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37章 第237章 (第二更)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37章 第237章 (第二更)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11-21 10:42: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37章

随着案子的深入审理, 谢继宁渐渐的拼凑出发生的一些事情,马永生和赵宏中已经来宁州十几年,因为的佐官,而且地处宁州这样的地方, 加上两人多方面打点, 两人就扎根在宁州不动弹了。

之前也一直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 还是从前任知州吴嘉宁卒于任上之后, 朝廷才注意到宁州的情况。

两人的位置多年不变是其一,其二就是宁州总是上报灾情,洪灾、旱灾、蝗灾、大风大雨、由于宁州地处偏远, 很多时候都是用免除税赋的方法来救灾。

而这些钱都被马赵一系的官员贪污,因为已经下手了一个知州,他们不敢在轻易动手, 害怕引起朝廷的怀疑,没想到, 谢继宁动作很快,没等两人反应过来, 就直接动手了。

吴嘉宁也算不上是一个好官,他一来就想除掉马赵二人,兴修别院, 搜刮民脂民膏, 比起马赵二人, 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赵二人是温水煮青梅, 慢慢的炖。

吴嘉宁则是很着急搜刮,很多苛捐杂税就是他开始的,所以谢继宁废除的时候, 马永生没有多加阻碍。

他在宁州多年,名下有很多生意,赌坊,青楼,茶,布匹,树木,还有矿,这些都是赚钱的,还用各种方法,占了很多大商人家的家产。

“吴嘉宁发现了本官的银矿,想分一杯羹,还想占大头,对我耀武扬威,我怎么能忍,就对他下手了。”

“要不是千户所换成了那姚子林,就凭你,如何能拿下我们。”

大牢里,马永生虚弱的说道,他被关了这么久,一开始还嘴硬,后面被谢继宁动用的曾经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小黑屋滴水法,割脉蒙眼法等一套下来,就全部招了。

谢继宁笑了笑,说道:“姚千户帮本官救出不少百姓,但是在这次行动中出了大力的是那些百姓。”

“不可能,怎么可能。”

“本官忘记你一开始就被拿下了关起来了,所以不知道,你的那些打手,还有投靠你的衙差们,都是本官的侍卫还有衙差带着工人一起拿下的,本官作为宁州知州,怎么可能让卫所的人参与这件事。”

“工人,怪不得,原来如此,你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

谢继宁也不解释,他是确实想修官邸,也借此机会,让百姓们知道自己这个知州的诚信,大方的人,同时还能人让不同姓氏的人学会一点技术,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至于后面能在抓捕行动中有大用,纯粹的意外之喜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在这宁州作恶多端,活该被抓,只是可怜那些被你害了的百姓。”

“百姓,本官自小聪颖,生来不凡,那些百姓能为我做事,是他们的荣幸,你现在乳臭未干,年轻气盛,傻乎乎的为百姓伸张正义,等你有朝一日,大权在卧,财色双全,你就知道,为百姓伸张,是蠢货才做的事情。”

“你自小聪颖,不过的区区一个同进士,本官六元及第,你强迫你百姓为你做事,人人在背地里诅咒你,本官走在大街上,路过的商家,都以我进他家吃东西为荣。”

“大权在握,本官年纪轻轻就是五品,还要什么大权,等我将宁州治理好,升迁又有何难,至于为百姓伸张,本官是父母官,为他们伸张,才是应该的,看着宁州在我的治理下,成为东南地方最富庶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到时候,本官要什么没有。”

“苍天不公啊,苍天不公!”一直消沉的马永生,听到谢继宁的这话,忍不住嘶吼。

“上天的确不公,你这样的人,竟然能成为父母官,那些可怜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你害死那么多人,午夜梦回可睡得着,本官每天都好梦,因为本官问心无愧。”

说完,谢继宁带着人转身走出牢房,只留下马永生的哭嚎声。

“看好他,不要让他出事,之后还要押送京城,可不能出事情。”

卫典狱嘿嘿一笑,沉声说道:“大人放心,有我在,这大牢,谁也跑不出去,就是麻雀进来了,也要留下两条腿儿才能走。”

“恩,你办事,我放心。”

谢继宁转身朝另外一间大牢走去,文景逸在那里审问赵宏中,下面的小喽啰都已经审理清楚了,谢继宁和文景逸已经收尾了,所以才提审马赵韩三人。

谢继宁负责马永生,文景逸则是赵宏中,谢继宁到的时候,文景逸正在让人用沾染盐水的鞭子上刑。

谢继宁看了看,就知道,赵宏中要招认了,赵宏中嘴还没有马永生紧,在这个团体中,他从来都不是智慧担当,只是因为他这个职位特殊,所以勉强和马永生同起同坐的样子。

实际上,在马永生面前,他是出于从属的地位。

隔壁则是褚令青正在审问韩自厚,他的罪行早就被谢继宁审问清楚,只剩下一些小案子,褚令青让其签字画押,完成流程。

谢继宁不打扰文景逸和褚令青,慢慢的走出大牢,外面阳光明媚,春日正好。

很快,关于马永生等人的案子就被判下,谢继宁安排人将相关的罪行向下传出去,告诉百姓们。

马永生和赵宏中,韩自厚三人是主犯,他们渎职,渎职,贪污,欺压良民,守寡民脂民膏,造成上百起冤假错案,私自关押百姓去煮盐,卖私盐,私造兵器等等数十大罪,压往京城。

他们的家眷也按照相关的律法从重处理,其他的涉及到的官员,也都重刑。

涉及到的打手,流氓,该杀的杀,该罚的罚,手上有数条人命的都不等秋后,立即处斩。

菜市场每天都有被砍头的,百姓们天天去看。

其他的罪轻一点的全部拉去修路,修桥。

将这些案子都处理完毕,整个大牢都空了不少。

“王捕头,劳累你亲自送人进京,这些人都罪大恶极,交给其他人本官不放心,此去上山高路远,你要注意安全。”

“这些都是相关的证据,不容有私,你一定要好好保管,交到刑部,这案子事关重大,刑部会重视起来的,你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关于宁德县的情况,奏折上我都写清楚,上面还有沈师爷的籍贯和身份相关的,这是给吏部侍郎的书信,不用避讳,光明正大的拿给他。”

“这则是本官为这次事件中立功的宁州大小官员请功的折子,”

陈主簿几人感动不已,谢继宁已经给他们奖励了,竟然还像朝廷请功。

“多谢大人恩典,”

“这些都是你们应该得的,你们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做事,该有的都会有。”

“是,大人。”

几人情绪激动的答应,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会儿,谢继宁就是他们的知己。

这场景发生在知州衙门外面,众人送别王捕头。

将案子都判定之后,谢继宁安排王捕头压解犯人上京城,因为还有证人,以及这些人是重刑犯,谢继宁不放心,便让王捕头亲自押送。

队伍上百人,谢继宁的辰字辈的侍卫有几个,韩文爵的侍卫也有不少在队伍,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的往京城走去。

送走了去往京城的队伍,回到州城,谢继宁就带着众人去查看库房。

“账目总算整理清楚了,这些都是宁州之后发展的基础啊!”

“继宁,你把账册递上去了,但是财务都留下,这样真的行吗?”

“没事儿,不要怕,这宁州都已经这样,把这些抄家的财务送往京城,这宁州之后怎么办?再说,这些官吏将宁州的库房都搬空了,我只是拿他们的财务来填上,粮仓还是空的。”

文景逸也是看了仓库之后,才知道谢继宁为什么急着动手,不动手,一旦宁州发生灾难,官府无能为力,一定会发生动乱。

“怕什么,我们不是写折子给我舅舅了吗?我舅舅英明神武,一定能理解的。”

韩文爵一边嚷嚷道,他带人去辛辛苦苦的,自己都受伤,还牺牲了不少的人,才将银矿打下来,就这么送上京城,他感觉自己不划算。

“这宁州之前几年经常上报灾难,朝廷还需要拨下钱粮赈灾,之后咱们不但不需要这些,还能按时上交税赋,岂不是皆大欢喜。”

文景逸也只是问问,这会儿听谢继宁这么一说,也就默认了,不在说话。

毕竟看着小吏们将财务登记,衙差们将金银都放好,他的心里也是满满的安全感。

让属下们忙着,谢继宁则是讨论起关于购买粮食的事情,这想法早就有了,在年前,刚刚拿下马赵的时候,谢继宁就放出了风声去。

很多的粮商都从江南拉来了不少,谢继宁打算多买点,不仅仅是州城,在县城也多屯点粮食,后续等宁州经济发展了,谢继宁还打算在乡里修建粮仓,这样一遇到灾难,百姓才有活路。

“沈典史,这买粮食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只要咱们仓库放得下,都买,账目要记清楚,我会随时查看。”

“是,大人。”

“这粮食重要,这良种也重要,这次春耕,一定要好好安排,立春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忙起来了,文兄有没有意向和我一起下去看看,看看百姓们的春耕。”

“恭敬不如从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