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67章 第67章(第二更)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67章 第67章(第二更)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7-11 16:45:2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曾朝节心里暗骂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你就是怀疑刘方杰为徒弟出谋划策也不能说啊,而且就算出谋划策了,一个九岁的人将这些处理得头头是道, 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面对大家心里的想法, 刘方杰心知肚明, 毕竟谢继宁小小年纪如此聪慧, 读书已经力压众人了, 于实事方面还如此老道,也怪不得他们心中生疑。

刘方杰也不解释,反而哈哈大笑, 说道:“老夫生平有一大慰就是人到晚年, 得此佳徒, 如此死而无憾了。”

李伯谨对谢继宁颇有了解, 也清楚刘方杰的心高气傲,他不屑于替徒弟捉刀, 顶多教导, 想来,这谢家之事想以谢继宁为主导,便毫不吝啬的夸奖道:“之和兄收此徒弟, 就连我都羡慕不已, 不像我这笨徒弟, 一天天的笨嘴笨舌。”

何询直何夫子笑着说道:“伯谨你的高徒还笨, 张友方少有才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就着这个话题大家大家开始互相吹捧起来, 谢继宁心里暗暗失望, 他本来以为会有什么打脸情节,连大家质疑之后怎么回答都心里练习好几遍了。

应文自从秦弘厚开口就紧张,奈何他是小辈, 这样的场合不适合插话,此时见气氛放松下来,这才松了了一口气,不说他,就是其他的小辈也同样松了口气。

眼见气氛好起来,在一旁默默喝茶的赵知县王县丞两人对视一眼,王县丞才继续问道:“如今,松花蛋是贡品,但是松花蛋是谢家的秘方,而且怀安县这么大,也不能依靠谢家的松花蛋,但是怀安县特产不多,也不独特,也没有其他贡品了,物产确实不丰富。”

谢继宁接着说道:“所谓高手在民间,定然有一些不一样的手艺、工艺存在,再者说,就算别的地方有也无所谓,商人们走南闯北,只要价格合适,没有卖不出的,主要是咱们要有招牌的意识,打出名声,让大家一提到这样东西就知道怀安县某某地方的好。”

“就像我家,只有独特的松花蛋一样,但是我家的腊肉,腊肠,还有正在试买的豆豉鱼,蜂蜜等等都带动起来,县城的四个铺子都不够用,每天都有小商人直接到我家庄子上去拉。”

赵知县说道:“谢案首言之有理,诸位怎么看。”

赵知县野心勃勃,一直想好好的做出一番政绩,奈何怀安县基础太差,大家饭都吃不饱,努力多年,也只是缓慢发展,赵怀瑜来怀安县多年,最大的政绩也就是出了一个观一书院,教化有功,但是观一书院的很多学生来自其他州县,怀安县还是穷。

结果横空出现一个谢继宁,打破了这种局面,赵怀瑜兴奋不已,和谢继宁的观点一拍即合,就想马上就行动起来。

刘方杰自然不必多言,其他的几位主要的夫子也都提出了一些想法,应文和张友方两人飞快的记录。

谢继宁补充说道:“晚生认为,目前需要做的事情有两个,一是寻找合适的产业,二是交通运输问题。”

赵知县道:“我也不瞒各位,当然各位也是知道的,今年到处都丰收,马上就是农闲之时,可以征收徭役。我也早就像朝廷上了几道折子,特地活动了一番,应该这个月之内就会有消息,到时候再论。

王县丞说道:“这毕竟是怀安县的大事情,应当还需要县衙里面好好商讨。”刘方杰叫谢继宁还有应文记录的相关文书给王县丞。

谢继宁想,这可以算是专家学者讨论,建言献策,具体还得看政府。

等送走赵知县王县丞之后,谢继宁道:“师父,我还有想法刚才没有说,需要对你说。”

“你说,”

“师父,我觉得咱们书院可以用放假的时间,统一安排到各乡里,去做调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可以发展的产业,毕竟书院里面最低就是童生,眼光要更好一些,一些乡里的乡老里正没有注意到的,书院的师兄弟下去就注意到了。”

“至于修路还有码头问题,可以发动各商家,各大族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啊,因为建好之后就会有码头,有集,码头还有集这些要道上交通方便,做生意是最好的地方,他们定然愿意出点钱,占得一个地方,至于衙门,过路关卡,驿站提供住宿等等,就能收到维护的钱了。”

“好,这想法好!”何询直赞叹道,“需知书院的学生将来大多都要走上仕途,有的需要为父母官,趁现在下去学一下,以免将来纸上谈兵,空有学识,毫无实际能力。”

几位书院的夫子又坐下来开始讨论起来,时不时的问谢继宁几句,又接着说,他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越说越有灵感,等到结束的时候,几个小伙伴都是瘫软着回去的。

谢继宁还有应文都是下人背着回去,都走出学院了,刘方杰还在和其他夫子滔滔不绝的说,谢继宁还小还好,应文害羞极了,回家的路上,谢继宁问道:“师父,秦师兄是怎么回事儿啊,我感觉他针对我。”

刘方杰轻叹,“他是威宁县县令秦怀中之子,少有才名,小小年纪就考了秀才在,上一年,他父亲特地带他来拜我为师。”

“爷爷没有收秦师兄,”应文接话道,刘方杰唔的一声默认了,然后接着说道:“曾夫子和他父亲是好友,加上他自己也颇为聪慧,做的文章引经据典,颇为花团锦簇,所以曾夫子颇为照顾他。”

“那曾夫子怎么不收他为徒,”谢继宁随口问道,拜不上自己的师父,拜曾夫子也行啊,曾夫子只是丁忧没有起复,将来还有机会做官的,具谢继宁知道,书院有很多人想拜师曾夫子的。

“秦师兄在书院放话拜师爷爷,闹得有点大。”

谢继宁听了这话竟然同情了秦弘厚一秒钟,当时闹太大,想要台阶下都不行了,曾夫子也是文人,文人相轻,怎么愿意自己成为光明正大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刘方杰开口道:“不要多说了,不是累了吗?赶紧回家,回去之后洗漱一下好好休息,文哥儿,你师叔是因为年纪小,精力不足,你就是体弱了,需要好好的动一下,每天和武哥儿一起跟刘二一起练武。”

应文低低的答应了,这对他来说,太难了。

第二天,谢继宁回家之后发现家人都在,原来前天谢家松花蛋成为贡品的消息传来,而且谢继宁还安排人来将家里剩下的蛋都拿走了,家里就等着谢继宁回家了,结果昨天谢继宁没有回来,谢老三想,今天应该回来了,索性大家都在家里忙,不出门的等谢继宁。

谢老三说道:“宁哥儿,你快和我们说说,咱们家的蛋怎么就成了贡品了,怎么就可以献给皇上他老人家了。”

谢继宁说道:“咱们家的松花蛋好,所以被人卖到了京城去了,管皇上衣食住行的官就将他献给皇上了,皇上喜欢咱们家松花蛋,特地使唤官来买咱们家的蛋。”

“祖宗保佑,宁哥儿,等一下要去祖坟里面拜一拜,咱们家何德何能,有这样天大的好事情。咱们家鸡下蛋竟然可以给皇帝吃。”

谢继宁安抚情绪激动的家人,说道:“好的,等一下咱们一家都去感谢祖宗保佑,我回家来,就是要好好安排,将这件事情处理好,贡品的事情咱们家可不能出错。”

谢如方道:“都听你的,宁哥儿,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他人也连连点头。

带上朝廷的文书上祖坟祭拜过后,谢老三紧紧的捧着文书,说道:“咱们家没有祠堂,不然这样的东西,要供祠堂才行。”

谢继宁道:“可以供在咱们家神的神龛上,一样的。”

“也是,也对。”

晚上,吃过李麦穗亲自做的晚饭之后,全家人就一起开会了,谢继宁叮嘱道:“咱们家的松花蛋秘方只有家里人知道,下人们都是流水线,都只知道一点,所以咱们家一定要好好保密,虽然时间长了,会漏出去,但是咱们家贡品这个名头在,这钱也少不了的。”

谢继宁一边说,一边写,做成记录。

李杏花道:“一直是我和你婶婶带着人做的,关键一步放料只有我们知道,都是我们放的,而且是按照你说的,将东西磨碎放在黄泥里面,没有人晓得的。”

谢继宁道:“上面问我秘方,我说了很多香料,就是我娘用来腌肉,腌鱼的,这也是为了抬一下咱们家的松花蛋的价值,之后将咱们家的松花蛋定几个级别,现在这就是普通级别的,就按照甲乙丙丁来定吧,甲等的鸡用山泉水,玉米,虫子,鱼骨头等等喂养,这个鸡蛋不收别人的,咱们自家喂养,这个就作为贡品。”

“其他的可以用庄子上的鸡蛋,可以用收的鸡蛋,大小分一下,然后将包装换一下,不同的包装,不同品种的鸡,做出不同的价格来,我记得姑姑余家的竹编特别细致,我定好款式,贡品就用余家的竹编。”

“我外公他们家的竹编还是一般了点,但是普通的一般的种类需求大,都从李家拿,这样李氏一族大多数人都可以编。”

“至于二婶,三婶娘家,我记得之前咱们家的盆栽烧陶是在桥头烧的,二婶三婶娘家离窑土不远,可以花点钱去学一下,开办一个窑,然后咱们家的鱼大面积开始做,需要陶瓷的罐头盒子,正好用两家烧制的。”

谢继宁一通安排,让家里人都高兴不已,李家还好,一早就有编筐的门路了,就杨家孙家,只是多养些鸡鸭,多来作坊做一下工,虽然也挣钱了,但是还是不一样,这下谢继宁一下就给两家找了路,杨氏孙氏都恨不得赶紧回娘家说这个好消息。

谢老三和李杏花更是心里暖和,谢继宁能想着女儿谢茶儿的日子,当真是太贴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1-07 11:35:56~2022-01-07 17:47: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鹿有你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