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86章 第 286 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86章 第 286 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3-04 11:36: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86章

郑家之所以如此破釜沉舟, 是因为郑家在福州的压力越来越大,海上能带来财富,也能带来很多灾祸, 整个大盛王朝,开放的地方太少,福州的港口就非常抢手。

僧多粥少,想出去的人太多,名额有限, 要想出去, 就要挣,要抢,拿命挣来的钱还要分出去不少,郑家有不少的子弟没有在出海挣钱的时候死亡,而是亡于争斗。

有关系,有权势,才能在福州生存, 郑家自家没有这样的人才, 整个家族最大的官不过是一个知县, 还是在外地为官,之前在福州都是用钱买路。

奈何,福州的斗争太多,官员更换的速度也快, 才刚刚花大价钱打通的关系,很快就没有了,郑承荣回宁州之后,通过珠宝和谢继宁结识。

之后又派族中的子弟到为谢继宁效力,自己又仔细观察了谢继宁的行事, 感觉宁州在谢继宁的治理下越来越好,力排众议,劝族里的人将家族力量慢慢的撤回宁州。

这些年,宁州越来越好,只要愿意,很多行业都能赚大钱,郑家的人却对大海很坚定,在察觉谢继宁打算开海禁之后,郑家人就将家族力量集中在建设大船上,还是海船。

尽管谢继宁已经进入郑家的船舶厂好几次了,但是还是每一次都被震惊到。

船舶厂这个叫法是郑家为了向谢继宁的各种厂靠拢取的名字,郑家的船舶厂非常大,非常高,宁州的纺织厂,机械厂,盐场都很大,但是那种大和船厂的大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代,制船的技术是严格保密的,郑家这些师父都是花大价钱养了很久,花大价钱从福州抢来的,这些师父和他们带的徒弟,一辈子都不能离开郑家的视线。

谢继宁之所以能进入其中,一方面是郑家对谢继宁人品的信任,另外一方面,就不得不提稻香书院墨家班人。

在最初建立稻香书院的时候,谢继宁只是希望大家学习一些简单的木匠,铁匠,大家都有一门手艺,之后也好生存。

之后,谢继宁秉承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对稻香书院毫不吝啬,加上谢继宁见识过不少的好东西,思维活跃,喜欢说,这样的稻香书院木匠班,制造出不少的好东西,尤其是在农具上。

良性循环下,木匠铁匠班很赚钱,就更有钱研究,普通的木匠班变成了墨家班,吸引了不少的相关的人才。

这些人来到宁州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量招揽相关的人才,纺织机,水车,马车,各种机器,只要是和器械有关的,都在研究范围。

之前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谢继宁藏得最严实,最宝贵的财富,是这些人才,还是纺织机不停的更新换代,相关的农具越来越多,修桥铺路的时候的相关机器越来越多之后,大家才注意到的。

郑家之前是海商,制造船方面,还有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制造船上面,得到了谢继宁的人的很大的帮助,所以他家制船的秘密在谢继宁的面前,算不上是秘密。

虽然郑家不介意谢继宁知道,但是走过制造部的时候,谢继宁目不斜视,直接跟着郑承荣到达目的地,一艘大船上。

“大人,这船可以称得上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海船,已经秘密试水过,各方面都没问题。”

郑承荣兴奋的说道,对于他们郑家能制造出这样的船,郑承荣很是骄傲,试水成功的时候,整个郑家都沸腾了,几个族老泣不成声。

谢继宁也是内心震荡,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大船,简直是震撼人心。

“你们只是在近海试验过,要出去试试吗?”

“多谢大人,学生正有此意。”郑承荣之所以邀请谢继宁来看船,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宁州的港口是开放的,但是港口都往大盛的各港口码头,想要去远点完全不可以,就是在近海,都是谢继宁用晒盐法换的。

郑家想出去,只能得到谢继宁的同意才行,如今谢继宁爽快的一口答应,怎么不让郑家人惊喜。

“你们什么时候出海,本官先跟着出去看看。”

“大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实在危险。”

“不用担心,出去试水又不是只有这一艘船,不是还有其他船吗?本官妹子名下有海船,到时候一起去就行了。”

郑承荣又劝了好几次,还是没有改变结果,只能决定多带上几条船,带上不少精锐。

谢继宁自己也是很爱惜自己的小命,各种预防措施都准备好才出发,谢继宁的行动自然绕不开谢珍珠和韩文爵,两人都很坚定的要跟随。

“这船还在试行,你们不能去。”

“大哥,你为什么去。”

“我自然有我的目的,”

“我不管,我就要去,”郑家没能拒绝谢继宁,谢继宁也没能拒绝谢珍珠和韩文爵,毕竟两个人不像文景逸一样,明白谢继宁的目的。

郑家大船在很多人的关注下,浩浩荡荡我往大海行使,船上众人都很兴奋。

宁州靠海,大家对海都不陌生,但是远海和近海是完全不同的,一望无际,碧海蓝天,大船在海洋中显得有些渺小了。

谢珍珠带着几个丫鬟在趴在甲板上看鱼,忽然发现了远处的船着火,“大哥,你们快来看,有船着火了。”

谢继宁和郑承荣赶紧走出船舱,往远处一看,只见一艘船正在慢慢往下沉。

“去看看情况,”谢继宁赶紧指挥船向前,不一会就到了沉船的附近,几艘小船见状,远远的走开了。

郑家人放下小船,下去打捞起来几个人,“怎么样,这些人还能救吗?”

陈元飞迷迷糊糊之中,听到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追问水手,听声音是汉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是劳累过度,体力不支而已,休息一下就能好了。”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也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情况,遇到什么事情了。”

“等他们醒过来问问就知道了。”

谢继宁不是很在意,救人的只是随手而为的,接着又和郑承荣带上工匠们一起检查船舱,检查行驶情况了。

所以当谢珍珠的丫鬟来告诉他说,人醒了,有东西献上的时候,谢继宁想也不想的推辞了。

“他们船毁了,身上能带的定然是很贵重的,咱们怎么能要人家的东西。”谢继宁不解,谢珍珠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这种东西她一定会推辞的,怎么可能让丫鬟过来叫自己。

“大哥,我一猜你就不要,但是陈云香这东西,你一定会喜欢的。”

谢珍珠兴奋的来拉着谢继宁的手就往船舱走去,

“草民陈云香见过大人,感谢大人救命之恩。”谢继宁看去,只见陈云香是一个很俊俏的人,他的眼睛里面是勃勃生机,让人一看就容易联想到大海,联想到天空。

“不必多礼,本官一行只是碰巧遇到你,你身体可有不适。”

“多谢大人关心,我,草民没有事情了,为了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草民有一礼送给大人。”

谢继宁的推辞之语在看到陈云香拿出的东西的时候就咽了回去,“红薯,这是红薯,”

陈云香小小的盒子里面装着两个小的淡红色的长角形状的东西,谢继宁一眼就认出了这是红薯。

来宁州这些年,谢继宁一直都在和属下描述,想要找到这种东西,奈何宁州不对外开放,福州等地谢继宁的力量不够,没有办法到处打听,谢珍珠听谢继宁说过好几次,看到陈云香拿出来的时候,就猜测是不是这东西,如今看到谢继宁确认,高兴极了。

“大哥,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这个。”

谢继宁这才缓过神来,“这东西很重要,我就收下了,本官承诺,欠你一个人情。”

“不用,不用,你们救我的命,你还是一个好官,这是给你的谢礼。”

“你知道我,这东西你从那里得来的。”

“我听其他人说起过你,宁州的玻璃和布,茶叶,药材都很好,我家中是在吕宋一带做生意的,我们是前朝的汉人,迁移,不是,流落在外,我自小喜欢读书,这东西是吕宋的东西,叫地薯,种下一颗可以长很多,我祖父说,这是宝贝。”

虽然表达混乱,却将谢继宁问的问题都解答了,具体细节谢继宁也不再多问,他现在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红薯上。

谢继宁欢快的说道:“你好好休息,之后慢慢聊,我要先去处理一下这红薯。”

“好,你去吧,我休息。”

谢珍珠道:“你先休息吧,我之后再来看你!”

只可惜谢继宁现在的所有的关注都在红薯上,不然以他的敏锐,一定能发现问题。

“快打干净的水来,这在海水里面泡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活。”

青木见谢继宁着急,一边从水壶里面打水,一边安慰道:“他这盒子很紧密,海水没有怎么泡,应该没事情。”

谢继宁用水洗了好几次,然后将船舱上的珍贵花草倒出来,小心翼翼的将红薯栽种下去。

郑承荣见状,好奇的问道:“大人,很少见到你这般在意,这东西是什么。”

谢继宁道:“这东西,活命的东西,希望他能种活下来,如今已经是五月,已经晚了时间,恐怕只能种出细根来,但是只要发芽,这东西扦插藤也能活下来,咱们回去吧,回宁州,将这东西交给农业研究院的。”

谢继宁迫不及待想要回去,山岭薄地浅栽红薯,红薯最喜高地沙。(1)宁州的很多地方的地形都很适合种植红薯。

红薯全身都是宝,全身都能吃,人能吃,牲口也能吃,遇到灾荒年间,能救很多人的命,在这样的时代,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