两次衙役,还有银子奖励。”

谢象贤道:“托大人的恩德”

里正心里酸酸的,却不好多说什么了,只能笑着恭喜,然后回家了。

回家路上,里正想着,这上面的人下来,那次不是又吃又拿,就算什么都没有,也要拎一只鸡带着走,这次谢老三家的银子都不要,还笑嘻嘻的,想来谢家人在县令大老爷那里也有些面子。

谢象贤高兴的问道:“宁哥儿呢?还没回家吗?”

谢老三说道:“还在他师父家里呢,家里正打算接他回家过腊八和过年。”

谢象贤道:“接他回来,咱们好好的准备一下,今年好好的祭拜一下老祖宗,感谢老祖宗保佑。”

谢老三高兴的答应:“明天就去,明天就去接回来,今年我家出大头,有银子了。”

谢象贤忙阻止道:“到不用如此,这是我们一族的喜事,免除徭役两次,祖宗保佑啊!我这就将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去。”说完脚步矫健的往其他家走去。

谢老三揣着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家,大老远的就叫到“老太婆,喜事啊,咱们家又有喜事了,一家人都从院子里面走出来了。”

听谢老三把事情一说完,都高兴极了,这三十两银子简直可以说是意外之喜,衙门里叫做事情,还供吃供住的,那里想到做完事情之后会有奖励。

谢老三畅想道:“我这就去接宁哥儿回来过年,然后去县城里面买一些东西去,咱家发财了,今年好好过。今年的猪肉就不卖了,杀一头猪过年。”

听到谢老三这句话,家里人一阵欢呼,尤其是小孩子,高兴极了。

之前的猪肉都是几家一起杀一头,然后分,平时都没有有吃的,只有干重体力活或者过年过节日的时候,家里才会吃一点肉。

今年真的太好了,同时家里的大人们都还在惦记着谢继宁让人来拉的那些盆栽,那么多,总能有一些钱的。

家里人都大胆猜想,只有谢如方隐隐约约的知道,不只是一点点钱,是很多钱,那一堆堆树根,宁哥儿先生那样见过世面的人都喜欢,肯定能卖出大价钱。

晚上,谢老三和李氏正在堂屋烤火,只见三个儿媳妇你推我推你的走了进来,最终还是小李氏胆子大先开口。

“爹,娘,我们好久没有见宁哥儿了,想去看看宁哥儿。”

杨氏和孙氏也跟在后面捧哏道:“是啊,爹,娘,快过年了,我们也想去县城赶集。”

要换在以前,她们可不敢想这样的事情,还是今年,家里的条件眼看着一天天变好,能吃得上饭了,就有了其他想头了。

李氏对她们也不苛刻,小家庭存的有私房钱,钱是人的胆,三人就大胆的开口想去县城了。

谢老三看像老伴,儿媳妇的事情他一向不管,想让老伴拒绝,结果没想到李氏也开口道:

“我也想去,之前宁哥儿说有机会就带我去县城,这会儿宁哥儿不在家,正好我去接他。”

谢老三见老伴忽然有这个想法,正想说什么,还没开口;

李氏接着说道:“我嫁给你这么些年,生儿育女,上山下地,从来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这辈子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这次我非得去不可。”

李氏本来就为人泼辣,只是她话少,不像谢老三那样喜欢吹牛;平时她一贯听谢老三的,她一旦泼起来,谢老三都得让着她。

谢老三唉声叹气,想不同意,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说,于是就大声的叫儿子:“老大,老二老三,你们来一下”

没想到话音刚落,就见三个儿子带着孙子就进来了,显然一早就在外面了。

显然在来找老两口之前,三个儿媳妇已经在自己小家闹过一通了,然后谢家三兄弟都败下阵来,所以才放出话了,老两口同意,他们就同意。

谢老三看着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又看来抱着自己腿闹的孙子,半天,问出一句:“孩子怎么办,天又冷。”

小李氏连忙说:“我可以请大堂嫂子帮忙,或者送去给她外婆,请她带两天,正好我弟弟的孩子才刚刚满月,弟媳妇有奶。”

孙氏也连忙点头,显然她也想好了孩子的安排,见全家人都盯着自己看,谢老三终于扛不住了,点头同意了这件事。

小李氏连忙回房,赶紧将唯一一套好点的衣服找出来,这还是之前谢继宁拜师的时候带回来的布做的全家人每人都有。

小李氏衣服找出来放好,又拿出儿子之前卖的银簪子,还有女儿的头花,放好,然后满怀期待的等待明天的到来。

一家人怀着兴奋的心情入睡,第二天一大早,两辆牛车一早就准备好了,牛老早早的就喂了,车也打理得干干净净的。

谢如方谢如伯都将小的那个请了堂嫂子带,这几天天晴,路好,决定除了奶娃娃,其他的孩子都一起去县城,然后奢侈一次,去住客栈,今天去,明天回来。

李氏将淘换来的干菌,竹笋老母鸡等提上牛车,小孩子上牛车一路就往县城去了。

所以谢继宁还在学习,就听到下人来报,自己家爷爷奶奶来了,等谢继宁好应武去大厅的时候,就见大厅里面挨挨挤挤的,一向宽阔的大厅变得狭小起来。

谢继平和妹妹谢珍珠老远就看到了谢继宁,连忙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往谢继宁怀里冲去,叽叽喳喳的叫哥哥。

应武都惊呆了,刘家人丁单薄,族里人也少,舅姥爷家那些表亲相处的少,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小孩子一起过,这才意识到为什么小师叔这么会讲故事了。

谢继宁朝大厅里面走去,只见小李氏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奶奶在和师母说话,两个嫂子也都在。

他连忙快步走进去,一一行礼,奶奶李氏也开口道:“老亲家,我得感谢你啊!宁哥儿这孩子被你带得好,精精神神,高高壮壮的。”

师母接口道:“宁哥儿是个好孩子,暖人,又懂事,我可舍不得他离了他,想留他在我家过年呢?”

小李氏道:“托您的福,今年家里情况好了,杀猪热闹热闹,到时候给您送火腿。”

“那能要你们的火腿呢?宁哥儿是个好孩子,晚饭好了,在这吃了饭,住下,明天再去赶集,今天晚上在我家住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