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57章 第257章 (第三更)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57章 第257章 (第三更)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12-12 15:33:4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57章

从畲族回来之后, 谢继宁就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修路之中,其他的一些杂事就交给了文景逸,尤其是和本地的大户交往应酬。

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要绕来绕去, 试探来试探去, 喝酒, 宴会,这样的事情谢继宁都不是很喜欢,倒是文景逸如鱼得水。

谢继宁修的第一条路是从宁州州城到集市的, 集市位于州城的郊外, 在长岭沟的沟脚, 不远处就是有溪水流过, 说是溪水,其实也是宁州境内的一条重要的河道线。

之前张家就是占据了梅溪,所以才能接势发财,长岭沟这个集市, 靠近溪水,名字叫做花溪,谢继宁干脆规划先修建这花溪码头, 又修建从宁州城到花溪的道路, 这样就连通的水陆交通,整个集市才能繁荣起来。

“我们板桥, 繁华的开始, 就是修建码头,之后,这花溪码头也是这样,而且看样子, 这花溪的码头比咱们板桥的大上几倍,以后一定非常厉害。”

谢三堂叔打算约上其他人一起去花溪置地,之后修建商铺,想想就能知道,之后那地方一定会热闹的,就想板桥的一样,在河的两边上的人家就光将房子租出去,就够家里过日子了。

“咱们都去置,还是买在一起,这样也有照应。”

李表哥也跃跃欲试,这明摆着能发财的事情,自然不能错过,不然大家这么远的出来做生意,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发财。

“咱们赶紧去打听打听,这集市怎么个弄法,让继宁给咱们出主意。”

大家找到谢继宁的时候,谢继宁还在还知州府忙碌,听到大家的来意,笑着答应道:“这些地方有一些官府占据,之后也属于官府,除开这些,其他的都可以购买,这消息都会放出去的,就看大家眼光如何了。”

“继宁,要说眼光,谁的有你的好,你帮我们看看,这那些地方可以置办。”

“集市周边到码头的都可以,堂叔你们直接去买地就是,都要花钱规规矩矩的买,我让平安和你们一起,不准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

“我们知道了,”

几人连忙答应,大家靠着谢继宁,只要不违法乱纪,日子都过得不错,就算背井离乡,有谢继宁在,也是安稳的,所以大家都知道,要听谢继宁的。

“这规划一事,我们衙门不曾瞒着,不知道有没有眼光好的人,在行动。”送走亲人之后,谢继宁忍不住感叹。

陈主簿道:“不少人都在观望,花溪集市上的畲族人实在太多,很多人心里都不安稳呢?”

“也是,这些都需要时间,不管他,咱们衙门公费建的库房商铺抓紧建,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将茶叶的名声打响,咱们想办法让宁州的这几种茶成为贡品。”

“宁州的茶叶虽好,但是除开顶尖的那几种,其他都出不去,毕竟福州泉州等其他地方的茶叶也很出名。”

沈典史说出了宁州茶叶的现状,因为交通的因素,这宁州的茶叶的市场不是很好,加上前些年宁州的茶叶税收很高,整个宁州的种植就少了很多,倒是野生的很多。

“这些都要慢慢的来,咱们百废俱兴,都在打基础,茶叶需要时间种,药材需要时间种,路需要时间修,这些都是基础,基础打好了,不用担心,本官有的是办法将东西弄出去。”

说这话的这一瞬间,谢继宁的脑子里面已经闪过了很多办法了,将东西献给皇帝,可以用自己的名义送,还可以用韩文爵的名义送。

举办各种文会,自己和文景逸下场,多写一些诗,好好的吹捧一下,然后好好利用自己六元这个身份,打响名声。

最重要的就是让宁州的海港开启,一旦海运开始,宁州的这点茶叶算得了什么。

“大人的能力,我们都佩服不已,自然是不担心的。”

陈主簿由衷的觉得就没有谢继宁办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对谢继宁来说很简单。

“医馆要建成了,等医馆完工,就将这些有经验的人都分散出去,修路的时候需要他们。”

修路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带工人也是需要有方法的,这些工人在修医馆的过程中都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心向着谢继宁的,也会听谢继宁的安排。

陈主簿感慨道:“原本属下以为已经明白大人的心思了,没有想到,大人的深谋远虑还是让属下望尘莫及,怪不得大人让人教这些工人不少的东西,原来早有打算。”

望着几个属下一脸佩服的样子,谢继宁也不好说教人东西是顺手的,是为了打破技术壁垒,让百姓有技术谋生,故意选择不同姓氏的人,就是为了让他们将学到的东西教给同姓族人。

沈典史道:“这些工人中选出的衙差都很能干,剩下的也差不到那里去,让他们带人去修路,真的是一个好主意,本来还想着就是一些罪犯地痞流氓去,没有经验,这进展会慢,如今都不用担心了。”

几人都议论纷纷,主要是这个方法实在太好了,修路这件事花费很大,因为不是征徭役,是需要工钱的。

就算是犯人,谢继宁也要提高待遇,没有工钱,但是吃穿上不含糊,还没有正式开始,钱就哗啦啦的流出去买粮食工具材料,进度一慢下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如今有这些有经验又听衙门安排的人带队,这进度定然会快的。

在大家的期待中,医馆落成,宁州第一医馆占据了整条街,修建了一排楼,非常醒目。

整个医馆分成两大部门,药部和医部,药部,不仅仅是为医馆开药,还是药材鉴定和交易平台,更重要的是研究指导部门。

谢继宁的设想是这药部门之后成为研究部门的存在,同时还承担着指导想种植药材的百姓的责任,只等宁州医馆落成,下面选送的学习药材种植的人员就会被送上来学习,是教育中心,也是研究中心。

药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储存宁州常见的疫病所需要的药材,宁州因为靠近海,加上雨水充沛,整个宁州都很湿热,所以各种疫症频频发生。

药部就是要为这些常见的疫症的出现做好预防准备,同时做药材储备,以防万一。

医部顾名思义,就是给病人看病的地方,同样承担教学基地的作用,只是比起药部来,医部的学习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药部主要学习的是药材的种植和炮制,这是可以段时间速成的,如果那一个地方只种植一两样,只需要学习一两样,时间上还能缩短,而且还能直接先就业,边种边学。

医部就完全不一样了,医部的人是直接面对病人,需要对病人负责,所以医部的都是学徒制,只是多个大夫都会教导,不像之前那样需要磨练几年才能学习,师父还存在藏私而已。

谢继宁对这医馆一直很关注,全程建设跟进,大部分建设都是根据谢继宁安排来的,甚至为了效果,谢继宁还让平安全程跟进。

正式开门这一天,医馆很热闹,消息灵通各大药商,还有其他的一些大户人家都来送上礼物。

医馆是交给医学典科杨大夫负责,孙大夫则是副官,谢继宁只是指导建设,其他的都没有参与,毕竟对于这方面,他只是外行。

谢继宁和文景逸到的时候,正是医馆最热闹的时候,

“参见谢大人,参见文大人。”

在场的众人纷纷见礼,谢继宁和文景逸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医馆的重视,直接从衙门出来,穿着官服,带着官帽。

正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大盛王朝的衣服制作上有一定的规矩,官服的颜色,款式,都是一般人不能穿的,两人的官服一穿上,都自带威严,现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显得格外郑重。

“大家都起来吧,都忙自己的去,杨典科,孙大夫,两位给我介绍一下这医馆吧!”

“是,大人,两位大人这边请。”

谢继宁文景逸走在前面,后面浩浩荡荡的跟着不少人,虽然谢继宁说让忙自己的去,但是和知州、同知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这是妇科,里面包含了小儿科和妇女科,我打算让他们和产妇沟通,让她们来这里生孩子。”

尽管说的是让杨典科介绍,但其实医馆的一切谢继宁都很熟,所以看到妇科几个字,谢继宁干脆给文景逸介绍起来。

“男女有别,这样可行吗?”

对于女子生孩子这件事,世人都比较避讳,在外面医馆生,这样的事情,想都不敢想。

“这里都是稳婆,宁州技术好人品好的稳婆都会做在这里挂名,我下令让她们相互学习,争取练出最好的技术,在家里能生的,在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医馆。”

在这样的时代,女子看病太难,尤其是妇科病,生孩子导致死亡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

谢继宁坚持在常有的科上加上妇科,单独列出,就是想让女子也能有地方看病。

这世的女人生孩子时候卫生等于没有,一些陈旧的观念认为女子生孩子是污秽的事情,甚至会将生孩子挪到破旧的房子,这样造成的疾病很多。

又因为男女有别,女医稀少,导致女性生病都不敢去看,只能熬着,或者求助巫,不能得到真正的救治。

“每年因为生孩子死亡的人数太多,后期生病的人更多,世人将生孩子视作鬼门关,足可见这情况的严重,单独有一科,之后慢慢的发展,会对很多产妇起到作用。”

“而且,小孩子的生命太脆弱,所以单独列出科室,之后的大夫如果专精一样,这学习的时间就能缩短一些,也能尽快为百姓服务。”

这个世界对女人太不友好了,谢继宁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就深深的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